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迪·墨格利(英語:Freddie Mercury,1946年9月5日—1991年11月24日),原名法魯克·布爾薩拉(英語:Farrokh Bulsara,古吉拉特語:ફરોખ બલ્સારા[1][2]),印度裔英國男歌手及詞曲作家,以搖滾樂隊皇后合唱團的主音歌手和鋼琴手身份最為出名。作為一個表演者,他以華麗的風格和跨四個八度的嗓音聞名[3][4][5]。作為一個創作者,他寫了一些皇后合唱團最廣為流傳的歌曲,如《Bohemian Rhapsody》、《Killer Queen》、《Somebody to Love》、《Don't Stop Me Now》和《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等。除了作為皇后合唱團的成員,他還有自己的個人演唱事業,也偶爾擔任製作人和其他藝人的客座(唱歌或鋼琴)。1991年11月24日,在公開自己的病情僅一天後,他因愛滋病引發的支氣管肺炎去世。
他最顯著的特點是創作了許多屬於不同音樂類型的歌曲,包括洛卡比里、前衛搖滾、重金屬音樂、福音音樂及的士高等等。他在1986年的一次採訪中解釋道:「我討厭重複做同樣的事情。我想看看現在在音樂、電影和戲劇界中發生了什麼,然後把它們都整合在一起。[注 2][27]」和其他流行樂創作者不同的是,墨格利傾向於寫音樂性複雜的作品。例如《Bohemian Rhapsody》是一個循環結構,包含了幾十個和弦[28][29]。他也創作了專輯《Queen II》中的6首歌,涉及許多變調和複雜的內容。而《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則只用了幾個和弦。雖然墨格利經常創作錯綜複雜的和音部分,但他聲稱自己幾乎不會讀樂譜[30]。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鋼琴上作曲的,運用到各種不同的調號[28]。
他在很多皇后合唱團最熱門的歌曲中彈奏鋼琴,如《Killer Queen》、《Bohemian Rhapsody》、《Good Old Fashioned Lover Boy》、《We Are the Champions》、《Somebody To Love》和《Don't Stop Me Now》。他彈奏大平台鋼琴,偶爾也用其他琴鍵樂器如大鍵琴。1980年代後,他也在錄音室中時常使用合成器。皇后的結他手布萊恩·梅說墨格利不覺得自己琴藝精湛,隨着時間推移他彈奏鋼琴的頻率也下降了,因為他認為站起來在台上與觀眾互動更為重要。[46]雖然他為結他部分作曲,但墨格利自己只掌握了基本的結他彈奏技巧,他提到結他時說:「我從來沒去努力成為一個結他英雄,因為我根本不會彈他媽的結他啊!」(I've made no effort to become a guitar hero because I can't play the fucking guitar!)像《Ogre Battle》和《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這樣的歌曲是在結他上作曲的,墨格利在後者的錄音室版本和現場演出中都自己彈奏了原聲結他。[47]
個人生涯
除了作為皇后合唱團的一員,墨格利發行了兩張個人專輯和幾首單曲。儘管他的個人作品商業上沒有大部分皇后的專輯成功,但這兩張專輯和幾首單曲都打入了英國音樂榜(英語:UK Music Charts)前十。他的首次個人作品包括參與理查德·沃爾夫的混音作品《Love Kills》以及費立茲·朗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的新原聲帶。這首喬吉奧·莫羅德爾製作的歌曲首發後在英國音樂榜上排行第十。[48]
個人交往
1970年代早期,他透過結他手布萊恩·梅結識了瑪麗·奧斯丁(Mary Austin),並與之維持了一段長期穩定的戀愛關係,與她在西肯辛頓同居了幾年。然而,到1970年代中期,他與美國男性錄音師的親密關係而最終導致他與瑪麗分手[49]。墨格利和瑪麗仍然維持了多年的親密友誼,他經常將她稱為他唯一真正的朋友。在1985年的一次採訪中,墨格利談及瑪麗:「我所有的情人們都問我他們為什麼無法取代瑪麗的位置,但這根本不可能發生。我擁有的唯一朋友是瑪麗,我不想要其他任何人。對於我,瑪麗是我法律上的妻子。對於我,這是一段婚姻。我們信任彼此,對我來說這就夠了。[50]」他也寫了幾首關於瑪麗·奧斯丁的歌,其中最著名的是《Love of My Life》(我生命中的至愛)。按他的遺願,他將自己的倫敦的房子等等都留給了她,而不是當時的戀人吉姆·赫頓(Jim Hutton),說:「你本會成為我的妻子,這些不管怎樣都本屬於你。[51]」墨格利也是瑪麗的長子理查德的教父。[46]瑪麗·奧斯汀目前依然和自己的家人住在墨格利留給她位於肯辛頓的住家[52]。
1980年代早期到中期,他與奧地利女演員芭芭拉·瓦倫丁(Barbara Valentin)交往[53],她在皇后的《It's a Hard Life》的MV中出鏡。[54]
1985年,他開始了與理髮師吉姆·赫頓(1949-2010)的交往,他是墨格利的最後一任同性戀人。赫頓在1990年查出HIV陽性[55],在墨格利生命中的最後六年中與他住在一起,在他生病的時候照料他,在他去世時陪伴在他的床邊。赫頓稱墨格利去世時仍戴着自己送給他的婚戒。赫頓在1995年永久遷居到了愛爾蘭共和國。他曾參加2000年舉辦的一項關於墨格利的傳記計劃──《Freddie Mercury, the Untold Story》,並在墨格利60歲冥誕當天接受了《泰晤士報》(The Times)的訪問。後於2010年1月1日死於癌症。[56]
在他的音樂生涯中,記者們常把他華麗的台風與他的性取向聯繫起來。戴夫·迪克遜(Dave Dickson)為《Kerrang!》雜誌寫的1984年皇后合唱團在溫布利體育館的演出評論中,甚至把他形容為「裝腔作勢、撅着嘴的妓女(posing, pouting, posturing tart)」。[60]1992年,《Gay Times》雜誌的約翰·米歇爾(John Marshall)表達了以下觀點:「墨格利是一個『舞台女王』,不怕向公眾表達他的男同特質,但不願分析或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辯護……就好像費迪·墨格利在對全世界說:『我就是我,又如何?』」[61]一位為網絡男同性戀報紙供稿的作者感覺公眾對這件事太幼稚了:「當他在很多方面過於使自己的職業生涯陷入不利境地(『我和水仙花的同性戀程度一樣,我親愛的 (I am as gay as a daffodil, my dear)』是他最著名的話之一),他的性取向幾十年來似乎被仔細的觀眾和專家們的腦袋所忽略。」[62](註:對墨格利的引用不是準確的原話[63])
1987年,知道自己感染上愛滋病病毒的幾個月後,墨格利在西班牙伊維薩島的派克酒店(Pikes Hotel)慶祝了自己的41歲生日。[68]他在這樣的隱居中找到慰藉,一個酒店店主的密友描述他為「我一生中見過的最美的人,如此愉快而慷慨。(the most beautiful person I've ever met in my life. So entertaining and generous.)」[69]據傳記作者萊斯利-安·瓊斯所說,墨格利「在那裏自在暢快。他有時打網球,躺在游泳池邊,晚上冒險去奇怪的同性戀俱樂部或酒吧。」[70]9月5日的生日派對被描述為「在地中海島嶼地區見過的最驚人的放縱」,大約有700人參加。[71]派對上的生日蛋糕是高迪聖家堂的形狀,但原來的蛋糕坍塌了,被一個兩米長的海綿代替,上面有墨格利的歌《巴塞隆拿》的音符。[69]呈現給皇后合唱團經理吉姆·畢奇(Jim Beach)的賬單包括232個打碎的玻璃杯。
2006年,一個叫做「伊斯蘭動員和傳播」(Islamic Mobilization and Propagation)的組織請願桑給巴爾政府文化部,要求取消墨格利六十歲誕辰的大規模慶祝活動。該組織對原計劃的慶祝有諸多不滿,堅稱墨格利不是一個真正的桑給巴爾人,而同性戀行為不符合伊斯蘭教法,聲稱「桑給巴爾與墨格利聯繫在一起有辱這個屬於伊斯蘭教的島嶼」。[58]原計劃的慶祝最終取消了。
然而在隔日,1991年11月24日晚,墨格利因愛滋病引起的支氣管肺炎去世了,得年45歲。雖然他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參加宗教活動,但他的葬禮是以瑣羅亞斯德教(祆教)儀式進行。艾頓·莊、大衛·寶兒與皇后合唱團的其他三名團員和瑪麗·奧斯汀跟吉姆·赫頓都出席參加了葬禮。葬禮結束後他被下葬在肯薩爾綠野公墓(Kensal Green Cemetery)。
在瑞士蒙特勒有一座墨格利的雕像[74],約10英尺高(3米),遙望着萊芒湖。它於1996年11月25日由墨格利的父親和蒙特賽拉特·卡芭葉揭幕,樂隊成員布萊恩·梅和羅渣·泰勒也出席了儀式。[75]從2003年起,世界各地的粉絲於每年九月的第一個周末(「費迪·墨格利蒙特勒紀念日」)聚集在瑞士致敬這位歌手。2010年6月1日,Bearpark And Esh Colliery樂隊在雕像下演出。[76]2009年,一塊匾在墨格利1964年與家人搬到英國時的住處菲爾頓揭幕。
2012年,槍與玫瑰樂隊在他們入駐搖滾名人堂儀式的講話中,引用了「已故的偉大的費迪·墨格利」的《We Are the Champions》中的歌詞「我已鞠躬謝幕,你們為我帶來名譽和財富,以及一切隨之而來的東西,我感謝你們全部。」(I've taken my bows, my curtain calls, you've brought me fame and fortune and everything that goes with it, and I thank you all.)[83][84]
原文:"I hate doing the same thing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I like to see what's happening now in music, film and theatre and incorporate all of those things."
原文:"escalating within a few bars from a deep, throaty rock-growl to tender, vibrant tenor, then on to a high-pitched, perfect coloratura, pure and crystalline in the upper reaches."
原文:"His technique was astonishing. No problem of tempo, he sung with an incisive sense of rhythm, his vocal placement was very good and he was able to glide effortlessly from a register to another. He also had a great musicality. His phrasing was subtle, delicate and sweet or energetic and slamming. He was able to find the right colouring or expressive nuance for each word."
原文:"Of all the more theatrical rock performers, Freddie took it further than the rest... he took it over the edge. And of course, I always admired a man who wears tights. I only saw him in concert once and as they say, he was definitely a man who could hold an audience in the palm of his hand."
原文:"Those who compile lists of Great Rock Frontmen and award the top spots to Mick Jagger, Robert Plant, etc all are guilty of a terrible oversight. Freddie, as evidenced by his Dionysian Live Aid performance, was easily the most godlike of them all."
Das, Lina, The Great Pretender, The Mail on Sunday (London), 200626 November 2000 [2009-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0).
Davis, Andy, Queen Before Queen, Record Collector 3 (199), 1996, 3 (199) [2013-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0).
Evans, David; Minns, David, Freddie Mercury: This is the Real Life, London: Britannia, 1992, ISBN 0-9519937-3-9.
Fitzpatrick, Liam, Farookh Bulsara, Time Magazine, Asia Edition, 60 Years of Asian Heroes 168 (21) (Hong Kong: Time Asia), 13 November 2006, 168 (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28日).
Freestone, Peter, Mister Mercury, London: Tusitala, 1998, ISBN 0-9533341-0-4.
Freestone, Peter, Freddie Mercury: An Intimate Memoir By the Man Who Knew Him Best, London: Omnibus Press, 1999, ISBN 0-7119-8674-6.
Rush, Don, title unknown, Circus Magazine, 1977b5 December 1977 [2009-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0).
Russell, Paul, The Gay 100: 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Gay Men and Lesbians, Past and Present, Seacaucus: Kensington/Citadel, 2002, ISBN 0-758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