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足球冠軍(德語:Deutsche Fußballmeisterschaft)是自1902年以來在德國足球總會轄下產生的全國性足球頂級冠軍的稱謂,自1963-64球季起則在德國甲組足球聯賽中產生。首個冠軍得主為VfB萊比錫德語VfB Leipzig (1893)。從1949年至1991年間,在東德足球總會轄下還同時產生有「東德足球冠軍」;首個冠軍得主為茨維考。紀錄保持者則是合共奪得29冠的拜仁慕尼黑,它們於1987年取代了原本已保持64年之久的紀錄冠軍紐倫堡

自1974年起還增設有德國女子足球冠軍德語Deutsche Fußballmeisterschaft (Frauen),在不斷變化的競賽模式下,它從1990-91球季德語Fußball-Bundesliga 1990/91 (Frauen)開始是通過德國女子甲組足球聯賽產生。首個冠軍得主為沃爾施塔特德語TuS Wörrstadt。紀錄保持者則是12次冠軍得主(含6次東德冠軍德語DDR-Meister波茨坦渦輪。女子德甲成立後的紀錄冠軍則是已7次奪冠的法蘭克福

拜仁慕尼黑是史上首個同時奪得男子和女子德國冠軍的球會。這項雙冠成就是在2015-16球季達成。除此之外,沃爾夫斯堡也曾奪得男子和女子德國冠軍,但分別於不同的球季達成(男子:2008-09球季;女子:2012-13球季)。

男子賽制

Thumb

德國足球總會轄下[1]的男子德國足球冠軍在1963年以前一直是通過錦標賽(決賽週)產生。民主德國(東德)自1949年成立後,於1949-50球季至1990-91球季是通過設立東德足球高級聯賽來產生自己的冠軍。自1963-64球季設立德國甲組足球聯賽後,聯邦德國(西德)的足球冠軍也通過全國範圍內的聯賽產生。1991年,前東德的頂級球會被併入德甲聯賽。

favicon
3 sources

1902-1933年

採用單敗淘汰制的錦標賽模式一直持續至1933年。每圈淘汰賽僅通過單場決出勝者,原則上會在中立場地進行。如果比賽至加時賽後仍無法定勝負,則會在中立場地進行重賽。但出於財政原因,德國足總經常不執行中立場地的原則,而是選擇靠近其中一方的場地。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得到參賽球隊的同意後選擇的,但在1904年的準決賽中,這種違反中立的行為造成了被淘汰球隊的抗議,並最終導致決賽遭取消。

有資格參加錦標賽的球隊均來自德國足總轄下的地方性和區域性足總的冠軍,其中一度包括設於國外的德籍足總,即「布拉格德國人足球總會」(Prager Deutschen Fußballvereine)——其冠軍布拉格DFC德語DFC Prag甚至於1903年進入了決賽。由於成員協會的數量很少,參加首屆德國錦標賽的球隊只有六支。一年之後,參賽球隊增至八支,而至1905年則增加至十一支。

成員協會的迅速增加,特別的競賽成績方面的巨大差異導致德國足總於1906年進行改革。從這時起,錦標賽將設八個參賽名額。該規則一直生效至1924年,並在1911年以前與成員協會的數量相對應(1911年後為七個)。[2]

存在時間較長的大型地區協會有:

在此期間增加的三個協會為:

僅各地區協會的冠軍以及衛冕德國冠軍有資格參加錦標賽。

然而在1911年之前,柏林地區仍是個例外——那裏有兩個,有時甚至是三個足球總會相互競爭。因此除了最強協會,即柏林球類運動球會協會德語Verband Berliner Ballspielvereine的冠軍外,還會有一支來自柏林-勃蘭登堡的球隊可以作為另兩個競爭對手(邊疆足球總會德語Märkischer Fußball-Bund柏林田徑球會協會德語Verband Berliner Athletik-Vereine)的代表參加錦標賽。直至1911年,它們才在德國足總的施壓下合併為一個柏林協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全國錦標賽被中斷。

賽制的再次變化發生於1925年,當時將錦標賽名額增至16席。自此允許各區域協會派出兩支,南部和西部甚至三支球隊參加錦標賽。衛冕冠軍則不再自動獲得參賽資格。盃賽的模式得以保留。

直至1933年,不僅是德國錦標賽,各區域協會的冠軍也都通過決賽週的形式決出,僅偶有例外。[3]在這些區域中,通常會存在有大量的頂級聯賽(行政區聯賽德語Bezirksliga大區聯賽德語Gauliga (Fußball)縣級聯賽德語Kreisliga等)。其中最多的是在中部地區設有20至30個聯賽,它們各自的冠軍會再參加大規模的決賽週以決出中部冠軍。總體而言,德國於1933年以前共有逾50個頂級聯賽。

favicon
2 sources

1933-1945年

納粹黨掌權後,隨着1933-34年球季開始,國內賽事運作進行全面性改革。大規模的傳統區域性足球總會於1933年被迫自行解散,賽事改由新成立的十六個足球大區運作,作為頂級賽事它們各自設有單軌制的大區聯賽德語Gauliga (Fußball),16個大區聯賽的冠軍將有資格入圍德國錦標賽決賽週。進入納粹德國時期,德國隨着帝國日後擴大版土,國內賽事亦加入當時的附庸國奧地利參與。

德國錦標賽決賽週的賽制也發生變化,十六支大區代表球隊首先被分為四個小組進行雙回合循環賽,各小組的首名出線淘汰賽,最後透過淘汰賽決出德國足球冠軍。大區的數量在頭五年間維持不變,然後至1938年有所增加,首先是通過新領土的合併(例如阿爾薩斯奧地利蘇台德),然後是原有大區的分割。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各隊無法再進行長距離的客場比賽。因此在1942-43球季,德國共設29個大區(1943-44球季為31個大區),而決賽週自1941-42年球季起也恢復純淘汰賽模式。1944-45年球季則因二戰爆發被提前終止。

1945-194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佔領的盟軍將德國分為四個佔領區管制,分別歸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國管制下令解散國內的大多數組織,足球賽事在最初各自的佔領區德語Besatzungszone內組織,每個佔領區在不同時期都有自組佔領區錦標賽德語Zonenmeisterschaft美國德語Amerikanische Besatzungszone法國佔領區德語Französische Besatzungszone為1946-1948年,柏林德語Viermächte-Status為1946-1950年,英國佔領區德語Britische Besatzungszone為1947-1948年以及蘇聯佔領區為1948-1949年。然而,許多國內足球會很快重新成立,國內賽事亦慢慢開始恢復。

1948年,各佔領區的代表隊參加戰後首屆德國錦標賽。其中西部佔領區和柏林分別獲得兩個和一個名額,蘇聯佔領區本應也有一個名額,但代表隊普拉尼茨體育會德語SG Planitz被禁止參賽。1949年5月23日由美、英、法佔領區合併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翌年春天,西德足總與東德體委的足球部就成立聯合錦標賽展開談判,其中德國足總建議將參賽名額增至16個,以允許3支東德球隊參賽。然而,談判以失敗而告終。這也使得此後德國足球分成東德和西德各自發展。德國除了分成東德和西德之外,另外還有個薩爾保護領獨立管理,薩爾保護領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薩爾在盟軍分治時期成為法國佔領區,由於法國反對將薩爾納入德國,於是使它成為獨立於聯邦德國(西德)和民主德國(東德)之外的一個特殊保護領地。薩爾曾經在1950年至1956年在國際足協之下擁有自己的代表隊,可以派隊參加奧運會及世界盃。

1949-1991年(東德)

東德自1949年起便設立了全國性的高級聯賽(在1949-50球季最初是以「東德體委聯賽」的名義運作,且尚無柏林球隊;自1950-51球季起則改稱「高級聯賽」,並納入了自當年起不再參加柏林錦標賽德語Vertragsliga Berlin東柏林球隊)。因此自1949年起,每個東德足球冠軍均是通過聯賽產生。高級聯賽的創始成員包括14支球隊,至1951-52球季增加為19支,然後於1954年縮減恢復為14支。自那時起,直至兩德統一後於1991年解散(自1990年10月3日起改稱「東北足總高級聯賽」),高級聯賽始終維持14支球隊的數量不變。

1949-1963年(西德)

德甲聯賽於1963年成立以前,原本設有六個、自1950年起設有五個足球高級聯賽(南部、西南、西部、北部和柏林)。直至1950年,德國足球冠軍都是於球季結束後在合資格的球隊之中通過盃賽模式產生。自1951年起,則先分由八支球隊分為兩個小組進行雙回合循環賽,每組頭名再通過單場決賽決出德國冠軍。五個高級聯賽的冠軍可以直接獲得分組賽資格,剩下的三個名額則由四個高級聯賽的亞軍(不含柏林)通過外圍賽確定。

這一規則在幾年後便已偏離。為了備戰1954年世界盃足球賽,由於賽程安排的原因,德國錦標賽決賽週的參賽名額被減少至六隊,並僅進行單回合(而非雙回合)循環賽。1957年,德國足總也嘗試將單回合循環的分組賽常態化,但未獲成功。因此,單循環賽制僅限於1958年196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所在年份。

1963年至今(西德/德國)

1963年,聯邦德國成為歐洲最後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單軌制聯賽的國家。促成此舉的決定性因素是德國國家隊在1962年世界盃足球賽中的表現令人大失所望。世界盃結束後,德國足總聯邦議會德語DFB-Bundestag的代表於1962年7月28日決議成立德甲聯賽,它自1963-64球季啟動,最初設有16支球隊。僅僅兩年後,聯賽便臨時擴軍至18隊:由於哈化柏林被勒令降班,為彰顯柏林對德國的重要性,德國足總遂對兩支原本應遂競賽成績降班的球隊作保留處理,同時增補一支西柏林球隊入替哈化柏林。德甲的這一規模從而一直延續至兩德統一。

自1990年兩德統一以來,則再次產生完整的德國足球冠軍。德甲聯賽獲得保留,東德高級聯賽則更名為東北高級聯賽,其中排前兩名的球隊被納入德甲,因此在1991-92球季共有20支球隊參賽。然而僅僅一年後,該聯賽又將規模縮減至18隊並沿用至今。德甲聯賽是歐洲唯一不足20支球隊的頂級聯賽,部分原因是德甲需要保持足夠長的冬歇期。

女子賽制

Thumb

德國女子足球冠軍在1990年以前一直是通過錦標賽(決賽週)產生。自那以後,冠軍則是通過新成立的全國性女子德甲聯賽產生。

1974年

16支來自各州足總的冠軍隊在首屆德國錦標賽德語Deutsche Fußballmeisterschaft 1974 (Frauen)中會被分為四個小組,每組4隊。每個小組將通過小型的聯賽模式(單循環賽)決出頭名。然後,四個小組頭名則通過盃賽模式決出德國冠軍。準決賽同為單敗淘汰制。

1975-1976年

16支參賽球隊再被分為四個小組,但是從一開始便採用雙回合的單敗淘汰賽。自準決賽起的賽制則與1974年相同。

1977-1990年

自1977年起,德國錦標賽完全採用單敗淘汰制。在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和準決賽設雙回合。1977年、1978年和1979年的決賽也設雙回合。此後的決賽則為一場定勝負。

西部地區聯賽德語Fußball-Regionalliga West (Frauen)於1985年設立。一年之後,北德足總也成立了北部地區聯賽德語Fußball-Regionalliga Nord (Frauen)。其下屬協會在這兩個聯賽中的最佳名次球隊均可入圍德國錦標賽。

1991年-1997年

德國足總於1990年設立了女子德甲聯賽。它最初由兩個組別組成,每組各10隊。在兩德統一的過程中,兩個組別於1991-92球季擴軍至11隊,但第二年又恢復為10隊。

每個組別的冠、亞軍可晉身準決賽。其中北組冠軍將對陣南組亞軍,南組冠軍則遭遇北組亞軍。經過雙回合淘汰賽後,勝方將晉身一場定勝負的決賽以決出德國冠軍。

1997年至今

在1997年夏天,雙軌制的德甲聯賽改制為合共12支球隊的單軌制聯賽。時至今日,球隊數量仍然維持不變,儘管有關縮小聯賽規模的討論一直存在。

德國足球冠軍列表

冠軍獎盃

從1903年至1944年間,德國足球冠軍可以在決賽後獲得維多利亞盃德語Victoria (Pokal)作為戰利品。自1949年以來,球季結束後的冠軍獎品則是原本臨時製作的冠軍銀盤德語Deutsche Meisterschale。由於維多利亞盃直至1990年才重新出現,並且不適用於如今的冠軍慶典,而冠軍銀盤則已確立了其地位,即便是1990年以後也自然保留了下來。但應冠軍得主的要求,維多利亞盃自那以後還是可以在額外增設的特殊慶典上頒發。

冠軍星章

自2004-05球季以來,為應對史特加體育會自行在球衣上作出的印記,德國足球聯賽協會(DFL)開始為德甲和德乙球會提供在比賽服上展示其各自冠軍成績的機會。它採用小星章的樣式,其數量取決於在德甲聯賽(即1963-64球季起)獲得的冠軍數:奪得三次以上的球會有權加印1顆星章,奪冠五次以上為2顆、十次以上為3顆、二十次以上為4顆、三十次以上為5顆。

鑑於所有自1903年以來贏得的冠軍、包括東德的相關冠軍都被德國足總認可為同等意義的正式冠軍,然而DFL的規則卻僅適用於1963年設立德甲聯賽後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冠軍,因此屢遭非議。為此,在德甲和德乙之下的賽事級別中出現了其它申請形式,它繼續由德國足總組織,但涵蓋了自1903年以來的所有冠軍。(參見:冠軍星章

更多資訊 數量, 球會(奪冠次數) ...
男子冠軍星章
數量 球會(奪冠次數)
5 拜仁慕尼黑 (30)
2 普魯士多蒙特 (5)
2 普魯士慕遜加柏 (5)
1 雲達不萊梅 (4)
1 漢堡 (3)
1 史特加 (3)
關閉

女子冠軍星章
→ 參見女子德甲聯賽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