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西班牙語:Segunda República Española加泰羅尼亞語Segona República Espanyola巴斯克語Espainiako Bigarren Errepublika),正式名稱為西班牙共和國,是1931年4月14日在西班牙建立的共和國政權。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退位離國,西班牙第二共和國隨之建立。1939年4月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在內戰中被佛朗哥領導的右派擊敗,佛朗哥遂在西班牙建立獨裁統治。第二共和國統治西班牙共8年。

Quick Facts 西班牙共和國República EspañolaRepública EspanyolaEspainiako Errepublika, 首都 ...
西班牙共和國
República Española
República Espanyola
Espainiako Errepublika
1931年—1939年
格言:通向更遠方
(Plus Ultra)
國歌:列戈頌
(Himno de Riego)
Thumb
西班牙共和國領土及殖民地:
  西班牙、撒哈拉畿內亞   
  摩洛哥保護國     
Thumb
1936年西班牙共和國領土
首都馬德里(1931年—1936年)
華倫西亞(1936年—1937年)
巴塞羅那(1937年—1939年)
常用語言西班牙語
政府單一制半總統制共和國
總統 
• 1931年—1936年
尼塞托·阿爾卡拉-薩莫拉
• 1936年—1939年
曼努埃爾·阿薩尼亞
總理 
• 1931年—1933年
曼努埃爾·阿薩尼亞
• 1933年—1935年
亞歷杭德羅·萊羅克斯·加西亞
• 1935年—1936年
曼努埃爾·巴利亞達雷斯西班牙語Manuel Portela
• 1936年—1937年
弗朗西斯科·卡瓦列羅西班牙語Francisco Largo Caballero
• 1937年—1939年
胡安·內格林
立法機構眾議院
歷史時期戰間期
• 建立
1931年4月14日
• 1931年西班牙憲法西班牙語Constitución española de 1931
1931年12月9日
1936年—1939年
• 共和國滅亡英語Final offensive of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39年4月1日
貨幣比塞塔
ISO 3166碼ES
前身
繼承
西班牙王國 (1874年—1931年)
西班牙國
西班牙共和國流亡政府
註:加泰羅尼亞語巴斯克語加利西亞語在自治法令實施後得到正式承認。
Close

政權覆滅後,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殘餘人員成立西班牙共和國流亡政府,前往法國法國陷落後遷往墨西哥城,戰後回到巴黎,直到1977年西班牙民主轉型的過程中,流亡政府解散[1]

建立

Thumb
1931年西班牙憲法(複製本)

1930年1月28日,自1923年起掌握西班牙權力的首相普里莫·德里維拉內閣垮台[2],包括社會主義者保守主義者在內的西班牙共和派得以聯合[3]。1930年8月17日,共和派主要領袖簽署《聖塞瓦斯蒂安公約英語Pact of San Sebastián》,這是西班牙從君主制演變到共和制的關鍵。共和派藉由《聖塞瓦斯蒂安條約》全面致力於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大部分民眾也反對波旁王朝維持統治[4]1931年4月12日市政選舉西班牙語Elecciones municipales del 12 de abril de 1931中,共和派獲得壓倒性勝利[5]。2天後國王阿方索十三世退位[6]尼塞托·阿爾卡拉-薩莫拉領導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1931年5月28日西班牙舉行大選,社會主義-共和執政聯盟取得優勢。1931年6月新憲法草案完成,12月1931年西班牙憲法英語Spanish Constitution of 1931正式執行[7]曼努埃爾·阿薩尼亞於10月14日正式接任總理,他承諾將用民主的方式將國家引入社會主義

新憲法給予女性選舉權、推行離婚合法化,確立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制度、剝奪了王公貴族的法律特權。此外,該憲法實行政教分離天主教會的財產受政府控制,天主教會不再獲許干預教育部門[8]。西班牙學術界指出了該憲法對宗教的敵意,更有學者將其稱作「20世紀最嚴重的敵視憲法」[9]何塞·奧特嘉·伊·加塞特曾說:「關於憲法中敵視宗教的條款,我認為是非常不合理的」[10]教宗庇護十一世更在《我們極可愛的》(拉丁語Dilectissima Nobis)通諭中強烈譴責西班牙新憲法中的反宗教條款[11]

新憲法使公共設施、土地、銀行和鐵路國有化,賦予公民基本權利,但天主教徒受到限制[12]。自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起,1931年憲法成為一紙空文,那時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已經被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者控制[13]。1931年憲法也變更了西班牙的國家象徵。國歌更改為西班牙立憲革命時期的《列戈頌》,紅-金-紫三色旗英語Flag of the Second Spanish Republic成為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新的國旗。

加泰羅尼亞在1932年從馬德里得到了自治權。在此之前的1932年8月,荷西·桑胡霍借反自治、反改革為由發動政變,被阿薩尼亞政府平息,但暫緩了阿薩尼亞政府的軍事改革進度。阿薩尼亞的左派政府內部分歧也逐漸增大,而國內的右派也在干擾左派政府的改革,甚至導致武裝衝突。巨大的政治分歧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時代的典型特徵。安達盧西亞阿拉貢加利西亞的自治事宜在內戰爆發前仍處在談判狀態[14]

右派統治時期

在1933年的西班牙大選中,何塞·馬利亞·吉爾-羅珀斯領導的西班牙右翼自治組織聯合會英語Spanish Confederation of Autonomous Right-wing Groups(CEDA)和亞歷杭德羅·萊羅克斯·加西亞激進共和黨英語Radical Republican Party(PRR)兩個政黨分列第一、第二,組成以亞歷杭德羅為首的聯合政府(吉爾-羅珀斯擔任戰爭部長),將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帶入右派統治時期(1933年-1936年)[14]

新政府叫停了前任政府的大部分改革。1934年10月1日,3名右翼自治組織聯合會成員就任部長。10月4日,作為回應,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領導阿斯圖里亞斯工人宣佈罷工[15]。罷工者佔領了首府奧維耶多,攻擊官員和神職人員,放火焚燒劇院和大學。動亂持續到10月19日,佛朗哥等人帶領軍隊平息了動亂,約3000人喪生、3萬至4萬人被捕,城市也被大規模毀壞[16][17]。這次行動亦使佛朗哥得到了「阿斯圖里亞斯屠夫」的綽號。在加泰羅尼亞的另一場自治運動也被鎮壓,示威者遭到逮捕和審判[18]

土地改革政策被叫停以及動亂的失敗,使得左翼反抗者變得更為激進,尤其是西班牙工人社會黨(PSOE),該黨的新領袖主張社會主義革命。而中間派政黨則在醜聞及權力鬥爭中逐漸衰落。西班牙共和國內部的政治分歧越來越大,這在1936年的大選中十分明顯。

1936年大選

Thumb
人民陣線旗幟

1936年1月7日,西班牙大選開始。大選期間,右派政府取消了對一些媒體的管制。社會主義者、共產黨員和加泰羅尼亞、馬德里的左翼共和派組成了人民陣線卡洛斯主義者、主張王室復辟者,以及各右派政黨組成了國民陣線;中間派政黨毫無優勢。大選總共有1000萬人參加投票,棄權率達28%。2月16日,人民陣線獲得勝利,左派再度統治西班牙[19]

大選後的數月,左右兩派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多,極右的長槍黨悄然崛起。長槍黨領袖何塞·安東尼奧·普里莫·德里維拉,是前獨裁者米戈爾·普里莫·德里維拉之子。長槍黨也是西班牙內戰時期叛軍的主要組成部分。

內戰前夕

1936年7月12日,共和國反法西斯軍事聯盟英語Unión Militar Republicana Antifascista何塞·卡斯蒂略英語José Castillo (Spanish Civil War)被長槍黨成員射殺。第二日,作為回擊,反法西斯軍事聯盟的成員刺殺了何塞·卡爾沃·索特羅,他是右派反對黨的主要成員,主張王室復辟,曾對西班牙士兵宣稱要「把國家從共產主義中拯救出來」[20]。右派對於索特羅事件表示抗議。這被認為是西班牙政治兩極分化進一步加深的催化劑,此時長槍黨已開始密謀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共和國[21]。7月14日,法西斯武裝人員與城市警察「突擊衛隊英語Guardia de Asalto」發生衝突,造成至少4人死亡。

三日後(7月17日),西屬摩洛哥發生軍事叛亂,叛亂很快蔓延到西班牙本土,但大部分主要城市仍在共和國手中。西班牙內戰爆發[22],約50萬人將會在之後的戰爭失去性命[23]

西班牙內戰

Thumb
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內戰圖示

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將軍帶領西屬非洲叛軍自摩洛哥出發,進攻西班牙本土,埃米利奧·莫拉則帶領部隊自納華拉南下。卡迪斯西維爾薩拉戈薩布爾戈斯都被叛軍佔領,各地的軍事叛亂接連發生。共和國政府陷入混亂,包括總理在內的多名官員宣佈辭職[24]。為鞏固地位,佛朗哥在多個叛軍佔領區實行了政治清洗[22]。7月20日,另一名叛軍的主要人物荷西·桑胡霍在前往西班牙的途中遭遇空難喪命[25],叛軍的統治權轉向北方的莫拉和南方的佛朗哥。

德國意大利都對西班牙叛軍實行了軍事援助,葡萄牙則派遣了8000名的志願軍進入西班牙協助叛軍。蘇聯則是共和國的最大援助者,他們提供了約806架飛機、362輛坦克和1555門大炮[26]。此外,共產國際組織了全球50多個國家的志願者,編為國際縱隊幫助西班牙共和軍作戰。墨西哥則提供給共和國200萬美元的援助,包括2萬支步槍,28萬顆子彈,8門大炮和少數美制飛機[27]英國法國中國美國宣佈不干涉[28]

9月21日,在薩拉曼卡的會議中,佛朗哥被選為西班牙國民軍總指揮[29]。9月27日,托萊多攻城結束,國民軍獲勝。國民軍很快對馬德里形成了南北夾擊的形勢。由於共和軍的拼命抵抗,國民軍進展緩慢,遲遲無法進攻馬德里。雙方進入膠着狀態。11月20日,長槍黨創始人德里維拉在獄中被共和派官員下令處決。1937年4月,德國禿鷹軍團發起格爾尼卡大轟炸,小鎮格爾尼卡在3小時的密集轟炸後被徹底摧毀。1937年末,巴斯克阿拉貢等地區陷落。國民軍在12月末發起特魯爾戰役,至1938年2月結束,共和軍蒙受巨大損失。3月國民軍發動阿拉貢攻勢,粉碎了共和軍的大部分軍事力量。

1938年7月-11月共和軍發起厄波羅河戰役,試圖扭轉局勢,但遭到了重大失敗。國民軍緊隨於12月發動加泰羅尼亞攻勢英語Catalonia Offensive。1939年初,巴塞羅那陷落,共和國殘餘的防線很快被突破,國民軍於3月拿下馬德里。4月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覆亡,西班牙進入佛朗哥時期

流亡政府

第二共和國覆滅後,總統曼努埃爾·阿薩尼亞和總理胡安·內格林流亡法國。1940年11月阿薩尼亞逝世,迭戈·馬丁內斯·巴里奧接任總統。法國淪陷後,西班牙共和國流亡政府遷往墨西哥城。胡安·內格林於1945年卸任總理,何塞·基拉爾英語José Giral繼任總理[30]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流亡政府希望勝利的盟軍能幫助推翻佛朗哥政權,但希望破滅,流亡政府的影響力大減。1946年流亡政府遷回巴黎。流亡政府與墨西哥巴拿馬危地馬拉委內瑞拉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建立了外交關係[31]美國英國蘇聯沒有承認流亡政府[32]

1975年,佛朗哥去世,波旁王朝的胡安·卡洛斯一世重建民主制度,西班牙進入民主轉型期。1977年,流亡政府決定承認君主立憲制,7月1日正式解散。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