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一世(英語: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愛爾蘭女皇,是都鐸王朝第五位與末代君主。因終生未婚,有「童貞女皇」(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榮光女皇」(Gloriana)、「賢明女皇」(Good Queen Bess;直譯「好女皇貝絲」[註 1])。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父親亨利八世、弟弟愛德華六世和異母姊瑪麗一世。伊利沙伯的在位時期稱為伊利沙伯時代,亦稱為「黃金時代」,她繼位後推行宗教和解,不但成功保持英格蘭統一,在近半個世紀統治後,英格蘭文化也達到頂峰,1588年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英國歷史上最重大的軍事勝利之一。

Quick Facts 伊利沙伯一世 Elizabeth I of England, 英格蘭女皇、愛爾蘭女皇 ...
伊利沙伯一世
Elizabeth I of England
伊利沙伯一世畫像,約1585年繪製
英格蘭女皇愛爾蘭女皇
統治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 (44年127天)
加冕1559年1月15日(25歲)
前任瑪麗一世腓力
繼任占士一世
出生1533年9月7日
 英格蘭王國格林威治普拉森舍宮
逝世1603年3月24日(1603歲—03—24)(69歲)
 英格蘭王國舒梨郡列治文宮
安葬1603年4月28日
王朝都鐸王朝
父親亨利八世
母親安妮·博林
宗教信仰英格蘭教會
簽名伊利沙伯一世 Elizabeth I of England的簽名
Close

早年生涯

Thumb
伊利沙伯是亨利八世安妮·博林所生的唯一的孩子,她的母親未能生育一名男性繼承人,在伊利沙伯出生不到三年後被處死。

伊利沙伯在1533年9月7日誕生於普拉森舍宮(此處得名於祖母約克的伊利沙伯和外祖母伊利沙伯·霍華德[1],除了是他父親的出生地與住處外,亦是她的同父異母姊姊瑪麗一世的出生地。)父親為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母親為國王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早先父親與原配阿拉貢的嘉芙蓮僅有一位女兒瑪麗,以無男性繼承人之故而離婚,瑪麗被判定為非婚子女,失去皇位繼承權,因此伊利沙伯甫降生便成為英格蘭皇位的推定繼承人[2][3]。伊利沙伯於9月10日受洗,根德伯里大主教湯瑪斯·克蘭麥雅息特侯爵羅福公爵夫人多實侯爵太夫人分別以她的教父和教母的身份出席了受洗儀式。

阿拉貢的嘉芙蓮在1536年1月死亡,5月,伊利沙伯的母親在女兒只有兩歲八個月大時被父親處決[4],伊利沙伯也遭宣佈為非婚生女,被從皇位繼承序列中排除[5]。11天後,父親迎娶繼母珍·西摩,弟弟愛德華親王於1537年誕生即成為皇位確定繼承人,伊利沙伯於其洗禮儀式上被安排在侍從的行列中捧着弟弟的洗禮服[6]

Thumb
由一位不知名的畫家所繪製的1546年左右的女勳爵伊利沙伯肖像。

伊利沙伯的首任女家庭教師瑪嘉烈·布賴恩讚美她是「那樣溫順,文雅有禮,和她的身份相稱,我一生未曾見過這樣的孩子[7]。」1537年夏,特洛伊夫人布蘭奇·赫伯特受命照料伊利沙伯,擔任她的女家庭教師直至1545年末或1546年初退休[8]嘉芙蓮·錢珀瑙恩於1537年獲任為伊利沙伯的女家庭教師,1565年去世前一直與伊利沙伯保持着友誼,其後布蘭奇·帕里接任她為內宮首席仕女[9]。錢珀瑙恩教會伊利沙伯四種語言:法語、弗拉芒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10]。1544年威廉·格林德爾成為她的導師,伊利沙伯已經能夠書寫英語、拉丁語和意大利語。在格林德爾這位有才能又幹練的導師的教導下,她的法語和希臘語水平又再提高[11]。格林德爾於1548年去世後,伊利沙伯師從羅渣·阿斯卡姆。阿斯卡姆是位富有同情心的教師,認為學習應該令人愉悅[12]

伊利沙伯在1550年結束其正規教育後,成為她那個時代的一位受過最好教育的女性[13]。繼承了安妮·博林美貌的伊利沙伯,也繼承了她的智慧,除了上文提及的幾門語言以外,人們還認為她會說威爾斯語康和語蘇格蘭語愛爾蘭語。威尼斯大使曾於1603年說她「駕馭[這些]語言是如此之好,以至於好像每種語言都是她的母語[14]。」歷史學家馬克·斯托爾表示,她的康和語可能是日後成為財政大臣的樞密院室皇室侍從官威廉·基利格魯教給她的[15]

情竇初開

Thumb
伊利沙伯從法語翻譯的《罪惡靈魂的鏡子》於1544年送給嘉芙蓮·帕爾。代表「Katherine Parr」的字母組合KP的刺繡封面被認為是伊利沙伯的作品[16]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伊利沙伯的九歲的同父異母弟弟愛德華六世登基。時為亨利遺孀的嘉芙蓮·帕爾旋即再嫁湯瑪斯·西摩(後者是愛德華六世的舅父和護國主愛德華·西摩的弟弟)。這對夫婦將伊利沙伯帶到他們位於車路士的家中,湯瑪斯年近四十但頗具魅力[17],吸引了14歲的伊利沙伯同他一起嬉笑玩鬧,包括穿着睡衣進入她的臥室、撓她癢癢、拍拍她的屁股,帕爾非但未正視這些問題,反而兩次和丈夫一同搔伊利沙伯的癢處,有一次抱住伊利沙伯,她的丈夫則把伊利沙伯身上穿的黑色的長袍「剪個粉碎[18]。」然而,帕爾發現兩人擁抱後,結束了這些胡鬧[19],1548年5月,伊利沙伯被打發離開。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段時間的感情波折對伊利沙伯造成了影響[17]

然而,湯瑪斯繼續策劃控制皇室成員,試圖擔任國王的師保[20][21],1548年帕爾死於產後迸發症,湯瑪斯再次向伊利沙伯獻殷勤、打算和她結婚[22]。當以前他對伊利沙伯的不檢點行為被曝光後[23],1549年1月,湯瑪斯因密謀迎娶伊利沙伯和推翻護國主被捕,住在克菲路莊園的伊利沙伯否認了這些誹聞,倔強的她也激怒了審問者羅拔·蒂里特爵士,後者報告說,「我的確從她的面孔中看出內疚的神色[24]。」1549年3月20日湯瑪斯被處決。

瑪麗一世時期

Thumb
瑪麗一世安東尼斯·莫爾繪於1554年。

1553年7月6日,年僅15歲的愛德華六世去世,愛德華六世在遺囑不顧《1543年皇位繼承法令英語Third Succession Act》,將瑪麗和伊利沙伯排除到繼承順序之外,並宣佈姑姑瑪麗的外孫女簡·格雷為皇位繼承人,但簡在位九日即遭廢黜,1553年8月3日,伊利沙伯的瑪麗騎馬進入倫敦,伊利沙伯緊隨其後[25],然因信仰不同,姐妹倆的團結並未維持多長時間。

瑪麗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命令臣民皆須參加天主教彌撒,曾受新教教育的伊利沙伯不得不表面上皈依天主教。1554年,瑪麗於宣佈與卡爾五世之子、狂熱的天主教徒西班牙王子費利佩結婚後,民怨迅速遍及全國[26],許多人把伊利沙伯視為反對瑪麗宗教政策的焦點人物。

1554年1月和2月,懷亞特的叛亂英語Wyatt's rebellion爆發,但旋即被鎮壓[27]。3月18日,伊利沙伯因此被關入倫敦塔。伊利沙伯力言自己的無辜[28]。儘管她不太可能與叛軍密謀,但其中一些人和她有過接洽。瑪麗的密友、卡爾五世的大使西蒙·雷納英語Simon Renard認為伊利沙伯的存在將威脅到她的皇位;大法官史提芬·加德納努力讓伊利沙伯受審[29],伊利沙伯在政府中的支持者包括佩吉特勳爵英語William Paget, 1st Baron Paget等,說服瑪麗饒過妹伊利沙伯。5月22日,伊利沙伯被從塔轉移到伍德斯托克,在爵士亨利·貝丁菲爾德英語Henry Bedingfeld看管下被軟禁近一年,一路上人群歡呼[30][31]

傳說伊利沙伯被關在門樓的上層,用鑽石戒指在宮殿窗戶上刻下銘文,用木炭寫在百葉窗上。[32]包括詩句:

我非常懷疑,

沒有什麼可以證明的,

囚犯伊利沙伯說。[33]

1600年,旅行者保羅·亨茨納和羅漢公爵亨利注意到了她的這些話。門房裏的一個房間有一個拱形的橡木天花板,上面有雕刻,漆成藍色,有鍍金裝飾,後來被稱為伊利沙伯女皇的房間。[34]據約翰·霍士說,伊利沙伯可以聽到伍德斯托克的擠奶女工們在花園裏唱歌,她羨慕她們的自由。[35]

Thumb
克菲路莊園舊宅側廳遺址。伊利沙伯在此得知她的姐姐於1558年11月去世。

1555年4月17日,伊利沙伯被召回宮廷探望明顯懷孕的瑪麗。若瑪麗生下健康的孩子,伊利沙伯繼位的機會將大幅降低,若瑪麗和她的孩子死了,伊利沙伯將成為女皇,但伊利沙伯很清楚瑪麗未懷有身孕,再也沒有人相信她可以有一個孩子了[36]。伊利沙伯即位似乎已經在握[37]

費利佩在隔年(1556年)繼位為西班牙國王,迫於政治現實而向妻妹示好。相比在法國長大、與後來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二世訂婚的蘇格蘭女皇瑪麗一世,伊利沙伯是更好的盟友[38]。在妻子於1558年病入膏肓之際,費利佩派遣費里亞伯爵英語Gómez Suárez de Figueroa y Córdoba, 1st Duke of Feria到克菲路府同伊利沙伯會晤[39],9月6日,瑪麗承認伊利沙伯為繼承人[40],10月,伊利沙伯為她的政府制定計劃,11月17日,瑪麗去世,伊利沙伯即位。

女皇登基

25歲的伊利沙伯成為女皇,向她的樞密大臣和其他前來克菲路宣誓效忠的貴族宣佈了她的意向。她第一次有記載的演講採用了中世紀政治神學中君主是「兩個身體的結合」的理論:一個是自然身體,一個是政治身體[41]

Thumb
身着由白鼬縫製的繪有都鐸玫瑰圖案的加冕禮禮服的伊利沙伯一世。

尊敬的閣下們,自然規律使我為姐姐的去世感到悲傷,責任的重擔壓在我的肩上,使我感到驚愕。但是,鑑於我乃上帝所造,命定要服從祂的派遣,我將服從祂的意旨。我衷心希望,在我履行賦予我的職責、擔任上天意旨的執行人時,能得到上帝的幫助。(And as I am but one body naturally considered, though by His permission a body politic to govern, so shall I desire you all ... to be assistant to me, that I with my ruling and you with your service may make a good account to Almighty God and leave some comfort to our posterity on earth. I mean to direct all my actions by good advice and counsel.)[42]

加冕典禮前夕,盛大慶祝遊行經過全城,他受到市民真心誠意的歡迎,並受到新教色彩濃厚的演說和盛大遊行的迎接。伊利沙伯坦率而親切的回應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後者「欣喜若狂」[43]。次日,1559年1月15日,伊利沙伯於西敏寺由天主教卡立爾主教歐文·奧格爾索普加冕並塗抹聖油。她出現在民眾面前、接見他們,歡呼聲、管風琴、橫笛、小號、鼓和響鈴的演奏聲喧囂[44]。儘管伊利沙伯在英格蘭受到對女皇的歡迎,但這個國家仍然對國內外的天主教威脅以及伊利沙伯應當嫁給何人感到焦慮[45]

政治

伊利沙伯一世思想敏銳、才華傑出、精明開朗、堅強圓滑,以其開明的政治而著稱,她繼承了父親的倔強和虛榮,卻不那麼專橫暴戾;她繼承了母親的美貌和多情,卻不那麼輕率傲慢。她謹慎靈活地處理與議會的關係,在尊重議會傳統權力的同時,也保持國王對議會所擁有的權力,讓雙方的關係得以交融。同時,她也以靈活的手段處理議會與皇權間發生的矛盾和衝突,甚至妥協以取得兩者繼續合作,保持了英國政治的平穩發展。

1558年,甫繼位的她非常信任以威廉·薛韶為首的顧問官團,宣稱要在優秀顧問的幫助下治理國家[46]。她特地為薛韶創立伯利勳爵的爵位。1598年薛韶死後,其子羅拔·薛韶成為伊利沙伯最親密的顧問,但羅拔遠遠不能達到其父親的能力。她的管理機構中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弗蘭西斯·華興漢爵士,他在歐洲建立了一個間諜網,使所有對女皇的陰謀都無所遁形。國家管理方面,伊利沙伯比父親和姐姐更加溫和[47],她的宗教政策相對寬容,避免大規模處決民眾。在教宗頒佈《逐出令》否定伊利沙伯統治的合法性並煽動臣民造反後,雖發生過數次威脅她生命的陰謀,但每次都被她所掌管的秘密網絡擊敗。在她近半世紀年的統治為英國提供寶貴的穩定,並形成國家認同[47],英格蘭也成為歐洲列強之列。一些歷史學家把伊利沙伯描述為脾氣不佳、優柔寡斷、靠運氣成功的統治者[48],在其統治後期因出現嚴重經濟和軍事問題,致使其民望下滑。

在宗教上,父親亨利八世1530年代與天主教決裂並建立聖公會愛德華六世統治期間聖公會日益完善,此後,篤信天主教的瑪麗一世復興羅馬天主教,使聖公會失去領導地位,造成英國宗教分歧鬥爭強烈。伊利沙伯為了鞏固統治、緩和國內外壓力,採取對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的政策,穩定政治基礎,成功保持英格蘭統一,在統治的最初兩年,伊利沙伯發佈《最高權威法令》和《1558年教會統一法令》,規定國王同時是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並實施宗教和解英語Elizabethan Religious Settlement,伊利沙伯之後立法再次否定羅馬天主教,恢復聖公會的國教地位。

伊利沙伯在外交上小心周旋於法國西班牙等強國之間。對於沒有把握或投資報酬率低的戰爭通常不會全力投入,如對荷蘭法國愛爾蘭等戰爭。1580年代中期發生英西之戰。伊利沙伯座右銘是「明察無言」(拉丁語video et taceo[49],慎於頒發榮譽和授予顯職,統治期間在英格蘭僅授予一個伯爵、七個男爵;在愛爾蘭只授予一個男爵,她也將樞密院成員由三十九人降至最終的十四人。

繼承人問題

伊利沙伯所受非議之一在於她無直系繼承人。人們一直以為她將結婚生子,且追求者眾,包括她的前姊夫,西班牙國王菲臘及她的寵臣李斯特伯爵,許多人認為後者是她的愛人。伊利沙伯很明智地迴避他們。幾年後,當她的統治鞏固,人們越來越清楚,她不會結婚生子了。

遭到質疑時,她提到自己在她姊姊統治時期的處境。當時她不但是瑪麗最忌諱的人,而且造反者如湯瑪斯·懷特爵士還利用她的名義。因此她明智地認識到,假如她指定繼承人,她的地位會被削弱,而且此舉將為她的敵人提供誘因,因為他們可以利用繼承人來反對她。但若沒有了繼承人,英格蘭就不會在她去世前陷入內戰,這一點在1562年她患天花幾乎喪生時變得非常明顯。在一段時間裏,伊利沙伯曾嚴肅地考慮過結婚生子。但天主教的丈夫是不可能,而新教的丈夫如李斯特伯爵,會立刻加劇宮廷內的宗派鬥爭。無論她選中誰,都不會有好結果。不論她個人的傾向如何,她當時的處境使任何傳宗接代的考慮不能得以實現。

她當時有一些可能的繼承人選,但伊利沙伯都不予考慮。她的表侄女蘇格蘭女皇瑪麗·斯圖亞特是天主教徒,在她從蘇格蘭出逃前甚至此後,她一直可能獲選為繼承人。瑪麗被逐後,伊利沙伯雖然接納了她,但她將瑪麗囚禁起來以確保將不威脅她的地位。瑪麗的兒子占士當時還小,在他通過考驗前,還不會被納入考量,其他人選也不太可能。伊利沙伯的女伴之一,簡·格雷的妹妹嘉芙蓮·格蕾夫人,因為違背伊利沙伯意願而結婚觸怒了伊利沙伯;嘉芙蓮·格蕾的妹妹瑪麗·格蕾則是一個馱背矮子。伊利沙伯當時一直希望蘇格蘭的瑪麗一世會皈依新教,找一個伊利沙伯認為可靠的丈夫,因此她在瑪麗在英格蘭被囚期間,將她的繼承人的問題一推再推。

與此同時,她仍有可能結婚。她曾考慮過在眾多法國王子中找個丈夫。第一個建議是比她小20歲的奧爾良公爵亨利(後來的法王亨利三世),當時法王查理九世的弟弟。當這項建議被拒絕後,她還考慮過法王更年輕的弟弟阿朗松公爵法蘭索瓦,但法蘭索瓦的早夭使這個計劃也破滅了。

1568年,最後一個有資格成為她的繼承人的英格蘭人-嘉芙蓮·格蕾夫人去世,伊利沙伯被迫再次考慮蘇格蘭女皇瑪麗。伊利沙伯建議瑪麗與李斯特伯爵結婚,但瑪麗拒絕這個建議。不過這時瑪麗的兒子占士已經受了新教教育。1570年法王說服伊利沙伯讓瑪麗重返蘇格蘭,但伊利沙伯提出了許多苛刻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讓占士留在英格蘭。雖然如此,她的謀士薛韶仍繼續設法幫助瑪麗回蘇格蘭,但蘇格蘭人拒絕接受這位女皇,因此未遂。

伊利沙伯的婚姻和個人生活歷來是人們的話題。被稱為「童貞女皇」的她不意味終生沒有性生活,她不僅繼承了母親的美貌,母親的風流也一點沒落下,她在世時就有很多傳聞中的情夫,一般認為,李斯特伯爵羅拔·達德利、雅息士伯爵羅拔·德弗羅等是她的情夫。另一方面,有傳聞說她終身未婚是因為不能生育,甚至有可能因為她有某種性功能上的缺陷。這一傳言源於她執政時期政敵的污衊,傳記作家史提芬·茨威格也抱持這一觀點。

結束宗教寬容

More information 組織, 背景及歷史 ...
系列條目
普世聖公宗
Thumb
根德伯里座堂
組織

根德伯里大主教
賈斯汀·韋爾比
普世聖公宗主教長會議
蘭柏會議
普世聖公宗諮議會
主教教區
主教制

背景及歷史

基督教 · 基督教教會
耶穌 · 基督 · 聖保羅
聖公宗歷史
聖公宗高派
牛津運動
使徒繼承
聖職 · 大公會議
根德伯里的聖奧思定 · 比德
中世紀座堂建築
亨利八世 · 英格蘭宗教改革
湯瑪斯·克蘭麥
廢除修道院
英國國教會
愛德華六世 · 伊利沙伯一世
馬修·赫頓 · 理查·胡克
占士一世 ·欽定版聖經
查理一世 · 威廉·勞德
非效忠者分裂
女性神職人員
同性戀  · 溫莎報告

神學

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
基督教神學
教義 ·三十九教條
卡洛林神學家
芝加哥蘭柏四綱領
聖禮 · 瑪利亞 · 聖公會聖人

禮儀和崇拜

公禱書
早/晚禱崇拜
聖餐禮 · 教會年曆
正典
說教書
聖公會派別
高派教會 · 低派教會
廣派教會

聖公宗主題

合一運動 · 修道
祈禱 · 音樂 · 藝術

聖公宗主題頁
Close

1569年11月,英格蘭北部爆發了天主教徒反對伊利沙伯的北方起義,使伊利沙伯的宗教寬容政策戛然而止,新教宗庇護五世1570年2月25日發表敕命在至高處統治》,將伊利沙伯逐出教會,此事件令蘇格蘭女皇瑪麗捲入天主教擁護者的陰謀,並威脅到伊利沙伯的皇位合法性,1587年,伊利沙伯不得已處死瑪麗(據說伊利沙伯並不情願下這條命令)。

與西班牙的戰爭

伊利沙伯向法國的新教徒亨利四世提供了軍隊和錢財來讓他獲得法國皇位。在八年戰爭中,他向荷蘭的新教徒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沉默者)提供軍隊來讓他反抗西班牙的統治。不但如此,1568年弗蘭克·德雷克爵士和約翰·霍金斯爵士領導的一支販奴艦隊被西班牙皇家海軍重傷後,西班牙的運財艦隊不斷受到英格蘭海盜的劫掠。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決定以瑪麗之死為藉口入侵英格蘭,來擊退英格蘭對西班牙在歐洲大陸和在其海外殖民地的挑戰。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向英格蘭進發。伊利沙伯不顧各方對於她個人安全的憂慮,在雅息士郡提伯利不帶衛兵不着盔甲檢閱海軍,並發表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演說英語Speech to the Troops at Tilbury之一。此後藉助地利及天氣條件等,英格蘭海軍擊潰了來犯的無敵艦隊,伊利沙伯聞訊後只帶了六個隨從就離開要塞到鎮上與她的臣民共同慶祝勝利。

雖然如此,西班牙1589年擊敗了一個更大的英格蘭反擊艦隊。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1604年,雙方打了個平手,不論在海上還是在陸上英格蘭並未能佔上風。從1594年起在愛爾蘭還爆發了一場游擊戰。

伊利沙伯最後幾年的寵臣是羅拔·德弗羅,他是李斯特伯爵的養子。她甚至原諒了他的一些輕罪,但羅拔1601年參加了一場暴亂,伊利沙伯不得不將他處死。

與中國的關係

1596年,伊利沙伯一世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使者約翰·紐伯萊帶給明神宗萬曆帝,信中表達了英中兩國更好開展貿易往來的願望。可惜的是,約翰·紐伯萊在途中遭遇不幸,雖然信件沒有丟失,但卻成了伊利沙伯一世的終身遺憾。此後,信件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伊利沙伯一世寫給明朝萬曆帝的親筆信內容如下:

呈上此信之吾國忠實臣民約翰·紐伯萊,得吾人之允許而前往貴國各地旅行。彼之能作此難事,在於完全相信陛下之寬宏與仁慈,認為在經歷若干危險後,必能獲得陛下之寬大接待,何況此行於貴國無任何損害,且有利於貴國人民。彼既於此無任何懷疑,乃更樂於準備此一於吾人有益之旅行。吾人認為:我西方諸國君王從相互貿易中所獲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屬陛下之人均可獲得。此利益在於輸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輸入吾人所需之物。吾人以為:我等天生為相互需要者,吾人必需互相幫助,吾人希望陛下能同意此點,而我臣民亦不能不作此類之嘗試。如陛下能促成此事,且給予安全通行之權,並給予吾人在於貴國臣民貿易中所極需之其他特權,則陛下實行至尊貴仁慈國君之能事,而吾人將永不能忘陛下之功業。吾人極願吾人之請求為陛下之洪恩所允許,而當陛下之仁慈及於吾人及吾鄰居時,吾人將力圖報答陛下也。願上帝保佑中國皇帝陛下。耶穌誕生後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授於格林威治宮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李先念邀請英國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訪華,伊利沙伯二世決定將那封時隔390年的信作為贈禮送給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伊利沙伯二世女皇表示:

「390年前那封信未能到達你們這個偉大而美麗的國度,今天終於由我本人平安地送到了,我為此感到由衷地自豪。」[50]

逝世

伊利沙伯從未結婚,她的死結束了都鐸王朝。在她的晚年,當她不得不確定她的繼承人時,她越來越傾向她的表侄外孫,被她處死的蘇格蘭瑪麗女皇的兒子占士。但她從未正式命名他為繼承人。1603年3月24日她死於舒梨郡的列治文宮。她被安葬在倫敦西敏寺。她的繼承人是占士一世,這位占士當時已經成為蘇格蘭的占士六世了。此時,英格蘭和蘇格蘭共戴一君,開始了不列顛統一進程的第一步——皇室聯合,但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國家依然保持自己獨立運作的政府。她去世50年之後,英國內戰爆發了,奧立佛·克倫威爾殺了國王,自命為護國公,英國成為短命的英吉利共和國

有現代觀點認為,伊利沙伯的死因是長期使用以碳酸鉛為主要原料的鉛粉美白肌膚導致鉛中毒[51],該款名為「威尼斯錫茹斯」(Venetian ceruse)的鉛白化妝品確實於伊利沙伯在位的16世紀已經得到普及[52],但也有歷史學家反駁指伊利沙伯鉛中毒致死說的證據不充分[53][54]

影響和評價

伊利沙伯是英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君主。2002年,在由BBC主持的民眾公選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中,伊利沙伯名列第七,超過了英國各地各代所有其他君王。2005年,在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的紀錄片《英國最偉大的君主》中,歷史學家和評論家們分析了十二位英國君主,並為他們評分(根據六項指數,如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等,滿分為60分),伊利沙伯贏得了最高的48分[55]

她在位期間是英格蘭在近代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政治、軍事、經濟、金融、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她即位後,可以說,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在她的領導下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開闢了美洲殖民地,改良貨幣,成立西班牙公司利凡特公司威尼斯公司英屬東印度公司等倫敦市法團以及倫敦市行業商會所下屬的特許公司。她還實施礦山、煤炭、玻璃、鹽、鐵的壟斷,並頒佈工匠法、救濟法、流浪乞丐處罰法以促進就業。她在位時莎士比亞斯賓塞弗朗西斯·培根等名人輩出,被稱做英格蘭文藝復興

伊利沙伯一世得到民眾的普遍懷念與崇拜。她經常在話劇或小說中出現。1971年格蓮黛·積遜拍攝的《伊利沙伯女皇》和《蘇格蘭瑪麗女皇》深受歡迎。1998年姬蒂·白蘭芝在《伊利沙伯》中扮演女皇年輕的時候,茱迪·丹芝在《莎翁情史》中扮演年老的女皇。美蘭達·理察在電視連續劇《黑爵士》中表演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女皇。同性戀先驅昆汀·克利斯普在《奧蘭多》中扮演她。斑傑文·布烈頓在他為伊利沙伯二世的加冕作的歌劇《讚美》中描繪了她與羅拔·德弗羅的關係。2007年末,電影《伊利沙伯》的續集《伊利沙伯:輝煌年代》上映,仍由姬蒂·白蘭芝飾演女皇,描述女皇登基後的一系列文治武功。

對後來不列顛的統治者來說,伊利沙伯的統治期和當時的許多人物有特別的意義。沃爾特·雷利爵士、德瑞克爵士和馬丁·弗羅比舍爵士成為後來的探險家的原型,威廉·莎士比亞克里斯托弗·馬洛爵士和弗蘭西斯·培根爵士成為後代作家的模範。

伊利沙伯以寬容開明的政治而著稱。她謹慎靈活地處理與議會的關係,在議會與皇權發生矛盾和衝突時進行妥善處置。如1601年,伊利沙伯一世女皇曾要求議會通過她所開列的某些商品為王家專賣商品,遭到議會的激烈反對和抨擊。此時伊利沙伯一世表揚了議會的行為並進行了下詔罪己,避免了皇室與議會的衝突進一步升級。可以說,在處理國事上,女皇靈活而審慎的政治手腕,保持了英國政治的平穩發展。 在宗教問題上,伊利沙伯雖然以鐵腕統治,但同時相對於她在歐陸上的對手來說,她給予她的指揮官和顧問們更大的自由。伊利沙伯時期政治的相對開明,也是導致在宣揚「君權神授」的斯圖亞特王朝從蘇格蘭入主後,英格蘭各階層由於強烈反差而開始追求民主自由等價值,並最終引發英國內戰和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民主政權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利沙伯使英國經濟得到了復甦和蓬勃發展。她在位時英格蘭對荷蘭和北德意志漢莎聯盟的羊毛交易不斷增長,這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伊利沙伯統治初期接受了瑪麗留下的三百萬英鎊的巨債,伊利沙伯、西塞爾和她的其他官員不得不採取極端手段來限制國家的支出,這些手段有時帶來了其他的困難,比如許多士兵(包括抵抗無敵艦隊的士兵)很久得不到薪金,但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這個情況得到好轉。當與西班牙的戰爭開始時,英格蘭的經濟盛況是從亨利七世以來從未有過的。

另一方面,不少歷史學家也提出了對伊利沙伯時代的批評。一些現代歐洲歷史學家和傳記作者開始質疑歷來對都鐸時代的正面評價(例如:Somerset, Guy, Haigh, Ridley, Elton)。從軍事上來看,伊利沙伯的英格蘭並不很成功。雖然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擊敗,但這只不過是一場從1585年至1604年持續近20年的戰爭的開始。1595年一支西班牙襲擊隊在康和登陸,並將該郡的大部分地區投入戰火,這是歷史上少數次外國軍隊在英國登陸的事件之一。伊利沙伯的猶疑不決,對軍事行動尤其不利。在1589年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遠征中,英軍沒有攜帶圍攻炮和火炮。但她的小心謹慎是有原因的,也許它們出於長遠的考慮:假如沒有一個堅實的戰略,她不願英格蘭捲入昂貴的、不一定成功的冒險,因此她不願在對付強大的軍隊或艦隊作戰時浪費珍貴的資源。另外,與西班牙的戰爭給英格蘭的經濟重新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儘管伊利沙伯使英國擺脫了瑪麗一世留下的巨債,但從1590年代開始英格蘭再次負債。尤其愛爾蘭的游擊戰給英格蘭的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它被稱為「英格蘭國庫的漏斗」。伊利沙伯不得不出售國有地面以及官職。1603年英格蘭的債務再次達到三百萬英鎊,與伊利沙伯統治開始時相差不多。不過占士一世後來在和平時期欠債的速度遠超過伊利沙伯,而伊利沙伯留下的債務並不是無法控制的。

最近對伊利沙伯統治的批評集中在英格蘭的非洲販奴活動和她在愛爾蘭的失策,這個失策嚴重地影響了英國和愛爾蘭的發展。英格蘭是在1562年加入跨大西洋的販賣黑奴的活動,當時約翰·霍金斯爵士開始了高利潤的偷賣奴隸,他從幾內亞或其他非洲港口獲得他的人類商品,然後將他的俘虜運到西印度的西班牙奴隸市場上出賣。一開始伊利沙伯女皇責備霍金斯參加這樣不道德的貿易,但當霍金斯向她顯示他的事業的利潤後,她很快就改變了她的見解,不僅包庇霍金斯的貿易,而且直接從中得利,甚至為他提供船隻和人員。1570年,伊利沙伯被羅馬教廷處以破門律後,對天主教徒的迫害更加劇,使英格蘭和愛爾蘭民族的關係更加惡化。1594年開始九年戰爭終於爆發,愛爾蘭反抗者使用游擊戰的手段來消磨和挫敗來鎮壓他們的、裝備良好和有訓練的英格蘭士兵。對英格蘭來說,這場戰爭尤其昂貴,英軍受到多次巨大損失,最後英軍不得不採用焦土政策;假如有愛爾蘭人被懷疑參加反抗,他就全家被殺,英軍燒毀田野,破壞農莊,製造了一場空前的人為大饑荒。

1604年,占士一世在他的第一個命令中向愛爾蘭道歉,才結束了這場戰爭。但這場戰爭的殘酷性使愛爾蘭人對英國人的仇恨、敵對和不信任一直遺傳至今。

不過,英格蘭參加奴隸買賣和對愛爾蘭的政策也得按當時的情況來分析看待。雖然伊利沙伯對霍金斯的貿易在道義上予以指責,但她當時面臨着三百萬英鎊的巨債,霍金斯為她提供的經濟來源是她所不能拒絕的。不論如何,英國在伊利沙伯時期的奴隸貿易遠小於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小於後來荷蘭在17世紀的奴隸貿易。

總體而言,伊利沙伯執政時期的功績與貢獻遠抵過負面評價。她使英國在經濟、文化、政治方面均得到了極大發展,毫無疑問是英國有史以來最為偉大的君主之一。伊利沙伯一世開創的英國第一個「黃金時代」的影子至今仍留在民眾的心中,並使她得到持續的懷念與愛戴。

在其統治時期,出現許多著名人物,包括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克里斯托弗·馬洛本·瓊森桂冠詩人愛德蒙·史賓賽將史詩《仙后》獻給她;海上探險家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成為第一個環航地球的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爵士發表對哲學政治的觀點;沃爾特·羅利爵士漢弗萊·吉爾伯特爵士北美建立英國殖民地維珍尼亞州(原來的英國殖民地,現為美國的一個)是以她「貞潔女皇」的稱號來命名。

祖先

More information 先祖 ...
先祖
 
 
 
 
 
 
 
 
 
 
 
 
 
 
 
 
 
 
高祖父:歐文·都鐸
 
 
 
 
 
 
 
曾祖父:列治文伯爵英語Earl of Richmond埃德蒙·都鐸
 
 
 
 
 
 
 
 
 
 
 
高祖母:英格蘭皇后嘉芙蓮
 
 
 
 
 
 
 
祖父: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
 
 
 
 
 
 
 
 
 
 
 
 
 
 
外高祖父:森麻實公爵約翰·博福特
 
 
 
 
 
 
 
曾祖母:伯爵夫人瑪嘉烈·博福特
 
 
 
 
 
 
 
 
 
 
 
外高祖母:公爵夫人瑪嘉烈·比徹姆英語Margaret Beauchamp of Bletso
 
 
 
 
 
 
 
父: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
 
 
 
 
 
 
 
 
 
 
 
 
 
 
 
 
 
外高祖父:第三代約克公爵理查·金雀花
 
 
 
 
 
 
 
外曾祖父: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四世
 
 
 
 
 
 
 
 
 
 
 
外高祖母:公爵夫人塞西莉·內維爾英語Cecily Neville, Duchess of York
 
 
 
 
 
 
 
祖母:英格蘭皇后伊利沙伯
 
 
 
 
 
 
 
 
 
 
 
 
 
 
外高祖父:里弗斯伯爵英語Earl Rivers理查·伍德維爾英語Richard Woodville, 1st Earl Rivers
 
 
 
 
 
 
 
外曾祖母:英格蘭皇后伊利沙伯·伍德維爾
 
 
 
 
 
 
 
 
 
 
 
外高祖母:伯爵夫人傑奎塔
 
 
 
 
 
 
 
英格蘭女皇伊利沙伯一世
 
 
 
 
 
 
 
 
 
 
 
 
 
 
 
 
 
 
 
 
外高祖父:傑弗里·博林英語Geoffrey Boleyn爵士
 
 
 
 
 
 
 
外曾祖父:威廉·博林英語William Boleyn爵士
 
 
 
 
 
 
 
 
 
 
 
外高祖母:爵士夫人安妮·豪
 
 
 
 
 
 
 
外祖父:第一代渭州英語Earl of Wiltshire奧蒙德伯爵英語Earl of Ormond (Ireland)湯瑪斯·博林
 
 
 
 
 
 
 
 
 
 
 
 
 
 
外高祖父:第七代奧蒙德伯爵湯瑪斯·巴特勒英語Thomas Butler, 7th Earl of Ormond
 
 
 
 
 
 
 
外曾祖母:爵士夫人瑪嘉烈·巴特勒英語Lady Margaret Butler
 
 
 
 
 
 
 
 
 
 
 
外高祖母:伯爵夫人安妮·漢克福特英語Anne Hankford
 
 
 
 
 
 
 
母:英格蘭皇后安妮·博林
 
 
 
 
 
 
 
 
 
 
 
 
 
 
 
 
 
外高祖父:第一代羅福公爵約翰·霍華德
 
 
 
 
 
 
 
外曾祖父:第二代羅福公爵湯瑪斯·霍華德英語Thomas Howard, 2nd Duke of Norfolk
 
 
 
 
 
 
 
 
 
 
 
外高祖母:嘉芙蓮·莫林斯女爵士
 
 
 
 
 
 
 
外祖母:伯爵夫人伊利沙伯·霍華德英語Elizabeth Boleyn, Countess of Wiltshire
 
 
 
 
 
 
 
 
 
 
 
 
 
 
外高祖父:腓特烈·蒂爾尼英語Frederick Tilney爵士
 
 
 
 
 
 
 
外曾祖母:舒梨伯爵英語Earl of Surrey夫人伊利沙伯·蒂爾尼英語Elizabeth Tilney, Countess of Surrey
 
 
 
 
 
 
 
 
 
 
 
外高祖母:爵士夫人伊利沙伯·切尼英語Elizabeth Cheney, Lady Say
 
 
 
 
 
 
Close

大眾文化

在電影電視中,伊利沙伯女皇的形象時常出現。包括:

電影

電視

音樂劇

註釋

參考文獻

傳記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