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是一次較為不活躍的太平洋颶風季,一共形成了6場大型颶風[注 1]。本季於1998年5月15日從東太平洋(西經140°以東的太平洋)、1998年6月1日從中太平洋(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的太平洋)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的太平洋形成的時間段。熱帶風暴阿加莎於6月11日形成,是本季首場風暴[2],颶風瑪德琳則是最後一個熱帶氣旋,於10月20日消散。中太平洋的熱帶天氣活躍程度較低,只發現了一個熱帶低氣壓。有兩個在東太平洋形成的熱帶氣旋移動到了中太平洋,並且其中第一個進入時還處於颶風強度。
本季一共形成了13場獲得命名的風暴,低於每季15場命名風暴的平均值;不過全季一共有9場風暴達到颶風強度,這比平均值又要高1場,同時6場大型颶風也遠遠超過了3場的平均值[3]。颶風季的活動性因熱帶輻合帶北移而受阻,熱帶輻合帶通常位於特萬特佩克灣以南,但這年卻北移到了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導致氣旋所處位置的海面溫度偏低,限制了全季形成風暴的數量。雖然1998年夏季一直有一個半永久性的反氣旋存在,使得大部分風暴都保持在海上,但仍有部分風暴因反氣旋的薄弱環節而對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構成威脅。除了颶風凱伊外,本季的所有風暴都源於東風波[注 2][4]。
颶風伊西斯是本季造成影響最大的氣旋,在登陸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和錫那羅亞州海岸期間奪走了14人的生命。伊西斯對該國造成了相當程度的破壞,有超過700套民房被損,數十輛汽車被損[5]。風暴之後給美國西南部帶去零星降水,引發了一些交通事故。除伊西斯以外,還有熱帶風暴哈維爾從墨西哥哈利斯科州海岸登岸。該國還有受到另外4場風暴的間接影響,這4場風暴都一直位於海上沒有登陸。颶風萊斯特影響到了中美洲,導致危地馬拉兩人喪生。有3個熱帶氣旋給美國西南部帶去小到中雨,還有一場颶風在加利福尼亞州沿岸產生大浪。颶風梅德琳在德薩斯州南部引發洪災,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風暴
6月8日,一股結構混亂的東風波穿越中美洲進入東太平洋。由於北面一個高壓脊的影響,東風波向西行進,並發展出大範圍環流。佔主導地區的環流中心組織結構逐漸得到改善,對流變得更層次分明,並且有帶狀特徵逐漸發展[2]。到6月11日清晨,中心已經與對流充分關聯,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將其歸類為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的第一E號熱帶低氣壓,分類時這片擾動天氣位於墨西哥阿卡普爾科西南偏南方向約765公里海域[6]。
低氣壓的中心起初並不明顯,外流基本局限於環流的東半部分[6]。低氣壓因此在之後數天裏都沒有得到顯著發展。之後,一股逼近的東風波與低氣壓融合,使得系統開始增強,組織結構得到改善。到了6月13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將其命名為「阿加莎」(Agatha)。風暴獲名時位於卡波聖盧卡斯(Cabo San Lucas)東南偏南方向約1050公里洋面[2]。氣象部門預計,阿加莎接下來經過的水域水溫將出現下降,所以氣旋不會得以進一步強化[7]。但風暴實際上卻得以迅速增強,發展出弧形對流帶將中心包裹起來[8],並於6月11日清晨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的西南方向約985公里海域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00公里的最高強度。阿加莎的最高強度保持了約12小時,然後因進入水溫較低的洋面上空而逐漸減弱。6月15日,氣旋降級為熱帶低氣壓,並於一天後在太平洋開放水域上空消散。這場風暴自始至終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2]。
幾天後,另一股熱帶擾動沿中美洲和墨西哥南海岸向西平行移動,對流開始逐漸組織起來,系統於6月19日晚在墨西哥曼薩尼約西南偏南方向約420公里洋面發展成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成為熱帶低氣壓時,氣旋保持着大規模且拉長的下層環流,並帶有部分帶狀特徵,但外流由於風切變的影響而受到限制。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起初預測低氣壓會增強,達到風力時速80公里強度,但也有兩個計算機模型預計氣旋會很快消散。由於受到墨西哥上空高壓脊的影響,低氣壓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9]同時也因風切變不斷增多而無法得到顯著發展。到了6月20日,環流中心已經部分暴露出來,並且位置也在大部分對流的東北方向,這表明風暴的強度較弱。低氣壓一度接近熱帶風暴強度[10],但其中的深層對流在系統進入水溫較低的海域後消退。6月21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發佈了針對低氣壓的最後一份公告,稱低氣壓雖然仍保有層次分明的下層環流,但已經沒有關聯的對流存在[11]。墨西哥西南部部分地區因這場風暴出現暴雨,局部最高降雨量達到141毫米[12]。
6月8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在穿越大西洋期間強度一直較弱,於6月19日進入東太平洋。東風波軸線上有對流區發展並組織起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6月20日開始採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對其進行分析。系統的廣闊環流變得更層次分明,對流中的帶狀特徵也有所增加,6月22日,這片擾動天氣在特萬特佩克灣以南約925公里洋面發展成第三E號熱帶低氣壓。在轉向氣流的影響下,低氣壓總體朝西北偏西方向前進。深層對流集中到中心附近,成為熱帶低氣壓約12小時後,系統在瓦哈卡州安赫爾港(Puerto Angel)以南約640公里海域強化為熱帶風暴布拉斯。[13]
熱帶風暴布拉斯在沿墨西哥海岸平行移動的過程中繼續組織,其中的帶狀特徵有所增加,並於6月23日在阿卡普爾科西南方向約555公里海域成為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的首場颶風。次日,颶風發展出衛星圖像上清晰可見的風眼,上層外流也變得更加明顯。布拉斯快速增強,於6月25日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的東南偏南方向約925公里洋面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225公里的最高強度。風眼周圍的對流溫度有所升高,布拉斯在其北面一個高壓脊的影響下轉向西進,但連續數天裏其風眼一直都清晰可見。6月28日,颶風因進入的海域水溫降低而減弱成熱帶風暴,再於6月30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一天後,由於中心附近缺少對流,氣象部門認定低氣壓已經消散。殘留的下層雲層漩渦持續了數天,於7月5日在夏威夷以南洋面經過後消散。根據美聯社的報道,米卻肯州因布拉斯而發生了一起泥石流災害,導致4人死亡。但是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認為,風暴的大部分對流都位於海上,所以這些人員喪生應該與這場颶風沒有關聯。[13]阿卡普爾科官員因氣旋的威脅暫時關閉了港口[14]。
7月1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向西移動,這一過程中由於強烈的風切變而無法得到進一步增強,並在7月11日穿越中美洲進入東太平洋。有對流帶沿東風波軸線發展出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7月13日開始採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對位於特萬特佩克灣以南的東風波進行監控。系統的雲層格局很快變得混亂,擾動天氣區繼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7月16日,對流有所增加並組織成帶狀特徵;7月17日,系統在墨西哥曼薩尼約以南約240公里海域發展成第四E號熱帶低氣壓。氣旋成為熱帶低氣壓後迅速組織,僅6小時後就增強為熱帶風暴西莉亞。風暴起初向西北方向移動,短暫對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構成威脅。墨西哥政府為此於7月18日向拉巴斯以南地區發佈了熱帶風暴警告。此後不久,西莉亞因中到上層反氣旋的影響轉向西北偏西,從卡波聖盧卡斯西南偏南方向約240公里處掠過。7月19日,風暴達到風力時速95公里的最高強度,然後因進入水溫較低的海域上空而導致對流消退。7月20日,系統降級為熱帶低氣壓,並於7月21日清晨在海上消散,始終遠離墨西哥海岸線。[15]
系統尚處熱帶擾動階段時沿墨西哥海岸產生了局部暴雨[15]。該國有關部門將阿卡普爾科港口暫時向小型漁船和休閒船隻關閉,並建議大型船隻謹慎出行[16]。沒有出現因這場風暴造成破壞的報道。
7月4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並向西穿越大西洋,經過中美洲後於7月16日進入太平洋,其中的對流在這一期間有小幅增長。3天後,東風波到達墨西哥阿卡普爾科以南洋面,對流開始沿東風波軸線增長。7月21日,衛星圖像顯示系統的雲層格局已出現弧度,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開始使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對流的帶狀特徵逐漸發展,估計系統於7月23日清晨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以南約1160公里海域組織成第五E號熱帶低氣壓。由於北面存在中到上層高壓脊的影響,低氣壓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隨着外流得到進一步組織,對流也變得更加集中,系統在成為熱帶低氣壓18小時後強化為熱帶風暴並獲名「達比」(Darby)。[17]
由於所處海域環境有利於進一步發展,達比於7月24日達到颶風標準,隨後還發展出一個27公里寬的風眼[17]。風眼變得更加清晰,周圍有深層對流區環繞,颶風於7月25日在卡波聖盧卡斯西南方向約1370公里洋面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85公里的最高強度[18]。之後衛星圖像上很快就沒有了風眼,估計颶風已進入眼牆置換周期,達比的風力時速降至約170公里。接下來氣旋發展出的風眼約為40公里寬,颶風也在7月26日重新強化並再次達到風速每小時185公里的最高強度[17]。達比在30個小時裏都保持着環形颶風的特性,組織結構層次分明,並且很長時間裏都只有少量的帶狀特徵[19]。接下來風暴因行經海域水溫較低且風切變較多而開始減弱,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責任範圍後於7月29日降級成熱帶風暴。7月31日,氣旋弱化成熱帶低氣壓,並於8月1日清晨在夏威夷群島以北洋面消散,始終都沒有對陸地構成影響[17]。
7月18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並向西穿越大西洋,其中包含零散對流,但沒有得到發展。東風波先後途經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南部,於7月28日穿過中美洲進入東太平洋。7月29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開始使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對系統進行監控。發展出帶狀特徵和表面環流後,系統在墨西哥曼薩尼約東南方向約275公里海域發展成第六E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繼續組織,其對流不斷增長並且有了明確的上層外流,於7月30日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埃斯特爾」(Estelle)。[20]
由於北面一股大規模反氣旋的影響,熱帶風暴埃斯特爾在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的過程中逐漸增強。7月31日,風暴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東南偏南方向約885公里洋面升級成颶風。衛星圖像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氣旋發展出直徑48公里的風眼,說明強化仍在繼續。8月2日,埃斯特爾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215公里的最高強度,屬四級颶風標準。颶風很快開始減弱,其中的深層對流開始消退,衛星圖片上的風眼也逐漸消失。達到最高強度兩天後,氣旋強度已回落到熱帶風暴標準。8月4日晚,風暴關聯的對流消散,並於次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8月6日,低氣壓中短暫有對流重新發展出來,但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由於風切變增強,水溫降低,低氣壓進一步減弱。兩天後,系統在夏威夷群島東北偏東方向約645公里海域消散。[20]南加州海岸受到埃斯特爾產生的大浪衝擊,救生員為此執行了多次營救工作[21]。風暴對夏威夷周圍的信風產生干擾,導致考艾島和瓦胡島出現風雨,但強度都不高[22]。
7月19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7月22日,佛得角以南洋面發展出中層環流,但東風波在繼續西進的過程中結構卻出現了惡化。7月31日,東風波穿過中美洲進入東太平洋。對流穩步增長,但一直到8月4日才開始組織,氣象部門也於這天開始使用德沃夏克分析法。接下來系統形成了下層環流,並於8月6日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以南約885公里洋面發展成第七E號熱帶低氣壓。由於墨西哥上空的高壓脊和西面的中層低壓槽影響,低氣壓總體向北移動。[23]低氣壓的中心起初呈長條狀,氣旋結構還受到北向風切變的不利影響[24]。這種情況起初令系統無法得到進一步增強[23],但隨着風暴進入水溫較高的海域,其中的對流也相應增多並組織成帶狀特徵[25]。8月8日,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弗蘭克」(Frank),然後很快轉向西北偏北,從下加利福尼亞州西海岸掠過。8月9日,弗蘭克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憲法城(Ciudad Constitución)西北偏西方向約170公里洋面達到風力時速75公里的最高強度。風暴轉向西北,部分環流位於陸地上空,並因行經水域溫度降低而穩步減弱。8月10日,氣旋在下加利福尼亞州近海消散。[23]
8月8日,墨西哥政府向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西南部分地區發佈了熱帶風暴警告[23]。卡波聖盧卡斯的港口關閉,泥石流的威脅還促使官員下令將部分居民撤離[26]。南卡加利福尼亞州出現陣風和中等程度降水[23],降雨量最高的是洛斯卡沃斯附近的聖塔安尼塔(Santa Anita),達到244毫米[27]。弗蘭克的水分一直延伸到了美國西南部[23],南加州和亞利桑那州的降雨量都超過50毫米[28]。有新聞報道中稱風暴造成了3人死亡[29],但其他地區沒有出現因弗蘭克而遭受破壞的報道[23]。
8月4日,東太平洋出現了一股與熱帶輻合帶連接的東風波。東風波向西移動,到8月9日時已在墨西哥以南洋面形成下層環流。隨着系統與熱帶輻合帶分離,其中的帶狀特徵出現增長,於8月11日在阿卡普爾科西南方向約1170公里海域發展成第八E號熱帶低氣壓[30]。成為熱帶氣旋時,低氣壓中心附近保有一片集中的深層對流區。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起初預計低氣壓會緩慢增強,在72小時內達到風力時速115公里強度。事實證明,在這場風暴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都低估了其強度發展。[31]
由於位處一個副熱帶高壓脊的西部外圍沿線,低氣壓穩定向西北方向前進,並且接下來其存在期間都將總體保持這一前進方向。8月11日晚,系統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喬傑特(Georgette),並於兩天後發展出65公里寬的風眼,在卡波聖盧卡斯西南偏南方向約990公里海域升級成颶風[30]。隨着帶狀特徵變得非常層次分明,風眼也變得越來越清晰[32]。喬傑特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的西南偏西方向約1110公里洋面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85公里的最高強度[30]。接下來颶風很快進入水溫較低的海域[32],對流溫度升高並逐漸減少,氣旋開始減弱。8月16日,喬傑特降級成熱帶風暴,再於8月17日消散,沒有對陸地構成影響[30]。
熱帶輻合帶北面發展出一片關聯的對流區,這片對流區在其北面一個高壓脊的影響下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於8月19日在夏威夷群島東南方向約1600公里處組織成第一C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轉向西進,這一過程中沒能得到顯著發展,一個上層低氣壓槽產生的強烈的風切變導致系統不斷減弱。8月19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發佈了針對位於夏威夷島希洛以南約585公里洋面系統的最後一份公告。這個氣旋沒有對陸地構成影響。[22]
8月7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在穿越大西洋的過程中未能組織起來。但8月17日到達東太平洋後,東風波軸線上已經有對流區發展出來。次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開始啟用德沃夏克分析法,系統中也逐漸有大規模環流中心形成。起初對流時斷時續,但還是逐漸組織並在中心附近持續存在,8月20日,這股擾動天氣在墨西哥瓦哈卡州安赫爾港以南約555公里海域發展成了第九E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總體向西北偏西方向前進,發展出更顯著的帶狀特徵。8月21日,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霍華德」(Howard)。霍華德的中心被深層對流包裹起來,風暴很快於21日晚達到颶風標準。隨着外流進一步組織,系統發展出風眼,氣旋開始爆發性增強,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的東南偏南方向約965公里洋面達到風力時速240公里的最高強度,這時其風眼尺寸較小,並且位於非常寒冷的中心密集雲區以內。[33]
達到最高強度後不久,霍華德的風眼開始逐漸擴大,致使其強度略有下滑。風速降至每小時200公里後[33],風眼直徑約為50公里,颶風的結構轉變成環形颶風,與之前的颶風達比類似[19]。風暴再次強化,於8月25日達到四級颶風標準,次日又出現小幅減弱[33]。霍華德保持環形颶風特徵約48小時後移動到了水溫較低的洋面[19]。8月28日,氣旋降級成熱帶風暴,到了8月30日清晨,氣象部門認為系統已經消散。一個小規模且不含對流的下層雲層漩渦還持續了幾天時間後再逐漸消散。這場風暴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33]
伊西斯源於9月1日墨西哥西南部一片大型下層環流和一股東風波之間的相互作用。系統朝北面進發,首先襲擊了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東南部,然後在加利福尼亞灣達到颶風強度,於9月3日在墨西哥的錫那羅亞州再次登陸,然後很快就失去了下層環流。[34]風暴殘餘接下來還持續了幾天時間,最終在美國的愛達荷州境內消散[35]。
伊西斯在墨西哥摧毀了超過700套房屋,還直接導致14人死亡[34],這其中大部分是因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所降暴雨,部分地區降雨量超過了500毫米[35]。降水導致大範圍道路和鐵路受損,成千上萬的人被困在路上[36]。風暴的殘餘濕氣一直延伸到美國西南部地區,帶去了少量降水,引發數十起交通事故,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縣有數千居民家中停電[37]。
氣象學家估計,哈維爾應該是源於8月22日離開非洲的一股東風波。沿東風波北部存在的對流擾動於8月24日發展成了大西洋的颶風丹妮爾;東風波南部則繼續西進,在穿越大西洋期間活動很少,導致難以準確追蹤。9月3日,阿卡普爾科附近開始有對流區發展,根據推算,東風波這時應該也就是行進到了這一位置。9月5日,擾動天氣朝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變得更為明顯,到了9月6日,對流已經充分組織起來並持續存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將其歸類為第十一E號熱帶低氣壓,其時系統位於墨西哥曼薩尼約西南方向約330公里海域。[38]
環流中心起初因受東向風切變的影響偏移到了對流的東部邊緣,北面的副熱帶高壓脊則令氣旋總體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39]。低氣壓緩慢增強,於9月7日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哈維爾」(Javier)。系統中的帶狀特徵沒有很好地組織起來,9月8日,氣旋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95公里的最高強度,與此同時其中心上空的對流出現大幅增加。不久,風暴因轉向氣流減弱掉頭向東,同時對流也迅速減少。到了9月9日,哈維爾的中心已部分從不斷消亡的深層對流中暴露出來,於當晚降級成熱帶低氣壓。9月11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發佈了針對哈維爾的最後一份公告,但之後重新分析的結果發現系統這時仍屬熱帶氣旋並轉向東南。東太平洋熱帶海域在這期間有大範圍擾動天氣持續存在,所以很難從中分辨出哈維爾,不過氣旋的對流又出現短暫增加,並且9月12日晚有船隻報告風力時速超過65公里,表明哈維爾再次達到了熱帶風暴強度。系統轉向東北,風速達到每小時80公里,然後開始因對流減少而弱化。9月14日清晨,風暴在哈利斯科州最西面的卡布科連特斯(Cabo Corrientes)東南偏東方向約55公里處登陸,並在上岸不到12小時後消散。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建議墨西哥沿海地區的小型船隻注意監控風暴發展。[38]
哈維爾在墨西哥海岸沿線地區產生中等程度降水,科利馬州的24小時降雨量最高,達到187毫米,米卻肯州也有170毫米,哈利斯科州則只有85毫米。巴亞爾塔港記錄的累積降雨量最高,達440毫米[40],不過沒有出現因這場風暴造成損失的報道[41]。
一股熱帶擾動天氣發展出持續的對流,並關聯有下層環流,於10月1日在墨西哥曼薩尼約西北偏西方向約565公里洋面組織成第十二E號熱帶低氣壓。由於位處一片存在弱轉向氣流的海域,氣象學家起初預計系統會向西北偏西方向緩慢行進,並且風速會達到每小時95公里左右,但氣旋實際上卻是向東飄移,之後再緩慢朝西掉頭。[42][43]低氣壓未能進一步組織起來,其外觀也逐漸惡化。10月2日清晨,有兩艘船隻報告系統北面更遠的地方出現西南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認定這時的氣旋中心要麼非常小,要麼就根本不存在,或是中心位置在雷暴活動以北較遠的位置。該組織在實際操作中把風暴中心向北面調整[44],並在6小時後根據可以辨識的衛星圖像將中心位置向南調整了185公里[45],此後又在發佈針對系統的最後一份公告時再次向北移動。到了10月3日清晨,低氣壓中已經只有時斷時續的對流存在[46],於同日晚些時間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方向消散[43]。氣旋東部邊緣令墨西哥西南部普降暴雨,局部降雨量最高的達到161毫米[47]。
10月10日,一個小規模下層環流從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方向數百英里外的熱帶輻合帶分離出來。這片環流層次分明,但對流很少並且結構混亂。10月12日,對流有大幅增長,系統的組織性得到明顯改善,於10月13日清晨在卡波聖盧卡斯西南方向約1150公里洋面成為第十三E號熱帶低氣壓。經德沃夏克分析法得到的數據也表明系統風速約為每小時55公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實際操作中預計低氣壓會在穩步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的過程中達到風力時速70公里的最高強度。[48]
風暴中心起初結構混亂[49],不過颶風季過後的分析估計低氣壓在形成6小時後就達到了熱帶風暴標準。成為熱帶風暴後,凱伊總體向西行動,並在這一過程中迅速強化。對流中心發展出針孔狀的風眼,氣旋於10月13日升級成颶風,這時距熱帶低氣壓形成還只過了約18小時。保持颶風強度約12小時後,凱伊的風眼消失,對流減弱,於10月14日清晨弱化成熱帶風暴。由於受到弱轉向氣流的影響,系統轉向西南,之後再轉向南下,於10月15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此後雖有零星對流重新發展出來,但都未能保持。低氣壓轉至東南,之後又轉向東,於10月17日在起源頭海域的西南偏南方向約530公里處消散,這場風暴沒有影響到陸地。[50]
9月29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其中的一片對流區於10月5日發展成大西洋的颶風麗莎。東風波繼續西進,穿越中美洲後向西北方向移動,其對流有所增長,於10月15日在危地馬拉以南約320公里洋面組織成第十四E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繼續向西北方向前進,於15日晚在墨西哥和危地馬拉邊境以南約185公里海域升級成熱帶風暴,並於10月16日達到颶風標準。萊斯特繼續西進並增強,於10月22日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85公里的最高強度。10月23日晚,颶風減弱成熱帶風暴,再持續了幾天後於10月26日消散。[51]
萊斯特存在早期令危地馬拉西南部普降暴雨,造成部分房屋被毀,還有牲畜死亡,暴雨還引發了一場泥石流,奪走了兩位孩童的生命[52]。颶風給洪都拉斯帶去的暴雨摧毀了德古斯加巴一座橋樑,對近千人構成影響[53]。風暴的水分到達了西馬德雷山脈東北邊緣,山脈上坡一側沿線一片狹窄範圍降下暴雨,局部最高降雨量超過360毫米[54]。雖然各地沒有提供地面報告,但估計墨西哥南部海岸沿線的風力可能達到了熱帶風暴強度[51]。
9月25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其組織結構在穿越太平洋期間一直很混亂,之後再穿過中美洲進入太平洋。系統繼續西進,於10月15日開始穩步組織,再於10月16日在墨西哥西南偏西方向約370公里海域發展成第十五E號熱帶低氣壓。低氣壓位於一中層高壓脊的最西側,並因此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動。成為熱帶低氣壓12小時後,系統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瑪德琳」(Madeline)。氣旋帶狀特徵的組織結構逐漸改善,於10月17日晚升級成颶風。10月18日,瑪德琳在納亞里特州聖布拉斯(San Blas)西南方向約150公里洋面達到風力時速150公里的最高強度。10月19日晚,颶風降級成熱帶風暴,於10月20日在加利福尼亞灣南部消散。[55]
瑪德琳的部分雨帶移動到了墨西哥西南部部分地區上空,卡布科連特斯的降雨量有近560毫米[56],不過該國沒有出現因這場風暴造成人員傷亡或破壞的報道[55]。風暴的水分對整個德薩斯州東南部地區的暴雨起到了促進作用,局部降雨量超過560毫米,共有31人因洪災喪生,損失數額達7.5億美元[57]。
氣旋能量指數排名
右側的表格中顯示了本季各場風暴的氣旋能量指數。大致來說,氣旋能量指數通過對颶風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來計算,強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的風暴,其指數也相應越高。只有在熱帶系統風速達到或超過每小時63公里(34節)或熱帶風暴強度時才會對這一指數進行計算,並納入全面的氣象公告中。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的累積氣旋能量指數為133.97×104kt2。由於本季的多場風暴持續時間較長,並且強度也比較高,因此全季活躍程度雖低,但氣旋能量指數仍接近正常水平。[58]颶風霍華德擁有全季最高的氣旋能量指數,為29.27x104kt2。
數據來源: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熱帶氣旋報告。[59]
風暴名稱
以下列表中顯示了1995年用來給東北太平洋形成風暴命名的名稱[60]。由於沒有任何名稱退役,所以所有名稱都會在2004年太平洋颶風季期間再度使用[61]。列表中沒有命名的名稱將以灰色顯示。
|
|
以下列表中顯示了1998年用來給中太平洋(指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的太平洋)形成風暴命名的名稱,但由於全年都沒有形成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氣旋,因此這些名稱一個都沒有使用。
|
|
|
|
參見
解釋說明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