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機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chemical)簡稱有機物,是分子中包含碳-氫或碳-碳共價鍵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總稱[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10月22日) |
有機化合物必定含有碳元素;但一些含碳化合物例外,其屬於無機化合物,主要有以下幾類:碳的氧化物及硫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碳酸及碳酸鹽、碳酸氫鹽(如碳酸鈣、碳酸氫鈉)、氰化物及氰酸鹽(如氫氰酸、氰酸、硫氰化物、鹵化氰)、碳化物(碳化鈣、碳化矽)等。
有機化合物通常等義於碳氫化合物,且常含有碳-碳鍵,絕大多數有機分子中另含有氧、氮、鹵素、硫和磷等元素。目前已知的有近3000萬種,是形成生命的基礎物質(例如生命的起源——氨基酸即為有機化合物[2]),卻也是化學工業中大部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礎物質[3]。
多數有機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氫兩種元素,有些含氧,此外也常含有氮、磷、硫、鹵素等(以稀有氣體以外的非金屬元素為主)。在目前發現的有機物中,部分有機物來自生物圈,但絕大多數是以石油、天然氣、煤等作為原料,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製得。
和無機物相比,有機物數目眾多,可達幾百萬種,而無機物目前只發現數十萬種,因為有機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結合能力非常強,可以互相結合成碳鏈或碳環。碳原子數量可以是一兩個,也可以是幾千、幾萬個,許多有機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甚至可以有幾十萬個碳原子。此外,有機化合物中同分異構現象非常普遍,這也是有機化合物數目繁多的原因之一。
有機化合物除少數以外,一般都能燃燒。和無機物相比,它們的熱穩定性比較差,電解質受熱容易分解。有機物的熔點較低,一般不超過400℃。有機物的極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於水。有機物之間的反應,大多是分子間的反應,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應緩慢,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劑等方法。另外有機物的反應比較複雜,在同樣條件下,一個化合物可以同時進行幾個不同的反應,生成不同的產物。
有機化合物一般密度小於2g/cm3,而無機化合物正好相反。在溶解性方面,有機化合物多為非極性化合物(例外:醇、胺等),無機化合物則大部分是極性化合物(例外:二硫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有機」這歷史性名詞,可追溯至19世紀,當時生機論者認為有機化合物只能以生物(life-force,vis vitalis)合成。此理論基於有機物與「無機」的基本分別,有機物是不能被非生命力合成的。後來德國化學家弗裏德裏希·維勒以氰酸與氨水合成尿素(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時這一理論才被推翻。
一般而言,有機化合物定義為化合物中有碳-氫鍵而無機化合物則沒有。因此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無機化合物,但是甲酸(又名蟻酸)(HCOOH,第一個脂肪酸)則是有機化合物。然而,化合物中沒有碳-氫鍵也不一定為無機物,如聚四氟乙烯、環己六酮、乙烯四甲酸二酐。有碳-氫鍵也不一定是有機物,如氰化氫,它的碳-氫鍵可以電離,因此不是有機物。
因此對有機化合物的重新定義就是必須要含有碳-氫鍵(C-H) 或碳-碳鍵(C-C、C=C、C≡C),而且這兩重鍵必須是共價鍵形式連結,才會被定義為有機化合物。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20年1月12日)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