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簡稱世界史,一般是指有人類以來地球上歷史的總和,雖然世界歷史本身早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就存在,但人類一直到近現代才真正用這個概念來研究和述說歷史。世界歷史根據不同的時間段,可以分為古代史、中世紀史、近代史、現代史等;而根據不同的地區,又可分為不同地區的歷史,例如亞洲史、歐洲史、美洲史等,再依國家、地區細分,則有中國歷史、法國歷史、美國歷史等;根據不同的代表事物,可以分為不同事物的歷史,例如環境史、航空史等;根據不同的門類,還可以分為經濟史、城市史......
「世界史」概念和研究的演變
被譽為歷史之父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著《歷史》一書,雖然只記述部份歐洲、地中海沿岸、西亞等地中心的地區所發生的波希戰爭,卻已發展出國與國間的相對關係,是目前所知較早具有世界史觀念的著作。但因這些記載多來自口耳相傳,故也有人認為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修昔底德才是歷史之父。
在東方中國歷史著作司馬遷的《史記》,大體以中國為中心,僅略提及四夷(外族),但也可大致代表當時中國人所知的世界。
中世紀以後,西方史學受到基督教影響,開始出現把全世界視為統一的,將世界歷史作為走向天國歷程的觀念。最明顯受此影響的是艾克哈德的《世界編年史》,可以說是最早的一本「世界史」著作。
但早期的「世界史」不大可能記述本身文明之外的歷史,因此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則必須要待近世的地理大發現以後才逐漸出現,但早期受文藝復興的影響,是先開始對各地區而不是整體的世界歷史產生興趣,而啟蒙運動則促使西方真正對於全世界的歷史發展產生興趣,到十九世紀史學更進一步發展,並形成許多解釋世界歷史的理論,雖然當時對於世界史的了解,常是西方中心及進化史觀式的,但是已近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
這種世界史的概念也在西方向外發展的過程中影響到世界各地,如日本在十九世紀末開始研究世界史,中國知識分子也開始探求世界歷史,但在歐洲,一直到二十世紀中後期,歐洲史仍然是學術主流,直到1980年代以來,打破以西方為中心的觀念後,歐洲以及美國的歷史課程主流,才開始由西洋史轉向世界史。
在唯物史觀中,世界歷史是指各民族、各國家通過普遍性的交往,打破相互孤立、相互隔絕的狀態,進入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繫的世界整體化的歷史[1]。
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是石器時代的第一個時期。
根據遺傳學與化石學所提供的證據顯示,現代人類「智人」的發源地應該是在非洲 。其大約在二十萬年左右出現,其時為舊石器時代,人類已進化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人類的祖先,如「直立人」曾經使用簡單工具達數千年,但隨着時代演進,工具變得更為精練與複雜。人類亦隨之創造了語言與下葬儀式。
此時期的人類亦可以裝飾自己的外表。此時所有人類都是獵人與採集者,並且普遍過着遊牧的生活。
現代人很快便從非洲和亞歐兩洲的非結冰地帶散播至世界各處。在最近的冰河時期時,人類更大量移民至北美洲與大洋洲,而現時的溫帶區在當時是極不適合生活的。縱使如此,在冰河期完結時,即大約一萬二千年前,人類已移民至地球上所有非冰封的土地上。
獵人與採集者的社會逐漸細分,並開始出現階級觀念,而且長途接觸亦變得可能,如澳洲原住民使用的原始「高速公路」。
大部份獵人與採集者的社會最終將發展為農業社會,或融入於其他較大型的農業社會。然而,未發展為農業社會的群體,最後也許被消滅,或維持孤立,這種小型獵人與採集者的社會在今天的偏遠地區仍時有所見。
中石器時代為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間的一段人類科技發展時期。其在更新世末期,即大約一萬年前開始,終結於農業的出現,而這時間在各地區不盡相同。在部份例子裏,如近東地區,農業在更新世末期已開始出現,因此其中石器時代是極短暫的,且難以定義。在那些沒有受到太多冰河時期衝擊的地區,有時候會比較傾向使用「後舊石器時代」這個詞。而那些受到較大環境因素影響,如處於後冰河時期影響帶的地區,則有着更顯著的中石器時代,最少達數千年之久。以北歐為例,那裏的部落社會因為所居住地區氣候較溫暖而且有着食物供應豐富的沼澤地,所以可以較遲發展農耕,因此其中石器時代較長。這些環境條件製造了具有特色人類生活,並且被紀錄下來,諸如馬格爾莫斯文化(Maglemosian)與阿齊利文化(Azilian)。但這樣的環境條件同樣使得北歐的新石器時代遲至公元前四千年才來臨。
此時期的遺跡不多,主要是貝塚(midden,或稱垃圾堆)。在森林地區,砍伐森林的活動開始出現,但是要在新石器時代才大量進行,因為那時的人們需要通過砍伐森林來開墾更多耕地。
中石器時代的特徵是大量使用着小型而複雜的燧石工具,諸如小結石(microlith)與小鏨子(microburin)等。釣魚用具、石製手斧與木製物品如獨木舟和弓箭等亦在部份中石器時代的遺址發現。
新石器時代為石器時代的原始科技與社會發展的最後階段。其約於公元前一萬年開始,而主要特徵是早期部落群居、農業、畜牧業與工具的發展。
在半坡遺址(今陝西省西安市)考古學家發現了粟,這證明他們開始種植農作物,以及發現他們開始養牲畜。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
根據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所形容,在大約公元前九千年出現的農耕社會是一項革命性的大轉變。在大約公元前九千五百年,蘇美爾人首先開始務農。在大約公元前七千年,農業傳播至印度,而在大約公元前六千年,其傳播至埃及,在大約公元前五千年,中國人亦開始務農。在大約公元前二千七百年,農業傳播至中部美洲。
蘇美爾人在大約公元前五千五百年開始有系統地灌溉農作物,並且出現社會分工。而此時青銅與鐵開始取代石頭作為農務與戰爭的工具。在公元前三千年的歐亞大陸上,銅製與青銅製的工具、裝飾品與武器開始普及。緊接着青銅時代,在東地中海、中東與中國等地陸續出現鐵製工具與武器。
在公元前九百年出現的查文文化誕生前,美洲人可能並沒有金屬工具。而在其後的莫切文化則有着金屬製的盔甲、刀子與餐具。即使使用金屬工具較少的印加文明亦有着金屬犁頭。然而在秘魯土地上的考古學研究仍然只有很少,大部份奇普,印加人使用的繩結形式的紀錄工具在西班牙征服秘魯時被燒毀。儘管如此,在公元2004年,考古學家仍在秘魯發掘出整個古代城市遺跡。部份證據顯示秘魯被歐洲人開發前,當地人已懂得製作鋼材。
而河谷在此時則成為早期文明的搖籃,如中國的黃河、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恆河流域與中東的兩河流域。部份過着遊牧生活的人們,如澳洲土著與南非的布須曼人則在近代前仍沒有農業出現。
很多歷史學家將信仰的起源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大部份此時的信仰包括對母親神(Mother Goddess)、天父(Sky Father)、太陽與月亮的崇拜,並視太陽與月亮為造物主。
文明的興起
文明的誕生必須依賴於穩定的農業地區,因此農業的出現引起了少數主要轉變,因為農業的生產帶來充足的糧食,使得人們不需要再從事漁獵與游牧性活動,其亦使得人口密度可大量提升,逐漸的人類的社群開始出現分工,在農業生產的穩定條件下,開始出現相因應的相關行業,例如農具:犁、耙的製造而出現手工業,又因為人類的社群需要管理與規劃,政治性的需求因而誕生,從而出現國家。對於「國家」(state)一詞有着數個定義。韋伯與伊里亞斯將其定義為一群有組織的人群合理地獨佔着某一特定的地區。
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至三千年間,首批國家在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與印度河谷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最多存在着3000個城邦。古埃及則是先有國家,而沒有城鎮,但城鎮很快亦冒起。一個國家需要軍隊來保衛其領土。而軍隊則需要官僚機構來負責維持。唯一例外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因為該處的國家並沒有證據顯示曾擁有着軍事力量。
而在此時,中東地區的國家間開始爆發戰事。世界上首條和平條約,卡疊什和約,是在公元前1259年,由赫梯人與古埃及人所簽訂。這時古代著名的大帝國開始陸續出現,諸如亞述帝國(公元前八世紀)、波斯帝國(公元前六世紀)、孔雀帝國和馬其頓帝國(公元前四世紀)、秦帝國和帕提亞帝國(公元前三世紀)、羅馬帝國(公元前一世紀)、 薩珊王朝(公元三世紀)。
在公元751年,中東與東亞的兩大帝國首次爆發衝突,當時統治中東的阿拔斯王朝與統治中國的唐朝在怛羅斯決戰,結果唐軍戰敗。而史上以陸地連續性計,最大的帝國蒙古帝國則在公元13世紀出現。此後,大部份居住在東歐、亞洲的人們均隸屬於國家統治下,而在墨西哥與西南非亦有着文明國家。諸國不斷擴張,並控制著越來越多的土地與人口;最後一塊「無主土地」-南極洲亦在公元1878年的柏林會議裏被瓜分。
在農業發展的同時,糧倉產量也大增。因此不從事農耕的人們也可以獲得糧食,而城市亦因而出現。城市成為國家的重要地區,而居住在城市裏的人們幾乎不從事農業生產。城市由附近的鄉郊地區獲取食糧,作為回報,則為鄉郊地區提供軍事力量保衛其財產。
城市的發展導致了文明的誕生:首先是下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文明(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其後是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公元前三千三百年)和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公元前三千三百年),接着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二千五百年)。有證據顯示當時的城市已頗具規模,並且有着高度社會與經濟複雜性。不過上述文明皆是獨立發展的,互不隸屬。在此時,書寫與貿易正式在人類社會出現。
中國首個進入信史時代的朝代是約於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出現的商朝。而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克里特島、希臘本土與小亞細亞中部的赫梯王國開始出現。在美洲,馬雅文明、莫切文化與納斯卡文明等約在公元前十世紀末於中美洲與秘魯等地出現。而用於交易的貨幣則首先出現於呂底亞。
長途貿易路線於公元前三千年首次出現,位於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與位於印度河谷的哈拉巴人進行貿易。中國與敘利亞間的絲綢之路約於公元前二千年出現,而位於其間的中亞城市與波斯則為此交易路線主要中轉站。腓尼基與古希臘文明在公元前一千年至公元前一世紀間於地中海地區形成了貿易帝國。而阿拉伯人則於首個千年的末期與第二個千年的初期(公元650年至公元1250年)控制了印度洋、東亞與撒哈拉沙漠的貿易路線。在首個千年末期,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亦控制了地中海地區的貿易。而在第二個千年初期,意大利人取代其位置,控制了地中海地區的貿易。法蘭德斯與德意志的城市則在第二個千年初成為北歐貿易路線的中心。在任何地區,主要的城市皆位處貿易路線的樞紐地帶。
新的哲學與宗教在東方與西方世界皆不斷湧現,特別是在公元六世紀左右。不論何時,世界上均有着很多不同的宗教,如印度的印度教與佛教、波斯的祆教等早期主要宗教。閃米特諸教在此時亦開始冒起。在中國,人們直至今天仍受到儒、墨、道、法四家的思想所影響,其中以儒家為甚。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人二千年來深受其薰陶。在西方,以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希臘傳統哲學思想,則在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四世紀進行征服戰爭後散播至整個歐洲和中東。
主要文明與地區
在公元前一世紀,於地中海、恆河與黃河地區出現了龐大的帝國。在印度,孔雀帝國統治了大半的印度次大陸,而僅存的小部份印度南部地區則由潘地亞所控制。在中國,秦朝及其後的漢朝建立了中央集權式的大帝國。在西方,羅馬人自公元前三世紀開始以侵略與殖民的手段來擴張領土,於奧古斯都在位時,即耶穌基督出生的年代,羅馬控制了地中海沿岸大部份地區。
這些大帝國的擴張使得其成為該地區的中心地帶,並在完成擴張後出現了較為和平的時期。這種相對的和平使得商人可以從事國際貿易,而當中最為知名的要算是絲綢之路的興盛。但這些帝國亦面對着很多共通問題,如其需以巨額的支出來維持龐大的軍隊和中央官僚體系。為了保持帝國的完整,帝國政府開始向農民徵收重稅,結果出現了土地兼併現象,並且日益加劇。而居住於邊境地區的蠻族亦不時向這些帝國進行侵擾,這加速了其內部的崩潰。在中國,強大的東漢逐漸衰弱並於公元220年分裂為三個國家,中國史上的第一帝國宣告結束;而在西方,羅馬帝國亦於此時開始分崩離析,日耳曼民族相繼入侵。
但歷史不斷重演,在歐亞、美洲與北非的溫帶地區,大帝國此起彼落,從未間斷。
羅馬帝國由公元二世紀末開始逐漸崩潰,這大約與基督教由中東散播至歐洲同時期。羅馬帝國的西半部在公元五世紀被來自德意志地區的日耳曼人所佔領,並且分裂為很多國家,而羅馬城則成為教宗國的領土;而帝國的東半部則演變為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在數個世紀以後,查理曼大帝國結束,由鄂圖一世繼位,分裂成三個,東、中、西法蘭克,其中,東法蘭克的國王鄂圖一世逼迫教宗加冕為帝,後自稱神聖羅馬帝國,其主要控制了現今的德國與意大利大部份地區。
在中國,秦朝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中央集權式的專制國家。之後的四百年間,由統一強盛的漢朝統治。漢朝之後封建國家開始分裂,原居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於公元四世紀初開始入侵,史稱五胡亂華,並使中國北方陷入長年的混戰裏。4世紀到6世紀是分裂的南北朝時期。直至公元589年,隋朝統一中國,結束了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戰亂。而其後的唐朝在前期的統治里開創了盛世局面。然而唐朝在安史之亂後開始分崩離析,中國重新陷入混戰,直至公元979年,北宋重新統一中國為止。然而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壓力不斷增加,整個中國北方於公元1141年陷入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國之手,其後全中國更於公元1279年被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統治。十三世紀的蒙古帝國控制了大部份歐亞地區,成為史上以連續陸地領土計,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在此時,印度北部由笈多王朝所控制,而在印度南部,則由三個小王國所控制,分別是哲羅、朱羅與帕拉瓦。而這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使得印度教文化得以在公元四世紀與五世紀間進入黃金時代。
在中美洲亦出現了很多的文明,其中以馬雅與阿茲特克較為著名。而隨着奧爾梅克文明逐漸式微,很多馬雅城邦逐漸興起,並且很快便遍佈猶加敦半島與鄰近地區。而其後的阿茲特克帝國則建基於其鄰近文明並且深受被征服的人們如托爾特克族的影響。
南美洲的印加文明在公元十四世紀與十五世紀興起,印加帝國,又稱為四方帝國(Tawantinsuyu)控制了整個安第斯山脈,並於庫斯科建都。印加人十分富裕與先進,其建立了卓越的印加道路系統與偉大的石造建築。
在公元七世紀,阿拉伯地區出現了伊斯蘭教,並且成為世界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宗教之一,印度(主要是現在的巴基斯坦)、中東與北非的人民均在其後改信伊斯蘭教。
在東北非,努比亞與埃塞俄比亞成為僅存的兩個沒有改信伊斯蘭教的基督教國家。伊斯蘭教國家在其時擁有較先進的技術,並且進行着跨撒哈拉沙漠的貿易。而對這些貿易所收取的稅款使得北非的國家變得富裕,亦使撒哈拉沙漠以南乾旱地區(Sahel)出現了一系列的王國。
世界歷史的發展並非是各文明地區各自獨立發展其各自的文明,很多的情況都是文明與文明之間互相影響所致。最早期的文明傳播是西亞與埃及文化傳播到克里特島,形成愛琴文明。愛琴文明在傳播到希臘半島,誕生出古希臘文化。
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影響方面,最著名的是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把古希臘文化與西亞、波斯文化相融合,並且進而影響到印度。再者中國的張騫通西域,也讓許多西域文物流入中國,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份,如:琵琶、葡萄酒。中國唐朝的造紙術西傳,促成西方知識的傳播與普及。
歷史上重大的爭戰也往往間接產生文明間的碰撞,進而發生相互影響。蒙古西征與十字軍東征,前者把火藥給帶進歐洲,但火藥帶來了更可怕的毀滅;後者雖然促成了歐洲的航運和商業發展,但卻使穆斯林世界(回教世界)與基督教世界的仇恨加深,衝突不斷。
近代
早期的農業帝國往往被其週遭環境所限制,其生產力持續低下,並且很易因自然災害而出現民變,致使政權出現轉變。但是在公元一千年左右,世界歷史出現了質的改變。經由貿易累積而來的先進技術與財富拓闊了世事的可能性。這些轉變在農業大國裏最為顯著,如中國、印度與部份伊斯蘭世界。
中國是首個於公元一千年左右發展出先進的貨幣經濟並且打破早期環境限制的國家。當時中國的自耕農不再自給自足,而是將其生產換取其他物品。而其農業系統是在當時歐亞大陸裏最為發達的,因為其擁有最大的未都市化土地。其技術是當時世界裏最為先進的,並且在鐵器生產、風箱、懸索橋建設、印刷與指南針領域具有壟斷地位(參看李約瑟)。此時中國的宋朝看似處於和六百年後歐洲出現巨大轉變的同一位置,然而其卻於此時受到北方女真族的攻擊,只能退居江南,此時期的中華文化正處於巔峰階段,但是由於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政權的軍事侵擾,經濟與文化發展受到沉重打擊,在最後更於公元1279年元朝滅亡。
表面上,於公元十四世紀開始的歐洲文藝復興只是因應世界其他地方的轉變而誕生。但其卻引發了研究學問的精神,並導致了人文主義、科學革命,並最終致使工業革命出現。然而,在公元十七世紀所出現的科學革命並沒有立即對技術革新起到作用,直至公元十九世紀後半葉,科學理論上的改進才實際應用至發明創作裏。歐洲在公元十八世紀所發展出的兩大優勢為:企業文化與跨大西洋貿易所積累的財富。但是在公元1750年,世界上勞動生產力最大的中國,仍然處於與以跨大西洋貿易為主導的歐洲經濟同一水平上[2]。
對於歐洲於公元1750年後開始主導世界,大英帝國英倫三島成為工業革命中心的現象,有着很多不同的解釋。韋伯認為這是因為宗教改革使得歐洲人變得更為勤勞。另一種社會經濟學解釋則以人口統計學的角度來解釋:歐洲因為有着終生獨身的神職人員、殖民活動、高死亡率的都市中心、接連的戰爭和遲婚,使得其人口增長相較亞洲的國家而言受到較多的限制。勞工短缺意味着資源可以用在節省勞工的技術改革上,如水輪與磨坊、紡紗機與織布機、蒸汽機與輪船,而不是以巨大的資源來維持龐大的人口。亦有人認為歐洲的制度較為優越,其較世界其他地方更着重財產權與自由市場經濟,然而在近年,部份學者如彭慕蘭開始挑戰這種觀點。
歐洲的地理亦在此扮演着重要角色。中東、印度與中國皆被山脈所圍繞,但一旦越過這些天然屏障則是一片廣闊的陸地。對比之下,阿爾卑斯山、庇里牛斯山與其他山脈橫貫歐洲,使得歐洲大陸被分割為數個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歐洲大陸在面對中亞民族入侵時得到保護。在火器出現前的年代,所有歐亞大陸的土地均受到中亞草原民族的侵擾。這些遊牧民族在軍事上較處於大陸邊緣的農業國家優越,一旦其成功越過諸如印度與中國外圍的山谷時,則變得銳不可擋,而這些入侵往往是毀滅性的。公元1258年,隨着巴格達被蒙古人攻陷,伊斯蘭黃金時代消亡。與此同時,印度與中國亦被其大舉入侵。歐洲大陸東部也遭到嚴重破壞,但西歐尤其英國較少受到蹂躪。
此外,歐洲的地理亦帶來與別處不同的地緣政治。中國、印度與中東地區在歷史上往往有着一個主導國家。在公元一千六百年左右,鄂圖曼帝國控制大部份中東地區、明朝主導著中國地區、而蒙兀兒帝國則控制著北印度。與之對比,歐洲大陸則存在着很多不同且關係錯綜複雜的國家。泛歐洲帝國,除了早期的羅馬帝國外,均持續不了多少時間。然而,在敵對邦國間的高度競爭卻是歐洲在其後成功的因素之一。在其他地方,穩定往往勝於發展。在東亞,倭寇侵擾各國,致使中國明朝中後期至清朝中期實行海禁政策,海軍發展因這些政策而近乎停滯。在歐洲則沒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海禁政策,因為諸國林立,要使各國皆奉行同一政策極為困難。如果任何一個邦國自行引入這樣的一種限制,則其將會很快地墜後於競爭者,結果自取滅亡。
另一無庸置疑,使歐洲興起的地理因素則是地中海。上千年來,地中海在歐洲南部及非洲北部是重要的海上交通區域。
另外,相較於中緯度較適宜人居住的地區,熱帶地區則經常受到自然災害與寄生蟲的影響,使得當地人民較容易生病,對於科學革命和思想啟發並不是那麼好的搖籃。
唐朝驅逐突厥使得部份突厥人輾轉遁入西亞與東南歐一帶,他們乃是後來所稱之的土耳其人,當時這一部份地區正屬東羅馬帝國所轄,土耳其人進入此區消滅東羅馬帝國後,許多東羅馬帝國的學者西遷,因而造成歐洲史上的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於十四世紀在歐洲開始。儘管一些現代學者對這一人文藝術思潮是否有益於科學仍尚存疑慮,但是這個時期的確極大地促進了阿拉伯地區與歐洲的融合。這裏最重要的成就是所謂的小帆船,這種小帆船結合了阿拉伯三角帆與歐洲方形索船的優點,成為能夠橫跨大西洋的第一種艦船。由於航海技術的發展,哥倫布於1492年橫跨大西洋,使歐亞非大陸與美洲的信息與物產聯繫到一起。明永樂三年起,鄭和七下西洋,西至今非洲索馬里一帶。
從此一些歐洲國家開始進行海上擴張及海外殖民。
哥倫布橫跨大西洋作為最著名的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外部關聯事件之一,給兩個大陸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歐洲給美洲帶來了從來未曾遇過的疾病,有一個不是很精確的數字,據說或許有超過九成的美洲土著人死於一連串毀滅性的傳染病中。此外由於歐洲所擁有的技術優勢,諸如騎兵、鋼鐵和槍炮等,這使得他們征服了阿茲特克人、印加帝國以及其它的北美文明。
歐洲人獲得的美洲地理學知識,大部份都是由歐洲大陸的大西洋沿岸國家貢獻的,例如: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及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是第一批主要的征服者,並且對西方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很快,更北邊一些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和荷蘭開始取代其位置,統治了大西洋。通過一系列的戰爭,先是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戰爭,後是拿破崙戰爭,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的大帝國,領土遍佈全球,在其顛峰時期幾乎控制了世界陸地的四分之一,並因此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從美洲的土地上以及人民手中剝奪到的黃金和其它資源,皆被船運至歐洲。與此同時,大量的歐洲殖民者開始向這塊大陸移民。為了滿足新興殖民地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將非洲人做為奴隸的販賣活動開始了。很快美洲許多地方都充滿了奴隸這一下等階層。在西非,一系列國家沿着奴隸海岸而興起。這些國家剝削離海岸線更遠的非洲內陸各處的人民,逐漸繁榮起來。
與此同時,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取代了元朝在中國的統治。明朝前期統治平穩,國力強盛。中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明末,皇帝多平庸,長期不理政事,由宦官掌權,朝政敗壞。另一方面,因連年饑荒,造成民變四起,結果災民和飢兵結合成多股反明勢力,其中以李自成等的勢力最強。與此同時,東北地區的滿族在領袖努爾哈赤的領導下建國,與明朝對抗,成為明末的主要外患。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縊,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平定反明勢力,清軍順勢佔據中原,建立清朝。清朝前期國力強盛,前期的幾個皇帝積極有為,開創了大盛世(康雍乾盛世);並且排除了國內外的分裂勢力的危機,鞏固了國家安全與統一。後來統治逐漸沒落。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不斷受到歐洲列強的侵略。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朝滅亡,中華民國建國,推翻帝制,實行民主共和政體。
相對於其他地域的人,歐洲人在槍炮製造等軍事技術上處於優勢。就在入侵美洲後不久,歐洲人又開始入侵亞洲。十九世紀初,不列顛已經控制了南亞次大陸,埃及和馬來半島;法國控制着印度支那;荷蘭則佔據了荷屬東印度群島。英國同時還控制着一些仍屬於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地區,諸如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南非,並且英國在美洲殖民地的居民大量湧入這些地區。到十九世紀末期,連非洲最後一塊無主土地也被歐洲列強瓜分了。
歐洲的理性時期直接引發了科學革命,這場革命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並為工業革命打下基礎。工業革命發源於英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新式生產組織及模式如工廠、大規模生產、機械化等。新的生產模式使歐洲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勞動力生產更多的產品。理性時期的學術思潮引發了十八世紀晚期的美國和法國革命,催生了今天所知的民主。民主的發展對世事和生活品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工業革命時期,世界經濟建立在以煤為能源的基礎上,與之相應的是新的運輸方式如鐵路及蒸汽船的出現,這使世界變得更小了。與此同時,工業污染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破壞,以數十倍於原始社會的速度增長。
二十世紀
整個二十世紀見證了歐洲影響力的衰弱,這部分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歐洲內部的破壞,同時也由於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superpowers)的崛起。二戰後,世界各國為了消除國家間的衝突和阻止未來再現戰爭,而建立了聯合國,但這目的並沒有完全實現。1991年後,蘇聯的解體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也有些人稱之為「超級強國」(hyperpower)。
二十世紀同樣見證了意識形態對於世俗社會的強大影響。首先是俄羅斯在1917年十月革命後進入了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為1945年後的東歐和1949年後的中國所接受,並且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廣泛影響了第三世界國家。1920年代,軍國主義的法西斯專政者們控制了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
這些轉變體現於空前的規模和破壞性戰爭中。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歐洲古老的君主政體,削弱了法國和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證了軍國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和毀滅以及共產主義在東歐和亞洲的崛起。緊接着的就是持續四十年以美蘇為首以及他們各自盟友間的冷戰。核武器的發明將整個人類社會和各種不同的生活形態都置於一種危險的狀態中。冷戰所帶來的軍備競賽摧毀了蘇聯的經濟基礎,這個龐大的國家終於分崩離析,其部份從屬國重新以聯盟的方式組成了俄羅斯聯邦,而其他的則投向了西方世界的懷抱。
本世紀同樣見證了技術的長足進步,以及平均壽命和生活質量的極大提升。世界經濟的基礎由煤轉化為石油,新的通信和運輸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儘管城市的污染要低於使用煤的時代,但是技術進步的局限依然帶來了許多環境問題。
二十世紀下半葉,資訊時代和全球化極大地促進了貿易和文化交流。太空探測已經超出了太陽系。攜帶生命密碼的脫氧核糖核酸被發現了,人類基因組也正在排序中,這有望最終改變人類對於疾病的認識。現在一年中發表的科技論文比1900年以前所有發表的科技論文的總和還要多[3],並且以十五年增加一倍的速度發展着。[4]全球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斷增長,生產糧食所需的勞動力在這個世紀裏不斷地下降。
然而,這個時代還面臨着許多可以使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風險,這些風險可能來源於一些無法控制的全球危機,諸如宗教衝突、核擴散、溫室效應、其他由於化石燃料所引起的環境退化、因爭奪資源而導致的國際衝突、快速傳播的像愛滋病之類的傳染病及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等。
國家的發展總是從獲得的希望與失去的恐懼中獲得動力。國民對自己國家的認同,總是在外來者威脅而產生的鬥爭裏所獲得。在二十世紀終結的時候,世界見證了一個可視為新型的超級大國——歐盟的興起。二十一世紀一零年代,世界又見證了另一個亞洲國家——中國的崛起。類似於歐盟、中國,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國家也採取了一些試探性的步驟。然而,由不同的人,為了不同的目的所組織起來的國家,其產生、興旺、崩潰還會繼續地引發戰爭,並會伴隨着死亡、殘疾、疾病、飢餓以及種族屠殺,循環不斷。
歐洲諸國在政治上統治着全球,它們在歐洲以外的世界上大部份地區都建立了殖民地。西方文化由於工業革命而開始了現代化進程,並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間統治了世界,但同時它也被其它文明影響了。雖然總的趨勢是歐洲強勢的統一,但在世界的不同地區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異。
從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蘭西和大不列顛等商業帝國統治着海洋。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工業化以及社會和政治的變革使西方世界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產生不少的優越感。非洲和亞洲的大部都是由歐洲控制的,同時歐洲的後裔還統治着澳洲和美洲。關於「重塑世界」的新意識形態也逐漸浮出水面。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和帝國主義分子大都認為白種人更加優越,這使得他們相信應該靠着引進西方的生產方式、意識形態,諸如基督教等使「野蠻人」變得文明起來。用這種方式,儘管不能指望「野蠻人」變得像白人一樣,但至少可以使他們獲得一種更加「美好」、「道德」的生活方式。社會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也想藉此來使西方國家的工人階級變得「文明」起來。社會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並且繼續相信)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要為處於其中的公民的行為負責,並且社會本身也應該朝着更好的方向變化。美國保守派、歐洲自由主義者以及所有的自由意志主義者都相信(並且繼續相信)自由和市場的力量。其認為每個人應該為自己負責,並且認為社會應該保證個人的自由以達到人的全面發展。而基督徒,不管具有何種政治意識形態,則都相信個人與教堂或神的聯繫對於一個完滿的生活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穆斯林、印度教教徒、佛教徒和其他的一些宗教則有着其本身的宗教概念。
二十世紀經歷了這些意識形態領域最劇烈的分化。在納粹德國戰敗後,社會達爾文主義趨於沒落。蘇聯與美國促使了非殖民化運動。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與嬉皮士反文化運動在人文主義意識形態中起了主導地位,其影響,直至今天,仍在西方世界中延續。
社會主義者試圖以多種不同的方式改造社會。最具代表性的是社會民主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者嘗試通過以多黨合作的方法來建立社會主義社會。與此同時多數西方國家陸續建設為福利國家,這一做法也得到左翼基督徒與自由主義者思想上的認同。但今天福利國家理念的魅力不及往日,因為其投資的低效率拖延了經濟的發展。共產主義者試圖通過消滅舊社會以及相生的社會精英與意識形態來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其結果是導致了大屠殺與物質上的貧窮,其思想也廣被質疑。蘇維埃和中國的領導人與知識分子們發現了西方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機制促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繁榮,而對比之下其傳統計劃經濟機制卻使社會經濟陷於泥潭,於是他們決心改革自己的經濟制度,變得更加資本主義化。由於巨大的既得利益在統治社會主義的國家領導人手中,激烈的權利爭鬥和龐大的官僚體系,都將向資本主義靠攏的計劃經濟帶向嚴重的貪污腐敗,與貧富的過度懸殊;致使在政治的空間中所能賦予人民的權利與自由是極度的低靡與不堪。
非西方文明起初由西方的殖民主義者所霸佔,其對當地居民施以極其嚴苛的統治。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風行了這些地區,萌發了其民族意識和對平等權利的追求。許多亞洲與非洲的殖民地在1960年代後取得了獨立,但是其經濟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發展,甚至在獨立之後變得更糟。連綿不斷的內戰與獨裁統治破壞了國家的社會與經濟。今天許多拉丁美洲國家與亞洲國家開始邁入第一世界行列,但多數非洲與中東國家仍在停滯之中。經濟的起步邁向現代化與後現代化的腳步,可能加速共產主義地域的人們對民族意識的高度認同,也可導致對發達的西方社會的極度渴慕。
世界各國的保守主義者與民主主義者擔心社會會在現代化與新意識形態的影響下趨於瓦解,故試圖扭轉這種潮流。保守主義在世界上許多國家與地區仍十分流行。在美國政府中,新保守主義近年有所抬頭。伊斯蘭基本教義派者企圖對西方世界發動戰爭來阻止伊斯蘭教的世俗化。許多中東與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國家領導人與知識分子均指責西方「不道德」的生活方式。這多半來自其宗教里關於來生的信仰以及由此引發的對其永生中「罪行」懲罰的恐懼。
嘗試以軍事征服或革命來統一世界的方法並不成功。民族國家成為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構成方式。十九世紀的殖民帝國多以民族國家組成,他們控制了大量的領土與土著人口。在二十世紀,民族國家組成了聯合體。戰間期,國際聯盟軟弱地維持着各國的關係並試圖防止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成立,冀望解決單個國家所無法解決的爭端,但同樣力不從心。國際聯盟和聯合國都是依賴於自己的個體成員國的自願合作與貢獻來工作的,當這些組織沒有大國支持時,根本無法運作。這在1920年代與1930年代間和冷戰時期十分明顯。世界上仍有許多地區並不是由民族國家構成,而由數個民族組成國家,這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十分常見。在阿拉伯地區也僅有一小部分是民族國家。
自由市場經濟的規模與數量自十九世紀以後戲劇性地增長。但直至1989年蘇聯解體之前,國有計劃經濟仍被認為是另一切實可行的方案。自由市場經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並帶來了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貨物的自由貿易與信息的流通增進了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與互相依賴程度,此進程被人們稱為全球化。
人口爆炸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的最大的難題之一。很早以前已由思想家馬爾薩斯與韋伯提出。後者擔心中國與印度將會以歐洲為代價來爭奪資源發展自己的經濟,並呼籲德意志帝國主義者採取措施防止大多數德國群眾的貧困。二十世紀的經濟與技術發展證明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增長可通過內部發展實現。如今第三世界擁有的社會財富已可以和韋伯時代的西方世界相比。最近幾十年,中國、印度、與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也同時為西方國家創造了許多就業職位。但增長的人口也對有限的資源索以更大的需求,並由此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然而西方社會一昧忽視自己對環境的巨大影響以及資源的過度索取,以雙重標準要求發展中國家,此舉亦被發展中國家國民感到不滿。
而自二十世紀開始,美國文化亦對整個世界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荷里活電影和爵士樂、搖滾樂自從1920年代以來統治了整個西方世界。青年文化亦源於美國,牛仔褲、T恤衫、美式風格的廣告和流行音樂在1960年代與1970年代後在世界廣為傳播。而傳統的西方文化如:占星學、塔羅牌更是讓亞洲的日本與台灣所廣泛接納。
參見
註釋
參考書籍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