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综合性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山大學(英語:Sun Yat-sen University[註 4],縮寫:SYSU),簡稱中大[註 5],是一所中國大陸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珠海市和深圳市,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
中山大學 | |||
---|---|---|---|
Sun Yat-sen University(英語) | |||
老校名 | 國立廣東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第一中山大學 | ||
校訓 | 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註 2] | ||
創辦時間 | 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年 ) 醫科: 大清同治五年(1866年 ) | ||
校慶日 | 公曆11月12日 | ||
學校標識碼 | 4144010558 | ||
學校類型 | 公立科研型綜合大學 | ||
黨委書記 | 朱孔軍 | ||
校長 | 高松 | ||
教師人數 | 4,028(2019年9月) | ||
學生人數 | 53,789(2019年9月) | ||
本科生人數 | 32,160(2019年9月) | ||
研究生人數 | 21,629(2019年9月) | ||
校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 | ||
總面積 | 9.15平方公里 | ||
代表色 | 中大綠 | ||
暱稱 | 中大、雙鴨山大學、鴨大[註 3] | ||
隸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
網站 | www | ||
|
中山大學前身為孫中山於1924年創立的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改稱國立中山大學。1927年國民政府模仿法國大學區制度,在全國建立四所中央級「中山大學」,該校改稱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註 6],1928年復名為國立中山大學。1950年,去除「國立」稱謂僅稱中山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原中山大學被拆分,眾多院系被析出獨立建校或併入他校,僅餘文理院系與私立嶺南大學、華南聯合大學等院校的文理院系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並將校址遷至原嶺南大學的校園康樂園。2001年,中山大學與曾經析出的中山醫科大學合併,成為現在的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頂尖高校之一,現時屬於「軟科世界百強大學」,是「雙一流A類」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現時13所廣東省高水平大學之一,在人文社會科學、醫科和理科等學科門類實力雄厚,被譽為「華南第一學府」[2][3]。中山大學在2024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中國大陸第7名,世界第72名;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中國大陸第18名,世界第331名;在2024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中國大陸第10名,世界第106名。
中山大學現有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其中,廣州校區南校園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別名「康樂園」,是中山大學的傳統校區;廣州校區北校園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是原中山醫科大學的校區;廣州校區東校園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的廣州大學城內;珠海校區位於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鎮;深圳校區位於深圳市光明區新湖街道。此外,中山大學也擁有規模龐大的醫院體系,現有十家直屬附屬醫院和多家非直屬附屬醫院。
中山大學的直接前身,是時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孫中山於1924年(民國13年)在廣州創立的國立廣東大學,該校由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政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三所學校合併而成。1926年,國立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1950年,去除「國立」稱謂僅稱中山大學。
建校之後,中山大學在發展歷程中曾多次合併、吸收其他高校或院系,並析出眾多院系合併組建了今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原國立中山大學,以及1952年併入的私立嶺南大學和2001年併入的中山醫科大學,是當前中山大學的最主要的源流高校。關於中山大學主體部分以及其源流高校的具體沿革,請參見中山大學校史#沿革。
1924年(民國13年)2月6日,孫中山下達大元帥令,任命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校長鄒魯為主任,籌建國立廣東大學。鄒魯2月21日到任,即函聘王星拱、傅斯年、鄧植儀、何春帆、梁龍、程天固等35人為籌備委員,成立籌備處,封准向廣東各機關挪借開辦經費。具體籌備委員如表:
國立廣東大學籌備處籌備委員(1924年2月21日)[4] | |||
---|---|---|---|
政界人士 | |||
姓名 | 身份背景 | 姓名 | 身份背景 |
胡漢民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 伍朝樞 |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外交部部長 |
汪精衛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 孫科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廣州市市長 |
廖仲愷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省長 |
李大釗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兼北京支部總幹事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
程天固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 | 吳敬恆 | 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
李石曾 | 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 楊庶堪 | 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 |
易培基 |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顧問 | 黃昌穀 |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會計司長、秘書 |
馬君武 | 廣西省原省長 | 范源濂 | 中華民國政府教育總長(未到職) |
熊希齡 | 原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 陳樹人 | 廣東省政府政務廳廳長 |
陳耀祖 | 廣東省政府建設廳代廳長 | 何春帆 | 廣東省政府教育廳秘書 |
教育界人士 | |||
姓名 | 身份背景 | 姓名 | 身份背景 |
蔣夢麟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兼代校長 | 胡適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顧孟餘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王星拱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王世傑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周鯁生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皮宗石 |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 郭秉文 | 國立東南大學校長 |
任鴻雋 | 國立東南大學教授 | 楊杏佛 | 國立東南大學教授 |
胡敦複 | 大同大學校長 | 梁 龍 | 國立北京法政大學校長 |
石瑛 | 國立武昌師範大學校長 | 許崇清 | 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教授 |
徐甘棠 | 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教授 | 鄧植儀 | 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教授 |
關恩助 | 不詳 |
5月9日,籌備工作完成。6月9日,孫中山以大元帥令任命鄒魯為校長,令「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政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合併升格為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9月19日開始上課,11月11日補行成立典禮,孫中山親臨典禮現場講話,並題寫校訓。
1924年(民國13年)6月21日,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校長就職暨原學校學生畢業典禮。孫中山委託總參議胡漢民代表大元帥在會上宣讀了國立廣東大學訓詞:「學海汪洋,毓仁作聖,大學畢業,此其發軔。植基既固,建業立名,登峰造極,有志竟成。為社會福,為邦家光,勖哉諸君,努力自強。」時至今日,在中山大學畢業典禮上畢業生也需要恭讀此訓詞。
1924年(民國13年)11月12日,國立廣東大學正式成立,以鄒魯為校長。[5]按照當時《國立廣東大學規程》,國立廣東大學宗旨為:「以灌輸及研究高深學理與技術,並因應國情,為圖推廣其應用為宗旨。」學校設校長1人,並設秘書長1人協助校務,下設圖書主任、儀器主任、會計主任、學院院長等。設校務會議,由校長、各分科學長、預科主任以及全校教授互選若干人組成,評議、計劃重要校務。國立廣東大學成立時,文科學長為楊壽昌,理科學長為郜重魁。不少知名學者被聘來校任教,如文科的郭沫若、郁達夫、鄭伯奇、成仿吾等;理科的何衍睿、張雲、陳宗南等。
當時國立廣東大學分處廣州四個地方,惟校本部和文理兩學院、圖書館及附屬學校在文明路原高師所在地(今廣東貢院舊址)。該址同時也是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和孫中山演講三民主義的場所。
1925年(民國14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廖仲愷提議將國立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10月獲國民政府批准。同年,廣東公立醫科大學併入,國立廣東大學增設醫科。
1926年(民國15年)3月,郭沫若就任文科學長,郁達夫任英國文學系主任。郭沫若到任後對文科開始進行整頓,辭退了15名教授。4月,秘書處開始出版不定期雜誌《學藝叢刊》,進行學術文藝討論、社會改造研究、世界潮流批評、東西方名著介紹等。
1926年(民國15年)7月17日,國立廣東大學正式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同月,「廣東省立工業專門學校」併入,增設為工業部。10月[6],國立中山大學改組,撤消工業部,交回廣東省教育廳辦理,重新設校,任丘琛為校長[7]。同年,國立中山大學舉行「廣東臺灣學生聯合會」成立大會,主張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發動臺灣民族革命[8]。
1927年(民國16年)1月,魯迅從私立廈門大學被聘至國立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2月,天文台在理科所在地的一座山崗上建成。3月1日,國立中山大學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8月,更名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1928年3月,復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原中國文學系改為中國語言文學系,英國文學系改為英國語言文學系,史學、哲學、教育學仍沿用舊式,與前兩者合稱為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科。理科一度改稱自然科學科,仍設數理化、生物、地質五系,後數學系改為算學天文系,增加天文課程,籌建天文台,並成立了心理學研究所。
國立廣東大學更名後,戴傳賢為國立中山大學首任校長,時逢戴傳賢患病,暫由教育家經亨頤代職。此時,國立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中華民國國內具有相當規模的綜合性大學,各學院建設也力圖規範化。學校早期校領導人力圖將國立中山大學醫科辦為德國式,把農科辦為美國式,把文科辦成北大式。當時實際主持校務工作的為副校長朱家驊,在其主持下力求教育與社會的溝通。
時逢中國北方戰事頻繁,軍閥混戰,一批優秀教授紛紛南下。而位於華南的廣州則相對安寧,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立中山大學開始出現一個教學與科研的繁榮時期。其中,文史科的加強最為明顯,除去原有教授,又相繼來了許壽裳、孫伏園、孫福熙、何思敬、江紹原、顧頡剛、羅常培、劉奇峰、俞平伯、趙元任、楊振聲等人。傅斯年任哲學系主任兼文史科主任,孫伏園任史學系主任。
與此同時,中大辦學規模也大幅擴大。1931年(民國20年),改文、法、理、農、醫科為學院。同年3月,重提成立工學院事宜,並定於下半年籌建。先設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四系,校址暫定於文明路,第二年遷往石牌新校址(今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校址內)。1934年(民國23年)許崇清繼任校長後,將工學院的土木、化學兩系與理科合併,改稱理工學院。1935年(民國24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收研究生。1937年(民國26年),國立廣東法科學院併入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併入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增設為建築工程系。1938年(民國27年),設師範學院,理工學院增設建築工程系。截止至廣州淪陷之前,國立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等7個學科。
抗戰之前也是國立中山大學醫科最興旺的發展時期,並呈現全盤德國的特點。作為成立初期銳意經營的學科,中大着重引進德國先進醫學人才,招生教學、學校管理與醫療活動也均以德語進行。當時,中大培養出一批當時中國一流的醫學人才,如楊簡、王典羲、葉少芙、羅潛、張夢石、曾憲文等。中山大學的醫學教學與研究在日後享有盛譽,「中山醫」的聲望就是在該時期奠定的。
在廣州尚未淪陷之前,國立中山大學就已經屢遭日本飛機轟炸。1938年(民國27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前夕,國立中山大學倉促西遷。1939年(民國28年)2月下旬,中大師生陸續到達雲南澄江[9]。3月1日,國立中山大學在澄江恢復教學[9]。各學院散佈在各個村寨,以寺廟、祠堂當教室。1940年(民國29年)10月,學校遷返粵北樂昌縣坪石鎮,各學院分散在各村辦學。1945年(民國34年)1月16日,由於坪石被日軍包圍,中大緊急遷校樂昌縣。一部分師生由校長金曾澄率領,於梅縣設立校本部;另一部分由總務長何春帆率領,在連縣三江鎮成立國立中山大學連縣分教處。日本投降後,中大師生開始陸續從粵北各地返回廣州。1946年1月,國立中山大學正式在廣州舊址復校,各學院先後開課。
1949年(民國3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廣東戰役。13日,中華民國政府自廣州緊急疏散至重慶,部分國立中山大學師生員工隨同政府轉移,後輾轉至台灣,成為1980年(民國69年)國立中山大學在台復校的重要推動者。
1949年11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接管委員會正式接管國立中山大學;1950年9月9日,國立中山大學去掉校名中的「國立」二字僅直稱為中山大學[10]。
1952年,中國高校院系調整開始。10月,廣州區高校調整委員會發文《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做好院系調整工作》,進行全面動員。廣東高校院系調整正式啟動。
原中山大學的工、農、醫、師等學院分別與私立嶺南大學、華南聯合大學及其他院校相關學科學院合併為四所專門學院。原中山大學、私立嶺南大學、華南聯合大學的文理學院合併組建為新的中山大學,並將原廣東及中南地區部分高校的有關系科調入,由原來的文法理工農醫師7學院和1個研究院共31個學系的多科性綜合大學拆分重組為只有文理雙科的綜合大學。學校僅設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8個系,全面按照蘇聯模式建立教學體系,以教研室(組)為教師活動的基礎。
同時,中山大學校址也由當時廣州東北郊的五山鎮遷至私立嶺南大學原址康樂園(現為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私立嶺南大學被調入中山大學。原國立中大的工學院和農學院在原校園分別建立了華南工學院(今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學院(今華南農業大學)。校長仍為許崇清,原嶺南大學校長陳序經為副校長。此次調整經歷一年多,調整後的中山大學有教職工700多人,其中教授100多人,副教授40多人,講師近60人;在校本科生1500餘人,研究生5人,專修科生40餘人;圖書館藏書達200萬冊。
2000年9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在珠海市唐家灣建成;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併,原中山醫科大學校址成為中山大學的廣州校區北校園;2004年9月,中山大學在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的新校園落成,成為該校廣州校區東校園。至此,中山大學由單一校園發展為多個校園,傳統校區康樂園也因此改名為廣州校區南校園。
2005年5月,中山大學與廣東東寶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辦獨立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校址在廣州市天河區和東莞市麻涌鎮;2006年10月,與廣東珠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辦獨立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校址在廣州市從化區。經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分別於2020年12月[11]和2021年2月[12]脫離中山大學,轉設為廣州新華學院和廣州南方學院。
從2009年秋季開始,中山大學開始在大一實行一學年三學期的制度。實行三學期制後,將有兩個長學期和一個短學期,共三個學期。其中,秋、春兩個學期各為十八周,夏季學期為四周半,寒暑假不變;新生軍訓安排在夏季學期。另外,改革後,每節課的時間將增加5分鐘,從40分鐘延長到45分鐘。因此,實際教學總時間長短不變。[13]自2016學年開始,中山大學取消「三學期」制度,恢復「兩學期」制度。[14]
2015年,中山大學進行了大規模的院系調整,在短時間內更名、撤銷、恢復、整合近二十個院系,個別學院成立僅半年即撤銷[15];2022年11月,啟動學部制改革,同時也是中山大學首次成立學部[16]。
2015年11月3日,中山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在廣州簽署協議共同建設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校區選址於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新湖街道圳美附近,公常路以北、廣深港客運專線以東的豬公山周邊。深圳校區預計將分三期完工:第一期校舍主要容納醫學相關學科,共150.82公頃,預計2019年8月完工;第二期校舍主要容納其餘非醫學學科,預計2021年8月完工招生;而第三期提升工程,將於2024年8月完工。2020年8月24日,深圳校區正式啟用。
2024年,設立香港高等研究院。
截止至2019年9月,中山大學現有全校專任教師402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655人、副高職稱1643人;研究生導師 5857人(含兼職導師),其中博士生導師2687 人。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20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15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6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7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3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55人,高層次人才數量居國內高校前列。
截止至2019年底,中山大學有19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前1%,入選學科領域數量僅次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並列國內高校第3位。其中有15個學科領域進入前0.5%,2個學科領域進入前0.1%。在第四輪全國學科水平評估中,學校50個學科參評,A類學科數(A+、A、A-)14個。
截止至2023年初,中山大學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高端智庫、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臨床試驗研究中心、1個P3實驗室、1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基地[17]、7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及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運營天琴中心(國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南海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珠海雲」號科考母船[18]、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精準醫學科學中心、中子譜儀等重大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2018年共獲得31億元科研經費,位列全國高校第六位。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年度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第二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獲資助項目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位。
在民間,中山大學普遍被認為是廣東省以及華南地區綜合排名第一的大學(僅考慮本地學校,不計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外地高校在粵校區或合作辦學高校),因此有「華南第一學府」之稱[2][3]。
目前,中山大學共有三個校區五個校園,總面積9.188平方公里,分佈在廣東省廣州市、珠海市、深圳市。中山大學實施「統籌規劃、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發展戰略[23],根據學科集群將各個院系分佈在不同校區(園),各校區(園)均為中山大學組成部分,並非分校或獨立校區。
廣州校區由南校園、北校園和東校園三個校園組成,共有院系32個,主要為中山大學傳統優勢學科和基礎學科。
珠海校區位於珠海市唐家灣鎮,佔地3.571平方公里,由中山大學和珠海市人民政府於1999年9月合作建設,現主要發展中山大學的「深空、深海、深地、核科學」等學科群[24]。中山大學在珠海市還擁有「中大金融中心」一幢,目前尚處於建設中,位於橫琴匯通三路,由中山大學附屬公司發展。[25]
深圳校區位於深圳市光明區,規劃佔地面積314.3公頃(4714.5畝),一期建設用地144.82公頃(2172.3畝),二期規劃用地為基本農田169.48公頃(2542.2畝);一期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29萬平方米,投資約120億元。主要發展新工科、醫學、工學及農學學科,2019年9月先行啟用醫學相關科系教學設施[26]。2023年6月,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一期工程全面建成[27]。
國立中山大學建校之初,位於今廣州市文明路。此校址舊時為廣東貢院,廢除科舉之後改建為兩廣師範學堂,後更名為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1924年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與其他兩所高校合併組建國立廣東大學之後,該址成為國立廣東大學校址。
主要建築有:
東西堂合佔地過千方,原帶有內外迴廊,兩層樓高,風格是西方古典主義建築。
在國立中山大學遷往石牌後,文明路校址成為國立中山大學附屬中學。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廣州後,國立中山大學附屬中學改為華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及小學,東堂的原址被興建了廣東省博物館,西堂成為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在西堂大院長大的孩子被稱為「西堂仔」。
1960年代後,原校址北面被劃作廣東實驗學校,西側為西堂,東邊有景堂院、華僑堂(由泰國華僑張成捐建,故又名張成樓),東南面是廣東省博物館,南面正中是大鐘樓及綠茵大操場,大院中間有昔日貢院的明遠樓(紅樓)和中山大學教工宿舍南軒、北軒、中齋、北齋、教園等建築群。其中北齋是廣州歷史唯一的大型四合院圍屋建築,其餘三是一字形連排屋宇。
1959年,時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曾提出繼續保留鐘樓及門前廣場,並以鐘樓為中心建成「東博西圖」的文化區,即東面為博物館,西面將西堂及附近的中齋等宿舍改建成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新館。但由於經濟極端困難及隨後的文化大革命,此建設計劃沒有實行。而且,西堂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樓,在1986年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興建新館時被清拆。[28][29]
陳濟棠主粵時依循孫中山遺願,西南政務委員會於1931年確定開展工程[31],分三期歷時六年完工,利用五山官地和石牌鄉的地皮建築,時與石牌村還有補償協議[32]。石牌校園及其建築群的規劃建設,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有着特殊地位,也是天河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民國時期大型建築群。共和國後石牌校址被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分割使用,2016年時獲廣州市規委會通過的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的擴容規劃,有計劃推動兩校合力拆牆,恢復石牌校址整體歷史風貌[33]。
粵漢路與廣東路交匯處(現五山路廣深鐵路北)的原國立中大的南校門(正門)現今還保存有原來的校門牌坊,但前門額刻的「國立中山大學」和內門額「格致 誠正 修齊 治平」均在文化大革命時被塗抹,內門額上所有字都被水泥覆蓋,前門額由毛澤東手書的「為人民服務」覆蓋,2014年初恢復歷史原貌。西校門位於當時的長江路及崑崙南路之間,是區國良、林仁椿先生捐資興建。與南校門一樣,西門也內用鋼筋三合土(混凝土),外砌花岡白石。高30英尺(9.15米),寬50英尺(15.25米),共分三門。前門額刻校名「國立中山大學」,內門額刻「忠孝 仁愛 信義 和平」等字,2003年5月被列作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但因當局保護不當,任由車輛在中間通過而出現構件損壞。[34] 經媒體多次報導後,西門牌坊在2013年開始修復工程,把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塗抹在「國立中山大學」(正面)及「忠孝 仁愛 信義 和平」(背面)字體上的英泥移除,並且清洗牌坊上被塗上的「為人民服務」、「偉大的中國...」及「偉大的領袖...」字跡。而正門牌坊也已於2014年1月修復完成。現在中山大學南校區北門廣場、東校區和南方學院均建有按五山牌坊仿造的牌坊,是放大版。
康樂園早期建築群 | |
---|---|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24年 |
編號 | 4-110 |
認定時間 | 2002年 |
今康樂園校園(廣州校區南校園)內有不少建築是屬於西洋古典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應屬建於清代的馬丁堂。1970年代中期,因堤岸崩塌,由紅磚砌就、外批水坭的華表式牌坊隨之倒塌。嶺南大學的風雨亭也因年久失修,破爛不堪而被清拆。
有關這些建築物的原來用途、建築年份及英文名等詳細資料,請見嶺南大學 (廣州)#校園。
主要建築物如下:
在中大佔用嶺南大學後,校內不少原有建築的外部立面被校方按照當局的意思進行塗抹,其中包括:
至於民國時期的「嶺南大學」牌坊,就仍然被堆放在中山大學新圖書館東北角的樹叢裏。[35]
現在位於廣州校區南校園的孫中山銅像是中山先生的日本好友梅屋莊吉所贈。於1931年1月14日運抵天字碼頭,中大師生到碼頭將其運至石牌校園的農場暫置。在1933年11月11日國立中大建校9週年時,在石牌舉行孫中山銅像揭幕暨新校奠基典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4年春,廣州市人民政府把這尊銅像移動到中山紀念堂的廣場上。195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90週年,中山大學建校32週年,銅像又由紀念堂移到中大新校園康樂園內。座基的碑記是:「此銅像為中山先生故友日人梅屋莊吉所贈。1933年冬奉置於我校石牌舊址,1954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借置於中山紀念堂,1956年11月12日復由我校迎置於此。中山大學校長許崇清謹記。」
文化大革命期間,孫銅像被認為是「封資修」的產物。當時一批來自北京的紅衛兵,認為孫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極力要推倒其銅像。為保衛銅像,中大學生日夜守護,才令銅像免遭劫難。
中山大學在歷史上曾多次調整院系設置。自2022年底開始,中山大學實行「學校-學部-院系」三級學術治理體系。[36]當前,全校共有個67學院(直屬系、教學部等),分屬於人文學部、社會科學學部、經濟與管理學部、理學部、工學部、信息學部和醫學部等7個學部,並分設於5個校區(園)。[37][36]
學院 | 所屬學部 | 所在校區(園) |
---|---|---|
中國語言文學系 | 人文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歷史學系 | 人文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哲學系 | 人文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外國語學院 | 人文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藝術學院 | 人文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博雅學院 | 人文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中國語言文學系(珠海) | 人文學部 | 珠海校區 |
歷史學系(珠海) | 人文學部 | 珠海校區 |
哲學系(珠海) | 人文學部 | 珠海校區 |
國際翻譯學院 | 人文學部 | 珠海校區 |
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 社會科學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 社會科學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法學院 | 社會科學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社會科學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心理學系 | 社會科學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新聞傳播學院 | 社會科學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信息管理學院 | 社會科學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國際關係學院 | 社會科學學部 | 珠海校區 |
體育部 | 社會科學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嶺南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管理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旅遊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珠海校區 |
國際金融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珠海校區 |
商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深圳校區 |
數學學院 | 理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物理學院 | 理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化學學院 | 理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生命科學學院 | 理學部 | 廣州校區南校園 |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 理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數學學院(珠海) | 理學部 | 珠海校區 |
物理與天文學院 | 理學部 | 珠海校區 |
理學院 | 理學部 | 深圳校區 |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理學部 | 珠海校區 |
大氣科學學院 | 理學部 | 珠海校區 |
海洋科學學院 | 理學部 | 珠海校區 |
生態學院 | 理學部 | 深圳校區 |
農學院 | 理學部 | 深圳校區 |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 | 工學部 | 珠海校區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工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工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系統科學與工程學院 | 工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 | 工學部 | 珠海校區 |
土木工程學院 | 工學部 | 珠海校區 |
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 | 工學部 | 珠海校區 |
海洋工程與技術學院 | 工學部 | 珠海校區 |
航空航天學院 | 工學部 | 深圳校區 |
材料學院 | 工學部 | 深圳校區 |
智能工程學院 | 工學部 | 深圳校區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工學部 | 深圳校區 |
先進能源學院 | 工學部 | 深圳校區 |
先進製造學院 | 工學部 | 深圳校區 |
計算機學院 | 信息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信息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信息學部 | 珠海校區 |
人工智能學院 | 信息學部 | 珠海校區 |
軟件工程學院 | 信息學部 | 珠海校區 |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 信息學部 | 深圳校區 |
集成電路學院 | 信息學部 | 深圳校區 |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信息學部 | 深圳校區 |
中山醫學院 | 醫學部 | 廣州校區北校園 |
公共衛生學院 | 醫學部 | 廣州校區北校園 |
藥學院 | 醫學部 | 廣州校區東校園 |
護理學院 | 醫學部 | 廣州校區北校園 |
光華口腔醫學院 | 醫學部 | 廣州校區北校園 |
醫學院 | 醫學部 | 深圳校區 |
公共衛生學院(深圳) | 醫學部 | 深圳校區 |
藥學院(深圳) | 醫學部 | 深圳校區 |
目前,中山大學共有10個直屬附屬醫院(不含分院)和9個非直屬附屬醫院。其中,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中山大學醫學部組成部分。
附屬醫院 | 創辦日期 | 等級 | 院本部位置 | 其他院區/分院 | 分院區位置 |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1910年 | 三級甲等 | 廣東省 | 廣州市越秀區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山院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 惠州市中大惠亞醫院 |
廣東省 | 廣州市越秀區 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市南沙區 惠州市惠陽區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
1835年 | 廣州市越秀區 |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深汕中心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仁濟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博濟醫院 |
廣州市海珠區 汕尾市城區 廣州市花都區 廣州市增城區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1971年 | 廣州市天河區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院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肇慶醫院 |
廣州市黃埔區 梅州市梅縣區 肇慶市鼎湖區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 1992年 | 珠海市香洲區 |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 |
1964年 | 廣州市天河區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北院區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智慧城院區 |
廣州市天河區 廣州市天河區 |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 2018年 | 深圳市光明區 |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 | 深圳市福田區 |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學附屬眼科醫院) |
1965年 | 廣州市越秀區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區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醫院 |
廣東省 海南省 |
廣州市天河區 海口市秀英區 |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1964年 | 廣州市越秀區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新知識城院區 | 廣東省 | 廣州市黃埔區 | ||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 1974年 | 廣州市越秀區 |
1924年11月11日,國立廣東大學成立典禮時孫中山親筆題寫了十字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校訓原文出自《禮記·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此校訓一直為中山大學及國立中山大學所沿用。
國立中山大學校歌創作於建校初期,由陳洪作曲,首任校長鄒魯作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校歌曾被長期棄用,直至80年代末期,中山大學重新採用原國立中山大學校歌,但將原歌詞「國父手創」改爲「中山手創」,將「三民主義 儀行四方 民國基礎 大同梯航」四句改爲「博學審問 慎思不惘 明辨篤行 為國棟樑」,將最後兩句「懿歟勉旃 勿墮勿忘」改爲「振興中華 永志勿忘」。現行版本中山大學校歌歌詞為:
“ |
|
” |
中國詞曲作家、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1978級本科校友陳小奇於1999年為母校75周年校慶創作了《山高水長》[49],因樂曲優美、歌詞溫馨,表達出校友對母校的感激和懷念,一經發佈就在海內外中大校友中引起強烈共鳴,被廣為傳唱和公認為中山大學的第二校歌[50]。2009年,中山大學校友總會正式確認《山高水長》為中山大學校友之歌[49]。
1924年,「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陸海軍大元帥」孫中山為應國民革命之需要,因而在廣州手創「文校」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武校」黃埔軍校(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分別培育國家建設、國民革命專門之政治和軍事人才,對中華民國歷史具有深遠影響。[註 7]
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980年在台灣高雄市西子灣重新開辦了國立中山大學,以視其在台復校。[註 8]
創校 | 復校 | |
---|---|---|
中山大學 | 1924年,廣州文明路[註 9] | 1980年,高雄鼓山 |
黃埔軍校 | 1924年,廣州黃埔 | 1950年,高雄鳳山 |
由於多所以中山大學為名的學校皆為列寧式黨國所創,在建校時均以為國家革命和建設培養專門人才為目標,對學生進行基於社會主義特徵的黨化教育(partification of education)[51],美國華裔歷史學家葉文心將這種模式概括為「中山大學模式」[52]。
國立中山大學在成立之初有較為明顯的「中山大學模式」。由於中大為孫中山為革命所創,多數早期中大學生皆加入中國國民黨,服膺三民主義黨綱,為廣東革命政府服務。孫中山本人對此特點也予以首肯[註 10]。國民政府在統一全國後,遂模仿法國大學區制度,在全國多地設立中央級或地方級的」中山大學「,希望以此強化國民政府和中國國民黨訓政的合法性[53]。
不過,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政治化的高等教育成為各高校的共同特徵,「中山大學模式」也因此不再為中山大學獨有。特別地,進入21世紀之後,中山大學思想言論和學術討論空間逐漸寬鬆,校園自治活躍[54][55],中大師生也成為多場平權運動[56]和市民社會運動[57]的領導者和參與者。中山大學的這一特點,也其被戲稱為「離北京太遠,離香港太近的自由」[58]。不過,中山大學的該狀況也被中國共產黨察覺。2017年中共中央第三巡視組專項巡視中山大學,其反饋意見稱中山大學「政治站位不夠高,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全面,辦學方向有偏差,意識形態領域問題較多」。[59]
鄒魯、顧孟余、陳公博、褚民誼、經亨頤、戴季陶、朱家驊、許崇清、張雲、金曾澄、王星拱、陳可忠、李凡夫、劉渠、崔金錫、李嘉人、楊毅、黃煥秋、李岳生、曾漢民、王珣章、黃達人、許寧生、羅俊、高松等人曾先後擔任或代理中山大學校長一職或其他類似職務。
馮乃超、梁未聞、龍潛、李嘉人、崔金錫、楊毅、黃煥秋、張幼峰、黃水生、許學強、李延保、鄭德濤、陳春聲等人在1949年之後曾先後擔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一職或其他類似職務。
陳寅恪、朱家驊、史祿國、金應熙、馮友蘭、傅斯年、魯迅、郭沫若、趙元任、顧頡剛、閻宗臨、李達、周谷城、俞平伯、李金髮、張江樹、岑仲勉、姜立夫、王亞南、馬采、容庚、陳序經、商承祚、王季思、茅盾、王力、詹安泰、鍾敬文、黃現璠、朱謙之、丁穎、蒲蟄龍、高齊雲、袁偉時、朱熹平、艾曉明等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都曾在中山大學任教。柯麟、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毛文書、陳國禎等醫學專家曾在中山醫科大學任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