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臼齒(英語:molar)又稱磨牙、簡稱臼齒,俗稱槽牙後槽牙撞牙客語)、大牙吳語),是哺乳動物口腔後方兩側的牙齒,用於破碎和研磨食物,其咀嚼面具齒尖,中部下凹,因形狀和功能猶如加工糧食的而得名。包括人類在內的有胎盤類哺乳動物上下兩側通常各有3顆臼齒,有袋類上下頜兩側各有4顆,原始哺乳動物的臼齒數目各異[1]

Quick Facts 大臼齒, 基本資訊 ...
大臼齒
人類的下牙弓,綠色部分為大臼齒
基本資訊
動脈上牙槽後動脈
標識字符
拉丁文dentes molaers
MeSHD008963
TA98A05.1.03.007
TA2910
FMAFMA:55638
格雷氏p.1118
解剖學術語
Close

臼齒屬於終生不替換的一出齒(僅萌出一次的牙齒),在長期使用中會逐漸磨損,可藉此判定生物個體或其遺骸的年齡。

人類臼齒

Thumb
人類右下牙弓俯視圖

人類的臼齒在乳牙階段不萌出,自恆牙階段萌出後終生不換。通常情況下,人類共有12顆臼齒,上下兩側各3顆,位於前臼齒之後,依次稱作第一大臼齒(多在5–7歲萌出)、第二大臼齒(多在10–14歲萌出)和第三大臼齒(即智齒,多在17–25歲萌出),其中智齒常常萌發不全,甚至完全不萌出。

動物臼齒

臼齒類型

哺乳動物的臼齒按其形態可以分很多類:

  • 高冠齒(hypsodont): 齒冠高度大於齒根高度者,多見於需要咀嚼堅硬食物的動物,例如
  • 低冠齒(brachyodont)齒冠高度低於齒根高度者。
  • 三尖齒(tribosphenic): 見於一些食蟲動物鴨嘴獸幼體(成體沒有牙齒)。上臼齒有三個尖,下臼齒有兩個尖以及位於側面的第三個尖。
  • 方形齒 (quadrate): 見於人類等。臼齒上有呈長方形排列的四個尖或五個尖。
  • 丘狀齒(bunodont): 臼齒上的尖圓滑呈狀,整個臼齒上有琺瑯質覆蓋。見於一些雜食性動物,如和人類等。
  • 橫堤齒(lophodont): 表面有與頜骨走向垂直的嵴。
  • 半月齒(selenodont): 表面有半月形的嵴。
  • 斜紋齒(loxodont):表面有斜向的嵴。非洲象屬拉丁學名Loxodonta」(意為「菱形」)即源於此。

三尖理論

一般而言,植食性動物因為要咀嚼大量纖維性食品,臼齒(以及前臼齒)比較發達,肉食性動物的臼齒則不發達,如成年一共只有4顆臼齒。

1907年,美國古生物學家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以原始有胎盤類的臼齒為原型,提出了哺乳動物臼齒(特別是脊齒型的植食性動物)的三尖解剖命名方式,目前仍被廣泛採用。在上臼齒中,三尖是位於舌面的原尖(protocone)和位於唇面的前尖(paracone)及後尖(metacone);原尖和前尖之間的小突起稱為前小尖(paraconule),原尖和後尖之間的小突起稱為後小尖(metaconule)。下臼齒的三個尖與上臼齒的三尖方位相反,以便咀嚼;下原尖(protoconid)位於唇面,下前尖(paraconid)和下後尖(metaconid)位於舌面。此三尖以外又有延伸的較低部分,稱為下跟座(talonid),上有二尖,即下次尖(hypoconid,外面)和下內尖(endoconid,內面)。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