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南鎮(臺灣話:Tek-lâm-tìn;臺灣客家語四縣腔:zugˋ namˇ ziinˋ)位於臺灣苗栗縣西北部,是苗栗縣面積最小的行政區,與新竹市僅一溪之隔。鎮內人口9.1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2,410人,是苗栗縣人口第二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也是全臺灣人口第三大鎮。居民結構由客委會依「多重自我認定」準則抽樣調查,推估閩客比例約5:2[1]。若依竹南鎮世居家族祖籍地調查,閩客比例約為15:1[2],和同為沿海四鎮的後龍、通霄、苑裡為苗栗縣少數閩南人佔多數的區域。
竹南鎮 Zhunan Township 舊稱:中港社、三角店、竹南街 | |
---|---|
鎮 | |
坐標:24°41′N 120°53′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省 | 臺灣省 |
上級區劃 | 苗栗縣 |
下級區劃 | 25里518鄰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竹南鎮公所 (立法機關:竹南鎮民代表會) |
• 鎮長 | 方進興(竹南鎮鎮長列表) |
面積 | |
• 總計 | 37.5592 平方公里(14.5017 平方英里) |
海拔 | 22 公尺(72 英尺) |
人口(2024年9月)(34,437戶) | |
• 總計 | 90,518人 |
• 排名 | 苗栗縣的第2位 |
• 密度 | 2,410人/平方公里(6,242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郵遞區號 | 350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05040 |
毗鄰 | 頭份市、造橋鄉、後龍鎮;新竹市香山區 |
網站 | http://www.chunan.gov.tw/ |
由於市區以及縱貫線竹南車站緊鄰頭份市,而與頭份市被視為雙子城的結構。自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園區設立後,吸引大量人口移入竹南鎮與頭份市。在苗栗縣其它行政區人口嚴重外流的情況之下,該鎮與頭份市是苗栗縣內唯二人口正成長的行政區。
竹南鎮鎮名一詞最早出現於1798年,有關福建水師提督哈等奏摺即提到「淡防廳竹南保等鄉共應賑災戶九千八百八十八戶」[3],當時的「竹南」一詞是指淡水廳竹塹以南的轄區[4]。
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設置一府二縣,苗栗歸天興縣管轄。1670年(明永曆二十四年),有平埔原住民後壠社、中港社、新港仔社、貓裏社及加志閣社,合稱「後壠五社」[5],中港社為道卡斯族最早在竹南活動紀錄。1723年(清雍正元年),署淡水廳設中港庄各地村落雛型已成。1739年(清乾隆四年),泉州人林耳順等人開墾三角店、田寮等地。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中港庄鹽生莊文榜程文稟官。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中港社土著移入番社庄(今中港里),人口逐漸增加,後形成中港舊街。道光年間為北部貿易重鎮。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苗栗設縣,原中港、頭份包含整個中港溪地區當時尚屬新竹縣,以南地區劃為新設之苗栗縣。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治台,竹南地區隸屬台北縣新竹支廳竹南一堡。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8月10日,縱貫線通車至此,設停靠站(鐵路車站)於三角店庄,距中港街約1公里餘,站名仍沿用中港(即今竹南車站)。1920年(大正九年),設新竹州竹南郡竹南庄,轄區包括原竹南一堡轄下的中港街、崎頂庄、口公館庄、大埔庄、營盤邊庄、三角店庄、鹽館前庄、公館仔庄及海口庄。三角店改名為竹南,並將庄治、郡治設於此。同時將車站更名為「竹南」。1939年(昭和十四年),竹南庄改制為街,為竹南街。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改制為新竹縣竹南區竹南鎮,共轄21里。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苗栗縣復設,改為苗栗縣竹南鎮至今。
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
起訖年份 | 行政區 |
1909~1915 | 新竹廳中港支廳中港區 |
1915~1920 | 新竹廳頭份支廳中港區 |
1920~1940 | 新竹州竹南郡竹南庄 |
1940~1945 | 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 |
1945~1950 | 新竹縣竹南區竹南鎮 |
1950~ | 苗栗縣竹南鎮 |
竹南鎮位於苗栗縣西北部,北以鹽水港溪與新竹市香山區為界,西臨臺灣海峽,東鄰頭份市,南隔中港溪與後龍鎮、造橋鄉為界,全境大多地處中港溪以北,僅公館里位於中港溪以南,全鎮面積37.5592平方公里,居苗栗縣最小。
地形上可分為北部的台地、丘陵,和南部的中港溪沖積平原(或稱竹南沖積平原),沿海則有因冬季強勁季風搬運砂石而形成的沙丘。北部丘陵台地區約佔全鎮1/6,以海拔102公尺的尖筆山為制高點,台地南端以10多公尺高的階崖與沖積平原相接,台地上因地勢高,水源取得不易,原為看天田,1960年攔截峨眉溪的大埔水庫完工提供灌溉水源後,水田面積大幅增加。南部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18世紀中葉隆恩圳開鑿後,即是竹南鎮的農業精華區,但昔日每逢颱風季,多遭水患之苦。海岸地帶的沙丘自崎頂里往南綿延至海口里,再往南,即中港溪以南的後龍鎮海岸砂丘。氣候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多雨,年均溫攝氏22.4度,最冷月月均溫為1月的15.3度,最暖月月均溫為7月的28.6度,年雨量1300-1800毫米,2-9月為雨季,各月雨量均超過100毫米,11月至次年2月為乾季。
年份 | 人口 | ±% |
---|---|---|
1946 | 22,821 | — |
1951 | 24,482 | +7.3% |
1956 | 29,470 | +20.4% |
1961 | 33,800 | +14.7% |
1966 | 37,791 | +11.8% |
1971 | 43,940 | +16.3% |
1976 | 48,551 | +10.5% |
1981 | 55,610 | +14.5% |
1986 | 59,794 | +7.5% |
1991 | 62,792 | +5.0% |
1996 | 66,718 | +6.3% |
2001 | 70,541 | +5.7% |
2006 | 74,233 | +5.2% |
2011 | 79,656 | +7.3% |
2016 | 85,010 | +6.7% |
2021 | 87,365 | +2.8% |
來源:
|
根據苗栗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竹南鎮戶數約3.4萬戶,人口約9萬人[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2,388人,是苗栗縣人口第二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6],也是臺灣人口第三多、人口密度第二高的鎮[註 1],在全臺灣所有縣轄行政區中,人口密度排行第八高[參 1]。在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園區設立後,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且竹南鎮地價較新竹市便宜,使其人口持續穩定成長,是苗栗縣轄下所有行政區中,人口成長最快速且穩定的地區[6]。鎮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新南里與公義里,2023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6,622人與1,146人,其中新南里也是苗栗縣的人口第二大里,其他鎮內人口較多的里包括大厝里、山佳里、大埔里、海口里[6]。2023年底時,竹南鎮14歲以下人口有13,869人(15.46%),15至64歲人口有63,256人(70.51%),65歲以上人口則有12,583人(14.03%),老化指數約為90.73,是苗栗縣人口最年輕的行政區[6],亦為全臺灣老化指數最低且唯一未破百的鎮。
由於已知的技術原因,圖表暫時不可用。帶來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竹南鎮公所是竹南鎮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鎮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竹南鎮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苗栗縣政府。鎮長由全體鎮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竹南鎮公所並置鎮政會議,為鎮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鎮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7個附屬機關[9]。
竹南鎮民代表會是竹南鎮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竹南鎮全體鎮民立法和監察鎮政。鎮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竹南鎮民代表會共有13位鎮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鎮民代表、第二選區5席鎮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鎮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鎮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3位鎮民代表互選產生[10]。
現今竹南鎮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竹南庄屬新竹州竹南郡[11]:67。竹南庄轄竹南、營盤邊、中港、鹽館前、海口、公館子、大埔、崎頂、口公館等9個大字[12]。1939年,竹南庄升格為「竹南街」[11]:67。1946年,改為「竹南鎮」,屬新竹縣竹南區[11]:67。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竹南鎮改隸新成立的苗栗縣[11]:67。
竹南鎮行政區劃 |
註:圖面範圍與現況不符 |
竹南鎮在中華民國區域立法委員劃分上屬於苗栗縣第一選舉區,該選區的範圍包括竹南鎮以及後龍鎮、造橋鄉、通霄鎮、西湖鄉、銅鑼鄉、三義鄉、苑裡鎮、銅鑼鄉、三義鄉等行政區,區域立法委員由該選區的公民直選而產生,任期為四年,無連任次數限制,現任區域立法委員為中國國民黨籍的陳超明。
竹南鎮最早發展的聚落是「中港街」,過去因位於海濱而有交通之便。後來1902年縱貫鐵道通車至此,設車站於三角店(距中港街1公里,但站名仍沿用中港之名),之後三角店繁榮漸超過中港。1920年三角店改名竹南,並將之作為竹南郡行政中心。同時,車站也改以竹南為名。竹南市區、車站緊鄰頭份市,隨着市區擴張,目前竹南、頭份被視為雙子城的結構。
竹南市區發展以竹南火車站前為核心區域,一直以來博愛街都是竹南市區最熱鬧的主要街道,佳瑪進口精品生活館及寶雅都在博愛街上。其發展較成熟的市區範圍以自由街、中山路、中正路、大營路為界,四條路所圍成的區域為發展較成熟的區域,但隨者不斷發展與擴張,市區機能的範圍也擴大至環市路一段、二段、三段內,星巴克咖啡也在二段上設點,是全臺灣第八座擁有得來速的星巴克,其市區內則有長青公園與博愛公園。而環市路與光復路周邊則是近年來竹南市區發展較快速的地區,特別是政府編號為省道台13甲線的竹南環市路,因為透過清寧橋與清寧橋地下道與頭份市中央路相連,形成兩鎮來往的最重要道路,其發展特別具潛力。
除了上述重要的清寧橋地下道之外,竹南市區還有另外兩個比較早期完成的地下道,可以方便其對外連絡,當地人分別稱為北地下道與南地下道。南地下道由竹南環市路通往頭份市自強路,走自強路可通往頭份市區與國道一號頭份交流道,或轉維新路通往竹南東火車站;而北地下道則連接竹南鎮光復路與竹南鎮龍山路,由龍山路可轉台13線前往國道三號香山交流道或前往新竹市,或者走另外一邊通往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也可以上國道三號西濱交流道北上新竹市。而國道三號竹南交流道則位於連接台一線與台61線西濱公路的台一己線上。
此外,竹南市區走環市路也可接真如路與全天路通往跨越中港溪的德照橋,下橋後即為造橋鄉境內一個很重要的台1線與台13甲線路口,可轉往造橋市區、後龍鎮(台1線)或苗栗市(台13甲線)。 尖鼻山區曾有一座146.15公尺的「尖筆山」鐵道隧道,此一隧道的設計由紅磚砌成,包含洞門亦為磚砌的單線淨空隧道,於明治33年(西元1900年)動工興建,次年七月四日竣工。
目前竹南鎮人口成長率為全縣18個鄉鎮中最高,其次是頭份市。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竹南中港及竹南市區道路都有炮炸邯鄲爺的活動,俗稱「造佛」。竹南中港炮炸邯鄲爺與臺東炮炸寒鄲爺作法不同,臺東只有一個人站在轎子上讓人丟下鞭炮;竹南中港則是把榕樹葉子帶葉梗綁在轎子上,四個人扛轎用長竹竿綁鞭炮來炮炸。活動地點包括各個宮廟及竹南市區重要道路。
每年四月八日頭份市舉辦四八文化斗燈節活動的隔日,遊行車隊及陣頭會繞境到竹南市區道路上。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竹南中港都有「洗港」活動,主要在中港溪出海口舉行,另外在各宮廟及中港地區道路都有祭典,同時也舉辦划龍舟錦標賽。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過後的七月十七日,中港慈裕宮會舉辦放水燈活動。放水燈前都會請藝閣花車遶境,最後到中港溪出海口施放。[14]
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佛辰,全竹南鎮的市區道路舉行繞境祈福活動儀式,從下午白天開始繞境至晚上繞境到普覺堂為止。
360幾年歷史的竹南鎮中港慈裕宮,早年於鄰近四鄉鎮市的53莊遶境祈福慶典,為地方隆重宗教盛事,但已停辦近20年,竹南鎮長方進興為找回在地重要文化傳統,規劃於8月31日、9月1日兩天舉辦車隊及徒步遶境活動。
歷史悠久的竹南鎮後厝龍鳳宮,自古即有傳承百年的鄰近鄉鎮市53莊遶境祈福活動,並有「送王」傳統科儀,為地方隆重宗教盛事,自民國86年由後厝龍鳳宮主辦至今年109年已相隔20多年,擇10月31至11月2日3天舉行,今年遶境活動是從龍鳳宮出發,首日先遶境至竹南崎頂、大埔、新竹香山、南港、頭份蘆竹湳、尖山、造橋談文、後龍大山等地區,次日再遶境竹南市區南邊地區,最後一日則以竹南北境地區為主,最後再舉行送王船儀式。[15]
民國108開始舉辦的「慈裕宮、龍鳳宮與各個鎮內宮廟媽祖聯合繞境53莊」因受,COVID-19影響延期繞境,然而相隔22年後,去年盛事重現的「竹南媽祖聯合遶境53莊」,原定於2020年5月1至3日登場,但考量疫情因素,決議延後辦理;在遵守防疫新生活運動的前提下,方進興才偕同各廟方人員,至後厝龍鳳宮向媽祖擲筊請示,擇定於國曆10月31日至11月2日(農曆9月15至17日)3天舉辦就開始恢復辦理「慈裕宮、龍鳳宮與各個鎮內宮廟媽祖聯合繞境53莊」的宗教慶典。
於2018年7月5日中午12:00啟用竹南鎮苗栗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站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