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已撤销的一所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夏大學(英語: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是上海的一所已被撤銷的私立大學,1951年與光華大學合併成立華東師範大學。其舊址在今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北路校區。大夏大學校友會於1985年1月20日在華東師範大學成立。華東師範大學將大夏大學建校日(6月1日)作為學校每年的紀念日。[1]2017年,華東師範大學組建大夏書院。
大夏大學 | |
---|---|
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 | |
校訓 | 自強不息 |
創辦時間 | 1924年6月1日 |
停辦時間 | 1951年7月17日 |
校慶日 | 6月1日 |
學校類型 | 私立大學 |
校長 | 馬君武(1924-1925) 王伯群(1925-1944) 歐元懷(1945-1951) |
校址 |
|
1924年,廈門大學三周年校慶時,時任廈大校長林文慶演講稱「讀孔孟之書,保存國粹」。國民黨媒體集體炮轟。廈門大學學生會乃於4月22日召開大會,提出校長林文慶思想陳腐,影響校譽,提議以全體學生名義函請他退位。學生與教師中的國民黨員力主驅逐林文慶。但校主陳嘉庚支持林文慶。而後幾名主謀者被學校開除。[2]
因「是否要讀孔孟之書」的教育理念爭議,學生要求教學改革,學校當局處理不當,毆打侮辱學生,激起師生憤怒,引發學潮。1924年,廈大歐元懷、王毓祥、傅式說等9名教授和三百餘名學生離校奔赴上海,在王伯群的幫助下成立了「大廈大學籌備處」。「大廈」即「廈大」之顛倒,以嘲弄廈大,後來取「光大華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學,聘馬君武為校長,王伯群任董事長,1924年秋季正式開學。
1927年王伯群擔任中華民國首任交通部長,次年馬君武改任北京工學院院長,遂由王伯群兼任校長。建校初設文、理、教、商、預五科,後增設高等師範專修科和法科。大夏倡導苦教、苦學、苦幹的「三苦精神」以及「師生合作」、「讀書救國」,制定了「自強不息」的校訓,並聘請了立法院院長孫科、司法院院長居正、立法院副院長兼江蘇省主席葉楚傖、上海市長吳鐵城、軍政部長何應欽、財政部長孔祥熙、內務部長黃紹竑、中宣部長梁寒操等為學校董事,後又增補新華銀行總經理王志莘、交通銀行董事長錢新之、總經理胡孟嘉,中國銀行行長張公叔等人擔任校董。
1930年,由於師生逐年增多,處於上海膠州路的校舍已不敷用,校董會決定在中山路梵皇渡另建新校舍,預計用款40萬銀元。1932年,中山北路新校舍建成,包括可供2000多人上課的群賢堂和700多人住宿的男女宿舍,以及大禮堂、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等建築群。何昌壽、邵力子、郭沫若、田漢、何炳松、李石岑、朱經農、程湘帆等一批著名專家、學者都曾在校任教,甚至當時炙手可熱的青幫大頭目杜月笙也曾屢次資助大夏大學。良好的辦學實力,使得大夏大學獲享「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之美譽。
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爭爆發,大夏大學開始準備西遷。大夏大部分師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內遷貴陽、赤水,部分師生則在上海租界內堅持辦學,大夏的這兩支分別被稱作「黔校」和「滬校」。
起初,大夏、復旦、光華、大同四所私立大學擬組成聯合大學,後光華、大同兩校退出(光華大學後部分遷往成都,大同大學則留守上海)。1937年,大夏與復旦合併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聯合大學,遷往江西廬山牯嶺。[3]12月,教育部長陳立夫到聯合大學視察,同意應屆畢業生的請求,准予提前畢業,發給臨時畢業證書,以後補發正式證書。南京陷落後,教育部又令聯合大學西遷重慶北碚。由於師生員工及家屬眾多,校舍嚴重不足,復旦決定留在北碚,大夏則決定遷往貴陽,聯合大學解體,各自恢復原有校名。貴州省將貴陽次南門外原講武學堂校舍及場地撥借給大夏大學,學校於1938年秋正式上課。
大夏大學是內遷貴州各高等院校中招生最多和辦學時間最長的的學校,在校學生經常在1450人左右,最高年份達1800人,在貴州8年共畢業學生約2000人。抗戰期間。謝六逸創辦的復旦大學新聞系和大夏大學新聞系成為當時中國僅存的大學新聞學系。西遷中,大夏還首開貴州社會學系,組織學生到少數民族地區調查。1939年貴州省政府撥貴陽花溪公地供大夏大學興建新校舍。1940年8月,校舍開工建築,但因經費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棟。
1942年2月,大夏大學董事長何應欽在行政院例會上提出將大夏改為國立的議案。蔣介石在會上表示同意,即在大夏申請書上批示,「改國立原則可行,交教育部切實整理院系呈核。」然而教育部長陳立夫竟擅自決定將大夏大學與貴州農工學院合併,改為國立貴州大學,並內定教育部秘書主任張延休為校長。此舉引起大夏師生強烈抗議,遂奔走各方與各校董商議,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終得維持大夏大學仍得保存原名與維持其私立性質。下半年大夏大學人事作了變動,董事長由孫科擔任,王伯群以校董身份兼校長,副校長歐元懷出任貴州省教育廳長。
1944年冬,日軍進犯黔南,大夏三遷赤水。王伯群校長因遷校勞累成疾,於同年12月逝世於重慶。孫科在重慶召開校董會,推選貴州省教育廳長歐元懷為校長,王毓祥為副校長。1945年3月,大夏師生和公物到達赤水,赤水地方人士與教育界同仁熱情贊助,立即讓出文昌宮大廟給大夏作校本部,還有貴州省立赤水中學、私立博文中學、縣立女子中學都分別借給大夏一部分校舍,首先安置好教室、圖書館、職工宿舍、辦公室和廚房、飯廳、學生宿舍,在短短一個月內便正式上課。1945年8月10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大夏仍在赤水上課。1946年5月大夏開始搬遷,於10月返回上海,10月28日舉行開學典禮。
大夏內遷之後,部分教員在上海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借得重華新村房舍,設立大夏大學滬校,使無法轉往內地的一些學生得以繼續學業。同時,曾任國民政府駐港澳專員的大夏畢業生周尚決定在香港設立大夏大學港校,並得到了旅居港澳校董校友的支持。1940年夏天,香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門前了豎起了大夏大學的校牌。上課時間為女中下課後的下午三時到晚間十時,戴望舒等學者常前來義務授課。1941年女中校舍被日軍佔領,大夏大學港校被迫關閉。
大夏大學遷回上海後,逐步修繕受損校舍,董事長改由上海新華銀行總經理擔任。在孫科的提議下,大夏於1946年12月在中山路校址建「思群堂」以紀念已故校長王伯群,並立《思群堂紀念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創建新的高等教育體制的背景下,1951年7月,教育部決定將私立大夏大學與私立光華大學合併,在大夏原址上改組為華東師範大學,經費由國家負責,兩校附中合併為華東師大附中。時任大夏大學校長歐元懷首先表示擁護,並在宣佈改制的大會上,代表校董事會和學生發言,擁護政府決定,一切遵照辦理。由大夏移交給華東師大的校舍,共計建築面積17606平米,大夏建校27年來的檔案也一併移交華東師大。10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正式宣佈華東師大成立。1959年5月17日,華東師範大學被中共中央確立為中國首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現已經發展成中國著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20世紀40年代末,江山易幟,大夏大學部分教員及學生南下香港,在香港復校,定名光夏書院。1956年6月,光夏、平正、華僑、廣僑及文化五所書院合併成立「聯合書院」,定址香港堅道147號。1963年,聯合書院加盟香港中文大學。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