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足球冠軍德語Deutsche Fußballmeister;直譯:德國足球大師)是指奪得德國國內最高等級男子職業足球聯賽的冠軍隊伍,現時最高等級足球聯賽為德國甲組足球聯賽。歷年來德國足球冠軍包括從1903年到1945年的德國足球錦標賽(German Championship)、從1948年到1963年的西德足球錦標賽及從1963年到現今的德國甲組足球聯賽(Bundesliga)。

快速預覽 德國頂級足球聯賽, 德國足球錦標賽(1903年-1945年,1948年)西德足球錦標賽(1949年-1963年) 德國甲組足球聯賽(1963年-現在) ...
德國頂級足球聯賽
德國足球錦標賽(1903年-1945年,1948年)
西德足球錦標賽(1949年-1963年)
德國甲組足球聯賽(1963年-現在)
國家
德國 德國
成立年份
1903年
參賽隊數
18隊 (2023-24年球季)
現任冠軍
拜耳利華古遜 (2023-24年)
最成功球會
拜仁慕尼黑
(33次冠軍)
關閉

德國足球冠軍(男子)

德國足球總會轄下[1]的男子德國足球冠軍在1963年以前一直是通過錦標賽(決賽週)產生。民主德國(東德)自1949年成立後,於1949-50球季至1990-91球季是通過設立東德足球高級聯賽來產生自己的冠軍。自1963-64球季設立德國甲組足球聯賽後,聯邦德國(西德)的足球冠軍也通過全國範圍內的聯賽產生。1991年,前東德的頂級球會被併入德甲聯賽。

德國足球錦標賽(1903-1932)

早年有資格參加德國足球錦標賽的球隊均來自德國足總轄下的地方性和區域性足總的冠軍,其中一度包括設於國外的德籍足總,即「布拉格德國人足球總會」(Prager Deutschen Fußballvereine)——其冠軍布拉格DFC德語DFC Prag甚至於1903年進入了決賽。由於成員協會的數量很少,參加首屆德國錦標賽的球隊只有六支。一年之後,參賽球隊增至八支,而至1905年則增加至十一支。成員協會的迅速增加,特別的競賽成績方面的巨大差異導致德國足總於1906年進行改革。從這時起,錦標賽將設八個參賽名額,該規則一直生效至1924年,並在1911年以前與成員協會的數量相對應(1911年後為七個)。[2]

以下是為了獲得德國足球錦標賽決賽的資格,球隊必須贏得以下其中一項地區錦標賽:

  • 德國足球南部錦標賽——成立於1898年
  • 勃蘭登堡足球錦標賽——成立於1898年
  • 德國中部足球錦標賽——成立於1902年
  • 西德足球錦標賽——成立於1903年
  • 德國北部足球錦標賽——成立於1906年
  • 東南德足球錦標賽——成立於1906年
  • 波羅的海足球錦標賽——成立於1908年

另一個地區錦標賽短暫存在:

  • 三月足球錦標賽 - 存在於1903年至1911年

從1925年起,以上錦標賽比賽的亞軍也獲得了參加錦標賽決賽的資格,參賽球隊已擴大到十六支球隊家具樂部;實力最強的兩個區域,南部和西部被允許派出三支隊伍。這個區域錦標賽系統於1933年正式被廢除,並由16個頂級組別組成的德國足球省際聯賽(Gauliga)所取代。每個省際聯賽冠軍可以參加德國冠軍錦標賽。直到1944年由於經濟(如交通費用)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地區合併等因素,省際聯賽的數目增加到31個。


以下列表是1903年-1933年德國足球錦標賽決賽一覽:

更多資訊 球季[3], 冠軍 ...
球季[3] 冠軍 比數 亞軍 舉行城市
1903 VfB萊比錫 7–2 布拉格DFC德語DFC Prag 阿爾托納
1904
從缺(因抗議事件而取消總決賽)
卡塞爾
1905 柏林聯92 2–0 卡斯魯厄FV 科隆
1906 VfB萊比錫 2–1 普福爾茨海姆 紐倫堡
1907 費雷堡FC 3–1 柏林維多利亞 曼海姆
1908 柏林維多利亞 3–0 史特加踢球者 柏林
1909 卡斯魯厄鳳凰 4–2 柏林維多利亞 布雷斯勞
1910 卡斯魯厄FV 1–0 加時 荷爾斯泰因基爾 科隆
1911 柏林維多利亞 3–1 VfB萊比錫 德累斯頓
1912 荷爾斯泰因基爾 1–0 卡斯魯厄FV 漢堡
1913 VfB萊比錫 3–1 杜伊斯堡 慕尼黑
1914 格雷特霍夫 3–2 加時 VfB萊比錫 馬格德堡
1915–1919
第一次世界大戰停辦
1920 紐倫堡 2–0 格雷特霍夫 法蘭克福
1921 紐倫堡 5–0 柏林前鋒1890 杜斯多夫
1922 沒有冠軍(最初冠軍被授予漢堡,但一輪爭議後漢堡拒絕接受冠軍。)
2–2 加時
1–1 加時
漢堡
紐倫堡
柏林
萊比錫
1923 漢堡 3–0 上舍恩韋德聯 Berlin
1924 紐倫堡 2–0 漢堡 柏林
1925 紐倫堡 1–0 加時 FSV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1926 格雷特霍夫 4–1 Hertha BSC 法蘭克福
1927 紐倫堡 2–0 哈化柏林 柏林
1928 漢堡 5–2 哈化柏林 漢堡
1929 格爾特霍夫 3–2 哈化柏林 紐倫堡
1930 哈化柏林 5–4 荷爾斯泰因基爾 杜斯多夫
1931 哈化柏林 3–2 TSV 1860 Munich 科隆
1932 拜仁慕尼黑 2–0 法蘭克福 紐倫堡
關閉

德國足球錦標賽(1933-1945)

納粹黨掌權後,隨着1933-34年球季開始,國內賽事運作進行全面性改革。大規模的傳統區域性足球總會於1933年被迫自行解散,賽事改由新成立的十六個足球大區運作,作為頂級賽事它們各自設有單軌制的大區聯賽德語Gauliga (Fußball),16個大區聯賽的冠軍將有資格入圍德國錦標賽決賽週。進入納粹德國時期,德國隨着帝國日後擴大版土,國內賽事亦加入當時的附庸國奧地利參與。

德國錦標賽決賽週的賽制也發生變化,十六支大區代表球隊首先被分為四個小組進行雙回合循環賽,各小組的首名出線淘汰賽,最後透過淘汰賽決出德國足球冠軍。大區的數量在頭五年間維持不變,然後至1938年有所增加,首先是通過新領土的合併(例如阿爾薩斯奧地利蘇台德),然後是原有大區的分割。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各隊無法再進行長距離的客場比賽。因此在1942-43球季,德國共設29個大區(1943-44球季為31個大區),而決賽週自1941-42年球季起也恢復純淘汰賽模式。1944-45年球季則因二戰爆發被提前終止。

在這個時期首次引入全國盃賽,在1934–35年首次舉行,當時名為查默盃(Tschammerpokal),以前納粹德國體育官員及納粹黨國會議員查默 (Hans von Tschammer und Osten)的名字命名,是現今德國盃的前身。


圖例
同一球季贏得查默盃
以下列表是1933年-1945年德國足球錦標賽決賽一覽:
更多資訊 球季[3], 冠軍 ...
關閉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