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情緒(英語:Emotion)是由神經生理方面變化引起的精神狀態,與思想、感覺、行為反應以及一定程度的快樂或不快樂有不同的關聯。[1][2][3][4] 目前還沒有關於定義的科學共識。[5][6] 情緒通常與心境、氣質、個性、性情(英語:disposition)或創造力交織在一起。[7]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7月8日) |
自約1990年代後期起,對情緒的研究有所增加,其中包括心理學、醫學、史學、情緒社會學(英語:Sociology of emotions)和計算機科學等許多領域。試圖解釋情緒的起源、功能和其他方面的眾多理論促進了對該主題的更深入的研究。當前情緒概念的研究領域包括刺激和引發情緒的材料的開發。此外,正子斷層造影掃描和功能性磁振造影掃描有助於研究大腦中的情感圖像(英語:affective picture)過程。[8]
從機制的角度來看,情緒可以定義為「與特定生理活動模式相關的積極或消極體驗」。情緒會產生不同的生理、行為和認知變化。情緒的最初作用是激發適應性行為(英語:adaptive behaviors),而這些行為在過去會透過生存、繁殖和親屬選擇促進基因的傳遞。[9][10]
在一些理論中,認知是情緒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有部分理論聲稱情緒與認知是分開的,並且可以先於認知。有意識地體驗一種情緒是從過去或假設的經歷中表現出該情緒的心理表徵,這與愉悅或不愉悅的內容狀態相關聯。[11] 內容狀態是透過對經驗的口語解釋建立的,描述了內部狀態。[12]
情緒是複雜的。關於情緒是否會導致我們行為發生變化的問題有多種理論。[13] 一方面,情緒的生理與神經系統的喚醒(英語:arousal)密切相關。情緒也與行為傾向有關。外向的人更容易社交並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內向的人更可能在社交上更退縮並隱藏自己的情緒。情緒往往是動機背後的驅動力。[14] 另一方面,情緒不是因果力,而只是成分的綜合症,可能包括動機、感覺、行為和生理變化,但這些成分都不是情緒。情緒也不是導致這些成分的實體。[15]
情緒涉及不同的組成部分,如主觀體驗、認知過程、表達行為、心理生理(英語:psychophysiological)變化和工具(英語:instrumental)行為。學術界曾試圖用以下成分之一來識別情緒:主張主觀體驗的威廉·詹姆斯、主張工具性行為的行為主義者、主張生理變化的心理生理學(英語:Psychophysiology)者等。近來,情緒據稱由(前述)所有成分組成。情緒的不同組成部分根據學科的不同分類有所不同。在心理學和哲學中,情緒通常包括一種主觀的、有意識的體驗,主要以心理生理表達、生物反應和心理狀態為特徵。在社會學中發現了類似的情緒的多成分描述;例如,社會學者 Peggy Thoits 將情緒描述為涉及生理成分、文化或情感標籤(憤怒、驚訝等)、富有表現力的身體動作以及對情境和上下文的評估[16]。
情緒被描述為針對內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產生的突發反應,一個主體對同一種事件總是有同樣的反應。情緒持續時間很短,產生的情緒包含語言、生理、行為和神經機制互相協調的一組反應。[17]人類的情緒也來自生物性能,特別是在演化中被強化。因為情緒可以為一些遠古人類常常面臨的問題提供簡單解決方法(如產生恐懼並決定逃離)。[18][19]
容易和情緒混淆的概念有:[17]
情緒既是主觀感受,又是客觀生理反應,具有目的性,也是一種社會表達。情緒是多元的、複雜的綜合事件。[20]情緒構成理論認為,在情緒發生的時候,有五個基本元素必須在短時間內協調、同步地進行。[21]
目前的心理學界在情緒分類上分裂為兩大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情緒可以被劃分為完全割裂的幾大類;第二種觀點認為,大部分情緒只是程度上不同,本質是一樣的。[來源請求]
支持情緒分類的學者普遍認為,人類具有十幾種「基本情緒」,這些情緒含有生理因素,為全人類所共有。在此基礎上,不同的文化對基本情緒有不同的詮釋,還有一些情緒在特定社會條件下才會產生,這些被稱為「複雜情緒」。[23][24]基本情緒必須具有以下特點:[25]
常見的基本情緒有:喜悅、憤怒、悲傷、恐懼、厭惡、驚奇[26]、羨慕。常見的複雜情緒有:窘迫、內疚、害羞、驕傲。由道德因素產生的情緒都是複雜情緒。[27]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情緒之間不是割裂的概念,而是在同一個光譜上遞增或者兩極化。如Robert Plutchik 認為,八個基本情緒是四個情緒光譜的兩極:歡樂與悲傷相反,憤怒與恐懼相反,信任與不信任相反,期待與驚喜相反。[26]不適用於光譜的情緒是一些基本情緒混合產生的,就像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很多種顏色。例如不信任發展到極致是厭惡,憤怒和厭惡混合是鄙視;不信任和恐懼混合是不安;歡樂和信任混合是愛。[28]
根據激發情緒的原因,一些神經學者把情緒分為「經典情緒」和「穩態情緒」。經典情緒包括愛、憤怒和恐懼等。這些情緒通常由外界環境引發,通過感受器官影響主體(如因為看到、聽到、聞到的事物產生愛)。[29] 「穩態情緒」是人體內穩態失調產生的,包括疼痛、飢餓、口渴和疲勞等。[30] [31]這些情緒由內感受器傳達給中樞神經系統,促使主體行動,以恢復穩態(如血糖下降使人感到飢餓不安,必須去尋找食物)。[32]穩態情緒由大腦較低級的部分產生,只有強烈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主觀意識注意。但在極強烈的情況下可以控制大腦較高級的區域,包括產生理性思考的額葉。[31]
2017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Alan Cowen和Dacher Keltner基於2185部短片,發現了27種情緒:欽佩,崇拜,審美欣賞,娛樂,憤怒,焦慮,敬畏,尷尬,無聊厭倦,鎮定,困惑,輕蔑鄙視,渴望,失望厭惡,同情移情,痛苦,進取,興奮,妒忌,刺激,恐懼,驚慄,內疚,喜悅快樂,懷舊,勝利,驕傲,解脫,浪漫,悲傷,滿足,性慾,驚喜。[33][34][35]
為了解釋情緒的意義,查爾斯·達爾文在1872年寫過一本《人與動物的感情表達》。達爾文認為,情緒幫助動物們適應環境。表達情緒和表現動物的身體特點有同樣作用,例如,狗為它比實際上更具有攻擊性。達爾文認為,情緒大多有目的性,因此是自然選擇的產物。[36]
為了生存,人類必須探索環境(好奇)、吐出不小心吃的異物(噁心)、建立社會關係(信任)、避免傷害(恐懼)、繁衍(愛)、戰鬥(憤怒)、尋求幫助(哭泣)、重複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歡樂)。在原始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情緒可以讓人類自動趨利避害,做出更利於生存的選擇。[37] 儘管憤怒看起來沒什麼好處,但在原始部落里,可以讓一個人被人害怕並建立起威望。[18]羞恥和驕傲可以促使一個人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18][38]
在社會生活上,情緒幫助我們:[39]
從古希臘至今,歷代思想家都試圖在理論上解釋情緒的產生。[40] 當代情緒理論多注重經驗主義研究方法,很多獨立的理論並不互相排斥,大多數研究人員樂於採納多種視角,融合各種理論。引起爭議的問題主要是認知判斷對產生情緒有多重要,特別是和身體反應等其他方面比較。
一些科學家在生物學視角上,認為情緒是動物對外界事件的生理反應之一。第一個提出這種理論的是威廉·詹姆士。在20世紀,這一理論逐漸失寵,直到最近更多神經學證據支持這一早期觀點。人類的情緒大多對應特定的神經反應,基本情緒更是如此。[41][42][43][44]
威廉·詹姆士在1884年發表的文章中提出其理論,指出情緒體驗主要是身體變化造成的。[45] 丹麥心理學家卡爾·蘭格(Carl Lange)幾乎在同時發表了相似的理論,因此這被稱為「詹姆士-蘭格理論」(英:James-Lange theory)。這一理論主張:「當身體產生(生理)變化時,我們感受到這些變化,這就是情緒。」 [45]
有些人認為情緒激發起行動,我們哭泣是因為難過,逃跑是因為害怕。詹姆士-蘭格理論則給出相反的解讀:刺激引發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產生生理狀態上的改變,生理上的反應導致了情緒。[45]一些實驗支持了這一理論,例如人為操縱受試者的表情,受試者可以感受到相應的情緒。[46] 這些實驗也被應用在治療中,例如大笑療法、舞蹈療法。
背景:
由於外周理論過於強調自主神經系統在情緒中的作用,忽視了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作用。因而引發了很多爭議。
巴德(Bard)通過動物的研究為該理論做出了貢獻。他發現,感覺、運動和生理資訊都必須通過間腦(尤其是丘腦),然後才能進行任何進一步的處理。因此,坎農認為,在觸發有意識的意識之前,感官事件在解剖學上不可能觸發生理反應,因為情緒刺激必須同時觸發情緒的生理和體驗方面。
主要:
坎農(Cannon)首先反對該理論。他認為生理反應太慢,而且往往難以察覺,這不能解釋相對快速和強烈的主觀情緒意識。此外,情感體驗的豐富性、多樣性和時間性不能源於生理反應,因為生理反應反映了相當無差別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因此提出學說認為,情緒體驗與生理變化是同時發生的,它們都受制於丘腦的控制。[47]
另外,他認為詹姆斯-蘭格理論漏洞是不同的反應不能逐一對應,例如我們心跳加快可以同時對應多種情緒,或者注射去甲腎上腺素至人上不一定令人有害怕的反應。
證明過程
1. 斯坦利·沙赫特(Stanley Schachter)根據西班牙醫生格雷戈里奧·馬拉尼翁(Gregorio Marañón)的早期工作制定了他的理論,他給患者注射了腎上腺素,然後詢問他們的感受。
2. 馬拉尼翁發現,這些患者中的大多數都感覺到了某種東西,但在缺乏實際的情緒喚起刺激的情況下,患者無法將他們的生理喚醒解釋為一種體驗到的情緒。
結論
沙赫特同意生理反應在情緒中起着重要作用。他認為,生理反應通過促進對給定生理喚醒事件的集中認知評估來促進情緒體驗,並且這種評估定義了主觀情緒體驗。
Schachter 與他的學生 Jerome Singer 一起證明了,儘管注射腎上腺素處於相同的生理狀態,但受試者可能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受試者被觀察到表達憤怒或娛樂,這取決於情境中的另一個人(同盟者)是否表現出這種情緒。因此,對情況的評估(認知)和參與者接受腎上腺素或安慰劑的情況相結合,共同決定了反應。
簡單版
根據過去的經驗或情境線索,大腦對生理喚醒進行標記或解釋時,就會產生情緒。
情緒是兩個狀態的結果。
批評
這個實驗在Jesse Prinz(2004)的腸道反應中受到了批評。
從克魯爾-布西綜合症研究發現,患者失去害怕的能力等情緒缺失的問題,而認為人們有巴貝茲迴路來控制情緒。
由於批評聲音強烈,詹姆士-蘭格理論在20世紀前期沉寂下來,直到一些近期神經學發現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該理論。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即使沒有大腦皮質參與,人也可以產生情緒(即沒有自主意識、沒有認知的情況下)。生理變化伴隨着情緒產生,調節制約人們對情緒的感受,但是並不直接造成情緒。情緒也可以反過來導致生理變化,並產生包括戰鬥、逃跑、撫育在內的適應行為。[48]
神經解剖學家發現,哺乳動物大腦中有三個獨立的神經迴路,分別控制三種情緒反應:[49]
有十分充足的證據證明,憤怒、恐懼、悲傷、厭惡四種情緒各自有獨特的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這是因為這四種情緒能激發出特定的行為,並且這些本能行為和生存息息相關(如憤怒使人心跳加快、體溫上升,可以提高戰鬥力)。[50]
研究也發現,八種基本情緒和神經遞質水平也有關係。例如憤怒是低血清素、高多巴胺、高去甲腎上腺素綜合作用產生的。羞愧的時候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水平都比較低。興奮、感興趣的時候,這三種神經遞質水平都提高。[51]
當左邊的前額葉皮層受刺激活躍時,人會產生正面情緒。[52]在實驗中,美好的畫面會讓這一區域更活躍,反之亦然。即人為刺激實驗者的左邊前額葉皮層時,中性甚至負面的畫面也看起來更美好。[53][54]一些學者曾猜想過,憤怒作為負面情緒會讓右側前額葉皮層更活躍。然而事實證明,憤怒會激活人的左前額葉皮層,即帶給人更多積極感受。[55]
Hemispheric-asymmetry hypotheses
推測是因為右腦是專門處理情緒[56]。透過觀察出一些病人因為前右腦損傷而無法製造是語言上的韻律,而後右腦損傷患者則失去理解語言上的韻律的能力[57]。
Valence hypothesis
左右腦都負責處理情緒,只是左腦多處理正面情緒、社交功能,而右腦則關於生存方面的情緒。也同時解釋為何有些人對壓力有不同的反應,因為個體間左右腦不對稱情緒處理[58]。
Vertical integration models
透過懼怕制約(fear conditioning)認為vmPFC腦部抑制懼怕感覺,而杏仁核則整合大腦皮質及皮質下的訊號[59],海馬體則負責聯繫(記憶)懼怕感覺與刺激物。而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則研究情緒是決策時角色。透過Iowa gambling task發現vmPFC損傷病人比起正常人用更危險的策略(更高風險)[60]。
從認知學、社會學和文化的角度,情緒不僅僅來自生理反應,還受到信息處理過程、社會交流方式和文化背景影響。一些情緒如希望、驕傲和疏離感不能僅從生物學角度解釋。例如「失望」這種情緒可以和自主神xa經系統以及面部表情完全沒有關係,而只能從社會文化角度解讀,即一個人沒有得到他所希望的東西。一些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必須經過判斷、評價和思考過程才能產生。這一系列思想行為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下意識的;可能是抽象思考,也可能不是。[61]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造成情緒的直接原因不是外部事件,而是我們對事件的判斷。[62]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奧運會上獲得銅牌的選手比獲得銀牌的選手更高興,前者慶幸自己獲得獎牌,後者則遺憾沒有拿到第一。[63]瑪格達·阿諾(Magda Arnold)在60年代最先提出,在外界事件發生後,大腦的邊緣系統會自動判斷這件事對我們是好是壞[64]根據事件定性,我們下意識地決定是喜歡還是厭惡這件事,因此產生情緒。情緒成為我們的動機,使我們接近或是避免剛剛發生的事件。
理查·拉薩魯斯(Richard Lazarus)對這個理論做了一點修正,他認為情緒的判斷過程分為兩步:我們首先判斷這件事對我們的重要性,然後判斷它是好是壞。每個人判斷重要事件的標準都不一樣,一般來說,會對以下要素造成影響的事件就是重要事件:自尊、尊重、目標、健康、經濟狀況和重要的人。[62]
認知評價理論
理查·拉撒路(Richard Lazarus)是這種觀點的主要支援者之一,他認為情緒必須具有某種認知意向性。解釋情緒情境所涉及的認知活動可能是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可能採取也可能不採取概念處理的形式。
拉撒路的理論非常有影響力;情緒是一種按以下順序發生的干擾:
例如:珍妮看到一條蛇。
拉撒路強調,情緒的品質和強度是通過認知過程來控制的。這些過程強調了通過改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來形成情緒反應的應對策略。
幼兒只能理解和區分少數幾個情緒,一般是基本的快樂、悲傷、恐懼、生氣、愛。隨着人們經歷更多事件,更細膩的感情被區分開,例如快樂可以被分為欣慰、滿足、喜悅、驕傲、樂不可支。很多情緒是通過學習得到的,情緒的數量、情緒之間的關係、情緒和環境的關係構成了我們的「情緒知識」。情緒知識豐富的人可以更恰當地判斷一件事對這個人的意義,並給出更具體的情緒反應。而幼兒只能作出籠統的情緒反應。[65]例如幼兒用悲傷和生氣應付所有造成疼痛的事件,而成年人根據情況不同,可以有笑中帶淚、知恥而後勇、五味雜陳等複雜的情緒。[來源請求]
跨文化研究證明,如果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改變,他的情緒構成也會發生改變。和中國嬰兒相比,美國嬰兒的情緒反應更強烈,更具有表現力。這也許是因為兩種文化中,成年人對情緒的表達就不一樣。[66]
研究人員試圖找出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基本情緒」的認知有什麼差異。結果顯示,中美文化中的人對於喜悅、憤怒、悲傷、恐懼的認知一樣。但是中國人把「愛」看做悲傷的情緒,並且中國人認為「羞惡之心」也是一種基本情緒。於是美國人的基本情緒中有兩個正面的(喜悅、愛)和三個負面的(憤怒、悲傷、恐懼);中國人的基本情緒中有一個正面的(喜悅)和五個負面的(愛、憤怒、悲傷、恐懼、羞恥)。[67]
此外,在西方文化中,強調「個人主義」,鼓勵個人權利的獨立和自由表達。即表達情緒是「自然」的,例如憤怒、快樂、驕傲等;
在亞洲國家,他們強調「集體主義」,鼓勵合作與和諧。表達情緒則不太「自然」,例如憤怒等。
社會化角度
男性社會期望:強大,保護者的角色
女性社會期望:溫柔、情緒化,鼓勵表達情感
一些職業要求從業人員控制他們的情緒,這些職業包括空中乘務員、髮型師、醫生等。從事這些工作的人要經常與公眾接觸,必須學會控制負面情緒,即使這些負面情緒是正常、健康的。[68]
例如醫生既不能厭惡患者,也不能被患者吸引。醫學院的常規訓練會包括情緒中立教育,要求醫生在治療時拋棄個人感情。醫學院常教給學生用五種方法控制情緒:[69]
相反,髮型師和空中乘務員經常要保持開朗、熱情、能說善道。空中乘務員常使用演員「深度表演」的技巧,在工作時間用禮貌的態度替代所有自然情緒。[70]
員工必須為了工作上的要求而壓抑或改變自己的真實感受時,情緒也變成了一種勞動,例如:安寧病房的護理人員、空服員或是第一線的客服人員等[71]
人們可以同時感受矛盾的情緒,好像2018年台北市長競爭丁守中指自己心情緊張但平靜[72]。好像日本心理學者研究發現不論日本人還是美國人,他們都在成功、失敗的情況下報告都感到雙重情緒(像是既開心又傷心)[73]。但他們透過Mediation分析,見到日本人因為受到辯證法文化影響,有種怕樂極生悲的感覺,在開心的情況下較少感到多過一種情緒(或者不讓自己太快樂)[73]
另外,不同文化都會影響我們偏好哪一種情緒,比起西方的人,亞洲地區的人會偏好較不亢奮的情緒[74],也不容易被激怒[7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