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女子网球团体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夫人盃(英語:Billie Jean King Cup)是世界最重要的國家女子網球團體賽事,原名協會盃(Federation Cup,1995年將英文名字短縮為Fed Cup),創立於1963年,以慶祝國際網球協會(ITF)成立50週年。為了致敬比莉·珍·金,以表彰她多年來為世界網球運動發展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為存進網球界性別平等所做的貢獻,該賽事於2020年更名為金夫人盃。[1][2]比莉·簡·金杯是世界上參賽國家數量最多的年度國際女子團體體育比賽。[3][4] 現任的賽事主席為卡特里娜·亞當斯。[5]
![]() | |
![]() | |
運動 | 網球 |
---|---|
創立 | 1963年 |
隊伍數 | 8(世界組) 99(2016年總計) |
國家或地區 | ITF會員國 |
應屆冠軍 | ![]() |
奪冠最多 | ![]() |
官方網站 | billiejeankingcup.com |
至今奪冠次數最多的是美國,共曾18次奪得冠軍。在2010年代獲得獎盃最多的國家是捷克共和國,在10年中獲得了6次冠軍。與金夫人盃類似的男子賽事為戴維斯盃,捷克、澳洲和美國是同時獲得過兩個賽事冠軍的為數不多的國家。
比賽的概念可以追溯至1919年,當時黑茲爾·霍奇基絲·懷特曼計劃舉辦女子比賽比賽。雖然這計劃被拒絕,她在1923年舉行一個年度由英國與美國對戰網球錦標,當時兩國是網球強國。澳洲台維斯盃隊長哈利·霍普曼的妻子妮爾·霍普曼後來構思了協會盃這個比賽。
1962年,居於英國的美國人瑪麗·哈德威克·夏利提議一項年度在不同地區舉行的比賽。1963年,國際網球聯會為慶祝50周年紀念,開放協會盃給世界所有國家參與,比賽漸漸取得成功。
每次比賽在不同地區舉行,第一屆吸引了16個國家參賽。比賽獲得了各參賽國的頂尖球手支持。第一屆決賽在倫敦皇后會舉行,美國以場數2-1擊敗澳洲,奪得首屆冠軍。
第一屆協會盃共有16隊,當時比賽沒有獎金並且隊伍需要自費參賽。1976年首次獲得高露潔集團贊助,1981年至1994年由日本電腦企業NEC贊助。到了1997年,已有73個國家或地區參賽,以及主辦地區不需要建造特定網球場。
在1992年,協會盃開始分為地域及世界組別。1995年將英文名字短縮為Fed Cup。自1995年起,比賽方程開始改變。2005年起其中八隊參與世界組I,另外八隊在世界組II比賽,維期三週,進行雙循環主客制。
只有16個國家才能進入世界組,共分為世界組I及世界組II,每組共有八隊。
總共分別世界組及世界組II
(a) 世界組 - 在第一圈比賽勝出的四隊可以在來年繼續在世界組比賽。第一回合的敗方將會參與附加賽與世界組II的勝出決定晉升及降級的隊伍。(四隊勝出的隊伍可以在來年在世界組比賽,而敗放在來年在世界組II比賽。)
(b) 世界組II - 四隊在世界組II勝出的球隊可能參與世界組I季後賽決定來季升降。同樣地,在世界組II初賽敗北的球隊將會舉地區勝出的隊伍爭奪世界組II的附加賽。(勝出的四隊可以在世界組II比賽,敗方在地區第一組別比賽。)
在世界組I及世界組II,四隊有種籽排名。種籽排名由協會盃委員會決定,根據協會盃國際排名制定。
在世界組II之下的比賽,是協會盃的分區比賽,總共分為3個地區:美州區、亞洲/大洋洲區、歐洲/非洲區。亦分為兩組,除了歐洲/非洲區設有更低水平的第三組。
在地區組別,每隊球隊被編入小組,以分組形成進行交鋒。詳細可參看該年度該地區的比賽方式。
兩隊在歐非第一組一定有兩支球隊爭奪世界組II的季後賽,其中一隊與美州區第一組,另一組與亞洲大洋洲第一組爭奪世界組資格。
在世界組及世界組II以及世界組及世界組II的附加賽中,最多打五場比賽,最先取得三場勝利的一方為之勝出。比賽花兩天時間舉行。第一天舉行兩場單打賽事。第二天舉行兩場單打比賽及一場雙打比賽。
在地區第一組至第三組,採取三場兩勝制(兩場單打及一場雙打)。
世界組I受世界組II第一回合在年初舉行,根據主客制花一星期舉行。
世界組的準決賽及決賽在7月及9月舉行,採取淘汰制。
世界組及世界組II的附加賽在7舉行,採取淘汰制。
所有組別I、II及III的地區球隊採取小組制,在一個球場舉行。在上半年舉行(確保將世界組II的附加賽在下半年進行),地點及球場由協會盃委員會決定。
協會盃有多個分組,並有明確的升降制度。
在世界組I,比賽採取淘汰制。在此之下為世界組II。世界組II之下為地區組別,分別為歐非區、美州區及亞洲大洲州區。在世界組II,每隊只會比賽一次,勝方參加世界組I附加賽,對手是世界組I敗方球隊。而敗方則與地方組冠軍進行世界組II季後賽。
地域組別亦分為多個組別,歐洲及非州區有三個組別,其餘有兩組。所有組別分組舉行。每年歐州區的最佳兩隊以及美州、亞州大洋州區的冠軍參與世界組II附加賽,與世界組II敗方對賽。勝出的隊伍可前往較高的組別,敗方敗在較低組別比賽(除非在最低級組別)通常每年有兩隊晉升及兩隊被降級。
以下架構2016年開始實行:[7]
級別 | 組別 | ||
---|---|---|---|
1 | 世界組I 8支隊伍 | ||
世界組I附加賽 4支世界組I隊伍 + 4支世界組II隊伍 | |||
2 | 世界組II 8支隊伍 | ||
世界組II附加賽 4支世界組II隊伍 + 2支歐洲/非洲區第1組隊伍 | |||
3 | 美洲區第1組 8支隊伍 |
歐洲/非洲區第1組 15支隊伍 |
亞洲/大洋洲區第1組 7支隊伍 |
4 | 美洲區第2組 11支隊伍 |
歐洲/非洲區第2組 7支隊伍 |
亞洲/大洋洲區第2組 15支隊伍 |
5 | 歐洲/非洲區第3組 16支隊伍 |
年份 | 冠軍 | 比數 | 決賽對手 |
---|---|---|---|
1963 | ![]() |
2-1 | ![]() |
1964 | ![]() |
2-1 | ![]() |
1965 | ![]() |
2-1 | ![]() |
1966 | ![]() |
3-0 | ![]() |
1967 | ![]() |
2-0 | ![]() |
1968 | ![]() |
3-0 | ![]() |
1969 | ![]() |
2-1 | ![]() |
1970 | ![]() |
3-0 | ![]() |
1971 | ![]() |
3-0 | ![]() |
1972 | ![]() |
2-1 | ![]() |
1973 | ![]() |
3-0 | ![]() |
1974 | ![]() |
2-1 | ![]() |
1975 | ![]() |
3-0 | ![]() |
1976 | ![]() |
2-1 | ![]() |
1977 | ![]() |
2-1 | ![]() |
1978 | ![]() |
2-1 | ![]() |
1979 | ![]() |
3-0 | ![]() |
1980 | ![]() |
3-0 | ![]() |
1981 | ![]() |
3-0 | ![]() |
1982 | ![]() |
3-0 | ![]() |
1983 | ![]() |
2-1 | ![]() |
1984 | ![]() |
2-1 | ![]() |
1985 | ![]() |
2-1 | ![]() |
1986 | ![]() |
3-0 | ![]() |
1987 | ![]() |
2-1 | ![]() |
1988 | ![]() |
2-1 | ![]() |
1989 | ![]() |
3-0 | ![]() |
1990 | ![]() |
2-1 | ![]() |
1991 | ![]() |
2-1 | ![]() |
1992 | ![]() |
2-1 | ![]() |
1993 | ![]() |
3-0 | ![]() |
1994 | ![]() |
3-0 | ![]() |
更名為協會盃 (Fed Cup) | |||
1995 | ![]() |
3-2 | ![]() |
1996 | ![]() |
5-0 | ![]() |
1997 | ![]() |
4-1 | ![]() |
1998 | ![]() |
3-2 | ![]() |
1999 | ![]() |
4-1 | ![]() |
2000 | ![]() |
5-0 | ![]() |
2001 | ![]() |
2-1 | ![]() |
2002 | ![]() |
3-1 | ![]() |
2003 | ![]() |
4-1 | ![]() |
2004 | ![]() |
3-2 | ![]() |
2005 | ![]() |
3-2 | ![]() |
2006 | ![]() |
3-2 | ![]() |
2007 | ![]() |
4-0 | ![]() |
2008 | ![]() |
4-0 | ![]() |
2009 | ![]() |
4-0 | ![]() |
2010 | ![]() |
3-1 | ![]() |
2011 | ![]() |
3-2 | ![]() |
2012 | ![]() |
4-0 | ![]() |
2013 | ![]() |
4-0 | ![]() |
2014 | ![]() |
3-1 | ![]() |
2015 | ![]() |
3-2 | ![]() |
2016 | ![]() |
3-2 | ![]() |
2017 | ![]() |
3-2 | ![]() |
2018 | ![]() |
3-0 | ![]() |
2019 | ![]() |
3-0 | ![]() |
更名為金夫人盃 | |||
2021 | ![]() |
2-0 | ![]() |
2022 | ![]() |
2-0 | ![]() |
2023 | ![]() |
2-0 | ![]() |
國家 | 冠軍 | 亞軍 | 奪冠年份 | 亞軍年份 |
---|---|---|---|---|
![]() |
1963, 1966, 1967, 1969,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6, 1989, 1990, 1996, 1999, 2000, 2017 | 1964, 1965, 1974, 1985, 1987, 1991, 1994, 1995, 2003, 2009, 2010, 2018 | ||
![]() |
1975, 1983, 1984, 1985, 1988, 2011, 2012, 2014, 2015, 2016, 2018 | 1986 | ||
![]() |
1964, 1965, 1968, 1970, 1971, 1973, 1974 | 1963, 1969,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4, 1993 ,2019 | ||
![]() |
2004, 2005, 2007, 2008,2020-2021 | 1988, 1990, 1999, 2001, 2011, 2013, 2015 | ||
![]() |
1991, 1993, 1994, 1995, 1998 | 1989, 1992, 1996, 2000, 2002, 2008 | ||
![]() |
2006, 2009,2010,2013 | 2007,2023 | ||
![]() |
1997, 2003 ,2019 | 2004, 2005, 2016 | ||
![]() |
1987, 1992 | 1966, 1970, 1982, 1983, 2014 | ||
![]() |
1972 | 1973 | ||
![]() |
2001 | 2006 | ||
![]() |
2022 | 1998 | ||
![]() |
2002 | - | ||
![]() |
2023 | - | ||
![]() |
- | 1967, 1971, 1972, 1981 | ||
![]() |
- | 1968, 1997 | ||
![]() |
- | 2012 | ||
![]() |
- | 2017 |
ITF協會盃國家和地區排名,截至2021年11月8日[update] | |||
---|---|---|---|
# | 國家和地區 | 積分 | 排名變化† |
1 | ![]() |
1,055.50 | ▲ 1 |
2 | ![]() |
1,038.17 | ▼ 1 |
3 | ![]() |
1,035.74 | ▲ 4 |
4 | ![]() |
953.84 | ▼ 1 |
5 | ![]() |
918.05 | ▼ 1 |
6 | ![]() |
872.08 | ▼ 1 |
7 | ![]() |
825.04 | ▼ 1 |
8 | ![]() |
810.78 | ▲ 7 |
9 | ![]() |
781.01 | ▲ 1 |
10 | ![]() |
776.43 | ▼ 1 |
11 | ![]() |
747.77 | ▼ 3 |
12 | ![]() |
731.46 | ▼ 1 |
13 | ![]() |
682.56 | ▲ 3 |
14 | ![]() |
651.76 | ▼ 2 |
15 | ![]() |
648.30 | ▼ 2 |
16 | ![]() |
633.66 | ▼ 2 |
17 | ![]() |
619.92 | ━ |
18 | ![]() |
596.12 | ━ |
19 | ![]() |
570.31 | ━ |
20 | ![]() |
558.38 | ━ |
†與前次排名更新比較
來源:[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