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李續賓(1818年—1858年11月16日),迪庵,又字克惠湖南湘鄉人,清朝名將,湘軍中堅。[1]

快速預覽 李續賓, 出生 ...
李續賓
Thumb
出生李迪庵
1818年
湖南湘鄉敦行四十四都
逝世1858年11月16日
安徽廬州三河鎮
國籍大清
別名李克惠
教育程度私塾
職業儒生,團練,湘軍將領
大清浙江布政使加巡撫
活躍時期19世紀
親屬曾祖父 李本桂, 父 李登勝
獎項賞戴藍翎,賞換花翎,摯勇巴圖魯,哈屯巴圖魯,賞父母三品封典,賞穿黃馬褂,許專摺奏事,入祀昭忠祠湖北江西安徽湖南立祠,賞父母一品封典,圖形紫光閣
經歷
代表作
  • 李忠武公遺書 4卷 (含 李忠武公奏議 1卷; 李忠武公書牘 2卷)
關閉

生平

先祖唐朝鄭孝王李亮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生於湖南湘鄉敦行四十四都(今屬漣源市荷塘鎮古樓),排行第四,曾祖父李本桂富甲一方,生性慷慨,借錢給別人,不滿一百兩白銀,不必寫借據。

自幼臂力過人,善騎射,早時賣煤炭供胞弟李續宜讀書,舉人羅澤南很看重他。道光十八年(1838)開始參與團練鄉民的工作。太平軍事起,李續賓協助羅澤南辦團練,「能以兵法約束子弟,明恥教戰,訓練尤精」,咸豐三年與羅援江忠源南昌,以戰功升知縣,又與羅剿平江西南部土匪。咸豐四年(1854年)六月,湘軍中營與右營攻打岳州,太平軍退出岳州,羅澤南和塔齊布進城,唯有李續賓率領右營追擊敵軍,趁着大雨擒斬兩千多人。塔齊布立馬觀戰,贊道:「白旗無敵!」。李續賓與羅澤南一路收復武漢,合圍九江,升任知府

後因九江久攻不克,武漢再次被太平軍佔領,與羅澤南,劉蓉率軍回援湖北。一路連勝,直逼武昌。後守軍得到石達開增援,抵抗頑抗,僵持不下。羅於咸豐七年受傷不治,遺囑李續賓代統全軍。後因楊韋事變,石達開離開,太平軍軍心不穩,被湘軍一鼓擊敗,武漢遂被收復。李續賓與胡林翼隨後肅清湖北全境,再逼九江。

咸豐八年,李續賓領清軍主力三十萬,攻克與九江成掎角之勢的湖口,全殲守軍五千,已被久圍的九江完全孤立。在勸降遭拒絕後,湘軍用地雷炸開堅城,殺太平軍守將林啟容以及一萬七千名守軍;李續賓將林開膛破肚,見胃中唯有青草[2][3],知城中糧盡已久,事後即以「設有脅從之民,必早投誠,設計逸出…」為藉口,下令盡屠城中二萬遺民[4][5]。因此政升為浙江布政使巡撫銜,賞穿黃馬褂專摺奏事

咸豐8年(1858)11月,奉命率部6000人援救安徽,兩月間接連佔領楓香鋪、小池驛、梅心驛,復太湖潛山桐城舒城,直抵三河,太平軍一度撤退。不久李續賓被陳玉成李秀成聯合率領的數十萬援軍包圍,拒絕突圍,與所部全部戰死[6]

李續賓多年南征北戰[7],成為清軍的主力,被胡林翼尊為聖人[8]。他出戰常將弱敵留給友軍而自己對付強敵[9]。李的死訊傳到京城後,咸豐帝(文宗)為之流淚,將李續賓比作周宣王的中興大臣申侯尹吉甫並嘉譽他有古名將之風[10],追贈總督,賜諡忠武,入祀昭忠祠,立功各地建專祠並賜給李續賓之父李登勝一品封典。這一年的李續賓剛屆四十歲,正當不惑。史稱其時,「湘鄉處處招魂,家家怨別」[11]三河之敗對湘軍及清軍打擊極大,曾國藩提筆寫了「自三河敗後,元氣大傷,全軍皆寒,不可復戰」,胡林翼哀嘆道:「此番長城頓失。……以百戰之餘,覆於一旦,是全軍皆寒,此數萬人,將動色相戒,不可復戰[12]」,李續賓在湘軍史上有了無比悲壯的特殊地位。同治八年(1869)李續賓被追封三等男爵,光緒十二年(1886)下詔畫像於紫光閣,光緒三十四年(1908)又以御筆開列為功勳最著,錄用後裔。

Remove ads

家庭

李光久,字健齋,李續賓之子,江南侯補道光緒20年中日甲午戰爭,隨湖南巡撫吳大澂出關援遼,兵敗歸。光緒25年調補蘇淞太道,晉任浙江按察使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195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08》,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