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endometrium)是哺乳動物子宮內側的上皮組織層以及其黏膜層。子宮內膜可分為基底層(basal layer)及機能層(functional layer),其機能層會在月經週期或是動情週期增厚,若沒有受精卵著床,變厚的內膜會脫落,即為月經。若有受精卵著床,妊娠期間的子宮內膜血管會變多且變粗,腺體也會增加,最後血管互相聯繫融合形成胎盤,提供胚胎胎兒需要的氧氣及營養[1][2]。目前已在子宮及子宮內膜識別到共生菌群英語commensal bacteria in the uterus的存在[3]

快速預覽 子宮內膜, 基本資訊 ...
子宮內膜
Thumb
子宮及輸卵管(子宮內膜標示在圖右方的中間)
Thumb
Endometrium in the proliferative phase
基本資訊
屬於子宮
標識字符
拉丁文tunica mucosa uteri
MeSHD004717
TA98A09.1.03.027
TA23521
FMAFMA:17742
格雷氏p.1262
解剖學術語
關閉

結構

因為外源性孕酮避孕藥)出現蛻膜化英語decidualization子宮內膜的高放大倍率顯微照相,利用蘇木精-伊紅染色
蛻膜化子宮內膜的低放大倍率顯微照相,利用蘇木精-伊紅染色

子宮內膜包括一層的柱狀上皮以及柱狀上皮以下的基質英語Stroma (animal tissue)。基質是一層結締組織,其厚度會依激素的多寡而變化。簡單的管狀子宮腺從基質的底部延伸到子宮內膜的表面,也有螺旋動脈英語spiral artery讓血液可以流通。在女性生殖年齡時,子宮內膜中可以識別出不同的兩層,分別是機能層及基底層[4]。只有在子宮腔的內層存在這兩層,輸卵管內膜的內層沒有這様的結構[1][2]

  • 機能層(functional layer)鄰近子宮腔。機能層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階段(卵泡期)成長,其增殖是由雌激素所引發,而在黃體期分泌的黃體酮會讓機能層產生變化,讓子宮內膜成為適合胚胎著床及發育的環境,月經週期的最後,如果沒有孕激素維持下,供應機能層血液的動脈會漸漸收縮,因此機能層細胞會因缺血而死亡,最後脫落排出,即為月經
  • 基底層(basal layer)貼近子宮肌層,在機能層的下方,在月經週期中的任何階段都不會脫落,機能層也是在基底層以上發展。

可以透過觀察子宮內膜的組織學差異,來判斷目前是在月經週期中的哪個階段[5]

更多資訊 階段, 天數 ...
階段 天數 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上皮
月經 1–5 沒有
卵泡期(增殖期) 5–14 介於中間 柱狀
黃體期(分泌期) 15–27 柱狀,可以看到子宮弓形血管英語arcuate vessels of uterus
缺血期 27–28 柱狀,可以看到子宮弓形血管
關閉

功能

子宮內膜是最內層的內腺層,是子宮的內裏層,防止子宮中相對位置的子宮肌層互相黏粘,因此可以讓子宮腔維持通暢。在月經週期動情週期時,子宮內膜會變厚,成長為有許多血管的腺體組織層,這是囊胚到達子宮後,最適合着床的環境。子宮內膜可以用超聲波掃描儀檢測到,平均厚度為6.7 mm。

子宮內膜在妊娠時其腺體及血管都會變多,直徑也會變粗。血管之間會互相融合,相互聯繫,最後形成胎盤,提供胚胎胎兒所需的氧氣及營養。

週期

Thumb
月經週期與相關激素的關聯圖,其中有繪出子宮內膜的週期性變化。

子宮內膜會有週期性的增厚及脫落。人類和其他人科動物(例如猩猩)會有月經週期,其他大部份的哺乳類則會有動情週期。這二種情形下,子宮內膜都會因為雌激素的影響而變厚,不過一旦排卵之後,卵巢會分泌雌激素以及孕酮。這會改變子宮內膜增厚的機制,會讓襯裏較多的分泌物,成為適合囊胚著床的環境。

若受精卵沒有着床,子宮內膜會脫落(月經週期)或是被吸收(動情週期)。若是月經週期的動物,子宮內膜脫落時會包括內膜功能層的破裂、小型結締血管的撕裂、最後組織及血液由陰道流出,稱為月經。月經排出的過程會需要幾天,中間也會伴隨子宮的收縮,有助於排出增厚的子宮內膜。

若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後,會在子宮壁著床,並分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為給人體的回授。受精卵會在懷孕過程中持續的分泌HCG,使人體中分泌孕酮及雌激素的黃體可以持續存在一段時間。此時子宮內膜不會被吸收也不會脫落,而會形成蛻膜。蛻膜會形成胎盤的一部份,支持及保護受精卵的成長。

若因為缺乏激素,使得的子宮內膜受到的刺激不足,子宮內膜會維持很薄且沒有活性。對人類而言,會出現閉經,也就是沒有月經的情形。在更年期後,子宮內膜也會萎縮。相反的,若子宮內膜長期暴露在雌激素的刺激下(而沒有孕酮的刺激),子宮內膜可能會增生。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與高效黃體製劑也會造成子宮內膜的萎縮[6][7]

人類子宮內膜的增厚及脫落週期大約會是28天,其他哺乳動物子宮內膜有不同變化的週期。子宮內膜的生長也可能受到季節、氣候、壓力所影響。子宮內膜本身也會在不同階段分泌不同的激素,影響生殖系統中的其他器官。

臨床意義

胚胎絨毛膜組織英語Chorionic tissue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的顯著變化,稱為阿斯反應,其外觀類似於癌症[8]。以往這類的變化會診斷為子宮內膜癌,因此此部份重要的是不應將此變化誤診為癌症。

子宮內膜過薄(Thin endometrium)定義為子宮內膜厚度小於8 mm。一般是在更年期後出現。可以增加子宮內膜的治療方式包括維生素E精氨酸西地那非檸檬酸鹽[15]

利用cDNA微陣列基因表達譜可以用來診斷子宮內膜的疾病[16]歐洲女性和男性更年期協會英語European Menopause and Andropause Society(EMAS)提出了有關評估子宮內膜詳細資訊的指南[17]

胚胎植入

Thumb
子宮內膜的三條白線(Triple-line)

在進行生育醫學英語fertility medication(例如體外人工受精)時,會用陰道超聲檢查英語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觀察子宮內膜的情形。在胚胎植入英語embryo transfer時,子宮內膜的厚度最好是在7至14mm之間,而且是有三條白線(Triple-line)的情形[18],表示子宮內膜中間含有高迴聲英語hyperechoic(hyperechoic)帶(會是較亮的顏色),而其兩側有低迴聲(hypoechoic)帶(會是較暗的顏色)。三條白線表示子宮內膜中基底層和功能層的分離,在雌二醇上昇後的子宮週期中也會看到,會在排卵後消失[19]

菌群

以往曾認為子宮內膜是無菌英語Asepsis的,不過後來發現健康的子宮內膜中也有常居的非致病英語Nonpathogenic organisms微生物。因此子宮及其組織不是在滅菌條件下[20][21][22][23]

最早有關子宮內膜中人類微生物群系的研究是在2015年出版,當時是針對特殊的群體進行分析,而且樣本數太少,無法推廣到一般情形。在一個針對58名進行子宮切除術婦女所進行的研究中,發現了十二種細菌,最常見的是乳桿菌(Lactobacillus)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其密度較陰道中的菌種要低很多。在另外針對22名因不孕症接受輔助生殖英語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女性的研究中,最常見的是乳桿菌和黃桿菌(Flavobacterium),沒有生育婦女和已生育婦女的菌群特性大致類似[3]

圖集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