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烈祖楊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九國志》作承天),五代十國時期南吳君主,封弘農郡王,自稱吳王,南吳太祖楊行密長子。
生平
楊行密在位時,任牙內諸軍使,楊行密晚年病重後被任命為宣州觀察使。楊行密臨終欲召回楊渥以傳位,節度判官周隱認為楊渥不務正業且好酒,反對其繼業,建議楊行密將領地託管給廬州刺史劉威,等楊行密諸子年長後劉威自然會還政。但在左牙(衙)指揮使張顥、右牙(衙)指揮使徐溫等勸說下,楊行密仍然決定傳位楊渥。徐溫和幕僚嚴可求得知周隱沒有發出召回楊渥的牒文,奪取牒文將其發出,楊渥回到揚州軍部。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楊行密過世,楊渥嗣位。當時唐朝仍在,諸將拜請唐昭宗宣諭使李儼承制授楊渥為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1],楊渥自稱吳王[2][3]。
楊渥喜好遊玩作樂,居喪當中燃十圍之燭以擊毬,一燭費錢數萬。又常單騎出遊,左右莫知所之。天祐三年(906年)楊渥任命的西南行營都招討使秦裴吞併鎮南軍,楊渥愈發驕傲,殺死周隱,致使將佐不自安。張顥、徐溫屢勸,楊渥不聽,說:「你們認為我不才,為什麼不殺了我,自己坐我的位子!」其親信又不斷欺壓元勳舊臣,將領們頗感不安。楊渥為修建毬場,將揚州牙城中的親軍悉數遷出,張顥、徐溫二人因此無所忌憚。他們讓楊渥從宣州帶來的指揮使朱思勍、范思從、陳璠幫助秦裴平定鎮南軍,又誣陷三將謀反,派別將陳祐前去秦裴帳中處死三人。楊渥因而想殺死張顥、徐溫,但天祐四年(907年)[4],張顥、徐溫搶先發動兵變,露刃入宮,以鐵撾擊殺楊渥親信數十人。此後諸將與張顥、徐溫意見不同者,輒被殺,二人遂控制軍政。楊渥大權盡失[5]。
天祐五年(908年)五月戊寅,張顥、徐溫遣親信紀祥、陳暉、黎璠、孫殷等人入子城,弒楊渥於寢室。楊渥說:「你們要是殺了張顥、徐溫,我讓你們做刺史。」很多刺客都被說動,但紀祥仍將楊渥縊死。楊渥終年二十三歲,張顥、徐溫對外聲稱暴卒。死後諡威王(弘農威王);楊隆演登南吳國王位時,改諡景王(南吳景王),廟號烈宗;楊溥登南吳帝位時,再改諡景皇帝(南吳景帝)[6][7]。楊渥雖被認為是南吳君主之一,僅自稱吳王[2]。[3]。
楊溥還封兄子南昌公楊珙為建安王。楊溥的三個哥哥中,二哥楊隆演僅有一子見於《十國春秋》,三哥楊濛尚在人世且一併被封為常山王。故楊珙很可能是楊渥之子。楊溥禪位後,楊珙降為公。
陵墓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