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之UB-27號艇(德語:SM UB 27[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型近岸潛艇或稱U艇。它由不萊梅的威悉船廠承建,於1916年2月10日下水,至當月23日交付使用。其艇載武器包括兩具500毫米的艇艏魚雷發射管以及一門50毫米口徑甲板炮。UB-27號曾先後被部署至多支潛艇區艦隊,並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在總共17次巡邏期間,該艇累計擊沉了協約國或中立國的10艘商船和1艘輔助軍艦,容積總噸為18091噸。1917年7月29日,UB-27號被普遍認為在洛斯托夫特以南的霍夫登海域遭英國海軍魚雷炮艦阿爾庫俄涅號擊沉,艇內22名官兵全數陣亡。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UB-27號 |
下訂日 | 1915年4月30日[1] |
建造者 | 不萊梅威悉船廠[1] |
成本 | 1291000德國紙馬克 |
船廠編號 | 241[1] |
動工日 | 1915年7月8日 |
下水日 | 1916年2月10日[1] |
服役日 | 1916年2月23日 |
結局 | 1917年7月29日遭英國魚雷炮艦阿爾庫俄涅號擊沉[2] |
技術數據[3] | |
艦級 | UB級潛艇 |
艦型 | UB-II型(近岸潛艇)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吃水 | 3.66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米 |
乘員 | 2名軍官、21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註釋 | 潛沒需時30秒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17次巡邏 |
戰績 |
|
設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隨着U艇戰形勢的發展,UB-I型潛艇排水量過小、適航性不佳、推進系統可靠性低等問題愈發凸顯。其水面航速甚至追不上商船,以5節(9.3公里每小時)航速潛航1小時後,蓄電池電能便會耗盡。它們甚至無力應對多佛爾海峽8至10節(15至19公里每小時)的海流。為此,潛艇監察局於1915年4月研發了UB-I型潛艇的放大版——UB-II型,並由德國國家海軍辦公室委託兩家造船廠建造。[7]其中UB-27號是由不萊梅威悉船廠承建的第四艘,於1916年2月10日下水。[2]
UB-27號的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265噸和291噸,全長36.13米,艇體採用單殼體加鞍形水櫃構造。由於突破了鐵路限界,舷寬也得以增至4.36米。該艇採用雙槳驅動,具有更大的蓄電池容量和更高功率的發動機。其主機為兩台平治六缸四衝程267匹公制馬力(196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280匹公制馬力(210千瓦特)的西門子-舒克特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8.90節(16.48公里每小時),水下5.72節(10.59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5節航速續航7,200海里(13,3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45海里(83公里)而無需充電。[3]蓄電池被放置在中央潛櫃的前方,以配平更重的發動機安裝。[8]其最大潛水深度為50米,潛沒需時為30-45秒。[7]
UB-27號的主武器為兩具500毫米艇艏魚雷發射管,採用層疊式佈局,以實現可以創造最佳表面效率的舷弧設計;魚雷攜帶量增至4枚,魚雷威力亦顯著提高。輔助武器是一門50毫米甲板炮。司令塔增加了一具潛望鏡,並配備了1根兩段式可伸縮通信桅杆,前水平舵外形也做了調整。[7]其標準船員編制為2名軍官加21名水兵。[3]
服役歷史
1916年2月23日,UB-27號在首次擔任U艇艇長、時年29歲的海軍中尉維克托·迪克曼的指揮下正式入役,隨即展開海試。[4][2]完成海試後,該艇曾先後被編入駐北海的第一、第二區艦隊,駐波羅的海的第五區艦隊,以及駐比利時的法蘭德斯區艦隊,並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在其17次巡邏中,共計擊沉協約國或中立國的10艘商船和1艘輔助軍艦,容積總噸為18091噸。[9]
1916年4月29日,在惠特本附近的蘇特角東南約15海里(28公里)處,UB-27號用甲板炮向旺德爾號(SS Wandle)開火——這是一艘容積總噸為889噸、隸屬於旺茲沃思、溫布頓與埃普索姆地區煤氣公司的「烙鐵」煤船。[10]煤船與潛艇交戰並雙雙倖免於難。但後來在英國,人們相信是旺德爾號擊沉了UB-27號,船長G·E·A·馬斯丁和他的船員受到了慶祝。[11][12]
UB-27號於1917年7月22日後失蹤。根據英國皇家海軍魚雷炮艦阿爾庫俄涅號的報告,該艦於1917年7月29日在洛斯托夫特以南的霍夫登海域(52°47′N 2°24′E)對一艘德國潛艇實施了撞擊並投擲深水炸彈。[13]然而這與UB-27號當時的命令不一致,沉沒的證據也遠非壓倒性的。無論UB-27號的最終結局為何,艇內22名官兵均已全數遇難。[9]
襲擊歷史摘要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 | 結局[9] |
---|---|---|---|---|
1916年4月28日 | 祝福號 | 英國 | 19 | 擊沉 |
1916年4月28日 | 克里斯蒂安號 | 丹麥 | 227 | 擊傷 |
1916年4月29日 | 水鴨號 | 英國 | 766 | 擊沉 |
1916年4月29日 | 旺德爾號 | 英國 | 889 | 擊傷 |
1916年4月30日 | 莫德號 | 挪威 | 664 | 擊沉 |
1916年5月1日 | 里約布蘭科號 | 巴西 | 2258 | 擊沉 |
1916年5月2日 | 瑪爾斯號 | 挪威 | 581 | 擊沉 |
1916年5月2日 | 紀念品號 | 挪威 | 654 | 擊沉 |
1916年5月2日 | 超凡號 | 挪威 | 770 | 擊沉 |
1916年8月24日 | 奧爾巴尼公爵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1997 | 擊沉 |
1916年8月27日 | 斯克亞爾雷格號 | 挪威 | 1019 | 繳作戰利品 |
1916年10月7日 | 丘比特號 | 英國 | 2124 | 擊傷 |
1916年10月8日 | 馬格努斯號 | 英國 | 154 | 擊沉 |
1917年3月12日 | 托德·法格倫號 | 挪威 | 4352 | 擊沉 |
1917年3月14日 | 達萬格號 | 挪威 | 5876 | 擊沉 |
註釋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