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
中國江蘇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江蘇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揚州市(江淮官話揚州話:/iaŋ ʦɤɯ/),簡稱揚,古稱江都、廣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北岸。市境北接淮安市,東達泰州市,南鄰鎮江市,西南抵南京市,西連安徽省天長市。揚州地處江淮平原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西部比東部略高,有少量丘陵。長江流經南部邊界,京杭運河穿越城區,通揚運河、新通揚運河等流貫境內。市境西北部為高郵湖,是江蘇省第三大湖,此外還有寶應湖、邵伯湖、白馬湖等湖泊。揚州是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前486年吳王夫差於此築邗城,至今已2510年。揚州也是南京都市圈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城市,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水源地。市人民政府駐邗江區文昌西路8號。
揚州市 揚 | |
---|---|
地級市 | |
揚州市在江蘇省的地理位置 | |
坐標:32°23′35″N 119°24′54″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省 | 江蘇省 |
設立 | 1983年1月18日 |
政府駐地 | 廣陵區 |
下級行政區 | 3市轄區、2縣級市、1縣 |
政府 | |
• 市委書記 | 王進健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孔令俊 |
• 市長 | 潘國強 |
• 政協主席 | 陳揚 |
面積 | |
• 地級市 | 6,591.21 平方公里(2,544.88 平方英里) |
• 市區 | 2,351 平方公里(908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全省第8位(佔全江蘇省6.15%) |
最高海拔 | 149.5 公尺(490.5 英尺) |
人口(2022) | |
• 常住 | 458.29萬人 |
• 密度 | 680.2人/平方公里(1,762人/平方英里) |
• 市區(2019) | 121.44萬人 |
• 城鎮(2019) | 333.46萬人 |
語言 | |
• 官方語言 | 普通話 |
• 方言 | 江淮官話洪巢片淮揚小片揚州話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225000 |
電話區號 | 0514 |
車輛號牌 | 蘇K |
氣候 | 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 年均溫 | 15.7 ℃ |
• 年降水 | 1,043.4毫米 |
行政區劃代碼 | 321000 |
舊稱 | 江都、廣陵、邗江、維揚 |
本地生產總值(2022) | ¥7,104.98億 933.6億美元(匯率) |
• 人均 | ¥132,960 20,575美元(匯率) |
HDI(2016) | 0.798 高 [1] |
網站 | 揚州市人民政府 |
市象徵 | |
歌曲 | 《茉莉花》 |
花 | 瓊花、芍藥 |
樹 | 銀杏、楊柳(非正式) |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江蘇統計年鑑-2020》 |
揚州市是世界美食之都、世界運河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和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素有「煙花三月下揚州」的美譽。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着「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中國大運河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
在中國歷史上,揚州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幾乎經歷了自漢至清、通史式的經濟繁榮與文化興盛。具體而言,揚州曾有過三段鼎盛時期:第一次是在西漢中葉,第二次是在隋唐到趙宋時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時期——揚州城市的繁榮總是與整個王朝的盛世重合[2]。
「揚州」作為地域稱謂始見於《尚書·禹貢》中的「淮海維揚州」,為華夏九州之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今日的揚州和「揚州」一詞並沒有建立直接聯繫。
春秋時期,今揚州市區附近稱邗。前486年,吳國滅邗,築邗城,開邗溝,連接長江,淮河。邗城是今揚州屬地上最早的城市。漢代,今揚州稱廣陵國,屬十三刺史部中的徐州刺史部,而不屬於揚州。廣陵國長期是王侯的封地。吳王劉濞「即山鑄錢、煮海為鹽」,開鹽河(通揚運河前身),促進了經濟發展,開始了揚州歷史上的首個繁華時期。西漢王朝中樞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於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下令將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嫁到西域烏孫國,這一和親事件比王昭君嫁到匈奴還早發生80多年。
東晉時,晉元帝僑置兗州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市),晉明帝時,將其移治廣陵縣(今揚州市西北蜀岡上),後又先後在盱眙縣、山陽縣、下邳縣、淮陰縣設治所,直至東晉末年定治廣陵縣。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僑置)兗州改為南兗州。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割長江、淮河之間為界,改南兗為實州,分江而治。南兗州割江淮為境,治廣陵(揚州市區),領廣陵、海陵、山陽、盱眙(治所今盱眙縣東北)、秦(治所今六合縣北)、南沛(治所今安徽省天長市石樑鎮)、新平(治所今海安縣)、北淮陽(治所今宿遷縣東南)、北濟陰(治所當在今揚州境內)、北下邳(治所當在今江蘇省境內)、東莞(治所當在今江蘇省境內)共11郡,相當於今日江蘇省江淮之間的地區和安徽省天長市等地區。北齊改南兗州為東廣州,南朝陳太建年間復為南兗州。北周大象年間復為東廣州,又改為吳州。《新唐書·志第四十八·藝文二》中的地理類著作列有阮敘之所撰《南兗州記》一卷,記南北朝時南兗州地理。
隋文帝開皇三年九年(589年),改吳州為揚州,置揚州總管府,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郡(今南京市)。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揚州為江都郡,治江陽縣(開皇十八年廣陵縣改稱邗江,煬帝大業元年稱江陽)。隋煬帝楊廣對揚州情有獨鍾,長期逗留於此,最終在江都兵變被殺,初葬於江都宮流珠堂,後改葬。隋煬帝和蕭皇后合葬墓在今揚州市邗江區。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廣陵,從此廣陵享有揚州的專名。
由於地處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處,交通便利,唐代揚州(即今揚州)在新的大一統帝國中擁有了重要地位,曾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節度使治所,領淮南、江北諸州。揚州在唐中期成為唐帝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其經濟繁榮超過了國都長安、東都洛陽,號稱「富甲天下」「天下之盛揚為首」,有「揚一益二」之稱(益州即今成都市)。唐朝淮南道揚州轄江都縣、江陽縣、揚子縣、海陵縣、高郵縣和六合縣6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增置千秋縣(後改天長縣)。
唐代的揚州,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出現了大量的工場和手工作坊,盛產方丈鏡、江心鏡等上等銅鏡。揚州也是南北糧、草、鹽、錢、鐵的運輸中心和國內、國際交通的重要港口,在以洛陽為中心的隋唐大運河沿線水陸交通中,揚州作為重要的港口城市與國際交流中心,始終扮演着骨幹作用。唐代揚州與國際交流密切,波斯、伊斯蘭哈里發、婆羅門、崑崙、新羅、日本等國客商多有僑居。除了商業交流以外,揚州還是當時先進的中原文化向東北亞地區流布的重要節點。日本遣唐使來訪和高僧鑒真東渡日本,促進了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晚唐時期,由新羅入唐的詩人崔致遠在揚州為官四年有餘,後以淮南入新羅兼送詔書國信等使的身份回國,將唐朝的服飾、禮儀傳播到新羅。崔致遠的著作《桂苑筆耕集》是韓國古代史上第一部個人文集,崔因此被稱為「東國儒宗」。
唐代揚州自身的文化發展也有長足進步。揚州人李善在吸引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旁徵博引,重新註釋了《文選》,為後人保存了大量已經散佚的重要文獻資料。其子李邕,不僅文章、詩歌很有影響,更是繼虞世南、褚遂良之後的一位大書法家。揚州詩人張若虛為「吳中四傑」之一,僅《春江花月夜》一首,就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聞一多語)。不少著名詩人(如杜牧、白居易等)都曾寓居或到訪揚州,在此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作。「詩仙」李白送別孟浩然到揚州時寫下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是成為唐詩經典名句。
唐朝中晚期,藩鎮割據,軍閥混戰,揚州遭到毀壞。684年,徐敬業、駱賓王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執政。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楊行密圍廣陵半年,城中餓死者大半。《資治通鑑·唐紀七十三》中記述,「宣軍掠人詣肆賣之,驅縛屠割如羊豕,訖無一聲,積骸流血,滿於坊市。」其後楊行密在揚州建立地方政權,史稱「楊吳」,揚州雖得到短時間的經濟恢復,不久又陷入兵戎之中。
北宋時(960年-1127年),富商階層和新興的城鎮商品經濟得到發展,揚州府等主要城市成為新興商業中心,是富裕的代名詞。
北宋時今揚州轄境大部屬淮南東路,其下揚州僅轄天長、江都兩縣,而現時揚州的其他屬縣分屬真州(儀徵市)、高郵軍(高郵市)與楚州(寶應縣屬之)。宋朝揚州的科技文化也有長足發展。《夢溪筆談》著者沈括的多篇科技文章在揚州地區完成。歐陽修、蘇軾等人在揚州寓居,並興建平山堂等人文名勝。「二十四孝」中,揚州天長人朱壽昌的事跡也成為儒家孝道的典範之一。
1126年—1129年,金國的軍隊從北方攻佔了包括江南東路、江南西路、荊湖南路北部和兩浙路的大半個中國,最南推進到贛州。揚州在1129年也被金軍攻佔和屠城。紹興和議之後,淮水成為金國和趙宋的邊界線,而今日揚州市的北部郊縣也成為了宋朝防禦金國軍隊的前線。姜夔因此作名篇《揚州慢》。
13世紀,大蒙古國統一中國全境。元朝時揚州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自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永樂遷都北平後,明清兩代將近500年間,中國的政治中心一直位於國都北京,而經濟中心處於江浙、兩湖和兩廣地區,這裏糧、鹽的產量佔據了全國大宗,這一分佈格局造成了中國政治中心(北京)和經濟中心(南京)的分離。而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的揚州府城,坐擁兩條連接中國政治與經濟中心的水道,成為漕運的樞紐,因此再次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節點。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4月,多鐸鐵騎南下,史可法據守揚州城,5月20日城池被攻陷。揚州城被清軍屠城,史稱「揚州十日」。根據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揚州城被清軍屠殺八十萬人,然而根據明末清初史學家計六奇所著《明季南略》中記載:「揚州(府)初被高傑(明軍)屠害二次,殺人無算。及豫王(清軍)至,復盡屠之。總計前後殺人凡八十萬,誠生民一大劫也」。待清朝政局穩定後,揚州經濟又迅速恢復。徽商逐步代替了明中後期活躍於揚州的山陝商人,壟斷了利潤可觀的兩淮鹽業。揚州鹽業與漕運發達,推動經濟在康乾盛世中達到唐朝之後的又一巔峰。兩淮鹽稅在全國稅收中長期佔有40%以上的比例,「損益盈虛,動關國計」。
與此同時,面對明清之交的兵禍,揚州當地士紳植根典籍,吸收蘇州與徽州文化,在清代形成了揚州文化的新面貌。財富、資本的高度集中,使得揚州在清朝成為高度繁華的消費型城市,產生了大量依附於鹽商的服務業從業者,催生出揚州獨特而精緻的飲食、休閒文化。而「賈而好儒」的徽商又以重金資助經學、出版、園林、繪畫等文化活動,「海內文士,半集維揚」[3],「懷才抱藝者,莫不寓居於此」[4],使得揚州在多個文化領域內(如戲曲)成為全國中心。
總體而言,明清兩代揚州經濟的代表性行業是:
1832年(道光十一年),兩江總督陶澍改革兩淮鹽法,裁撤根窩,大批鹽商破產。
1842年,英軍在鴉片戰爭中攻佔鎮江、封鎖長江,揚州居民紛紛逃難,本地紳商向英軍繳納50萬兩白銀贖城費,作為英軍不佔領揚州城的交換條件。廣州和揚州是在戰爭中兩個僅有的繳納贖城費的城市。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後,南京附近成為太平軍和清軍交戰的主戰場。清軍的江北大營便屯建於揚州,而揚州府城的主要商業區多子街、左衛街和轅門橋等地均被搶劫並燒毀。「廣陵地當兵火劫餘,滄桑變後,人民城郭市肆頓改荊榛,尚非繁盛二、三」。同時,受到戰火影響,長江漕運中斷,淮鹽引地(揚子四岸)盡失。1855年黃河改道,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河道淤塞,為了避開戰火,南方的糧鹽改道上海經海運運送到北京。因此,上海取代揚州,成為中國新的糧鹽集散地。原有的揚州錢莊資本在戰火影響下,轉向上海等安全比較有保障的通商口岸以及租界,而揚州的娛樂服務業更加一蹶不振。太平天國運動結束以後,部分官員曾經打算重開漕運,無奈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河道淤塞嚴重,無法通航,只得作罷。
1911年年底,江蘇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宣佈獨立。揚州府廢,江都縣留存。1908年滬寧鐵路和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打通了中國的南北陸上大動脈,徹底結束了京杭運河的歷史使命,揚州因此而衰敗下去,轉變為普通的地區性城市。1932年,因兩淮鹽場重心北傾,兩淮鹽運使署也自揚州北遷海州。
中華民國因抗日戰爭失利,1937年12月14日日本中支那方面軍在南京保衛戰後佔領揚州。[7]此後由汪精衛國民政府管治至1945年。
1949年2月,解放軍解放揚州城區,設立縣級揚州市。此後至1952年,揚州市是蘇北行政公署的首府。
1982年,揚州被國務院公佈為中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83年,揚州地區改制為地級揚州市。1996年,原揚州市轄下的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分出,並與姜堰、靖江、泰興、興化等地共同組建新的地級泰州市。
2004年寧啟鐵路正式通車,揚州結束「地無寸鐵」的歷史。2005年潤揚大橋通車,揚州走向「融入蘇南」之路。2012年揚州泰州機場通航,揚州進入「空港時代」。2015年9月,途經揚州的首條鐵路客運專線連淮揚鎮鐵路全面開工建設,於2020年12月11日通車,揚州將正式迎來了「高鐵時代」。
揚州市現轄區域在東經119度01分(儀徵市移居、青山一線)至119度54分、北緯31度56分至33度25分(寶應縣西安豐、涇河一線)之間,總體上屬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江淮平原,地勢平緩。揚州市城區位於長江與京杭運河交匯處,東經119度26分、北緯32度24分。揚州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降雨充沛,氣候溫潤,自然條件較為優越。
揚州市與鎮江市區隔長江相望,東鄰泰州市(海陵區、高港區、興化市),北部與淮安市(楚州區、金湖縣)及鹽城市(建湖縣)交界,西部與南京市(六合區)以及安徽省天長市交界。
揚州市境內水道密佈。其中,長江岸線長80.5公里,沿岸自西向東依次為儀徵市、邗江區、廣陵區和江都區;京杭大運河縱貫全市,由北向南依次行經寶應縣、高郵市、江都區、廣陵區和邗江區,市境內河道全長143.3公里,並由北向南溝通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4湖,匯入長江。
揚州市最高點為儀徵市境內的銅山,海拔149.5米。
1981–2010年間揚州市的平均氣象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6.8 (44.2) |
8.9 (48.0) |
13.7 (56.7) |
20.2 (68.4) |
25.9 (78.6) |
28.8 (83.8) |
31.9 (89.4) |
31.3 (88.3) |
27.4 (81.3) |
22.3 (72.1) |
15.9 (60.6) |
9.5 (49.1) |
20.2 (68.4) |
日均氣溫 °C(°F) | 2.5 (36.5) |
4.6 (40.3) |
9.0 (48.2) |
15.2 (59.4) |
20.9 (69.6) |
24.6 (76.3) |
28.0 (82.4) |
27.4 (81.3) |
23.2 (73.8) |
17.6 (63.7) |
10.9 (51.6) |
4.7 (40.5) |
15.7 (60.3) |
平均低溫 °C(°F) | −0.8 (30.6) |
1.2 (34.2) |
5.2 (41.4) |
10.8 (51.4) |
16.5 (61.7) |
20.9 (69.6) |
24.8 (76.6) |
24.3 (75.7) |
19.8 (67.6) |
13.6 (56.5) |
6.8 (44.2) |
1.0 (33.8) |
12.0 (53.6)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45.1 (1.78) |
47.8 (1.88) |
74.8 (2.94) |
71.4 (2.81) |
82.9 (3.26) |
138.1 (5.44) |
207.4 (8.17) |
141.3 (5.56) |
87.8 (3.46) |
56.3 (2.22) |
60.2 (2.37) |
30.3 (1.19) |
1,043.4 (41.08) |
平均相對濕度(%) | 74 | 73 | 71 | 70 | 71 | 76 | 80 | 81 | 78 | 75 | 76 | 73 | 75 |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
|
|
此外,揚州市還設立以下經濟功能區:國家級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
揚州市行政區劃圖 | ||||||||||
---|---|---|---|---|---|---|---|---|---|---|
區劃代碼[12] | 區劃名稱 | 漢語拼音 | 面積[註 1][13]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14][註 2] (2020年普查) |
政府駐地 | 郵政編碼 | 鄉級行政區劃[15] | |||
街道 辦事處 |
鎮 | 鄉 | 其中: 民族鄉 | |||||||
321000 | 揚州市 | Yángzhōu Shì | 6,591.21 | 4,559,797 | 邗江區 | 225000 | 17 | 62 | 3 | 1 |
321002 | 廣陵區 | Guǎnglíng Qū | 423.09 | 608,660 | 汶河街道 | 225000 | 4 | 6 | 1 | |
321003 | 邗江區 | Hánjiāng Qū | 552.68 | 1,100,198 | 邗上街道 | 225100 | 11 | 9 | 1 | |
321012 | 江都區 | Jiāngdū Qū | 1,329.90 | 926,577 | 仙女鎮 | 225200 | 13 | |||
321023 | 寶應縣 | Bǎoyìng Xiàn | 1,461.55 | 682,219 | 安宜鎮 | 225800 | 14 | |||
321081 | 儀徵市 | Yízhēng Shì | 902.20 | 532,571 | 真州鎮 | 211400 | 10 | |||
321084 | 高郵市 | Gāoyóu Shì | 1,921.78 | 709,572 | 高郵街道 | 225600 | 2 | 10 | 1 | 1 |
註:廣陵區數字包含揚州生態科技新城所轄2鎮;邗江區數字包含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轄2街道、2鎮,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所轄4街道、1鄉。 | ||||||||||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559,797人[16]。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460,06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9,731人,增長2.24%,年平均增長率為0.22%。其中,男性人口為2,270,783人,佔總人口的49.8%;女性人口為2,289,014人,佔總人口的50.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99.2。0-14歲的人口為527,419人,佔總人口的11.57%;15-59歲的人口為2,846,179人,佔總人口的62.42%;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186,199人,佔總人口的26.01%,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11,673人,佔總人口的19.99%。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238,904人,佔總人口的71.0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320,893人,佔總人口的28.97%。
截至2017年末,揚州市常住人口450.8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05%,比2016年提高1.65個百分點。截至2017年末,揚州市戶籍總人口459.98萬人,比2016年末減少16851人。全市登記出生人口4.54萬人,出生率9.87‰;死亡人口5.28萬人,死亡率11.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1‰。截至2017年末,揚州市區戶籍總人口為233.00萬人,增長0.23%[17]。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532,448人,佔99.40%;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7,349人,佔0.60%。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90,210人,增長2.03%,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9,521人,增長53.4%,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2個百分點。
揚州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地理位置優越,與南京、鎮江構成南京都市圈。目前揚州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江蘇處於中游位置,高於全國水平,汽車、造船等行業有一定優勢。2018年,揚州市國民生產總值(GDP)達5466.17億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2萬元,連續多年在蘇中蘇北中保持前列[18]。
公路交通發達,是數條高速公路與國省幹線公路的交匯點。目前建成的高速公路有 京滬高速公路、 滬陝高速公路、 揚溧高速公路、 啟揚高速公路及 新揚高速公路。潤揚長江大橋( 滬陝高速公路)和五峰山長江大橋( 江宜高速公路),將揚州與蘇南高速公路網相連。另外, 233國道、 328國道、 344國道與 345國道亦過境本市。
揚州地鐵遠景規劃7條線路,其中5條主城軌道,2條都市區快軌線,線網總長約206公里,線網密度0.11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主城軌道總長為151公里,線網密度0.30公里/平方公里,近期規劃建設3條,分別為1號線全線、2號線一期和5號線一期,目前已上交國家環保部審查,正在等待國務院批准。[20][21]
建設中的南京地鐵S5號線將經過揚州市,預計2026年完工。
揚州市發改委已組織相關設計單位開展了規劃研究,規劃年限未知。[21]
於2020年列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長江幹線過江通道佈局規劃,該規劃年限為2035年。[22]
於2020年簽訂南京江北地區至儀徵軌道交通研究合作協議,該線路規劃年限未知。[23]
位於江都區的揚州泰州國際機場有通達中國大陸各主要城市的航班,機場與揚州市區之間有機場巴士直達。另外,揚州泰州國際機場目前已開通至泰國曼谷、日本大阪、韓國首爾-仁川、越南芽莊、韓國濟州、柬埔寨金邊、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地的國際航線,以及至香港和台灣桃園的地區航線,今後更有望繼續開通至新加坡、俄羅斯海參崴等旅遊目的地的國際航線,便利周邊民眾出行。[24]
揚州港為國家一類開放港,是中國沿海沿江重要港口。全港擁有各類碼頭泊位39個,其中萬噸級碼頭泊位13個,千噸級碼頭泊位17個,形成了以六圩港區為龍頭,儀徵港區、江都港區為兩翼的港口群。
淮揚菜是中國菜四大菜系之一,指流行於江蘇省淮安、揚州、鎮江及其附近地域的菜餚。
揚州灌湯包是江蘇省的名點。揚州的灌湯包以精粉燙麵制皮坯,選用肋條肉為餡心,用鮮骨髓湯打餡,配以十多種上等調料佐味。包子鮮香肉嫩、皮簿筋軟、外形玲瓏剔透、湯汁濃郁、入口油而不膩。
筍肉鍋貼是揚州風味小吃,以麵團糊制皮,包入筍肉餡,經炸制而成;色澤金黃,外脆里嫩,口味鮮美。
翡翠燒賣是揚州的名點,由揚州市富春茶社創始人陳步雲首創。
千層糕呈菱形方塊,芙蓉色,半透明,整塊油糕共分64層,層層糖油相間。
蟹黃燒賣餡為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
所謂「三丁」,即以雞丁、肉丁、筍丁製成,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筍丁根據季節選用鮮筍。
也稱為老鵝,肉質瘦而不柴,口味鮮美。
揚州市全境方言屬江淮官話洪巢片,即俗稱的蘇北話。除儀徵西部為寧廬方言南京小片外,余皆屬揚淮方言揚州小片。
揚州話是江淮官話的代表方言之一,存有很多傳統詞彙,以及一些生動的、有意思的口頭語。以揚州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有揚州清曲、揚州評話、揚劇等。這些曲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狹義上的「揚州話」一般指揚州城區方言,揚州郊區又稱其為「街上話」。而廣義上的揚州話還包括邗江、江都大部、儀徵大部、鎮江市區的方言,還有安徽的天長市,俗稱「蘇北話」。
聲母 包括零聲母在內,揚州話共有17個聲母,與普通話相比,只少了zh、ch、sh、r、n這5個聲母。古全濁聲母在揚州話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聲讀送氣清音,仄聲讀不送氣清音,與多數官話方言一致。普通話的平捲舌,揚州話里是不分 的,揚州話用z、c、s、l來代替zh、ch、sh、r。古見系的開口二等字,多有聲母不顎化(開口呼)、顎化(齊齒呼)兩讀。如:家,「家去」中念ga,「家庭」里念jia,不可混淆。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讀為零聲母。與普通話一致。泥母、來母、日母混同,就是所謂的n、l、r不分。洪音韻母前為l,細音韻母前為n。如:腦=lao,涼=niang。但是,揚州郊區很多地方是區分n、l的。
韻母 揚州話有47個韻母。和多數官話方言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保留入聲,入聲收喉塞音韻尾。古咸山攝三分為桓歡、寒山、先天韻。如:關=guan,官=guon,山=san,扇=xien,肩=jien,間=jian等等,這些是與普通話不同的。北京話的前、後鼻音韻尾,在揚州話中分別合併。冰=賓,靜=進。果攝不區分開合口,一律讀o。如:賀=貨=ho。和=河=ho。
聲調 揚州話有5個單字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古全濁上聲今歸入去聲,古次濁上聲今歸上聲。古清去、濁去;清入、濁入則分別合併為去聲、入聲。 除入聲外,其他字的調類與普通話基本相同。
詩歌中稱「維揚」者眾。
1998年,揚州被評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20年4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揚州世界美食之都稱號[33],主要景點有:
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江蘇人居環境獎城市、 國家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國家節水型城市、 國家暢通工程優秀管理城市
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 國家級生態示範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