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

中國西北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甘肃省

甘肅省,通稱甘肅普通話發音),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份,位於中國西北地區黃河上游,省會蘭州市,面積45萬平方公里,排名第7。

快速預覽 甘肅省 甘、隴, 國家 ...
甘肅省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甘肅省的位置
坐標:38°N 102°E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源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而得名
省會
及最大城市
蘭州市
行政區劃地級行政區14個、​縣級行政區86個、​鄉級行政區1344個
政府
 • 省委書記胡昌升
 • 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昌升
 • 省長任振鶴
 • 政協主席莊國泰
面積
 • 總計425,800平方公里
面積排名第7名(土地面積)
人口(2022)
 • 總計2,492.42萬人
 • 排名第22名
 • 密度57.2人/平方公里
 • 密度排名第27名
 • 佔全國1.91%
 • 生育率(2010)1.28(第14名
族群
 • 民族漢族回族東鄉族藏族
 • 方言漢語中原官話蘭銀官話為主,還有東鄉語藏語
時區北京時間UTC+8
ISO 3166碼CN-GS
行政區劃代碼62
GDP(2022)¥11,201.60億元人民幣(1112.73億美元)(第27名
• 人均¥31336元人民幣(4600美元)(第31名
• 佔全國1.07%
HDI(2019)0.703( 高 
 · 第28名
網站www.gansu.gov.cn
關閉

「甘肅」因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而得名。

歷史

甘肅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天水的伏羲文化歷史久遠,被稱為伏羲故里。武威的涼州文化源遠流長,被稱為涼國故地。在甘肅秦安縣發現的「大地灣文化遺址」被認為可能和上古時代的伏羲有關。隴東地區的慶陽一帶是周人發祥地。禮縣大堡子山有早期秦公大墓,秦人發祥地「西犬丘」就在禮縣一帶。甘肅在春秋時代東南部屬於秦國,西部屬於西戎,公元前688年在現在天水一帶秦國設置了邽縣,前280年設置隴西、北地二郡。

漢代由於張騫西域河西走廊成為「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以及許多新的城鎮興起,漢武帝在現在甘肅一帶將黃河以西分置四郡,黃河以東置五郡,統歸涼州管轄。

十六國時代有7個國家在甘肅境內建都,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大涼、渾末、六谷。南北朝時代屬北魏,當時佛教從西域傳入,在甘肅境內大興石窟,目前最重要的有涼州石窟敦煌石窟(莫高窟千佛洞)、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等。

唐代重視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甘肅一帶的作用,將其分置河西道、關內道、隴右道和山南道,共轄22州,其中河西道,治所涼州,為西北第一節度使駐地。安史之亂之後,甘肅倍受戰亂,異族侵入,宋代時歸屬西夏。西夏將唐代的兩州的首字合併,設置「甘肅軍」,從此正式稱為甘肅。成吉思汗大軍進攻西夏時,死於甘肅。

1261年,忽必烈在甘肅立西夏中興行省,治中興府。直至1286年,並正式改名為甘肅行中書省。至清康熙二年,分陝西省西部為鞏昌省,五年改稱甘肅省,管轄整個西域。1884年慈禧太后主政時將新疆單獨劃出。1929年,中華民國政府青海寧夏單獨置省。甘肅維持目前的省境[1]。1963年西北各省最後劃定省界。

地理

Thumb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處於中國地理的中心,輪廓是細長形的,位於青藏內蒙古黃土三大高原交匯處,其西北一端與蒙古國接壤。

東部是起伏較大的黃土高原,海拔1500-2000米,黃河及其支流渭河洮河等流貫,水力資源豐富,秦嶺以南為白龍江流域,氣候溫濕,植物茂密,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西部烏鞘嶺以西,分別為南、北兩山對峙所形成的河西走廊,南山以祁連山為主,山勢高大,多在三、四千米以上,北山則較為低矮,主要有龍首山合黎山等,區域內的河川是內陸水系,多半是由南往北流,有疏勒河弱水等,其中以弱水流域面積最大,氣候乾燥,年降水量150毫米左右,以半荒漠荒漠為主,由於祁連山融雪灌溉,在山麓形成沖積扇,走廊中有河流的地方形成相連的綠洲,是甘肅的糧倉,外面則是山地和沙漠

六盤山以西植被稀少,以東降水豐富,植被繁茂。西南角和青藏高原接壤,是高山草原,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

四至

行政區劃

甘肅省現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下設17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57個、7個自治縣

更多資訊 甘肅省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2] ...
甘肅省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2]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1]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3]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縣級行政區劃[4]
市轄區 縣級市 自治縣
620000 甘肅省 Gānsù Shěng 425,888.93 25,019,831 蘭州市 17 5 57 7
地級市
620100 蘭州市 Lánzhōu Shì 13,192.31 4,359,446 城關區 5 3
620200 嘉峪關市 Jiāyùguān Shì 1,224.17 312,663 雄關街道
620300 金昌市 Jīnchāng Shì 7,548.98 438,026 金川區 1 1
620400 白銀市 Báiyín Shì 20,098.54 1,512,110 白銀區 2 3
620500 天水市 Tiānshuǐ Shì 14,277.20 2,984,659 秦州區 2 4 1
620600 武威市 Wǔwēi Shì 32,347.09 1,464,955 涼州區 1 2 1
620700 張掖市 Zhāngyè Shì 38,592.06 1,131,016 甘州區 1 4 1
620800 平涼市 Píngliàng Shì 11,171.15 1,848,607 崆峒區 1 1 5
620900 酒泉市 Jiǔquán Shì 168,080.24 1,055,706 肅州區 1 2 2 2
621000 慶陽市 Qìngyáng Shì 27,117.27 2,179,716 西峰區 1 7
621100 定西市 Dìngxī Shì 19,609.24 2,524,097 安定區 1 6
621200 隴南市 Lǒngnán Shì 27,838.66 2,407,272 武都區 1 8
自治州
622900 臨夏回族自治州 Línxià Huízú Zìzhìzhōu 8,198.46 2,109,750 臨夏市 1 5 2
623000 甘南藏族自治州 Gānnán Zāngzú Zìzhìzhōu 36,593.55 691,808 合作市 1 7
關閉

民族和人口

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492.42萬人,[5]比上年末增加2.4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50.64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4.19%。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甘肅省有人口25,019,831人,與2010年相比,年平均增長率為-0.22%,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3,067,332人,佔52.2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1,952,499人,佔47.77%。[6]

甘肅歷史上就是以漢族為主,多民族混合的地方。自古甘肅就有眾多民族雜居。少數民族總數為223萬人,佔總人口的8.69%。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依次是:回族118萬、東鄉族45萬、藏族44萬、土族3萬、滿族1.7萬、蒙古族1.6萬、保安族1.5萬、裕固族1.3萬、撒拉族1.2萬。

甘肅現有2個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7個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天祝藏族自治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經濟

Thumb
華天電子科技園

2021年甘肅省全省GDP突破了1萬億水平,達10243.3億元人民幣,2022年甘肅省全省GDP為11201.6億元。但甘肅經濟總體發展在中國大陸各省市中較為落後,人均GDP常年排名倒數第一。甘肅人均GDP最高的州市(金昌市,2022年數據為118750元)相比最低的州市(臨夏州,2022年數據為19274元)高出約6.16倍,發展差距相對較大。[7]

2020年全省糧食產量1,202.2萬噸,主要作物為玉米,小麥,薯類等[8]。甘肅全省沒有副省級市經濟特區,自貿試驗區,卻有一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甘肅經濟以發展石油化工,清潔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屬加工,裝備製造等行業為主。因甘肅的自然地理條件,甘肅在風力,水電,太陽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產業擁有相當好的發展優勢,甘肅酒泉市是中國主要風電生產基地[9][10][11]。因此甘肅也是中國「西電東送」項目的電力主要輸出地之一。甘肅的晶片生產行業相當發達,是中國大陸的第二大晶片生產省份[12]。甘肅還是中歐鐵路的重要交通節點,是中歐班列的發車地之一[13]。如今甘肅舉全省之力,迫切希望做大做強省會蘭州,建立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尤其是蘭州新區,更是被寄予厚望。但到目前為止,蘭州總人口仍只有436萬,僅為全省的六分之一,2020年經濟總量不到3,000億。[14]

概況

Thumb
天水市
Thumb
伏羲
Thumb
張掖鼓樓
Thumb
中航集團的天水飛機工業
Thumb
張掖市

甘肅省河西地區屬於農業發達地區,國家商品糧基地,模式以綠洲農業為主,甘肅糧食主要出口地區。相對日照豐富,水果品質非常高,著名的蘭州白蘭瓜、秦安蜜桃遠銷全國多個城市以及靜寧蘋果在全國享有盛譽。東郭梨在成熟時須用木杆撐起枝條以防止壓斷樹枝,此外尚有醉瓜(有酒香)、鐵蛋瓜等多種瓜果。

河西走廊張掖武威酒泉因位於絲綢之路的要道之上,又有雪水澆灌之利,歷史上農牧業及商貿發達,被稱作「金張掖、銀武威、玉酒泉」。

地方小吃有聞名全國的蘭州牛肉麵天水呱呱、靜寧燒雞、靜寧鍋盔、靖遠酸爛肉、武威麵皮子、張掖牛肉小飯、山丹炒撥拉、東鄉手抓等。 地方特產有聞名全國的苦水玫瑰、靜寧蘋果、蘭州百合、天梯山人參果、臨澤小棗、蘭州白蘭瓜、民樂大蒜、唐汪杏等。

甘肅是新興的工業基地,是石油工業有色金屬鋼鐵工業化工工業的重要基地。是新疆石油的主要加工地點,「蘭煉」和「蘭化」是中國石化工業的奠基和搖籃。甘肅也是中國的主要產區和加工基地。酒泉航天中心是中國四個航天基地中最早建設的。

風能資源總儲量為2.37億千瓦,居中國第五位[15],其中可開發利用的風能資源總量為2,000萬千瓦。[16]

甘肅畜牧業發達,著名品種有「河曲馬」和「歐拉羊」。山地牧草稀少,僅能供耐受艱苦環境的生長,形成了獨特的驢類畜牧。

旅遊

甘肅的旅遊資源豐富,但旅遊業亟待建設,獨特的自然風景有丹霞地貌雅丹地貌,沙漠地形;人文旅遊資源有古城敦煌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麥積山石窟等。武威出土的漢代銅奔馬更是中國旅遊的標誌。不僅如此,還有被稱為「亞洲第一天然草場」的瑪曲,怪石屹立的大峪溝,阿角溝。更有美味的蕨菜,蘑菇,狼肚,蟲草等。

甘肅省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參考甘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表

人物

文化

甘肅的地域文化為古老的秦隴文化的一部分,以黃河中上游的干支流河谷平原地帶形成的典型旱作農耕文化為代表,曾在中國歷史上產生深刻影響。

分類簡介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宗教

甘肅宗教(2012)[18]

  佛教(8.2%)
  伊斯蘭教(3.4%)
  基督新教(0.4%)
  天主教(0.1%)

根據2012年的一項調查[18],只有約12%的甘肅人口屬於有組織的宗教,最大的群體是佛教徒,佔8.2%,其次是穆斯林佔3.4%,新教基督徒佔0.4%,公教基督徒佔0.1%,甘肅基督徒總數0.5%。大約88%的人口無宗教或信仰佛教儒教道教中國民間信仰

教育

甘肅省擁有以蘭州大學為首的眾多高等教育機構。其中蘭州大學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大學行列,入選國家「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上海合作組織大學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和中國西北地區重點教育樞紐。據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統計,蘭州大學是中國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最多、引用率較高的大學之一。

交通

甘肅因其地理特徵(狹長的一字型走廊),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並在現代構成了交通、通訊、能源大通道。

公路

省內有109、212、213、215、227、309、310、312、316國道過境,高速公路縱貫甘肅全境。

鐵路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前夕隴海鐵路通車至天水。1952年天蘭鐵路建成通車,1956年蘭新鐵路建成通車,1980年代從烏魯木齊哈薩克斯坦的鐵路通車,現在甘肅已經成為連接連雲港倫敦的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甘肅省主要的鐵道路線有:隴海線、蘭新線、包蘭線蘭青線干武線敦煌線蘭渝線天平鐵路蘭中城際鐵路徐蘭客運專線蘭新客運專線銀蘭高速鐵路,以及建設中的蘭合鐵路蘭張城際鐵路

民航

至2023年,甘肅省共有蘭州嘉峪關酒泉天水慶陽敦煌金昌張掖甘南隴南九座機場。另有臨夏、平涼、武威三座機場規劃或在建。

能源

西氣東輸管道過境。

更多資訊 甘肅省, 蘭州市 ...
關閉

政治

Thumb
甘肅省人民政府大門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甘肅省委員會 ...
甘肅省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甘肅省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甘肅省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甘肅省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省長 主席
姓名 胡昌升[20] 任振鶴[21] 莊國泰[22]
民族 漢族 土家族 漢族
籍貫 江西省高安市 湖北省鶴峯縣 福建省泉州市
出生日期 1963年12月(61歲) 1964年2月(60—61歲) 1962年4月(62歲)
就任日期 2022年12月 2023年1月 2021年1月 2022年1月
關閉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