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碧灣海軍基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蘇碧灣海軍基地,是位於菲律賓呂宋島中西部的三描禮士省蘇碧灣的一處大型海軍基地。基地佔地面積678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新加坡的面積。[1]為深水港口,可停泊核動力航空母艦。該海軍基地由西班牙王國於1885年建成,20世紀時期為美國海軍主要的海外基地。1992年美軍基地關閉,港口移交菲律賓,成為自由港經濟特區。[2][3]2022年起,菲律賓啟用了部分港口作為海軍基地。[4]
16世紀,蘇碧灣的位置由米格爾·洛佩斯·德萊加斯皮的孫子、西班牙征服者Juan de Salcedo發現,但當時並未獲得重視。1762年,英國在七年戰爭佔領馬尼拉,迫使西班牙海軍艦隊轉移。從這時起,西班牙開始考慮將蘇碧灣作為海軍基地。[5]
當時,甲米地為西班牙艦隊主力所在地。當地港口水淺且缺少保護,生活條件差,天氣惡劣。西班牙對蘇碧灣進行了考察,阿方索十二世國王於1884年宣佈該地為海軍港口。1885年,蘇碧灣被改造成了西班牙海軍基地。[5]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5月1日,美國海軍在馬尼拉灣海戰中擊潰了西班牙海軍。西班牙放棄菲律賓後,蘇碧灣海軍船廠和附近的奧隆阿波由菲律賓佔領。
1899年,菲律賓獨立戰爭打響。9月,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進攻了該地,摧毀了Kalaklan Point的炮台後離開,海軍船廠和奧隆阿波仍由起義軍佔據。同年12月,美軍攻佔該地。[6]12月10日,美國國旗首次在該地升起。[7]
1905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宣佈在蘇碧灣建立海軍基地。之後蘇碧灣成為亞洲艦隊的重要維修設施。1906年,杜威號浮動乾船塢運抵蘇碧灣,其可以容納當時最大的戰列艦。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禁止在菲律賓基地增加防禦工事,之後蘇碧灣船廠除浮動干船塢以外的設施都被轉移動了甲米地造船廠。1941年,隨着戰爭迫在眉睫,浮動干船塢亦被轉移到了Mariveles。[2]
1941年12月,二戰菲律賓戰役爆發,日軍在呂宋島登陸推進。當月12日,日軍戰鬥機飛臨蘇碧灣,掃射摧毀了全部7架PBY-4卡特琳娜水上飛機。次日,26架日軍飛機再次飛臨該基地轟炸。隨着當地盟軍戰事日趨惡化,當月24日,馬尼拉被宣佈為不設防城市,駐蘇碧灣的美軍開始後撤。同日,停泊在蘇碧灣的退役裝甲巡洋艦前紐約號被鑿沉。26日,美國海軍陸戰隊摧毀了蘇碧灣大部分的設施,居民也在撤離前放火燒毀了鎮上的建築物。[8][9]1942年1月10日,日軍抵達該地,並在接下來的三年裏佔領着該地設施。[2]
1945年1月下旬,美軍重新佔領蘇碧灣。[2]
美軍在重佔蘇比克灣後,開始迅速擴建設施。1946年,菲律賓獲得完全獨立。1947年,菲美雙方簽訂《軍事基地協議》,允許美國保留除甲美地海軍造船廠外的全部軍事基地,租期為99年。1948年底,美國海軍西太平洋艦隊將其主要行動基地從中國青島遷至菲律賓的蘇碧灣和桑利角。
在韓戰和越南戰爭期間,蘇碧灣是美軍軍用物資的主要轉運和供應基地之一,也是美國海軍艦艇重要的維修、加油、補給和維護基地。越南戰爭期間,第七艦隊約六成的服務和維修工作是在蘇碧灣進行的。1953年時,基地有1,764名軍事人員和5,306名文職人員。到1968年,增加到5,000名軍事人員和16,600 名平民(16,000名菲律賓人和600名美國文職人員)。1970年後,基地人數回到戰前程度。[2]
1966年,菲美雙方修訂了《軍事基地協議》,將租期改為1966年起的25年,到期前一年再由雙方續約。[10]
1991年6月,皮納圖博火山開始噴發,10日克拉克空軍基地人員皆撤至蘇碧灣海軍基地。[11]15日,火山發生了最劇烈的爆發,為20世紀發生在陸地上第二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位於火山西南約25英里處蘇碧灣海軍基地被一英尺厚的火山灰覆蓋,當地約100座建築物受損,所有非必要的人員都乘船從蘇碧灣基地撤離。[12][13]同年9月,基地在清理之後恢復了運營。[14]
1991年9月,菲律賓參議院投票否決了延長蘇碧灣基地租約10年(換取每年2.03億美元援助)的議案,美國被要求關閉該基地,這也是美國在菲律賓的最後一個軍事基地。[10][15]1992年11月26日,最後一批美軍搭乘貝洛森林號兩棲突擊艦離開,基地正式關閉。[16]
美軍撤出後,菲律賓通過了《基地轉型法》,把基地轉變成自由港經濟特區。[3]自2000年,美國軍艦定期停靠蘇碧灣,參與和菲方的軍事演習,或者使用商用港口進行維修和補給。2015年,菲律賓軍方和蘇碧灣大都會管理局簽訂協議,將使用該地的部分軍事設施。[17]
2022年5月,已破產的原韓進菲律賓造船廠的港口被收購,菲律賓海軍在原址啟用了新的海軍作戰基地NOB Subic。該基地之後將成為菲律賓海軍大型主力艦的基地。[18][4][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