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瑞典語:Nobelpriset,挪威語:Nobelprisen,英語:Nobel Prize),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佛烈·諾貝爾遺囑於1901年開始每年頒發的5個獎項,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設立了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所頒獎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1][2][3]。
由來
阿佛烈·諾貝爾(瑞典語:Alfred Nobel,1833年10月22日-1896年12月10日)是一位瑞典化學家,同時也是發明家。19世紀末期,歐洲大陸每天有三宗爆炸案,但諾貝爾持續改進炸藥使得炸彈更有破壞力,吸引軍火商的青睞,他的改良矽藻土炸藥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也成功設立許多工廠生產,大量的軍火被運送到戰場上,靠軍工製造累積了巨大財富。
諾貝爾終生未婚,亦無子嗣。在其逝世前,親兄弟也早一步去世。由於諾貝爾終生主張和平主義,也因此他對於自己改良的炸藥作為破壞及戰爭的用途始終感到痛心。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創立了,分別獎勵5個領域: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4]、文學、和平。
1969年,瑞典出資增設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儘管常與前述5種獎項合稱「諾貝爾獎」,但實際上不是諾貝爾遺囑中捐助的獎項[5][6]。
提名與評選過程
- 9月:寄出邀請函。諾貝爾委員會向夠資格提名的人發出邀請提名的信件。
- 2月(次年):提名截止。
- 2月至3月:產生小名單。
- 3月至8月:顧問審查小名單。
- 10月:產生諾貝爾獎得主。
- 12月:諾貝爾獎得主得到獎金,並且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2020年和2021年因為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沒有舉辦宴會,這兩年獲獎者也沒有前往斯德哥爾摩出席頒獎儀式)[7]
諾貝爾基金會明文規定,不論是公共場合還是私人場合,提名過程和人選都要嚴格保密50年,包括提名者人選和被提名者人選。很多人在各種場合聲稱自己曾因某成果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提名但未獲獎,應屬謠言[8]。
獎項
分類 | 特點 | 得主列表 |
---|---|---|
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9]」。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列表 | |
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10]」。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列表 | |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11]」。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列表 | |
瑞典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12]」。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列表 | |
挪威議會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頒發,始於1901年,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13]」。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列表 | |
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始於1968年,由瑞典銀行出資增設,每年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原稱「瑞典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或「諾貝爾紀念獎」。 表彰「在經濟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 此後,諾貝爾基金會不再增設任何獎項。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列表 |
統計數據
截至2016年,共有911個人或者組織(836男、49女及26個組織)獲得了579個諾貝爾獎與瑞典銀行經濟學獎[14]。截至2012年,得主平均年齡59歲。多次獲獎者共4人,多次獲獎的組織共2名,合計共6位多次獲獎的組織與學者[15]。
性別比例部分,自1901年至2020年,諾貝爾所有獎項累計獲獎女性僅58人,在不含機構的所有934名得獎者當中只佔6.2%;女性得獎者比例呈現穩定上升,由2000至2009年的9.2%增至2010至2019年的11.1%[16]。
根據官方數據,2015年獲和平獎的突尼斯全國對話四方集團被計算為「4個」組織。
根據獲獎時國籍與出生地,截至2016年10月14日,各國各獎項得主人數的世界前5強:
|
下表展示1901年至2020年世界各高校諾貝爾獎人數分佈(只展示前30名)。自1901年起至2020年,諾貝爾獎(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共頒給過930名個人和25個機構。[19]
排名 | 大學 | 諾貝爾獎總人數 | 自然科學獎總人數* | 物理 | 化學 | 生理學或醫學 | 經濟 | 文學 | 和平 | |
---|---|---|---|---|---|---|---|---|---|---|
1 | 哈佛大學 | 美國 | 161 | 113 | 32 | 38 | 43 | 33 | 7 | 8 |
2 | 劍橋大學 | 英國 | 121 | 98 | 37 | 30 | 31 | 15 | 5 | 3 |
3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 美國 | 110 | 82 | 34 | 31 | 17 | 25 | 3 | 1** |
4 | 芝加哥大學 | 美國 | 100 | 62 | 32 | 19 | 11 | 33 | 3 | 2 |
5 | 哥倫比亞大學 | 美國 | 97 | 70 | 33 | 15 | 22 | 15 | 6 | 6 |
麻省理工學院 | 美國 | 97 | 62 | 34 | 16 | 12 | 34 | 0 | 1 | |
7 | 史丹福大學 | 美國 | 86 | 55 | 26 | 13 | 16 | 28 | 3 | 1** |
8 | 加州理工學院 | 美國 | 76 | 70 | 31 | 17 | 22 | 6 | 0 | 1** |
9 | 牛津大學 | 英國 | 72 | 53 | 15 | 19 | 19 | 9 | 5 | 6** |
10 | 普林斯頓大學 | 美國 | 69 | 42 | 29 | 9 | 4 | 21 | 5 | 1 |
11 | 耶魯大學 | 美國 | 65 | 34 | 8 | 12 | 14 | 23 | 5 | 3 |
12 | 康奈爾大學 | 美國 | 61 | 50 | 23 | 12 | 15 | 5 | 4 | 2 |
13 | 柏林洪堡大學 | 德國 | 57 | 49 | 14 | 23 | 12 | 1 | 4 | 3 |
14 | 巴黎大學 | 法國 | 51 | 35 | 15 | 10*** | 10 | 4 | 6 | 7 |
15 | 哥廷根大學 | 德國 | 45 | 43 | 19 | 16 | 8 | 0 | 1 | 1 |
16 | 慕尼黑大學 | 德國 | 43 | 42 | 14 | 19 | 9 | 0 | 1 | 1** |
17 |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 美國 | 39 | 30 | 4 | 8 | 18 | 5 | 1 | 3 |
哥本哈根大學 | 丹麥 | 39 | 34 | 19 | 7 | 8 | 3 | 2 | 1** | |
19 | 紐約大學 | 美國 | 38 | 20 | 3 | 5 | 12 | 14 | 2 | 2 |
洛克菲勒大學 | 美國 | 38 | 38 | 1 | 11 | 26 | 0 | 0 | 0 | |
21 | 賓夕凡尼亞大學 | 美國 | 36 | 25 | 4 | 10 | 11 | 11 | 0 | 0 |
22 | 倫敦大學學院 | 英國 | 34 | 31 | 5 | 7 | 19 | 2 | 1 | 0 |
23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瑞士 | 32 | 32 | 11 | 17 | 4 | 0 | 0 | 0 |
24 |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 美國 | 30 | 27 | 11 | 5 | 11 | 3 | 0 | 0 |
明尼蘇達大學 | 美國 | 30 | 15 | 7 | 4 | 4 | 12 | 2 | 1 | |
26 |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 美國 | 27 | 24 | 5 | 9 | 10 | 3 | 0 | 1** |
海德堡大學 | 德國 | 27 | 24 | 11 | 8 | 5 | 0 | 1 | 2 | |
28 | 密歇根大學 | 美國 | 26 | 18 | 9 | 3 | 6 | 6 | 2 | 0 |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 美國 | 26 | 22 | 6 | 7 | 10 | 2 | 1 | 0 | |
30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美國 | 25 | 13 | 2 | 8 | 3 | 9 | 1 | 2 |
曼徹斯特大學 | 英國 | 25 | 22 | 11 | 9 | 2 | 3 | 0 | 0 | |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 美國 | 25 | 24 | 1 | 5 | 18 | 1 | 0 | 0 |
*:自然科學獎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及醫學獎。
**:萊納斯·鮑林獲得過一次諾貝爾化學獎、一次諾貝爾和平獎。
***:瑪麗·居禮獲得過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一次諾貝爾化學獎。
記錄
學者:
- 法國籍波蘭裔科學家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次及分別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 美國科學家萊納斯·鮑林,第一位以唯一獲得者身份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 美國科學家約翰·巴丁
- 英國科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
- 美國科學家卡爾·巴里·沙普利斯
- 2001年化學獎:對手性催化氧化反應的研究
- 2022年化學獎:在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方面的發展做出的貢獻
組織:
- 國際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
- 1954年和平獎
- 1981年和平獎
- 居里一家
- 瑪麗·居禮,1903年物理學獎、1911年化學獎。
- 丈夫皮耶·居禮,1903年物理學獎。
- 大女兒伊雷娜·約里奧-居禮,1935年化學獎。
- 丈夫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禮,1935年化學獎。
- 小女兒艾芙·居禮著有《居禮夫人傳》,她本人不是科學家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但她的丈夫亨利·拉波易斯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領取了1965年和平獎。
- 唯一獲得諾貝爾獎的兄弟是荷蘭的簡·丁伯根(經濟計量學模式之父,於1969年獲得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和他的弟弟尼可拉斯·丁伯根(發現動物個體及群體的行為模式,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 父母/子女都獲獎
- 居禮母女:1903年物理學獎與1911年化學獎是瑪麗·居禮,1935年化學獎為大女兒伊雷娜·約里奧-居禮。
- 湯姆森父子:1906年物理學獎和1937年物理學獎分別是約瑟夫·湯姆森與英國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喬治·湯姆森。
- 布拉格父子:1915年物理學獎是威廉·亨利·布拉格與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 波爾父子:1922年物理學獎和1975年物理學獎分別是尼爾斯·玻爾與奧格·玻爾。
- 西格巴恩父子:1924年物理學獎和1981年物理學獎分別是曼內·西格巴恩與凱·西格巴恩。
- 馮·奧伊勒父子:1929年化學獎和1970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分別是漢斯·馮·奧伊勒-切爾平與烏爾夫·馮·奧伊勒。
- 科恩伯格父子:195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和2006年化學獎分別是阿瑟·科恩伯格與羅傑·科恩伯格。
- 伯格斯特龍和佩博父子:1982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和2022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分別是蘇恩·伯格斯特龍與斯萬特·佩博。
- 夫妻都獲獎
- 瑪麗·居禮與皮耶·居禮,1903年物理學獎。
- 伊倫·約里奧-居禮與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禮,1935年化學獎。
- 格蒂·特蕾莎·科里與卡爾·斐迪南·科里,1947年生理學或醫學獎。
- 貢納爾·默達爾,1974年經濟學獎,與阿爾瓦·默達爾,1982年和平獎。
- 邁-布里特·莫澤與愛德華·莫澤,2014年生理學或醫學獎。
- 阿巴希·巴納吉與艾絲特·杜芙若,2019年經濟學獎。
- 菲利普·諾埃爾-貝克:19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500米賽跑銀牌得主。獲得1959年和平獎。
諾貝爾獎原則上僅能授予在世者,但有三次例外。一為193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里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特,二為196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格·哈馬舍爾德,三為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拉爾夫·斯坦曼。
爭議
人們對諾貝爾獎的爭議點,除了在各獎得主必須是三人以下的限制外,還有不頒給已過世的人,另外還有諾貝爾獎不設立重要的數學獎。
19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約翰尼斯·斯塔克曾為自身利益為希特拉效勞,諾貝爾基金會無權使獲獎者改變自己的看法。
諾貝爾獎的規矩:得主必須是三人以下,也產生過爭議,該獎項只是表彰在科學領域中有重大突破的個人和小團隊的。不過也有例外的是諾貝爾獎中的和平獎,分別在1917年,1944年,1963年頒發給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組織,2012年頒發給了歐洲聯盟組織。2013年則頒發給了禁止化學武器組織,2015年又頒發給突尼斯全國對話四方集團。
關於諾貝爾基金會不設立數學獎[21],其中有一個流傳較廣的都市傳說是諾貝爾的妻子與一位名叫雷富勒(Mittag-Leffler)的數學家有外遇,所以諾貝爾本人遺囑中不設置諾貝爾數學獎。不過這個說法顯然不實,因為諾貝爾根本沒有結婚,較可能的因素為當時代,數學僅為尚未形成一有改變人類生活可能的顯學。[22] 隨着數學及計算機領域的發展,數學界的阿貝爾獎及計算機界的圖靈獎被稱為該領域的「諾貝爾獎」。
在得獎人選方面,在眾多的爭議獎項中,歷年來文學獎與和平獎所招致的爭議最多[23]。
預測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