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勒-160星座天琴座中的主序帶恆星,大約在離開銀河臂的寬處。由美國太空總署領導的開普勒任務首先詳細研究,發現他有顆類地行星。這顆恆星在質量和半徑上與太陽非常相似[3][2],有三顆已確認的行星和一顆未經證實的行星圍繞它運行。

Quick Facts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 特性 ...
開普勒-160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
星座 天琴座
星官
赤經 19h 11m 05.6526s[1]
赤緯 +42° 52′ 09.4725″[1]
視星等(V) 13.101
特性
演化階段G2V
J−H 色指數0.359
J−K 色指數0.408
變星類型ROT,行星凌
天體測定
自行 (μ) 赤經:3.476+0.032
[1] mas/yr
赤緯:-5.212+0.035
[1] mas/yr
視差 (π)1.0385 ± 0.0183 mas
距離3,140 ± 60 ly
(960 ± 20 pc)
詳細資料
半徑1.118+0.015
−0.045
[2] R
表面重力 (log g)4.515[3]
亮度1.01+0.05
[2] L
溫度5471+115
−37
[2] K
金屬量 [Fe/H]-0.361 dex
其他命名
KOI-456、​KIC 7269974、​2MASS J19110565+4252094[1]
參考資料庫
SIMBAD資料
KIC資料
Close

特性

開普勒-160恆星相當古老,沒有可探測到的星周盤[4]。這顆恆星的金屬量是未知的,據報導的值相互衝突,是太陽金屬量的40%或160%[5][6]

在這個系統(以及所有其他系統)中,搜索外星智慧突破聆聽沒有發現潛在的技術簽名英語Technosignature[7]

行星系

開普勒-160系統中的兩顆行星候選者於2010年被發現,於2011年初發表[8],並在2014年確認[9]。儘管它們的軌道週期比接近1:3,但行星開普勒-160b和開普勒-160c沒有軌道共振[10]

2020年發現了位於適居帶的另一塊岩石凌日行星候選者KOI-456.04[2],由於凌日時間變化解中的殘差,懷疑有更多的非凌日行星。據研究人員所知,KOI-456.04看起來不到地球大小的兩倍,而且繞開普勒-160運行的距離,顯然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大致相同(一個完整的軌道是378天)。也許最重要的是,它接收的光量大約是地球從太陽獲得的93%[11]。非凌日行星候選者開普勒-160d的質量在1到100個地球質量之間,軌道週期在大約7到50天之間[2]

More information 成員 (依恆星距離), 質量 ...
開普勒-160的行星系[2]
成員
(依恆星距離)
質量 半長軸
(AU)
軌道周期
()
離心率 傾角 半徑
b 0.05511+0.0019
−0.0037
4.309397+0.000013
−0.000012
0 1.715+0.061
−0.047
 R
c 0.1192+0.004
−0.008
13.699429+0.000018
0 3.76+0.23
−0.09
 R
d 1—100 M 7—50
e (未確認) ? 1.089+0.037
−0.073
378.417+0.028
−0.025
0
Close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