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王爵列表,以下的列表列出唐朝的王爵。 唐朝多數是冊封宗室為王爵。唐初統一後只有極少數異姓王,但是之後逐漸開始增多。唐中葉,東平郡王安祿山反叛,開始安史之亂,成為唐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最終東平王朱全忠控制朝廷,進封梁王,數年後篡唐自立,建立後梁。 宗室 參見:唐朝皇帝世系圖 疏族 義安郡王李孝常[1] 懿祖系 李乞豆 李慧 西平郡王李普定 嗣楚王李靈夔(出繼楚王李智雲) 開化郡王李文 會稽郡王李道恩[2] 太祖系 譙王(追封)李真 畢王(追封)李璋 永安壯王李孝基 雍王(追封)李繪 河南郡王(追封)李贄 淮陽郡王李道玄 淮陽郡王李道明 東平郡王(追封)李韶 任城郡王→江夏郡王李道宗 廣寧郡王李道興 高平郡王李道立 竟陵郡王李道素 郇王(追封)李禕 武陵郡王李伯良 中山郡王李仲良 長平肅王李叔良 范陽郡王李孝協 新興郡王李德良 李仁裕 新興郡王李晉 長樂郡王李幼良 蔡王(追封)李蔚 西平懷王(追封)李安 平原郡王李瓊 平原懿王李崇嗣 嗣衛王李保定(出繼衛王李玄霸) 霍山郡王李璡 襄武郡王李琛 襄武郡王李儉[3] 趙郡王→河間元王李孝恭 李崇晦 嗣吳王李榮 濟北郡王李瑊 漢陽郡王李瓌 濟南郡王(追封)李悊 廬江郡王李瑗 鄭孝王(追封)李亮 永康郡王→淮安靖王李神通 膠東郡王李道彥 高密郡王李孝詧 淄川郡王李孝同 廣平郡王李孝慈 河間郡王李孝友 清河郡王李孝節 膠西郡王李孝義[3] 襄邑恭王李神符 世祖系 梁王(追封)李澄 彭城郡王李士衍 江東郡王李世證 衡山郡王李世訓 蜀王(追封)李湛 襄城郡王李容兒 隴西恭王李博乂(李博義) 渤海靖王李奉慈 隴西郡王李餘慶 沈黎縣開國侯李長沙(出繼荊王李元景) 嗣荊王李逖[4] 漢王(追封)李洪 巴陵郡王李盤陀 高祖系 息隱王(追封)李建成 太原郡王李承宗 安陸郡王李承道 河東郡王李承德 武安郡王李承訓 汝南郡王李承明 鉅鹿郡王李承義 秦王李世民(太宗) 衛懷王(追封)李玄霸 齊王→海陵郡王(追封)→巢剌王(追封)李元吉 梁郡王李承業 漁陽郡王李承鸞 普安郡王李承獎 江夏郡王李承裕 義陽郡王李承度 楚哀王(追封)李智雲 趙王→荊王李元景 魯王→漢王李元昌 酆悼王李元亨 周王李元方 鄭王→徐康王李元禮 淮南郡王→嗣徐王李茂[5] 嗣徐王李璀 嗣徐王李延年 嗣徐王李諷 宋王→徐王→韓王李元嘉 武陵郡王李誼 嗣韓王李訥 嗣韓王李叔璩 嗣韓王→嗣鄆王李煒 荊王→彭思王李元則 滕王→鄭惠王李元懿 嗣鄭王李璥 嗣鄭王李希言 嗣鄭王李遜(世次不詳)[6] 蜀王→吳王→霍王李元軌 江夏郡王李緒 李志順 嗣霍王李暉[5] 安定郡王李純 李絢 嗣彭王李志暕(出繼彭王李元則) 豳王→虢莊王李鳳 平陽郡王→嗣虢王李翼 嗣虢王李㝢 李宏 嗣虢王→汴王→嗣虢王李邕 嗣虢王李巨 嗣虢王李則之 嗣虢王李溥(世次不詳)[7] 嗣虢王李約(世次不詳)[8] 李茂融 嗣密王(出繼密王李元曉)→濮陽郡王李徹 漢王→陳王→道孝王李元慶 臨淮郡王→嗣道王李誘 李詢 嗣道王李微 嗣道王李鍊 嗣道王李實 鄶王→鄧康王李元裕 譙王→舒王李元名 豫章郡王李亶 嗣舒王李津 李適 嗣舒王→嗣郢王李藻 嗣郢王李佑[9] 魏王→燕王→魯王李靈夔 清河郡王李詵 范陽郡王李藹 嗣魯貞王李道堅 嗣魯王→嗣鄒王李宇[10] 許王→江安王李元祥 永嘉郡王李晫 武陽郡王李晈 嗣鄧王李炅(出繼鄧王李元裕) 嗣鄧王李孝先 武陽郡王李繼宗(出繼武陽郡王李晈)[11] 李晃 嗣江王李欽 密貞王李元曉 南安郡王→嗣密王李穎[5] 嗣密王李勗 李亮 嗣密王李曇 滕王李元嬰 嗣滕王李脩瑀 李脩琂 嗣滕王李涉(本名李茂宗) 嗣滕王李湛然 太宗系 恆山郡王→中山郡王→皇太子→恆山愍王(追封)李承乾 嗣楚王→楚王(追封)李寬(出繼楚王李智雲) 長沙郡王→漢王→蜀王→吳王→庶人→鬱林郡王(追封)→吳王(追封)李恪 鬱林郡王→成紀郡王→成王李仁(李千里) 天水郡王李禧 朗陵郡王(追封)李瑋 朗陵郡王李祚 嗣蜀王(出繼蜀王李愔)→廣漢郡王李𥙆 張掖郡王(追封)→吳王(追封)李琨 嗣江王(出繼江王李囂)→信安郡王李禕 嗣吳王李祗 嗣吳恭王李巘 嗣吳王李宙(寅) 歸政郡王李璄 宜都郡王→衛王(出繼衛王李玄霸)→越王→魏王→東萊郡王→順陽郡王→濮恭王李泰 嗣濮王李欣 嗣濮王李嶠(李餘慶) 新安郡王李徽 宜陽郡王→楚王→燕王→齊王→庶人李祐 梁王→蜀王→庶人→涪陵郡王→蜀悼王李愔 廣都郡王李璹(褕) 嗣蜀王李璠 郯王→蔣王李惲 博陵郡王李焯 嗣蔣王李煒 李銑 嗣蔣王李紹宗 嗣蔣王李欽福 李休道 嗣趙王(出繼趙王李福)→中山郡王李琚(李思順) 漢王→原王→越敬王李貞 琅邪郡王李沖 李珍子 李銳 嗣越王李存紹 晉王李治(高宗) 申王→紀王李慎 東平郡王李續 義陽郡王李琮 嗣紀王李澄(李鐵誠) 嗣紀王李行同 嗣紀王李行周 李行岡 嗣紀王李建 江殤王李囂 代王李簡 趙王李福 建平郡王(追封)李胤 嗣趙王李穆 曹王→零陵郡王→曹恭王(追封)李明 零陵郡王李俊 李傑 嗣曹王李胤 嗣曹王李戢 嗣曹成王李皋 李道古 嗣曹王李絳[12][13] 嗣曹王李龜年(世次不詳)[8] 嗣曹王李備 高宗系 陳王→皇太子→梁王→庶人→燕王(追封)李忠 許悼王→原悼王(追封)李孝 杞王→庶人→畢王→澤王李上金 長平郡王李義瑜 嗣澤信王李義珣 嗣澤王李潓 嗣澤王李潤 嗣澤王李溶[14] 嗣澤王李彥回[15] 嗣澤王李桂[16] 雍王→郇王→鄱陽郡王→葛王→許王李素節 嗣越王(出繼越王李貞)[11]→中山郡王李琳 嗣許王李瓘 嗣許王李解 嗣許王李昭 嗣澤王(出繼澤王李上金)→襃信郡王李璆 嗣許王李益[11] 代王李弘 潞王→沛王→雍王→皇太子→庶人→雍王(追封)李賢 樂安郡王→義豐郡王→莒王(追封)李光順 嗣雍王→豳王→邠王李守禮 廣武郡王李承宏 嗣邠王李承寧 嗣邠王李諝 嗣邠王李震(世次不詳)[17] 燉煌郡王李承寀 犍為郡王→桂陽郡王→畢王(追封)李守義 周王→英王→皇太子→皇帝→廬陵郡王李顯(李哲)(中宗) 殷王→豫王→冀王→相王→豫王→皇帝→皇嗣→相王李旦(李旭輪)(睿宗) 中宗系 邵王李重潤 唐昌郡王→平恩郡王→譙王李重福 義興郡王→衛王李重俊 湖陽郡王李宗暉 北海郡王→溫王→皇帝→襄王李重茂(殤帝) 睿宗系 永平郡王→皇太子→皇孫→壽春郡王→宋王→寧王李成器 汝陽郡王李璡(李嗣恭、李淳) 李樞 李子昱 嗣寧王李存禮 濟陰郡王李嗣莊 嗣寧王李琳 嗣寧王李棣[18] 嗣寧王李㰋 嗣寧王李子漵 嗣寧王李子鴻 嗣寧王李平原 嗣寧王李穎 同安郡王→嗣申王李珣(李嗣英,出繼申王李成義) 嗣申王李璹(出繼申王李成義) 李構 嗣申王李師貞 李桋 李承方 嗣申王李銳[19] 漢中郡王李瑀 恆王→衡陽郡王→申王李成義 楚王→臨淄郡王→平王李隆基(玄宗) 鄭王→衛王→巴陵郡王→岐王李隆范 河東郡王→嗣岐王[20]李瑾 河西郡王李玠 趙王→中山郡王→彭城郡王→薛王李隆業 樂安郡王李瑗 榮陽郡王李瑒 嗣薛王李琄 嗣薛王李邃 嗣薛王李宓 嗣薛王李知柔 嗣岐王李珍(出繼岐王李隆范) 嗣岐王李逸 嗣岐王李愈 嗣岐王李雲翰 汝南郡王→隋王(追封)李隆悌 玄宗系 許昌郡王→郯王→慶王李琮 真定郡王→郢王李瑛 新平郡王李儼 平原郡王李伸 嗣慶王李俅(出繼慶王李琮) 陝王→忠王李亨(肅宗) 鄫王→棣王李琰 汝南郡王李僎 宜都郡王李僑 濟南郡王李俊 順化郡王李侒 鄂王李瑤 鄄王→榮王李琬 濟陰郡王李俯 北平郡王李偕 陳留郡王李倩 文安郡王李像 光王李琚 夏悼王(追封)李一 儀王李璲 嗣儀王李俓 臨川郡王李侁 廣陵郡王李僆 潁王李璬 滎陽郡王李伸 高邑郡王李僝 懷哀王(追封)李敏 永王李璘 襄城郡王李㑥 餘姚郡王李儹 壽王李瑁 德陽郡王李僾 濟陽郡王李伓 廣陽郡王李倛 ? 嗣壽王李存志 延王李玢 彭城郡王李倬 平陽郡王李侹 ? 嗣延王李戒丕(世次不詳)[21] 盛王李琦 真定郡王李償 信都郡王李佩 濟王李環 永嘉郡王李傃 平樂郡王李俛 ? 嗣濟王(世次不詳)[21] 信王李瑝 新安郡王李佟 晉陵郡王李倜 ? 嗣信王李林(李瑝孫) 義王李玼 武陽郡王李儀 高密郡王李僇 陳王李珪 安南郡王李倫 臨淮郡王李佗 安陽郡王李佼 宣城郡王李儼 ? 嗣陳王李行莘(世次不詳)[22] 嗣陳王(世次不詳)[21] 豐王李珙 齊安郡王李佻 宜春郡王李伷 恆王李瑱 涼王李璇 瀘陽郡王李仂 安定郡王李仕 ? 嗣涼王李賓雅 汴哀王李璥 肅宗系 廣平郡王→楚王→成王李豫(代宗) 南陽郡王→趙王→越王李係 武威郡王李建 興道郡王李逌 建寧郡王→齊王(追封)李倓 西平郡王→衛王(追封)李佖 新城郡王→彭王李僅 常山郡王李鎮 潁川郡王→兗王李僩 東陽郡王→涇王李侹 延德郡王李䢔 靈昌郡王→鄆王(追封)李榮 襄王李僙 伊吾郡王李宣 ? 嗣襄王李熅 樂安郡王李寀 杞王李倕 同昌郡王李𡩌 召王李偲 興王李佋 定王李侗 宋王李僖 蜀王李傀 代宗系 奉節郡王→魯王→雍王李适(德宗) 益昌郡王→鄭王李邈 靈溪郡王李詠 均王(追封)李遐 睦王李述 恭化郡王李謂 洪源郡王李諷 郴王→丹王李逾 寧朔郡王李訪 ? 嗣丹王李允(世次不詳)[21] 恩王李連 景城郡王李誨 延慶郡王→韓王李迥 安康郡王李諧 ? 嗣韓王李克良(世次不詳)[21] 鄜王→簡王李遘 恩平郡王李証 益王李迺 隋王李迅 荊王(追封)李選 蜀王李築→李遡 忻王李造 武威郡王李諸 韶王李暹 晉昌郡王李詡 ? 嗣韶王(世次不詳)[21] 嘉王李運 新安郡王李訢 端王李遇 新興郡王李誠 循王李遹 平樂郡王李護 恭王李通 原王李逵 雅王李逸 德宗系 宣城郡王→宣王李誦(順宗) 舒王李誼(李邈子) 寧塞郡王李涉 清河郡王李汭 通王李諶 山陽郡王李緘 ? 嗣通王李滋(世次不詳)[21] 虔王李諒 肅王李詳 資王李謙 縉雲郡王→代王(追封)李諲 照王李誡 欽王李諤 珍王李諴 邕王李謜 順宗系 廣陵郡王李純(初名李淳)(憲宗) 建康郡王→郯王李經(初名李渙) 東平郡王李恪 ? 嗣覃王李嗣周(世次不詳)[21][23] 洋川郡王→均王李緯(初名李沔) 臨淮郡王→漵王李縱(初名李洵) 清河郡王李懷 弘農郡王→莒王李紓(初名李浼) 內黃郡王李悺 漢東郡王→密王李綢(初名李泳) 晉陵郡王→郇王李綜(初名李湜) 高平郡王→邵王李約(初名李漵) 雲安郡王→宋王李結(初名李滋) 宣城郡王→集王李緗(初名李淮) 德陽郡王→冀王李絿(初名李湑) 河東郡王→和王李綺(初名李浥) 衡王李絢 欽王李績 會王李纁 福王李綰(本名李浥) 高陽郡王李慎 洛交郡王→珍王李繕(本名李況) 撫王李紘 中山郡王李忄辰 岳王李緄 袁王李紳 安善郡王李慬 桂王李綸 翼王李綽 上谷郡王李𢜰 蘄王李緝 憲宗系 平原郡王→鄧王→惠昭太子李寧 同安郡王→澧王李惲(本名李寬) 東陽郡王李漢 安陸郡王李源 臨川郡王李演 建安郡王→遂王李恆(本名李宥)(穆宗) 彭城郡王→深王李悰(本名李察) 河內郡王李潭 吳興郡王李淑 高密郡王→洋王李忻(本名李寰) 潁川郡王李沛 文安郡王→絳王李悟(本名李寮) 新安郡王李洙 高平郡王李滂 建王李恪(本名李審) 鄜王李憬 平陽郡王李溥 瓊王李悅 河間郡王李津 沔王李恂 晉陵郡王李瀛 婺王李懌 新平郡王李清 茂王李愔 武功郡王李潓 光王李忱(宣宗) 淄王李恊 許昌郡王李澣 馮翊郡王李滋 衡王李憺 晉平郡王李涉 澶王李㤝 鴈門郡王李濘 棣王李惴 彭王李惕[21] 信王李憻 榮王李㥽 嗣榮王李令平 穆宗系 景王李湛(敬宗) 江王李昂(文宗) 穎王李瀍(武宗) 漳王→齊王李湊 安王李溶 敬宗系 晉王李普 梁王李休復 襄王李執中 樂平郡王李寀 紀王李言揚 陳王李成美 文宗系 魯王李永 蔣王李宗儉 武宗系 杞王李峻 益王李峴 兗王李岐 德王李嶧 昌王李嵯 宣宗系 鄆王李漼(初名李溫)(懿宗) 雍王李渼 雅王李涇 夔王李滋 慶王李沂 濮王李澤 鄂王李潤 懷王李洽 昭王李汭 康王李汶 廣王李澭 衛王李灌 懿宗系 普王李儇(僖宗) 壽王李曄(昭宗) 魏王李佾 涼王李侹 蜀王李佶 郢王→咸王李侃 吉王李保 睦王李倚[21] 僖宗系 建王李震 益王李升 昭宗系 德王李𥙿 棣王李祤 虔王李禊 沂王李禋 遂王李禕 景王李祕 祁王李祺 雅王李禛 輝王李柷(昭宣帝) 瓊王李祥 端王李禎 豐王李祁 和王李福 登王李禧 嘉王李祜 穎王李禔 蔡王李祐 異姓王 國初群雄 涼王李軌 楚王→吳王杜伏威(賜姓李) 燕郡王羅藝(賜姓李) 彭城郡王劉季真(賜姓李) 北平郡王高開道(賜姓李) 定襄郡王胡大恩(賜姓李) 武周前後 太原靖王(追封)武克己 北平郡王(追封)→趙肅恭王(追封)武居常 金城郡王(追封)→魏義康王(追封)武儉 太原郡王(追封)→周安成王(追封)武華 蜀節王(追封)武士逸 河內郡王武懿宗 臨川郡王武嗣宗 河間郡王武仁範 潁川郡王武載德 楚僖王(追封)武士讓 建昌郡王武攸寧 九江郡王武攸歸 會稽郡王武攸望 千乘郡王→定王→安定郡王→定王→樂壽郡王→定忠簡王(追封)武攸暨 ? 武惟良 千乘郡王武攸宜 安平郡王武攸緒 ? 恆安郡王武攸止 高平郡王武重規 太原郡王(追封)→魏忠孝王(追封)→太原郡王(追封)武士彠 梁憲王(追封)武元慶 梁王→德靜郡王→梁宣王(追封)武三思 高陽郡王→魯忠王(追封)武崇訓 新安郡王武崇烈 魏德王(追封)武元爽 魏宣王武承嗣 南陽郡王→繼魏王武延基 淮陽郡王武延秀 繼魏王武延義 陳王(追封)武承業 嗣陳王武延暉 咸安郡王武延祚 鄭王楊士達(追封) 上洛郡王(追封)→酆文獻王(追封)韋玄貞 汝南郡王(追封)韋洵 武陵郡王(追封)韋浩 淮南郡王(追封)韋洞 上蔡郡王(追封)韋泚 漢陽郡王張柬之(五王) 南陽郡王袁恕己(五王) 扶陽郡王桓彥范(五王) 博陵郡王崔玄暐(五王) 平陽郡王敬暉(五王) 遼陽郡王李多祚 立節郡王薛崇簡(薛崇敏、薛崇行) 唐中後期 西平郡王哥舒翰 東平郡王安祿山 歸義郡王[24]史思明 大寧郡王僕固懷恩 臨淮郡王李光弼 汾陽郡王郭子儀 昌化郡王烏承玼 昌化郡王白孝德 安邊郡王郝廷玉 靜戎郡王陳利貞 臨川郡王李國臣 武威郡王李嗣業 金城郡王辛雲京 南陽郡王白元光 定襄郡王郭英乂 高平郡王→平陽郡王薛嵩 雁門郡王田承嗣 隴西郡王李寶臣 范陽郡王張孝忠 高密郡王朱希彩 懷寧郡王朱泚 淮陽郡王侯希逸 饒陽郡王李正己 博陸郡王李輔國 西平郡王李忠臣 武當郡王[25]張抱麟 普安郡王王光輔[25] 樂安郡王李光耀[25] 武都郡王[26]孟涉 交河郡王→淄川郡王劉希暹 城陽郡王衛伯玉 寧朔郡王渾釋之 上谷郡王侯仲莊 武都郡王尉遲勝 武威郡王李懷仙 武威郡王李光進 扶風郡王馬璘 清江郡王谷從政 晉昌郡王辛京杲 武安郡王李惟簡 魏王→濟陽郡王田悅 常山郡王田緒 雁門郡王田季安 趙王→琅琊郡王王武俊 清河郡王王士真 齊王→隴西郡王李納 冀王→通義郡王朱滔 潮陽郡王李洧 南平郡王李希烈 通義郡王吳少誠 合川郡王李晟 北平郡王馬燧 瑯琊郡王王伉[27] 武威郡王王榮 咸寧郡王渾瑊 餘姚郡王杜希全 渤海郡王高固 忠義郡王裴玢 武威郡王賈隱林 武康郡王李元諒 馮翊郡王尚可孤 彭城郡王[28]劉濟 和政郡王[29]李包 楊朝晟 楊懷賓 義陽郡王符璘 張掖郡王段秀實 武威郡王李澄 祁連郡王李元淳[30] 開陽郡王李芃 襄陽郡王路應 南康郡王韋皋 東陽郡王朱忠亮 平原郡王柏良器 東平郡王劉海賓 五原郡王劉光國 南充郡王伊慎 同昌郡王王虔休 安定郡王馮河清 晉昌郡王曲環 延德郡王張茂昭 會稽郡王康日知 普寧郡王陳楚 北海郡王王士清 陳留郡王曹華 南陽郡王張子良 感義郡王高霞寓 南平郡王高崇文 彭城郡王劉悟 保定郡王郝玼 吳興郡王朱克融 武威郡王李載義 雁門郡王王智興 史憲誠 北海郡王史周洛 懷澤郡王史道德 蘭陵郡王[31]周璵 蘭陵郡王張仲武 渤海郡王高駢 馮翊郡王雷滿 昌黎郡王→魏郡王韓簡 燕昭王[32]張允伸 琅琊郡王王重榮 琅琊郡王王重盈 常山郡王王景崇 常山郡王→北平王王鎔[33] 潁川郡王陳敬瑄 鉅鹿郡王時溥 汝南郡王周寶 隴西郡王董昌 臨清郡王→長沙郡王→北平郡王(追封)羅弘信 長沙郡王→鄴王羅紹威 北平郡王王行瑜 西平郡王杜洪 上谷郡王成汭 淮安郡王趙德諲 南康郡王→南平王→楚王趙匡凝 南平王鍾傳 太原郡王王處直 沛郡王→吳興郡王→東平郡王→梁王朱全忠 宣惠王朱茂琳 武元王朱信 文明王朱誠 隴西郡王→晉王李克用 琅琊郡王→西平郡王→蜀王王建 弘農郡王→吳王楊行密 弘農郡王楊渥 隴西郡王→秦王→岐王李茂貞 彭城郡王→彭城王→越王→吳王錢鏐[34] 琅琊郡王王審知[35] 外藩王 歸義郡王阿史那達曼 遼東郡王高建武 遼東郡王、朝鮮郡王高藏 朝鮮郡王高寶元 遼西郡王高文簡 帶方郡王扶餘璋 帶方郡王扶餘義慈 帶方郡王扶餘隆 帶方郡王扶餘敬 樂浪郡王金真平 樂浪郡王金善德 樂浪郡王金真德 樂浪郡王金春秋 樂浪郡王金法敏 北平郡王阿史那什缽苾 歸義王(追封)阿史那咄苾 懷化郡王、和順王阿史那思摩 西平郡王慕容順 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 張掖郡王慕容環 青海郡王慕容復 西海郡王松贊干布 歸德郡王贊婆 忠義王葉護太子 奉信王阿布思 懷德郡王阿史那蘇尼失 欽化王咄曷 歸昌王曳夫 交河郡王麴崇裕 恭仁王李楷洛 饒樂郡王李大酺 饒樂郡王李魯蘇 歸義王李詩瑣高 昭信王李娑固 懷信王李延寵 歸順郡王祜莫離 遼陽郡王李吐於 廣化郡王李邵固 松漠郡王李郁於 松漠郡王李失活 北平郡王李過折 燕山郡王火拔頡利發石失畢 燕山郡王火拔歸仁 西河郡王烏質勒 奉義郡王頡利吐發 雄朔王左殺 寧朔王右殺 靜漠王拔覽 金河王胡祿 懷化郡王李思忠 追封古人 褒德王周公旦,天授元年(690年)追封 文宣王孔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 武成王姜太公,上元元年(760年)追封 武靈王諸葛亮,之前晉封武興王 參考資料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 國美俠《唐代異姓王研究》首都師範大學 參見 秦楚之際諸侯王列表 西漢藩王列表 東漢藩王列表 三國藩王列表 晉朝藩王列表 十六國藩王列表 北朝藩王列表 元魏藩王列表 南朝藩王列表 隋朝藩王列表 五代十國藩王列表 宋朝王爵列表 遼朝王爵列表 金朝王爵列表 元朝藩王列表 明朝藩王列表 清朝藩王列表 清朝親王列表 清朝郡王列表 註釋 [1]《舊唐書·高祖本紀》 [2]《大唐金城縣主墓誌銘》 [3]《舊唐書·卷六十·列傳第十》 [4]《封嗣荊王制》 [5]《舊唐書·卷六十四·列傳第十四》 [6]《授宗正卿嗣鄭王遜大理卿李克助宗正卿等制》 [7]《授嗣虢王溥太僕少卿制》 [8]《新唐書 卷二百二十二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9]《唐故宗正卿致仕嗣郢王墓誌銘並序》 [10]因唐德宗封魯王,李宇改為嗣鄒王 [11]《舊唐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三十六》 [12]《李會昌墓誌》 [13]《唐故宣州旌德縣尉李公墓誌銘並敘》 [14]《新唐書·回鶻傳》 [15]《張觀墓誌》 [16]《唐故廬州長史嗣澤王(李彥回)墓誌銘》,《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新入藏墓誌》第313、314頁。 [17]《舊唐書·哀帝本紀》 [18]《舊唐書·肅宗本紀》 [19]高陽原出土《唐宗室婦清河張夫人墓志銘並序》記載志主之夫為嗣申王李楹嘉,史書無載,據生卒年代推測可能即李銳,有子二人:李儀,李息。 [20]《新唐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六》 [21]897年被殺11王 [22]《唐故嗣陳王兼都勾當承旨墓志銘並序》 [23]祖上因「郯」含有唐武宗名諱「炎」而改封。 [24]《大唐再修歸義寺碑》 [25]《唐故御史大夫張公墓志銘並序》 [26]《大唐贈揚府大都督孟府君墓志銘並序》 [27]《大唐故驃騎大將軍行右衛上將軍致仕兼御史大夫上柱國瑯琊郡王食實封二百戶贈陝州大都督王公(伉)墓誌銘並序》 [28]《全唐文》卷505 [29]《唐故冠軍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兼御史大夫和政郡王贈使持節汾州諸軍事汾州刺史趙郡李公墓志銘並序》 [30]《祁連郡王李公墓志銘》 [31]《唐代墓誌匯編續集》大中056 [32]《唐代墓誌匯編續集》咸通068 [33]《王鎔墓誌》 [34]《吳越備史》 [35]《王審知墓誌》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