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允誠(1588年—1648年),字汝立,號鳳超,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今江蘇省無錫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員外郎。清初,因不肯剃髮被殺。
華允誠出生於無錫簪纓世家,曾祖父華舜欽,官瑞州府知府,祖父華啟直,官四川參政。有弟華允誼。
華允誠少年師從錢一本,學《易經》[1],長大後師從同鄉高攀龍,在首善書院講學。天啟元年(1612年),中式辛酉科應天鄉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聯捷壬戌科進士,天啟四年(1624年)從高攀龍入京,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因魏忠賢擅權,二人先後告歸。
崇禎改元,華允誠復出,官工部營繕司主事,轉員外郎,後調兵部。曾彈劾溫體仁、閔洪學等徇私亂政,疏陳「三大可惜,四大可憂」,指出「次輔體仁與冢臣洪學,同邑朋比,惟異己之驅除,閣臣兼操吏部之權,吏部惟阿閣臣之意,造門請命,夜以為常」。[2]被奪俸半年,不久辭歸養親。
弘光帝時,起為吏部員外郎,十餘日即辭歸,閉門讀易。永曆二年(即清順治五年,1648年),因不肯剃髮被人告發,斬於金陵。與馬世奇、龔廷祥並稱「錫山三忠」[3][4]。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追諡節愍。《明史》有傳。[5]
著有《春秋說》、《四書大全參補》。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