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斯托芬 (古希臘語 :Ἀριστοφάνης ,約前446年—前386年)是古希臘 的喜劇 作家,雅典 公民。[ 2] 他是古希臘喜劇 尤其是舊喜劇 的重要代表,相傳寫有44部喜劇,現存《阿卡奈人 》、《騎士 》、《和平 》、《鳥 》、《蛙 》等十一部,這些劇作被視為舊喜劇的典範。阿里斯托芬有「喜劇之父」之稱[ 4] ,也被稱為「舊喜劇王子」。[ 5] 常認為他的劇作真實地還原了古希臘人的日常生活。[ 6] 時代同僚承認且畏懼他出眾的嘲弄本領,柏拉圖 在《申辯篇 》暗示,阿里斯托芬在《雲 》中對蘇格拉底 的誹謗間接導致了其受審 與處決。[ 7] [ 8]
Quick Facts 阿里斯托芬, 出生 ...
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胸像(公元1世紀)
出生 公元前446年雅典 ,希臘 逝世 公元前386年 (60歲)德爾斐 ,希臘 職業 劇作家(喜劇) 活躍時期 427 BC – 386 BC 知名於 舊喜劇 劇作家及導演知名作品
雲 (423 BC)
馬蜂 (422 BC)
鳥 (414 BC)
利西翠妲 (411 BC)
地母節婦女 (411 BC)
蛙 (405 BC)
† 儘管後世許多人將阿里斯托芬描繪有一頭捲髮,但他劇作中的一些玩笑似乎暗示阿里斯托芬是禿頭。
[ 1]
Close
阿里斯托芬的第二部劇作《巴比倫人》(已遺失)被當時政治家克里昂 控告為誣衊城邦 。他可能被告上了法庭,但具體細節不得而知。並且他仍在後續作品,尤其是在首部由自己出任導演的《騎士》中尖刻地諷刺克里昂。「依我看來」,他借戲劇合唱團 說,「喜劇作家兼導演是最困難的工作」。[ 9]
雅典的戴歐尼修斯劇場 ,在阿里斯托芬生活的時代,觀眾可能是坐在木質長椅上觀看戲劇表演。[ 10]
關於阿里斯托芬的生平並無多少記載,事實上人們常需要從他的作品中推斷其生平。常認為在阿里斯托芬創作的舊喜劇中,戲劇合唱團的獻詩(parabasis )可能包含了他的一些個人信息。不過這些信息大多是關於其作為劇作家的職業經歷,私人生活的部分少有且模糊。他也是喜劇詩人,彼時古希臘社會視詩人為師(didaskalos ),儘管所謂教師主要是指導合唱團的排演,但也涉及向觀眾評論社會議題。
阿里斯托芬聲稱自己為聰明且挑剔的觀眾寫作[ 12] ,但也表示「其它時代」會根據觀眾對其作品的接受程度來評判他。[ 13] 他有時會吹噓自己作為一個劇作家的原創性[ 14] ,但他的劇作卻總是反對彼時雅典社會的激進變革。他諷刺同時代的藝術家(例如尤里比底斯 ,卻也不情願的承認自己的作品受他影響)[ 15] 、政治家(尤其是信奉民粹主義 的克里昂 )、哲學家(蘇格拉底 是最為人所知的攻擊目標)。這些嘲諷似乎顯示出阿里斯托芬是個老派的保守主義者,但對此仍有爭議。[ 16]
常認為阿里斯托芬的創作動機是為取悅觀眾,並贏得戲劇獎項。[ 17] 他為雅典大型節日創作戲劇,例如酒神祭 和城邦酒神節 ,劇作競賽是這些節日的重要一環。劇作競賽會事先用抽籤方式選擇五位評委,因此評委的構成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18] ,他們可能反映出大眾的品味。[ 19] 節日劇場規模巨大,例如酒神節劇場至少可容納10,000位觀眾。節日期間的活動十分密集,在酒神節期間,需要先上演三部悲劇 、一部薩堤爾 劇,然後才輪到喜劇。許多貧窮的公民(其中大部分都是煽動群眾者 如克里昂的擁護者)在白天忙於生計,可能無法參與節日。因此劇作中顯示出的保守主義觀點或許反映了這些缺席者的主流觀念。
戲劇的創作過程也可能影響劇作所表達的觀點。在阿里斯托芬的幾乎整個創作生涯,合唱團都是戲劇成功與否的關鍵,合唱團成員由贊助者 負責選拔和資金籌措,而贊助者由執政官 指派。贊助者會把自己對合唱團的贊助視為一項公民責任和公共榮譽,但阿里斯托芬在《騎士》中也表示,富裕公民可能會將公民責任視為煽動者和民粹主義者(如克里昂)對自己的懲罰。[ 20] 因此,劇作表達的保守觀點可能也反映了雅典上層社會的想法,畢竟幾乎所有劇作家都依靠這些富人的慷慨資助。[ 21]
阿里斯托芬寫下首部作品《宴會者》時,雅典正處於興盛時期,伯羅奔尼撒戰爭 剛開始四年。他常在劇中盛讚前代人取得的成就(馬拉松戰役 的獲勝)[ 22] [ 23] ,儘管這些前人並非沙文主義者 ,並堅定反對彼時雅典與斯巴達 之間的戰爭。阿里斯托芬常在劇中嘲弄戰爭投機者,尤其是包括克里昂在內的民粹主義者。不過,到阿里斯托芬寫下最後一部作品時(公元前386年左右),雅典已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戰敗,帝國被解體,並從希臘的政治中心轉變為了文化中心。[ 24] 作為上述轉變的一部分,阿里斯托芬的創作也隨着新潮流發生變化——他的劇作結構源於舊喜劇,而至其最後一部作品《財神 》時已和新喜劇 相似。尚不清楚這種轉變是否僅是為了取悅觀眾。[ 25]
阿里斯托芬在公元前427年的城邦酒神節上憑藉《宴會者》(已遺失)獲得了第二名,後又憑下一部作品《巴比倫人》(已遺失)獲得了第一名。常有外國政要蒞臨酒神節,而《巴比倫人》令雅典當局有些難堪,因為阿里斯托芬在其中將提洛同盟 的城邦描繪為磨坊中的奴隸。[ 26] 因此部分有影響力的人物(例如克里昂)控告此劇污衊城邦 ,並可能對其作者採取了法律措施。庭審過程未有記載,不過在阿里斯托芬的第三部劇作《阿卡奈人 》中,他借主角之口仔細區分了城邦與自己所諷刺的對象:
ἡμῶν γὰρ ἄνδρες, κοὐχὶ τὴν πόλιν λέγω,
μέμνησθε τοῦθ᾽ ὅτι οὐχὶ τὴν πόλιν λέγω,
ἀλλ᾽ ἀνδράρια μοχθηρά, παρακεκομμένα... [ 27]
我們有些人,我並不是說城邦,
請你們千萬記住,我不是說城邦,
而是說一些壞小子、假銅錢、冒牌貨……
在後續創作生涯中,阿里斯托芬仍持續譏諷克里昂,不過這些譏諷似乎並未對其政治前途造成影響。在譏嘲克里昂的《騎士》上演幾周後,克里昂入選了名望極高的雅典十將軍 。[ 29] 並且克里昂似乎也沒有對阿里斯托芬的實際約束力,對他的嘲弄甚至在其死後仍繼續。
因為缺乏關於阿里斯托芬的生平記載,學者只能依靠其劇作內容作出猜測。此外,希臘銘文 、後世希臘化 和拜占庭 時期學者對其劇作的概述與評論也可提供一些線索。從上述來源[ 30] 尤其是對《騎士》[ 31] 和《雲 》[ 32] 兩部劇作的評論中,我們可知阿里斯托芬的頭三部劇作並非由自己擔任導演,而是由卡利斯特拉圖斯(Callistratus )和菲羅尼德斯(Philoneides )出任。[ 33] 阿里斯托芬似乎是有意將導演資格交於他們,因為在後續作品中他也常讓上述兩人擔任導演,例如菲羅尼德斯還導演了《蛙》和《馬蜂》。[ 34] 阿里斯托芬另用導演的習慣可能會令其生平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因為劇作中透露的個人信息可能並非來自阿里斯托芬,而是來自該劇導演。例如《阿卡奈人》[ 35] 中有段話似乎暗示「詩人」與埃伊納島 有較親近的私人關係,而此劇主角抱怨克里昂曾因「去年的戲劇」而「把我拖進法庭」。[ 36]
阿里斯托芬借《雲》[ 37] 合唱團傳達的信息似乎顯示,他寫下首部作品《宴會者》時還未滿18歲。[ 38] 《馬蜂》[ 39] 的合唱團獻詩暗示,在完成《巴比倫人》或《騎士》[ 40] 之後,他與克里昂達成了暫時的和解。《雲》和《和平 》暗示阿里斯托芬是早禿 。[ 1] [ 41]
阿里斯托芬至少獲得過一次城邦酒神節第一名(公元前427的《巴比倫人》)[ 42] ,至少三次酒神祭第一名,獲獎作品包括公元前425年的《阿卡奈人》、公元前424年的《騎士》以及公元前405年的《蛙》。其中《蛙》還被獲得了在下次節日重複演出的特殊榮譽。阿里斯托芬的兒子阿拉羅斯(Araros )也是喜劇詩人,他參與了父親於公元前388年的戲劇《財神》的創作。[ 43] 阿拉羅斯也被認為在其父死後負責導演《科卡洛斯》和《埃俄洛西翁》,不過如今這兩部劇本已遺失。[ 44] 他可能憑藉《科卡洛斯》贏得了公元前387年的城邦酒神節獎項。[ 45] 似乎阿里斯托芬的二兒子菲利普斯(Philippus)曾獲得兩次酒神祭第一名[ 46] ,他或許也指導了歐布洛斯 創作的部分戲劇。[ 47] 阿里斯托芬的三兒子名為尼科斯特剌托斯 或菲萊泰羅斯(Philetaerus )[ 48] ,後者名字曾兩次出現在了酒神祭的獲獎名錄,首次是在公元前370年代晚期。[ 49]
阿里斯托芬的形象也出現在了柏拉圖的《會飲篇 》,因此也有學者將此文本視為研究阿里斯托芬生平的來源,不過其中記錄的真實性仍有疑問。在這篇作品中,包括阿里斯托芬與蘇格拉底在內的數人在晚宴聚會,共同探討關於愛 的問題。聚會發生在諷刺蘇格拉底的戲劇《雲》上演後七年。角色阿爾西比亞德斯 甚至還引用《雲》的台詞來嘲弄蘇格拉底的裝束。[ 51] 《會飲》中的蘇格拉底和阿里斯托芬似乎並無不和。事實上,這篇文本中的阿里斯托芬形象算是和藹,這或許是得益於柏拉圖與阿里斯托芬之間良好的個人友誼。[ 52] 兩人的友誼也可從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銘得到印證,據說該墓志銘由柏拉圖寫成,其中這位劇作家的靈魂被比作是照耀美惠三女神 的永恆光芒。[ 53] 《會飲》描寫的聚會發生時柏拉圖仍只是個孩子,因此文中對阿里斯托芬的描繪可能部分參考了其劇作內容。例如,聚會上眾人探討愛的定義,阿里斯托芬以生動的寓言 闡釋了自己的觀點,這種表達方法也常出現在他的戲劇中。文中阿里斯托芬受打嗝 的困擾,這或許是參照了其劇作中粗俗的肢體玩笑。阿里斯托芬告訴其他客人,自己樂於被認為是有趣的,但不願顯得可笑。[ 54] [ 55] 這種對遭受嘲弄的警惕也與《騎士》中的描繪一致,阿里斯托芬在此劇中表示自己在見證其它劇作家受公眾嘲弄後小心翼翼的走上了戲劇寫作的道路。[ 56]
阿里斯托芬平安度過了伯羅奔尼撒戰爭 、兩次寡頭政變和兩次民主復辟,這或許是因為他除了在劇中嘲弄政治外,在現實生活里並未深層參與其中。公元前4世紀初,他可能在某一年曾被指派為五百人會議 的成員,不過這種任命在雅典式民主 中十分常見。[ 58]
閱讀的繆斯 ,藏於羅浮宮
過去學者認為,阿里斯托芬在戲劇中(以及大部分其它舊喜劇)所用的語言是阿提卡希臘語 。雄辯家昆提利安 認為阿提卡希臘語宏偉且散發魅力,因此每個演說者都應從舊喜劇中學習這種語言,在這方面他認為舊喜劇僅次於荷馬 的作品。[ 59] [ 60] 公元4-5世紀人們對阿提卡希臘語復燃的興趣可能導致了阿里斯托芬劇作的重新發現,並使其流傳至今。[ 59] 阿提卡希臘語賦予了阿里斯托芬作品台詞的詩意韻律。
對阿里斯托芬與其時代同僚而言,荷馬與赫西俄德 的作品構成了希臘歷史文化的基石。因此詩歌在彼時社會更具備道德與社會意義,也是喜劇諷刺的重要主題。[ 61] 阿里斯托芬熟知傳統,緊跟文學潮流,並時常參考其它劇作家的作品。參考對象不局限於同時代的喜劇作家如歐波利斯 和赫爾米普斯 ,[ 62] 以及許多前輩喜劇作家,如邁格內斯 、克拉特斯 、克拉提努斯 ,[ 63] 更包括悲劇 作家埃斯庫羅斯 、索福克勒斯 和尤里比底斯 。上述三位悲劇作家都曾在阿里斯托芬的作品《蛙》中被提及。阿里斯托芬創作的抒情詩與這些悲劇大師不相上下。[ 64] 他似乎尤為仿照了尤里比底斯的語言,以至於喜劇作家克拉提努斯 稱其為沉迷細節的「尤里比底斯主義者」。[ 15]
只有了解阿里斯托芬技巧精湛的詩歌形式,以及詩句韻律的差異與聯繫,才能達成對其戲劇充分賞析。[ 65] 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主要運用了三種詩歌形式:抑揚格 對白、四步格 詩節以及抒情:[ 66]
抑揚格對白 :阿里斯托芬利用抑揚格對白達成類似自然演講的效果(類似英語詩人如莎士比亞 使用的抑揚五步格 ),精巧的韻律 使劇中對話與獨白都顯得十分自然。例如,《阿卡奈人》以角色狄開俄波利斯的三行獨白開篇(英文版本使用了抑揚五步格):
How many are the things that vex my heart!
Pleasures are few, so very few – just four –
But stressful things are manysandthousandsandheaps![ 67]
當今多少事傷了我的心!
快意事少得很,少得厲害,只有三四件;
痛心事可真像海灘上的沙子數不清!
在此阿里斯托芬仔細編排了句子的結構,使每一句末尾詞語都能達成喜劇效果。[ 68] 狄開俄波利斯的快意事是如此少,以至於他甚至數得清(τέτταρα ,只有三四件),而他的痛心事卻如此多,以至於需要親自創造新詞(ψαμμακοσιογάργαρα ,manysandthousandsandheaps,海灘上的沙子)來表明這一點。合成詞 在劇中有多處使用,用以表現喜劇效果。[ 69] [ 70]
四音步詩行 :這是一些抑抑揚格 、揚抑格 或抑揚格 長詩行,每行為四個音步 。這種形式被用於不同戲劇場景,例如:
角色之間的正式辯論,一般是抑抑揚格韻律。
情緒激動的對話或爭論,一般是與早期悲劇作品相同的揚抑格韻律。
合唱團的長篇獻詩,使用抑抑揚格或揚抑格韻律。
略高於普通對話的非正式爭論,一般使用抑揚格。
抑抑揚格韻律較為自然活潑,例如許多五行打油詩 就使用了這種韻律。揚抑格則更適合快速的語調。[ 71] 不過這些韻律也可相互組合,阿里斯托芬非常善於將這些韻律放入複雜句式,並修改韻律使其符合嚴肅討論的場景。[ 72] 例如在《蛙》中的一段抑抑揚格詩行,埃斯庫羅斯本想發表關於詩歌的嚴肅論述,卻被酒神戴歐尼修斯 以幽默言語打斷:
AES. :It was Orpheus singing who taught us religion and how wrong people are when they kill,
And we learned from Musaeus medicinal cures and the science of divination.
If it's farming you want, Hesiod knows it all, when to plant, when to harvest. How godlike
Homer got to be famous, I'll tell if you ask: he taught us what all good men should know,
Discipline, fortitude, battle-readiness. DIO. : But no-one taught Pantocles – yesterday
He was marching his men up and down on parade when the crest of his helmet fell off![ 73]
埃斯庫羅斯 :俄耳甫斯把秘密的教儀傳給我們,教我們不可殺生;
穆賽俄斯傳授醫術和神示;
赫西俄德傳授農作術、耕種的時令、收穫的季節;
而神聖的荷馬之所以獲得光榮,受人尊敬,難道不是因為他給了我們有益的教誨,
教我們怎樣列陣,怎樣鼓勵士氣,怎樣武裝我們的軍隊嗎?戴歐尼修斯 :可是他沒有把潘塔克勒斯那個大笨伯教會,
那傢伙前幾天帶領遊行隊的時候,先把盔套在頭上,然後束鬃毛。
在這段對話中,埃斯庫羅斯以快速的抑抑揚格韻律開始演講,至描述受人尊敬的詩人赫西俄德和荷馬時節奏逐漸減慢,而到戴歐尼修斯敘述潘塔克勒斯的滑稽舉動時又再次加快。這種韻律的微妙變化在阿里斯托芬的劇作中隨處可見,這讓嚴肅觀點與引發觀眾興趣的幽默言論得以共存。
抒情詩 :現代人無從得知古希臘劇作演出時的伴奏音樂,並且古希臘語的韻律與現代語言差異巨大,讀者很難從中體會到作者本意所期望達到的效果。然而,阿里斯托芬的劇作中仍不乏對現代人而言簡潔且充滿魅力的抒情詩。[ 72] 許多優美的詩句都是讚美詩,穿插在喜劇表演間隙。[ 75] 例如下面這段選自《馬蜂》的文本,描繪了阿密尼阿斯因賭博失去所有財富後的情形,這段插曲語言真實自然,或許在演出時還伴隨着歡快的音樂:[ 76]
Though to myself I often seem
A bright chap and not awkward,
None comes close to Amynias,
Son of Sellos of the Bigwig
Clan, a man I once saw
Dine with rich Leogorus.
Now as poor as Antiphon,
He lives on apples and pomegranates
Yet he got himself appointed
Ambassador to Pharsalus,
Way up there in Thessaly,
Home of the poor Penestes:
Happy to be where everyone
Is as penniless as he is![ 77]
我時常自命聰明,
一點也不蠢笨;
但是塞羅斯的兒子阿密尼阿斯,
高髻族出身,
卻比我更聰明。
他拿蘋果和石榴充飢,
我曾經看見他在勒俄戈剌斯家裏吃酒席;
他象安提豐那樣飢腸轆轆。
他曾經出使法耳薩羅斯,
在那裏形單影隻,
同帖薩利亞的窮人來往,
他自己家道清貧,
不亞於任何人。
此詩的希臘語原版和英文譯本中都藏有雙關 語,以「Penestes(Πενέσταισι,古希臘農奴)」暗指「penniless(πενέστης,身無分文)」。劇作各處都分佈着雙關語,其中有些可能尚未被現代研究者發現。[ 79] 有時甚至整個場景都構成雙關,例如《阿卡奈人》中的墨伽拉 農夫和他的豬的趣事[ 80] :一個墨伽拉農夫違抗雅典人設立的交易禁令,並試圖把自己的女兒偽裝成小豬出售。「豬」在古希臘俗語中也有「婊子」的意思,並且鑑於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直接原因 就是針對墨伽拉的貿易禁令 ,因此阿里斯托芬自然的將後續戰亂的源頭歸結為「三個婊子」。
有學者指出,阿里斯托芬劇作語言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意象 ,尤其是對明喻 、隱喻 和形象表達的使用。[ 68] 例如在《騎士》中,故事角色的耳朵可如雨傘一般打開和關閉,從而選擇性地傾聽特定言論。[ 81] 在《蛙》中,據說埃斯庫羅斯 學習馬匹在沙坑裏打滾,以此獲取詩歌創作靈感。[ 82] 一些劇作以詩意而非宗教的方式表現人類的完美性,例如戲劇《鳥》中珀斯特泰洛斯與宙斯 情人的婚禮,《騎士》末尾「重現」的輝煌舊雅典。
阿里斯托芬批評修辭學 的政治與道德土壤。他表示「一個接受修辭學訓練的人可能會把他的聰明才智用於欺騙陪審團,他徹底地迷惑那些反對者,讓審判失去了公正性。」[ 83] 他所說的是奉承的「藝術」,事實上他許多作品的創作基礎就是對修辭學觀點的攻擊。其中最明顯的攻擊出現在《宴會者》中,兩個不同教育背景的兄弟爭辯誰所受的教育更好。其中一個兄弟接受的是「老式」教育,而另一個兄弟則似乎是詭辯訓練的產物。[ 83]
合唱團也被阿里斯托芬用於攻擊修辭學,並宣揚經典教育的事物,例如公民的職責。阿里斯托芬認為,受教育的成年人有責任作為社會燈塔保護那些容易上當受騙者,使公眾免受欺騙。他反對詭辯學家的理由之一是,在這些學派為學習者列出的清單中,金錢是首要條件。因此師從詭辯學家的學生多出生社會上層,從而排除了城邦中的其餘階級。阿里斯托芬認為教育和知識應當是一種公共服務,因此任何對有意學習之人的拒斥都是不可接受的。[ 84] 他總結說,所有學習修辭學的政治家都有「可疑的公民身份,不可告人的道德觀,以及十足的傲慢。」[ 83]
希臘神話中的喜劇繆斯 塔利亞
參見:舊喜劇
在阿里斯托芬之前的喜劇作家不勝枚舉,但他現存的十一個劇本,卻是現存於世最早的希臘喜劇。其中前九部及在他之前的喜劇被稱為舊喜劇,剩餘的兩部後起的則被稱為中喜劇和新喜劇。阿里斯托芬的作品是舊喜劇的典範,因此如要更好理解他的戲劇作品,首先需要理解舊喜劇以及阿里斯托芬在其中佔據的地位。舊喜劇的特點包括:
包羅萬象 :舊喜劇使用諸多方式娛樂觀眾。它包含一個嚴肅的主旨,輕鬆的娛樂,優美的抒情詩,滑稽的文字遊戲,下流的俗語,規整的詩篇,荒謬的劇情,以及形式化的戲劇結構。
幻想和荒謬 :在舊喜劇中,幻想是不可忽視的元素。劇中事態依照邏輯發展,卻引致荒謬結局,從而帶來喜劇效果。這與後世路易斯·卡羅 的作品,以及歐仁·尤內斯庫 的荒誕派戲劇 多有相似之處。例如,戲劇《蛙》中酒神所穿的古怪戲服就是建立在邏輯基礎上的荒謬元素——他穿着臧紅色束腰外衣,因為柔弱是其神性之一;腳着厚底靴,因為他期望復興悲劇藝術;身披獅皮斗篷,因為和赫拉克勒斯 一樣,他的使命領他進入冥府 。此外,荒謬性也可從最初情節中依照邏輯發展而來。例如在戲劇《騎士》中,阿里斯托芬將克里昂對雅典人的腐敗服務被比作奴隸對其主人的欺騙。而後競爭者的引入使劇情變得荒謬,克里昂與其競爭對手就如兩位處於競爭關係的僕人,而克里昂對民眾的欺騙,就如愛慕者爭奪少年的愛 ,如神諭小販爭奪輕信公眾的注意,如運動員爭奪排名,如演說者爭奪民眾投票。
足智多謀的主角 :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劇中,主角多為思想獨立、行為自主的形象。他有荷馬筆下奧德修斯 的正直,有與赫西俄德 《工作與時日 》裏的農民類似的精明,卻受制於腐敗的政客和不可靠的鄰居。通常他會為主角設計一段複雜、奇幻的旅程。[ 87] 比如《阿卡奈人》的主角狄開俄波利斯設法與斯巴達人私下簽訂和平協議;《馬蜂》的主角布得呂克勒翁為滿足做陪審團上癮的父親,而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了法庭;《和平》的主角特呂蓋奧斯駕馭巨型甲蟲飛上奧林匹斯山 ,以求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結束。《鳥》的主角珀斯特泰洛斯在天空建立了自己的王國,成為群鳥的領袖、眾神的競爭者。
高超的編排 :阿里斯托芬劇作有奇妙的劇情發展,流暢的轉場以及無數的幽默小角色,而演出的主角卻一般只有三位(有時合唱團領唱也作為第四主角發表演說)。戲劇表演十分緊湊,歌曲與演說穿插其中,演員幾乎沒有時間下場休息或為場景變換做準備。
複雜的結構 :劇作的情節變化總是遵循一種奇特的邏輯,卻也有形式化的戲劇結構,並在後續劇情中以略微的變化重複。不同結構元素對應不同詩歌韻律,在翻譯為其它語言後,這種關聯就不可避免地遺失了。
典型的阿里斯托芬舊喜劇結構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開場白(prologue ) :一段面向觀眾的介紹性場景或獨白,主要是概括劇情的演進目標,這段台詞為短長三步格 。
進場詩(parados ) :合唱團伴隨歌舞入場,偶爾也穿插有角色之間的小衝突,這段常為四音步 長詩。
對稱場景(symmetrical scenes ) :伴隨歌曲和四音步長詩朗誦,編排為兩個對稱的部分,兩部分可能在韻律、詩行長度上相似。戲劇結構中的獻詩和辯論被認為是兩類特殊的對稱場景。
獻詩(parabasis ) :合唱團直接面對觀眾發表言論,首次是在劇中,第二次是在接近劇末時。
辯論(agon ) :決定劇情發展方向的正式辯論,常是四音步抑抑揚格,有時也用抑揚格劃定辯論的弱勢方。
科白(episodes ) :短長三步格對話部分,常出現在劇末以次要角色為主的場景。
歌舞插戲(songs ) :通常為對稱結構,兩個部份有相同的韻律和行數。用作其它結構元素之間的轉承,或在演員更換戲服時作為插曲加入。其中常有對當前劇情的評論。
退場詩(komos ) :合唱團和演員們在慶祝主角獲勝(或標誌性的婚禮)的歌舞之中離場。
戲劇比賽的規則沒有限制劇作家根據需求調整戲劇結構。[ 90] 例如在《阿卡奈人》和《和平》中沒有正式的辯論,而在《雲》中有兩場辯論。
戲劇中的獻詩是合唱團或合唱團的主唱在演員離場後面對觀眾發表的演說。獻詩所表達的觀點可能來自劇本作者,也可能來自戲劇主角,雖然這種區分有時並不明顯。一般而言,首次獻詩出現在在劇情中段,而後在劇情接近尾聲時有另一次獻詩。獻詩的各元素來自後世研究者的定義,或許阿里斯托芬本人對此理解更為寬泛。在不同劇作中,這些元素會有很大不同,並且同一部劇中的兩次獻詩也可能有明顯差異。阿里斯托芬早期作品(從《阿卡奈人》到《鳥》)的形式極為統一,其中獻詩通常包含下列元素:
開場(kommation ) :一些簡短的,對下場演員的告別辭,例如ἴτε χαίροντες (去狂歡吧!)。
主獻詩(parabasis proper ) : 通常是劇本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辯護,以及對觀眾態度的批評。
快調(pnigos ) : 緊隨其後的短詩行,用以加快節奏。
說唱對答(epirrhematic syzygies ) : 對稱場景,在韻律和詩行數量上保持一致。其作為首段獻詩的一部份,以及幾乎整個第二段獻詩。它進一步被分為下列幾個元素:
正旋詩節(strophe )或頌(ode ):合唱團演唱的,韻律多變的詩行。首次獻詩時作為對神的讚美,第二次獻詩時作為喜劇插曲。
說唱(epirrhema ):常為四音步抑揚格長詩行。一般由合唱團領隊演說,包含廣泛的政治意涵。
反旋詩節(antistrophe )或反頌(antode ):在韻律、長度和功能上與正旋詩節或頌一致。
對答(antepirrhema ):另一宣講段落,在韻律、長度和功能上與說唱一致。
《馬蜂》的劇本被認為是對上述元素的最好示範,其中戲劇結構諸元素可此劇下列各行找到:
More information 《馬蜂》中的獻詩元素, 首段獻詩 ...
《馬蜂》中的獻詩 元素
首段獻詩
第二段獻詩
開場
第1009–1014[ 95] 行
---
主獻詩
第1015–1050行
---
快調
第1051–1059行
---
正旋詩節
第1060–1070行
第1265–1274[ 95] 行
說唱
第1071–1090行
第1275–1283行
反旋詩節
第1091–1101行
缺失
對答
第1102–1121行
第1284–1291行
Close
文本損壞可能導致了《馬蜂》第二段獻詩中反旋詩節的缺失。不過,即使是在阿里斯托芬早期作品中,各結構也可能有所差異。例如《雲》中的主獻詩(第518-562行)的韻律為歐波利得(eupolidean )而非抑抑揚格,並且其第二段獻詩(第1113-1130行)包含開場,卻沒有正旋詩節、反旋詩節和對答。《阿卡奈人》第二段獻詩(第971-999行[ 98] )被認為是混合了歌舞插戲(也即宣講只是作為正旋詩節和反旋詩節的延續)[ 99] ,並且與典型的獻詩不同,似乎在其發表評論時,舞台上的演員們仍在進行表演。為理解阿里斯托芬的戲劇,人們先要對舊喜劇元素(例如獻詩)有所了解。而從另一方面而言,要準確理解這些戲劇元素,首先要對戲劇作品有敏銳的欣賞能力。
舊喜劇 大師阿里斯托芬(左)和新喜劇 大師米南德 (右)。
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 和尤里比底斯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 末期去世,古希臘悲劇 的發展就此停滯。但作為古希臘喜劇作家代表的阿里斯托芬平安渡過了戰爭,因此喜劇藝術在他的幫助下得以持續演變至新的形式。[ 100] 根據公元9世紀普拉圖紐斯 的記錄,阿里斯托芬的晚期作品《埃俄洛西翁》即無獻詩也沒有合唱抒情詩(因此被歸為中喜劇),而《科卡洛斯》包含了新喜劇 的所有元素,包括一次強姦與相認場景。[ 101] 阿里斯托芬似乎也清楚自己在古希臘喜劇發展中的地位,他在劇作《雲》中評論說,其他時代的觀眾將會依據此劇的反響給他合理的評價。[ 102] 《雲》在首演時僅獲第三名,後世流傳的劇本顯示阿里斯托芬曾對其做了修改,以讓該作品更適合閱讀而非演出。阿里斯托芬作品抄本的流傳使其影響力不再局限於劇院觀眾。事實上,劇院觀眾對當時的雅典社會似乎沒有多少影響力,他們無法干預克里昂 的政治前途,無法說服雅典人與斯巴達和平共處,甚至可能沒有影響到蘇格拉底 的受審與處決——蘇格拉底受審的原因可能源自民眾對其密友(如阿爾西比亞德斯 )的憤怒,而死刑可能是因為他在庭審時毫不妥協的態度。[ 105] 後世對這些劇作抄本有諸多用途,例如雄辯家昆提利安 推薦人們學習其中的修辭藝術,公元四、五世紀的學生從中研究阿提卡希臘語 。柏拉圖可能將一些劇作抄本贈送給了大狄奧尼西奧斯 ,以幫助他了解彼時雅典政府與日常生活。[ 106]
安德烈亞斯·迪烏斯 (威尼斯,1528)的阿里斯托芬劇作拉丁文譯本在文藝復興 時期歐洲廣為流傳,而後又被轉譯為多種現代語言。17世紀法國劇作家讓·拉辛 效仿阿里斯托芬的《馬蜂》創作了喜劇《訟棍》(法語:Les Plaideurs )。德國文學家歌德 從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中尋求比普勞圖斯 和泰倫提烏斯 更溫暖活潑的喜劇形式,他在魏瑪 改編了劇作《鳥》。19至20世紀,阿里斯托芬同時吸引了激進派與保守派的注意——蘇俄 首任國民教育人民委員會 委員阿納托利·盧那察爾斯基 宣稱阿里斯托芬在無產者劇院中有永久席位,而保守的普魯士 知識分子將阿里斯托芬作品闡釋為對社會改革的諷刺。[ 107] 1959年,希臘前衛劇作家卡洛斯·昆 在雅典衛城 前導演了《鳥》,期望借阿里斯托芬的聲音打破現代希臘 的歷史禁錮。[ 108]
阿里斯托芬的劇作超越了藝術的範疇,作為歷史窗口,人們得以從中窺探古雅典 的政治與日常生活。就此而言,這些劇本的地位與修昔底德 的作品相當。阿里斯托芬的劇作對後世戲劇創作影響深遠,更影響了後人對戲劇的理解。例如,從吉爾伯特與薩利文 的輕歌劇 中人們能看到有關阿里斯托芬作品的洞見[ 109] ,而從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中人們可以找到有助於理解輕歌劇的相似點。[ 110] 劇作也為後世留下了一些著名的格言,例如出自《鳥》的「言語為思想安上了翅膀」。[ 111]
以下是受阿里斯托芬影響的後世作品:
1909年,劍橋大學本科生以希臘語演出的《黃蜂》,由雷夫·佛漢·威廉斯 作曲。
2004年7-10月,由納坦·朗 改編的《蛙》,史蒂芬·桑坦 作詞曲,在百老匯維維安博蒙特劇院 上演。
1962-2006年,倫敦國王學院 師生演出的多部阿里斯托芬希臘語原版劇作[ 112] :
《蛙》1962,1971,1988年
《鳥》1982,2000年
《地母節婦女》1965,1974,1985年
《阿卡奈人》1968,1992,2004年
《雲》1977,1980年
《伊克里西阿》2006年
《和平》1970年
《馬蜂》1981年
2002年,羅伯特·布魯斯坦 改編的《利西翠妲》,高爾特·麥地蒙 作曲,由美國劇目劇團 在波士頓演出。
2008年5-6月,大衛·格林斯潘 改編的《蛙》,托馬斯·卡巴尼斯 作曲,由經典舞台公司 在紐約演出。
浪漫主義 詩人雪萊 曾模仿阿里斯托芬的《蛙》寫過一部喜劇《腫腳暴君》,起因是意大利聖朱利亞諾-米拉內塞 住處窗外的豬群奔跑使他想到了《蛙》的合唱團。[ 113]
在哈利·托特達夫 的系列小說《希臘商販 》中,角色梅內德莫斯(Menedemos )頻繁提及阿里斯托芬(尤其是他的劇作《雲》)。
在1980年代,阿里斯托芬作品被改編為漫畫雜誌 形式,最初由Agrotikes Ekdoseis公司出版,而後由其它公司再版。在這些改編作品中,阿里斯托芬是故事的講述者,導演戲劇,甚至參與自己作品的表演 。
《現時衛城 》是BBC 製作的一檔喜劇電台節目,背景設定在古希臘,其中描繪了阿里斯托芬、蘇格拉底等古希臘著名人物。
《阿里斯托芬反對世界》是由馬丁·韋德(Martyn Wade )創作,在BBC廣播四台 播出的廣播劇 ,劇情基於阿里斯托芬的幾部戲劇作品,由克萊夫·梅里森 為阿里斯托芬配音。
2005年,大衛·龐特尼 將阿里斯托芬的《馬蜂》改編為了廣播劇,其中插曲來自雷夫·佛漢·威廉斯 。
下述劇作大多使用拉丁文 縮寫指代。在古典文學研究中,拉丁文仍是學者們的常用語言。
前425年:《阿卡奈人 》(The Acharnians, Ἀχαρνεῖς Akharneis; Attic Ἀχαρνῆς ; 拉丁文: Acharnenses )
前424年:《騎士 》(The Knights, Ἱππεῖς Hippeis; Attic Ἱππῆς ; 拉丁文: Equites )
前423年:《雲 》(The Clouds, Νεφέλαι Nephelai; 拉丁文: Nubes ),原始版本創作於公元前423年,如今現存的是公元前419至416年的未完成修訂版本。
前422年:《馬蜂 》(The Wasps, Σφῆκες Sphekes; 拉丁文: Vespae )
前421年:《和平 》(Peace, Εἰρήνη Eirene; 拉丁文: Pax )
前414年:《鳥 》(The Birds, Ὄρνιθες Ornithes; 拉丁文: Aves )
前411年:《利西翠妲 》(Lysistrata , Λυσιστράτη Lysistrate )
前411年:《地母節婦女 》(Thesmophoriazusae, Θεσμοφοριάζουσαι Thesmophoriazousai )
前405年:《蛙 》(Frogs, Βάτραχοι Batrakhoi; 拉丁文: Ranae )
前392年:《伊克里西阿 》(又譯《公民大會婦女 》)(Ecclesiazusae, Ἐκκλησιάζουσαι Ekklesiazousai )
前388年:《普魯特斯 》(或《財神 》)(Plutus, Πλοῦτος Ploutos; 拉丁文: Plutus )
前427年:《宴會者》(Banqueters, Δαιταλεῖς Daitaleis )
前426年:《巴比倫人》(Babylonians, Βαβυλώνιοι Babylonioi )
前424年:《農民》(Farmers, Γεωργοί Georgoi )
前423年:《商船》(Merchant Ships, Ὁλκάδες Holkades )
前423年:《雲 》首版
前422年:《準備反抗》(Proagon, Προάγων )
前414年:《兩棲動物》(Amphiaraus Ἀμφιάραος )
前408年:《普魯特斯 》首版
前407年左右:《紀瑞達斯》(Gerytades , Γηρυτάδης )
前387年:《科卡洛斯》(Κώκαλος )
前386年:《埃俄洛西翁》(Αἰολοσίκων )第二版
《埃俄洛西翁》(首版)
《阿納吉魯斯》(Anagyrus, Ἀνάγυρος )
《烤盤人》(Frying-Pan Men, Ταγηνισταί Tagenistai )
《代達洛斯》(Daedalus, Δαίδαλος )
《達那伊得斯》(Danaids, Δαναΐδες Danaides )
《半人馬》(Centaur, Κένταυρος Kentauros )
《英雄》(Heroes, Ἥρωες )
《利姆尼亞婦女》(Lemnian Women, Λήμνιαι Lemniai )
《舊時代》(Old Age, Γῆρας Geras )
《和平》(第二版)
《腓尼基婦女》(Phoenician Women, Φοίνισσαι Phoinissai )
《波呂伊多斯》(Polyidus, Πολύιδος )
《季節》(Seasons, Ὧραι Horai )
《鸛》(Storks, Πελαργοί Pelargoi )
《泰爾彌賽安斯》(Telmessians, Τελμησσεῖς Telmesseis )
《特瑞法里斯》(Triphales, Τριφάλης )
《地母節婦女》(第二版)
《帳篷中的婦女》(Women in Tents, Σκηνὰς Καταλαμβάνουσαι Skenas Katalambanousai )
參見:阿基普斯
《戴歐尼修斯船難》(Dionysus Shipwrecked, Διόνυσος Ναυαγός Dionysos Nauagos )
《島》(Islands,Νῆσοι Nesoi )
《尼歐伯斯》(Niobos, Νίοβος )
《詩》(Poetry, Ποίησις Poiesis )
Edith Hall and Amanda Wrigley. Aristophanes in Performance 421 BC – AD 2007: Peace, Birds and Frogs. Oxford: Legenda. 2007: 1.
古希臘語 :"κωμῳδοδιδασκαλίαν εἶναι χαλεπώτατον ἔργον ἁπάντων ." F. W. Hall; W. M. Geldart (編).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Oxford Classical Texts. "Knights" line 516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Oxford Classical Texts, Clouds , pp. 520–525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Oxford Classical Texts, Clouds , pp. 560–562
Wasps 1536–1537 [1]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ikisource (original Greek), Clouds , pp. 545–548, Peace , pp. 739–758
Andrewes, Antony. Greek Society . Pelican Books, 1981, pp. 247–248
Aristophanes: Lysistrata, The Acharnians, The Clouds A. H. Sommerstein (ed), Penguin Books 1975, p. 9 footnote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Oxford Classical Texts, The Knights lines 911–925
Rennie, W. The Acharnians of Aristophanes , Edward Arnold (London, 1909), p. 7 (reproduced by Bibliolife)
Wasps 1075–1101 [2]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ikisource (original Greek), Knights 565–576
Aristophanes: Lysistrata, The Acharnians, The Clouds A. H. Sommerstein (ed), Penguin Books 1975, pp. 13–14
"Greek Drama" P. Levi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World J. Boardman, J. Griffin, O. Murray (e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177
D. Welsh, 希臘銘文 ii2 2343, Philonides and Aristophanes' Banqueters , Classical Quarterly 33 (1983)
Ian Storey, General Introduction, in Clouds, Wasps, Birds By Aristophanes , Peter Meineck (translator), Hackett Publishing 1998, p. xiii
The Acharnians [4]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ikisource (original Greek) lines 652–654
The Acharnians [5]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ikisource (original Greek) lines 377–382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Oxford Classical Texts, The Clouds lines 528–32
Aristophanes: Lysistrata, The Acharnians, The Clouds Alan Sommerstein (ed), Penguin Classics 1975, p. 9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Oxford Classical Texts, Clouds 540–545, Peace 767–774
Aristophanes, testimonium 1, lines 54–56, in Kassel-Austin, Poetae Comici Graeci vol. III.2 (Berlin 1984), p. 4.
Aristophanes, Κώκαλος , testimonium iii, in Kassel-Austin, Poetae Comici Graeci vol. III.2 (Berlin 1984), p. 201.
Eubulus, testimonium 4, in Kassel-Austin, Poetae Comici Graeci vol. V (Berlin 1986), p. 188.
Clouds Peter Meineck (translator) and Ian Storey (Introduction), Hackett Publishing 2000, p. xviii
希臘銘文 II2 2325. 143 (just after Anaxandrides and just before Eubulus)
Symposium 221B; Plato Vol.3, Loeb Classical Library (1975), p. 236
Sommerstein, Alan (ed). Aristophanes: Lysistrata, The Acharnians, The Clouds . Penguin Books, 1973, p. 10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Knights lines 507–550
The Orator's Training Quintilian 10.1.65–66, cited in Barrett 2003 ,第15頁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Oxford Classical Texts, Clouds lines 553–554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Oxford Classical Texts, Knights lines 519–540
Sommerstein, Alan (ed). Aristophanes: Lysistrata, The Acharnians, The Clouds . Penguin Classics 1973, p. 37
L. P. E. Parker, The Songs of Aristophanes , Oxford, 1997, p. 36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2,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Oxford Classical Texts, Frogs lines 1032–1038
Greek Drama , Peter Levi,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World edited by J. Boardman, J. Griffin and O. Murr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175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F. W. Hall and W. M. Geldart (eds), Oxford Classical Texts, Knights lines 1347–1348;
Murphy, Charles T. "Aristophanes and the Art of Rhetoric." Harvard Studies in Classical Philology 49 (1938): 69–113. Web. Accessed on 28 September 2014.
Major, Wilfred E. Aristophanes: Enemy of Rhetoric . N.P.: N.P., 1996. Print.
Clouds Peter Meineck (translator) and Ian Storey (Introduction), Hackett Publishing 2000, p. viii
Aristophanes: Lysistrata, The Acharnians, The Clouds A. Sommerstein, Penguin Classics 1975, p. 27
Comedy E. Handle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 P. Easterling, R. MacGregor Walker Knox, E. Kenney (eds), p. 360
"Greek Drama" Peter Levi,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World J. Boardman, J. Griffin and O. Murray (e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176
E. W. Handley, 'Comed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Greek Literature , P. Easterling and B. Knox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400
Aristophanes. Clouds. 由Peter Meineck翻譯. Ian Storey (Introduction). Hackett Publishing. 2000: x.
Edith Hall and Amanda Wrigley. Aristophanes in Performance 421 BC – AD 2007: Peace, Birds and Frogs. Oxford: Legenda. 2007: 9–12.
Politics and Aristophanes: watchword Caution! by Gonda Van Steen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reek and Roman Theatre' Marianne McDonald and J. Michael Walton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109
e.g. Aristophanes: Lysistrata, The Acharnians, The Clouds A. Sommerstein, Penguin Classics 1975, p. 37
"W. S. Gilbert: A Mid-Victorian Aristophanes" in W. S. Gilbert: A Century of Scholarship and Commentary , John Bush Jones (ed),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70
Birds, l.1447–1448; quotation as translated in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Quotations
Note on Oedipus Tyrannus by Mrs Shelley, quoted in Shelley: Poetical Works Thomas Hutchinson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 410
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喜劇(上),張竹明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古希臘悲劇喜劇全集·第6卷)
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喜劇(下),張竹明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古希臘悲劇喜劇全集·第7卷)
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 由羅, 念生翻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8068728 .
Andrewes, Antony, Greek Society, Pelican Books, 1981
Aristophanes. Dover, K. J. , 編. Aristophanes: Cloud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Aristophanes. MacDowell, Douglas , 編. Aristophanes: Wasp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Aristophanes, Hall FW; Geldart WM , 編, Aristophanis Comoediae Tomus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06
Barrett, David. The Frogs and Other Plays. Penguin Books. 1964.
Barrett, David. Sommerstein, Alan , 編. The Birds and Other Plays. Penguin Classics. 2003.
Hall, Edith & Wrigley, Amanda. Aristophanes in Performance 421 BC – AD 2007: Peace, Birds and Frogs. Legenda (Oxford). 2007.
Handley E, Comedy, Easterling P, Knox B (編),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Greek Liter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Irvine, Andrew David. Socrates on Trial: A play based on Aristophanes' Clouds and Plato's Apology, Crito, and Phaedo, adapted for modern performance .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8.
Kassel, Rudolf & Austin, Colin, Poetae Comici Graeci III.2 , De Gruyter (Berlin), 1984
Konstan, David, Greek Comedy and Ide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1995
Lamb, W. R. M., Plato 3 , Loeb Classical Library, 1975
Levi P, Greek Drama, Boardman J, Griffin J, Murray O (編),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MacDowell, Douglas M. Wasps First Edition, Second Impress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ISBN 9780198141822 .
Parker, L. P. E., The Songs of Aristophan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Reckford, Kenneth J., Aristophanes' Old-and-new Comedy, UNC Press, 1987
Rennie, W., The Acharnians of Aristophanes, Edward Arnold (reproduced by Bibliolife), 1909
Rosen, Ralph, Introduction, Aristophanes 3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enn Greek Drama Series), 1999
Silk, M. S., Aristophanes and the Definition of Come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Somerstein, Alan, Aristophanes: Lysistrata, The Acharnians, The Clouds, Penguin Books, 1973
Storey, Ian, Introduction, Clouds, Wasps, Birds By Aristophanes, translation by Peter Meineck, Hackett Publishing, 1998
Van Steen G, Politics and Aristophanes: watchword Caution!, McDonald M, Walton JM (編),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reek and Roman Theat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Welsh, D., IG ii2 2343, Philonides and Aristophanes' Banqueters, Classical Quarterly 33 , 1983
David, Ephraim. Aristophanes and Athenian Society of the Early Fourth Century B.C. . Leiden, Netherlands: Brill. 1984.
Edwards, Anthony T. Aristophanes' comic poetics.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 1991, 121 : 157–179. JSTOR 284450 . doi:10.2307/284450 .
Jeffrey Henderson, Professor of Classics at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The Maculate Muse: Obscene Language in Attic Comed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19-536199-5 .
Lee, Jae Num. "Scatology in Continental Satirical Writings from Aristophanes to Rabelais" and "English Scatological Writings from Skelton to Pope." Swift and Scatological Satire. Albuquerque: U of New Mexico P, 1971. 7–22; 23–53.
Loscalzo, Donato. Aristofane e la coscienza felice. 2010. ISBN 978-88-6274-245-0 .
Aristophanes and the Comic Hero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y Cedric H. Whitman Author(s) of Review: H. Lloyd Sto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ilology, Vol. 87, No. 1 (Jan., 1966), pp. 111–113
MacDowell, Douglas M. Aristophanes and Athen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lays .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198721598 .
Murray, Gilbert. Aristophanes: A Study.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Platter, Charles. Aristophanes and the Carnival of Genres. JHUP. 2006. ISBN 978-0-8018-8527-3 .
G. M. Sifakis The Structure of Aristophanic Comedy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Vol. 112, 1992 (1992), pp. 123–142 doi :10.2307/632156
Taaffe, L. K. Aristophanes and Women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Ussher, Robert Glenn. Aristophan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9.
Van Steen, Gonda. 2000 Venom in Verse: Aristophanes in Modern Greece.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stor.org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ilology, 1996.
Life, death and Aristophanes' concept of Eros in Saul Bellow's "Ravelstein".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