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英語:urbanisation),又稱城鎮化、都市化,是指原本人口密度較低的聚居地因為人口逐步聚集、經濟活動日益頻繁、基礎設施規模進一步擴大而變成城市因而引起一系列經濟社會變化的過程,其實本質是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變遷。從經濟結構變遷看,城市化過程是農業活動逐步向非農業活動轉化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從社會結構變遷看,城市化是農村人口逐步轉變為城鎮人口以及城鎮文化與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向農村擴散的過程;從空間結構變遷看,城市化是各種生產要素和產業活動向城鎮地區聚集以及聚集後的再分散過程。在對城市化質素進行綜合評價中,要考慮城市發展質素、城鄉協調程度、城市化帶來的文明成果以及為此付出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的代價。[1]
詞源
「城市化」的概念最早源於1867年西班牙工程師塞達(Ildefons Cerdà)的著作《城市化基本理論》(西班牙語:Teoría General de la Urbanización),他使用了「urbanización」(=英語urbanization,城市化)一詞來描述鄉村向城市演變的過程。[2]至20世紀,這一名詞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多數學者所接受。[3]
指標
都市化程度,又稱城市化率,是衡量一個特定區域內城市化發展程度的數量指標,它的具體計算一般使用一定地域內的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百分比來表示,但因統計口徑會存在差異。[3]
除單獨的人口比率衡量外,衡量城市化水平還有一整套整體的評價體系,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包括非農業人口、居住城區的農業人口和流動人口三者總和占轄區內總人口的比重、適齡人口的中學入學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市第三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鋪裝長度、城市用自來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積、萬人擁有醫生數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指標。[1]
在城市化質素綜合評價中,不僅要考慮城市發展質素,還要考慮城鄉協調程度;不僅要考慮城市化帶來的文明成果,還要考慮為此付出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的代價。為此,本評價遵循代表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原則,從城市自身發展質素、城市化推進效率、城鄉協調程度等三個方面,構建城市化質素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機制
城市是人類第二次勞動大分工,即農業和手工業分離後的產物。因此,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是城市興起的一般前提,其中可再分為以下兩個方面:[3]
- 第一前提:剩餘糧食的生產能力
- 第二前提:剩餘農業勞動力
- 除了糧食生產出現剩餘以外,農村必須提供由勞動能力的剩餘人口,即必須出現一批專門從事非農業活動的人口,城市才會出現。
從人口遷移的角度看,唐納德·伯格(Donald J. Bogue)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推-拉假說」,以解釋鄉村人口遷移至城市的的動因,即認為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動力包括農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6]
推力即是使人群離開鄉村的因素,主要包括:[6]
- 區域收入降低,導致當地經濟衰退;
- 由經濟衰退以外的原因導致的失業(例如機械化);
- 政治、宗教、種族等形式的壓迫或歧視;
- 個人發展空間受限;
- 大災難,例如洪水、火災、地震、戰爭等。
而拉力即為吸引人群去到城市的因素,主要包括:[6]
- 對目的地更好的就業機會的感知;
- 目的地收入更高;
- 個人發展機會,例如更好的教育機會、組織協會等;
- 環境更好,例如氣候、住房、學校等設施機構;
- 希望與目的地的親人或其他重要的人居住;
- 各種社會或體育活動的吸引。
過程及現狀
作為一種全球性的現象,城市化真正開始是在工業革命之後。從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長了6倍,其中世界城市人口增長了近60倍,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化發展包括了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個連續的過程。[7]
- 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鄉村轉變為城市,此為城市化進程的起步階段。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處於此階段。
- 郊區城市化:部分城市人口向城市近郊流動,城市附近的郊區開始變成城市。此現象在新興工業化國家中較為普遍[8]。
- 逆城市化:隨着城市的發展,大型城市中心開始出現交通擁擠、犯罪率升高等問題,因此城市人口開始向郊區流動,市中心則出現衰退,並稱「城市空心化」。許多發達國家的大城市已經出現了此現象[8]。逆城市化還會造成城市人口的「鐘擺式」移動,比如倫敦老城區裏白天的人口可達一百多萬,而夜間則只剩十幾萬[9]。
- 再城市化:政府和其它社會機構開始針對出現逆城市化的城市採取整治措施,使人口重新向市區回流。目前再城市化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的少數大城市中。
問題
過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或稱虛假城市化(pseudo-urbanization),是指因城市發展水平和速度超出了當地的工農業發展水平而無力承擔大量湧入的人口。由此導致城市人口嚴重超載、失業率居高不下、城市貧富懸殊、貧困人口向城市轉移、城市被貧民窟包圍、環境污染、治安混亂、社會失序、政局動盪、資源生態遭到破壞等後果。許多拉丁美洲國家正面臨過度城市化的困擾。[10]
欲避免過度城市化,需要注意控制大城市急劇擴張、保證城市發展建立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遏制低效益的傳統第三產業的過度膨脹以及合理地引導和調控人口流動。[11]
部分國家為了避免城鄉對立問題和「城市病」,採取措施以限制城市化發展,使其低於國家工農業發展的水平。
城市化滯後的弊端有[12]:
- 抑制了消費需求增長
- 阻礙了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 妨礙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 阻礙了城鎮建設和城市中心功能的發揮
- 阻礙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 影響了國民素質的提高
- 影響了環境保護和治理
- 影響了建設用地的集約使用
滯後城市化主要集中於東南亞國家。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以前城市化明顯滯後於工業化,滯後城市化十分明顯。改革開放後中國滯後城市化現象有所好轉,2011年的城市化率超過了50%,但是城市化仍然滯後於工業化。[13]
欲解決滯後城市化問題,需要:[14]
- 加速工業化進程,提高工業化質素
- 重新思考城市發展方針,構建合理的城市規模結構
- 制定法律規範小城鎮的發展
- 建立城市社會新秩序,迎接城市社會的到來
由於城市的人口和經濟活動密集,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會帶來環境問題。[7]
- 地形方面,由於人類在發展城市時對原有地形進行了改造,導致城市地區地形趨於平坦。因此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氣候方面,城市活動會導致市區溫度高於周邊的郊區,產生熱島效應,影響了城市及周邊地區的氣候。溫度差異還會導致空氣流動,這會將城市的大氣污染物帶到郊區,也會將郊區工廠的廢氣帶入城區。
- 水文方面,由於城市建設會對河網系統進行填埋以作為道路或建設用地,使許多河流成為斷頭河或死水河,令城市水系紊亂。由於河網受到破壞,殘留的河道會因水體富營養化而變黑發臭。而城市在暴雨來臨時則更容易出現內澇災害。
- 生態方面,城市的生產生活污染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導致城市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城市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和改變最深刻的地方。城市中的污染主要表現為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垃圾污染和噪聲污染。[15]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