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以諾書(吉茲語:መጽሐፈ ሄኖክ,mets'iḥāfe hēnoki;英語:Book of Enoch)是啟示文學作品之一,記載了在大洪水之前以諾與上帝同行三百年(詳見以諾)期間所見的異象。以諾書分成以諾一書(1 Enoch)、以諾二書(2 Enoch)和以諾三書(3 Enoch Yeung)三本。大部分的基督教會以及現代的猶太教團體多視其為非正典。[1][2]
以諾一書,又名為《埃塞俄比亞以諾啟示錄》,因為它最完整的抄本是用埃塞俄比亞文寫成的。此書亦有亞蘭文和拉丁文的抄本殘卷,所以有學者認為其原文可能是以亞蘭文或希伯來文寫成的。以諾一書應是在不同時期由不同人寫成的[3],而成書的地方亦被學者認為是在巴勒斯坦。在死海古卷中亦見其殘卷,因此學者認為猶太教的愛色尼人可能時常誦讀這書。
以諾書在猶太人和基督徒當中,以諾一書是最為人熟悉的,而《新約·猶大書》的作者被認為深受此書影響。在其他兩約之間時期的次經中,以諾一書多次被引用。初期教會及教父們十分重視這書,其中以特土良為代表;但第四世紀開始,教會開始改變態度,因為奧古斯丁和耶柔米並不看重此書。自此以後,此書僅在埃塞俄比亞東正教教會中和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常被提及。
成書時間方面,學者認為此書的成書時間較長,大約由公元前三世紀到一世紀。
以諾一書其「一書」之稱不僅僅是學術慣例,而是要強調此書與其他以諾書(以諾二書、三書)之差別[4]。以諾二書、三書的內容、成書時間、原文語言均與一書不同。以諾二書是「放大了創世紀 5:21-32 的內容;即是由以諾的生命至洪水前的一段時間。」[5]二書的原卷只有公元第一世紀的古教會斯拉夫語版本能夠保留。三書是更後期的作品,正如亞歷山大(Alexander)指出:「三書的重點是拉比·以實瑪利往天堂,見到上帝的寶座及馬車,接收來自天使長梅塔特隆的啟示,及觀看上天的奇妙。」[6]三書以希伯來文寫作,假設接納三書所述對象是拉比·以實瑪利,則寫作時間是公元第二世紀,因為拉比·以實瑪利於公元132年的巴爾科赫巴起義過後不久離世。[7]
以諾一書分為五卷:
另外,以諾一書還有第一百零八章,稱為另一卷以諾所寫的書,是描述罪人受罰的異象,以勉勵義人忍受在世上的痛苦,等待將來的審判。
在基督教神學上,《以諾一書》是十分重要的著作,因為它幫助讀者了解兩約之間的猶太教思想;例如,以諾以不同的名字稱呼神,包括:至高者、至聖者和至大者等等。此書又特別解釋創世記第六章的一至四節,視此經文為講述天使墜落。在《舊約聖經·但以理書》第七章中所描述的「人子」與《新約聖經》中所指的「天上的彌賽亞」都可以在以諾一書中找到相同的記載,並且指出,人子是那位公義,並且將會審判世界的彌賽亞。此書又以對末世論的描述詳盡而聞名,書中詳細地描述到末日的審判,罪人在陰間永受刑罰,而義人則復活並得到永生。在末日,彌賽亞將再臨,並且祂的王國和新耶路撒冷城將被建立。
以諾一書和但以理書都是猶太教中重要的啟示文學,並且都對新約聖經中的作者們有很多的影響。與以諾一書最有直接關係的經文是猶大書第十四節到第十五節:「亞當的七世孫子以諾曾經預言這些人說:看哪,主帶着祂的千萬聖者降臨,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的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祂的剛愎話。」另外,聖經新約對人子、彌賽亞與祂的國度、天使和魔鬼等思想都直接或間接地跟以諾一書有關。
以諾二書不同於以諾一書,它的來歷、文本的完整性和寫作日期都有很多爭議,所以有部分基督宗教的宗派視之為偽典;但又有神學家認為,書中所記載的內容都與基督宗教對聖經的看法同出一轍。
以諾二書分成四卷:
《以諾三書》是以希伯來文寫成的猶太啟示文學,與《以諾一書》和《以諾二書》沒有直接的關係。
《以諾三書》據稱是出自大祭司以實瑪利之手,記述了他在天使梅丹佐(天使化的以諾)的幫助下漫遊天庭,看到神的寶座、戰車、和眾天使。
以諾三書分成三卷: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