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新世(Olig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的最後一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3400萬年前,終於2300萬年前,介於始新世(Eocene)與新近紀中新世(Miocene)之間。比起其他比較古老的地質時期,用岩床來確認漸新世比較準確,但精確的起始與結束時間仍不確定。漸新世(Oligocene)之名來自希臘文字ὀλίγος(oligos,「少」之意)和καινός(kainos,「新」之意),即表示在始新世噴發式的進化之後,這個時期哺乳動物種類增加並不明顯。

古新世至上新世的主要分層
-65 —
-60 —
-55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10 —
-5 —
0 —
古新世至上新世的時間表
直軸:百萬年前

漸新世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是連接「炎熱的始新世時期的古老世界和生態系統更具有現代特徵的中新世」[4]的紐帶。漸新世時期生態系統發生的一大變化是草原在全球的擴張,而熱帶闊葉林則萎縮至赤道一帶。

標誌漸新世開始的事件是一起被稱為大置換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除了少數本地的齧齒類動物有袋類動物之外,當時歐洲的動物群都被來自亞洲的動物群所取代。漸新世和中新世則沒有顯著的全球性事件為其分野,而是各個地區相繼從較溫暖的漸新世晚期(2,600-2,300萬年前)進入較寒冷的中新世

時期劃分

漸新世分為兩個時期:

恰特期(Chattian) (27.82 – 23.03百萬年)
魯培爾期(Rupelian) (33.9 – 27.82百萬年)
Thumb

氣候

古近紀時期全球氣溫持續下降的趨勢在漸新世被打斷,在40萬年之間氣溫急劇下降8.2℃之後進入了一段長達700萬年的氣溫平穩震盪期。[5][6]這段平穩震盪期從3,250萬年前開始,至2,550萬年前結束。漸新世的氣候變遷包括全球[7]冰量的增加、海平面的下降(降幅達55米,從3,570萬年前至3,350萬年前)和氣溫的平穩變化。[8]之後,在2.800萬年至2,600萬年間,隨着La Garita Caldera超級火山的爆發,這段氣溫平穩震盪期隨之結束。不過,漸新世和中新世更替期間的氣候仍然比較穩定。

古地理

在這段時期,各大洲繼續飄移向它們目前所在的位置。南極洲越來越孤立,並最終成為一個永久性的冰封大陸。

北美洲西部的造山運動仍在繼續;非洲板塊持續向北擠壓歐亞板塊阿爾卑斯山脈隨之開始隆起,並將特提斯洋的殘餘部分與大洋隔離開。在漸新世早期,歐洲遭遇到了短期的海洋入侵,這種狀況在北美洲則較少發生。漸新世早期在北美洲和歐洲之間似乎仍有陸橋相連,因為這段時期這兩處的動物區系仍然十分相似。在漸新世的某段時間裏,南美洲最終與南極洲分離,並漂向北美洲;這也使得南極洲環流得以暢通無阻,最終使南極大陸的溫度急劇下降。

植物

被子植物繼續在全球擴張;熱帶和亞熱帶森林則被溫帶落葉林所取代。開闊的平原沙漠面積較之原來擴大了許多。草原也從始新世時期的河岸地帶發展至開闊地帶,但仍未發展至今日熱帶和亞熱帶大草原之規模。

在北美洲,亞熱帶物種佔據着主導地位;而山毛櫸薔薇屬松屬植物亦十分常見。帶有豆莢豆科植物、莎草科植物和蕨類植物都繼續繁衍興盛。

動物

Thumb
鬣齒獸

除了澳大利亞,在其他各洲都有發現重要的漸新世陸生動物。更多的開闊地形使得動物向大型化趨勢發展。海洋動物和北方各大陸的陸生脊椎動物都具有了很多現代特徵,這更可能是因為古老物種在這個時期逐漸滅絕,而非現代物種進化的結果。這個時期的許多物種,如馬科巨豬科犀科岳齒獸科駱駝科動物都變得更善於奔跑,以適應始新世時期的森林衰退之後形成的平坦開闊地形。

Thumb
中馬屬動物

漸新世時期,南美洲與其他大陸相互隔離,在其上發展出了十分特別的動物區系,南美洲成為了許多奇異動物,如焦獸目閃獸目滑距骨目南方有蹄目動物的繁衍地。Sebecosuchian鱷魚、駭鳥肉食性有袋類動物,如袋鬣狗科動物,仍是占支配地位的捕食者雷獸在漸新世最初階段就已經滅絕了;而到了漸新世結束之時,裂齒類動物則在非洲中東之外的地區消失了。多瘤齒獸目動物,作為一個古老的原始哺乳動物譜系,也在漸新世滅亡了。漸新世出現了一系列的奇異動物。美國白河荒地原來即是一片半乾旱草原,這裏是許多不同種類的區域性動物,如古豬獸駱駝科動物、犀科動物、中新馬屬動物、獵貓科動物和原角鹿科動物的繁衍地,這裏還曾出現了早期的犬科動物黃昏犬岳齒獸科動物作為北美洲特有的物種,在漸新世時期得到了廣泛的分佈。這時的亞洲大陸上巨犀亞科十分繁榮,其中的長頸副巨犀則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

漸新世的海洋動物與現今的物種十分相似,如雙殼綱動物。不過這個時期發現的海洋動物化石沒有始新世和中新世豐富。鬚鯨齒鯨已經在這個時期出現,而他們的始祖——古鯨亞目動物由於缺乏回聲定位能力——這種能力在當時海水變冷和變渾濁的情況下十分有用——種群開始衰退,造成其消亡的原因還包括氣候變化、來自現代鯨類和亦在該時期出現的頁鯊的競爭。早期的鏈齒獸目動物,如河馬眼索齒獸(Behemotops),其化石最早即出現在漸新世。在漸新世末期,由其與熊和水獺近似的始祖進化而來的鰭足類動物可能出現了。

海洋

海洋持續變冷,特別是在南極洲附近。

撞擊事件

有記錄的外星體撞擊事件:

超級火山爆發事件

美國科羅拉多,La Garita Caldera超級火山,2,780萬年前,噴發量大於5,000km³,火山爆發指數9.2[9]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