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拉丁語:Uterus)是大多數雌性哺乳動物生殖系統中,用於胚胎發育的生殖器官。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5年1月26日) |
結構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2/Scheme_female_reproductive_system-zh_yue.svg/320px-Scheme_female_reproductive_system-zh_yue.svg.pn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6/Gray1161_zh.png/320px-Gray1161_zh.pn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5/Cervix_uteri%2C_breastfeeding_woman_after_2_births.jpg/640px-Cervix_uteri%2C_breastfeeding_woman_after_2_births.jpg)
人類子宮位於骨盆之中,位置是膀胱後方與直腸前方。形狀是倒置的梨形。血液由子宮動脈供應。子宮稍微向前傾斜彎曲,但是也有向後傾斜的子宮。在未懷孕時,直徑只有幾公分。上端左右兩側連接兩條輸卵管,下連接陰道。在子宮上還有兩條韌帶連接卵巢。
子宮由上到下可分為子宮底、子宮體、峽部與子宮頸:
- 子宮底:輸卵管水平線以上的部分。
- 子宮體:子宮中間較細的部分。
- 子宮峽部:連接子宮體與子宮頸的部分。長度只有1公分。
- 子宮頸:子宮底部狹窄的開口。連接陰道。
子宮由外到內可分為三層:子宮外膜,子宮肌層,子宮內膜。
子宮的外面有一層大致圍繞子宮的外襯,稱為子宮外膜,是腹膜的一部分,並沒有蓋住整個子宮。
子宮大部分由肌肉組成,稱為子宮肌層。這些肌肉是平滑肌。子宮肌層的最內層是連接帶,也是子宮肌腺症之中增厚的部位。
子宮的內襯稱為子宮內膜。是黏膜組織。大部分的哺乳類(包括人類)在未懷孕時,子宮內膜會定期增生、剝落或吸收。人類的子宮內膜會在有生育能力的時期,以大約一個月為週期剝落,造成月經。其他動物的週期則不一定是一個月。
主要韌帶
子宮由八條韌帶固定位置:
常見疾病
其他動物的子宮
從魚類到哺乳動物的單孔目,都是卵生性或卵胎生性子宮,哺乳類有袋目以上,才有胎生性子宮;胎生性子宮是胎兒生長發育的場所,由左、右輸卵管末端膨大或癒合膨大而成。
因構造不同,可以分為四類:
參考文獻
- 劉江川譯。解剖學彩色圖譜[Rohen, Yokochi, and Lutjen-Drecoll. Color Atlas of Anatomy]。第五版。台北:茂昌圖書。2002。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