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出動》(英語:Guangzhou G4)是廣州廣播電視台主打的新聞資訊節目,前身為該頻道於2004年2月2日開播的知名新聞時事評論節目《新聞日日睇》[註 1](英語:News Eyes)的其中一個欄目。
節目最初於廣州廣播電視台新聞頻道播出,首播時間為每天晚上19:00,曾安排於廣州綜合頻道重播,但有關安排已取消。節目開播之初僅為20分鐘,2004年10月11日改版後加長為1小時。2014年3月3日,該節目進行改版,節目名稱改為「G4出動」。2024年10月15日起,節目改為中午12:30在廣州綜合頻道首播,時長亦縮短至50分鐘;原新聞頻道晚7點時段則改為重播當天中午的節目[1]。
節目大事記
該節目特點在於主持人陳揚以廣州話及廣州人的生活態度、文化觀念來解讀當天報紙的時事新聞,關注廣州的話題和社會新聞,再加上平民和主持人的觀點來評述。由於節目以言辭犀利、敢說敢言、作風強硬,有時更深入社會問題,揭示政府腐敗,因而深受觀眾歡迎。但在陳揚被撤及節目改版後,收視及評價都已大不如前。有些市民覺得該節目已經變成「街八」節目,只會報導爆水管、打罵、修路、求助流浪者等的小事,但卻沒有記者敢直接質問政府部門或官員,甚至沒有陳揚時代的公開論壇。有觀眾認為主持之一陳國欣是以「小學老師」的口吻教育觀眾道理,用擦邊球方式來回應政府當權者的劣績。
- 2004年5月10日,《新聞日日睇》在開播三個月之後,收視首次突破1點大關。
- 2004年10月11日,《新聞日日睇》節目改版,新增「G4出動」欄目,報道廣州本地民生新聞。
- 2004年11月29日,《新聞日日睇》欄目平均收視突破6點,最高峰值超過7點,
- 2004年12月,經過八個月的製作,新聞頻道播出紀錄片《琴童》,由新聞頻道全程追蹤拍攝,主要講述廣州郊外12歲少年何劍暉學琴歷程。主人公何劍暉出身於貧苦家庭,父親因車禍喪失勞動力,只能靠母親打零工維持生計,而何劍暉一直有學習鋼琴的願望,經廣州市琴星小學扶貧計劃資助、該校校長左因、波蘭籍教師波波娃等前輩的幫助下,何劍暉終於考上星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並由左因資助全部學費。此紀錄片被選為2004年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的作品;2005年12月,《琴童》被選為第19屆法國FIPA國際影視節藝術類正式參賽影片。
- 2005年3月28日,《新聞日日睇》節目播出特輯《新廣州人主義》,節目主持人陳揚與廣州形象大使尹捷作出對廣州失落的舊文化與保護粵語的探討。[2]
- 2005年5月,《新聞日日睇》播出一連6集的特輯《走進同德圍》,主要關注廣州地鐵一號線的建設而搬遷到廣州市白雲區同德圍的十幾萬居民的生存狀況,陳揚親自採訪。節目播出後造成極大反響,位於同德圍的同德圍貨運場因此搬遷到黃金圍。
- 2005年5-6月,《新聞日日睇》節目推出「情義廣州」專題第一集,《情義廣州,幫幫珍姐》,主要報道一位三十多歲的離異婦女「珍姐」和三十多位刑滿釋放人員在廣州市荔灣區明心路經營的「碧源餐廳」遇到挫敗面臨倒閉的新聞,節目播出後造成強烈反響,觀眾紛紛表示捐資幫助「珍姐」,節目也對此多次追蹤報道,2005年7月9日,「碧源餐廳」終於重新營業。
- 2005年6月3日,陳揚突然一改平民化形象,由西裝領帶,攜帶手提電腦上鏡,面無表情地做節目,觀眾深感愕然,紛紛在廣州電視台官方網站論壇詢問緣由,其後陳揚只用隻字片語回應。[3]
- 2005年10月14日,《新聞日日睇》與《活在廣州》節目(此節目已與《新聞日日睇》於2007年8月6日合併)推出大型歌會《慶祝廣州解放56周年——十月歌會》,慶祝廣州解放56周年。
- 2006年6月,針對廣州市衛生局要求醫院接受採訪需報批的事件,陳揚發表激烈評論,矛頭直指衛生局。
- 2006年8月,颱風格美及強烈熱帶風暴碧利斯吹襲廣東省北部地區,在8月初吹襲韶關市,導致樂昌部分地區山洪暴發,大量公路被沖毀,許多村鎮電力通訊交通中斷,眾多房屋倒塌,損失慘重。8月初,《新聞日日睇》節目組織題為《情義廣州,救救樂昌》捐資活動,發動廣州市民捐集物資。8月5日,節目組組織80多部車、裝載所集得的100多噸物資運送到樂昌賑災。8月8日,一篇題目為《陳楊,你必須道歉!》的帖子在《羊城晚報》金羊網社區論壇發表,並且廣州幾大網絡論壇流傳,該帖的作者xigui918稱:陳揚組織車隊到樂昌賑災時,因運送問題與當地政府官員爭執,並在節目中指責政府官員在賑災方面不作為,是在「煽動市民對於政府不信任」。隨後陳揚在節目中斬釘截鐵地表示:「對自己的行為無怨無悔,決不道歉」。[4]
- 2006年9月25日,陳揚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大家看法》欄目的採訪,陳揚在節目中反駁此帖中所提及的「煽動當地的老百姓同政府搞對立,是對樂昌市所有公務員的不尊重,是文痞行為、媒體暴力」,將其評論為「平庸的官樣文章」。
- 2006年10月29日,新聞日日睇推出G4兩周年實驗晚會《蛻變》,晚會在廣州市荔灣區文昌北路一個建築工地上舉行,舞台設在一個寫滿「拆」字的工地上,以有廢摩托車堆出的山、工程車、加長型的豪華轎車、軍用吉普車和帳篷,有虛擬的「沐足」、「髮廊」、「菜市場」、「小販」,有革命片倒轉來看的膠片投影等作背景,以多個角度演繹廣州的社會百態。
- 2006年11月17日,新聞日日睇推出專輯《那些花兒》,主要講述遊走在社會邊緣青少年的情況,體現社會基層生活差別,也藉此呼籲社會對邊緣少年的關注。
- 2006年11月26日,新聞頻道播出紀錄片《房子》,主要講述經歷颱風格美、強烈熱帶風暴碧利斯吹襲後的廣東省韶關市樂昌縣當地農民的重建與災後生活。
- 2007年5月,《新聞日日睇》多次播出保護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的相關報道,主要針對荔灣區政府於2007年3月21日首次透露恩寧路連片改造項目的初步情況。節目報道出廣州老居民的複雜心態和利益訴求。2007年5月11日,荔灣區政府首次對外公佈恩寧路地塊連片危破房改造項目的拆遷範圍,同時強調將全部保留恩寧路改造範圍內的文物建築。
- 2007年5月8日,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公佈了《關於切實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多項民生措施,《新聞日日睇》對此進行了題為《廣州街坊的66個希望》的專項策劃,2007年5月10日-18日播出討論解決基層市民住房、醫療、社區治安等問題的相關報道。
- 2007年5月中旬,《新聞日日睇》節目分別播出多條火災及有關廣州老城區火災隱患問題的新聞,主要反映了一些批發市場周圍住房改倉庫所導致的火災隱患,以敦促各方重視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 2007年5月8日,天河區政府透露位於珠江新城中心地帶的城中村——獵德村的整體改造方針確定,獵德村將全部拆除,原當地居民2010年可遷入在原址新建的新居。獵德村是廣州市啟動改造的首個城中村。2007年6月9日,《新聞日日睇》節目播出端午特別策劃《酒干倘賣無》,從端午節龍船體現出廣州水鄉民俗風情,同時體現即將隨着獵德的拆卸而消失的祖屋、龍王廟、趟櫳屋以及精美的五色龍船等古代建築及風俗。6月14日,播出同題材策劃《把根留着》,透過採訪獵德村原居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等活生生地表達了老村民那種故土難離的複雜心情。6月19日端午節當天,更是播出了關於獵德村的專題片,通過影像為這個即將消逝的村莊留下永久的記憶。2007年10月8日,獵德村改造計劃動土施工。
- 2007年6月28日,陳揚宣佈臨時由為節目編輯陳國欣和G4記者彭穎斌擔任主持。2007年7月5日,廣州《新快報》報道陳揚自6月28日節目後一直未露面,[5]連電視台內同事也不知他的去向,並已「傳聞離職」為題,引起社會譁然,觀眾紛紛在廣州電視台官方網站論壇詢問其下落。
- 2007年7月2日,新聞日日睇G4官方博客發表了一篇未署名文章《沒有他的日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文中多次已「沒有他的日子」為首,並且最後一段附上:
...再見了G4,剛才手機鬧鐘又響起來了,提醒我該幹什麼了。我的設置是某個鐘點每一天都要響。現在我把所有的鬧鐘設置全部刪除了,因為我從今以後都已經不再需要它們響了。再見了G4。對不起,一直以來讓大家受苦了。現在我只想讓大家明白我一點,快樂地工作比工作的成功更重要。為自己一路以來的暴君行為向大家道歉!現在暴君自由了,大家也自由了。請大家多多保重。
更加「印證」了這段傳言。2007年8月6日,已經1個月未露面的陳揚終於重新出現在節目主播之位,同時,節目改版。其後,陳揚表示「失蹤」只是因傷前往湖南省鳳凰縣休假。[6]
- 2007年10月22日,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發佈拆遷公告,以泮塘五約周邊老村建築為主的街巷大部分被列入拆遷範圍,將用於擴大荔灣湖。2007年11月7日,新聞日日睇播出《泮塘的前世今生》,以泮塘的歷史風貌以及荔灣湖的發展,體現市民對泮塘的懷念以及對荔灣湖發展的展望。
- 2007年11月5日,新聞日日睇節目報道廣東省從化市鰲頭鎮村民荔枝園因與當地政府徵地協商未果而無故被砍,2007年11月6日,部分觀眾在節目中投訴電視信號在該段報道播出時無故被截斷,卻在報道播出完畢後重新恢復。2007年11月12日,有觀眾報料表示村民已經得到合理補償,報道於同日播出後,節目收到新的報料於節目中表示所謂「已經得到合理補償」的村民並非土地持有人,所報的姓名也是假名。2007年11月14日,新聞日日睇播出後續跟蹤報道,報道中部分村民指出部分於11月12日節目所稱已得補償的村民更是村委的人,所謂已經得到的各種安頓措施,根本沒有落實。
- 2007年12月25日,新聞日日睇播出保留廣州老字號的專題報道,以北京路廣州文一文化用品商店、古籍書店、新以泰體育用品公司及新港西路中山大學書籍一條街的興衰,呼籲社會重視對文化老字號的保留。
- 2008年1月29日-2月6日,新聞日日睇播出特別報道,直擊廣州火車站周邊地區2008年春運因雪災滯留200萬旅客的情況。
- 2008年2月26日,廣州電視台官方網絡論壇開設「G4烏托邦」版面,以求打造一個文明的網絡討論環境,但該版面於2008年2月29日被撤版。
- 2008年3月15日,大篇幅報道荔灣區西村的野蠻拆遷事件。
- 2008年3月15日,陳揚獲得全國最佳時評節目主持人 、全國年度節目主持人提名;《新聞日日睇》獲得全國最佳時評節目提名。頒獎詞為:
……他從不以主持人的姿態播報新聞,一如既往地拒絕正襟危坐,時而以一個街坊的平實與親和力描述和分享城市的現在進行時,時而如城市戰士針砭時弊捍衛市民的公共利益。家長里短的絮叨,語露鋒芒的時評,折射出對草根民生的極度關懷。……
- 2008年5月7日,節目主持人陳揚擔任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廣州站火炬接力第134號火炬手。
- 2008年7月, 採訪物管公司焊死業主的鐵門時,被物管公司職員威挾和發生口角.
- 2008年9月,G4出動播出特別報道《歌中的故事》.主要介紹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流行歌手,同月播出特別報道《車位之戰》。
- 2008年11月,G4出動與網易合作,推出「G4 烏托邦」論壇版面。
- 2008年12月,G4出動聯合網易新聞論壇、羊城晚報、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廣東美術館、長隆集團聯合舉辦《冬至拍廣州—獻給2008年之後的廣州》攝影活動,收集市民在2008年冬至所拍攝的照片,集合成為相冊,收藏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
- 2009年1月1日,廣州電視台新聞頻道對節目播出安排作出調整,撤銷《新聞日日睇》在新聞頻道的所有重播,僅保留星期一至星期六晚上7時以及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星期一至星期六晚上23時10分的重播。而在1月1日的節目中,陳揚在節目中提及:
……我早就說過要把每一天的節目當作最後一期來做,這一天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今天之果,昨日之因。我無怨無悔,只是辛苦了各位街坊。新一年大吉大利,都要說聲對不起,真是對不起了。……
然而該段內容在同日晚上23時10分的節目重播中被刪去。另一方面陳揚在當天節目中全身身穿黑色着裝。在1月3日節目後,節目由G4記者湯璐代為主持,另一方面,新聞日日睇官方博客被關閉,點擊後自動跳回廣州電視台博客主頁。
1月4日,有報道指廣州電視台接獲上級指示,要求加強新聞管理,強化正面輿論引導整肅,之後《新聞日日睇》被整頓。之前一直擔任主持的陳揚亦突然不知去向。其後,網上盛傳陳揚已被解僱,而廣州的新聞界也確認他已暫時被凍結,原因不明。消息稱,陳揚已經被暗中撤職,被要求不再插手該欄目的任何事物,而他被解僱原因有二個可能,一是由於對《信息時報》一篇題為「不折騰譯法難倒國際媒體」的評論有關。他在評論中說,不折騰不應是老百姓不折騰,應該是政府不要再折騰老百姓。二是與廣州沒有申請到「文明城市」稱號有關。另外也有消息指在2008年12月31日晚上,電視台新聞頻道就已經接到上級指示要求砍掉三次節目重播。[7][8]1月7日,廣東電視台記者梁宇在其博客中稱,陳揚已經與廣州電視台約滿,將不會續約。[9]不過,當局卻在1月9日開始封鎖消息,將有關陳揚被解僱的留言全部刪除。[10]而在廣州各處街頭上,就出現許多「廣州撐你」(廣州支持你)的陳揚海報。自此,陳揚再沒有在節目中出現。
- 2014年3月3日,該節目更名為《G4出動》,改為2個主持主播節目,並恢復了曾撤銷的「人人都是G4」欄目。
節目組成
- 7點點一點(已撤銷)
- 在2007年8月6日節目改版時創立。主要由主持人對最近全國各大報紙頭條話題導讀,並進行評論。
- 點完kin一kin(掀一掀)(已撤銷)
- 在2007年8月6日節目改版時創立。對最近廣州市內各大報紙新聞作評論。陳揚被替換後該版面縮短為5分鐘。
- G4視點(已撤銷)
- 在2009年6月創立,欄目形式與點完kin一kin類似。2011年底改版時把G4視點和G4出動的播放順序對調;2013年7月1日改版時已撤銷。
- G4睇多D
- 在2013年7月1日創立,主要是用視頻播放聚焦國內外的各地新聞消息。
- G4出動
- 在2004年10月11日節目首次改版時創立;「G4」意為「Good news for you」,其概念源於港產電影中香港警務處要員保護組的俗稱。[11]由G4記者負責採訪報道廣州市內市民百姓的大大小小民生問題、城中熱點話題,其中涉及政府管理問題(後來減少對政府管理問題的報到)。2011年底改版時把G4視點和G4出動的播放順序對調;2013年7月1日改版時,該欄目一分為三,就是在原來G4出動節目的基礎上添加了「G4-120」的兩分鐘評論和「G4重案組」兩個欄目。2014年3月3日,該欄目迎來10周年慶典改版。
- G4-120(已撤銷)
- 在2013年7月1日改版時創立。該欄目是專門點評特別案件而請出了事件當事人來做嘉賓與主持人在節目的2分鐘內評論該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反映街坊們的心聲。該欄目於2013年11月中旬取消。
- G4重案組
- 在2013年7月1日改版時創立。該欄目是專門針對一系列的犯罪事件或疑似犯罪的不良事件來作專題報道。
- 活在廣州(已撤銷)
- 原新聞頻道獨立節目,報道廣州市內趣聞、飲食娛樂好去處,采訪廣州老街坊的生活模式。2007年8月6日與新聞日日睇節目合並,成為其欄目之一。
- DCG4報道(已撤銷)
- 於2005年4月創立,由觀眾提供照片或短片以及評論,並於節目中播出。
- DV特工(已撤銷)
- 與DCG4報道同期創立,內容與G4出動大致相同。由G4記者製作,但播出時記者姓名由化名代替。
- 廣州影像(已撤銷)
- 攝錄廣州平民百姓的普通生活片段。部分成為紀錄片。早期為單獨欄目,後來改為節目片尾。
- 有乜講乜(已撤銷)
- 人人都是G4
- 於2009年8月3日創立,主要以觀眾報名所擔任的G4記者采訪報導新聞。每周根據收視率來評定當周冠軍並發放獎金。後來在2010年2月取消了,直到2014年3月3日改版才恢復了該欄目。
- 潮爆粵語(已撤銷)
- 與人人都是G4同期創立,主要講述時下粵語用詞的由來以及與當今社會上的關係。
- G4 MEMO紙
- 在2011年6月1日創立,主要為街坊提供一個廣闊的互動平台。
- G4指數
- 在2013年7月1日改版時創立。主要為街坊提供一個出行、生活、娛樂以及悠閒、文體的資訊。
主持人
- 陳揚(2004年2月2日-2009年1月3日)
- 林頤(2014年3月3日起)
- 司馬春秋(2009年6月起)
- 湯璐(2008年3月起)
- 陳國欣(2005年起,同時擔任周日版主播)
- 彭穎斌(2007年7月)
- 林潔(2009年8月3日起)
- 張健(由廣州電台調至廣州電視台主持)
新聞日日睇自陳揚被第一次「被撤」後已無固定的主持人。例如,在陳揚第一次「被撤」後,新聞日日睇由湯璐、陳國欣和彭穎斌輪流主持;之後彭穎斌取消主持之職繼續為G4記者。
在2009年元旦陳揚正式被「下課」後,湯璐和陳國欣便成為名副其實的主持;由兩人每周一次輪流主持。同年6月起節目由司馬春秋主持,不久節目便分開兩個大欄目並由兩位主持人共同主持。同年8月3日改版後,林潔成為新一代節目主持,但不久後新聞日日睇主持一職又被輪流交替,輪流周期為每周一次。在2011年,節目週一到週五一般是林潔主持,而節目的週日版則一般由陳國欣主持。
- 鄧世恆
- 黃曉嘉
- 張小穎
- 陳旻旻
- 羅潔
G4記者團隊
|
|
|
|
|
爭議及事件
節目開播之初,主持人陳揚在節目中以其正直形象、平民視覺、敢說敢言、措辭強硬及大眾化用語評論新聞的手法廣受廣州市民歡迎。[12]其中,多次重點提及廣州本土化意識以及對粵語的保護,如提出「新廣州人主義」和《走進同德圍》等。2004年2月至11月,節目收視率從起步的不足1%飆升至5.25%(約52萬5000人)。[13]
然而,於2005年開始,陳揚多次無故或以休假、受傷、生病等為由缺席節目,在復出後於節目中的評論手法開始也轉向溫和,引起觀眾對該節目評價下降。而陳揚每次缺席主持節目時多次被傳因在節目中所談論的話題過激或過度政治敏感而被臨時替換甚至離職。[5]2009年3月29日,陳揚現身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路市一宮參與活動。有記者問到關於他在《新聞日日睇》幾次「消失」的往事時,陳說:「我只想說『人在幹,天在看。』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我希望過去能畫上句號,現在重新開始生活。」[14]
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廣東省採取不同防疫措施,其中包括強制市民於公眾場所戴口罩。G4出動推出環節《抗疫最前線》,其中提及網上「消毒口罩可再用」的傳言,並引用廣東衛健委及廣州傳染病專家的言論,指未去過醫院等高危場所、僅在公共場所進行防護的情況下,可以對口罩進行消毒並重複使用不超過5次,但再次使用口罩是「是買不到口罩時迫不得已的方法,原則上不建議口罩二次利用」。[15][16]
該節報導在刪去包括背景在內的內容後發佈至該欄目的微信公眾號[17],並被香港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在其Facebook上載,提及『高溫蒸氣消毒』口罩。[18][19]其後,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炮轟影片是假新聞,內容大錯特錯兼害死人。何又舉例指在2003年沙士爆發期間,就有醫護人員因為重覆使用口罩而受到感染。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蒸口罩或紫外光消毒的方式並不可行,他強調外科口罩用過數小時後就要棄置,高溫消毒反而會破壞口罩的三層結構。[20]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