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期光(1909年1月2日—1991年5月22日),曾用名鍾昱明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湖南平江人。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軍事教育和軍事理論的研究領導者,被譽為「華野名將,學府高師」。

快速預覽 鍾期光,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
鍾期光
Thumb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政治委員
任期
1957年9月 - 1958年
個人資料
性別
別名鍾昱明
出生1909年1月2日
 大清湖南省平江縣
逝世1991年5月22日(1991歲—05—22)(82歲)
 中國北京市
籍貫湖南平江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凌奔
親屬鍾德蘇、鍾德浙、鍾德魯、鍾德東、鍾德滬、鍾德寧、張曉慶、鍾德南、鐘好好(柯藍)、鍾以予、鍾以山、鍾以水
學歷
著作
關閉

鍾期光1924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組織「平江撲城」暴動。歷任平江縣區農民協會委員長、共青團支部書記、中共平江下東特委秘書、平瀏岳游擊總隊中隊黨代表、中共平江縣委組織部部長、江西銅鼓縣蘇維埃文化委員會主席、縣蘇維埃政府代理主席、紅五軍秘書長、中國工農紅軍湘鄂贛總指揮部宣傳科科長、中共湘鄂贛省委秘書長、湘鄂邊中心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委、紅十六師政治部主任,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第一支隊一團政治處主任、江南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蘇北指揮部政治部主任、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兼蘇中軍區政治部主任、蘇浙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歷任華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華中野戰軍政治部主任、華東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第三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華東軍政大學副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軍事科學院副政委兼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史研究部部長。文化大革命時期遭迫害,此後擔任軍事科學院顧問。

生平

青年時代

1921年考入平江縣天岳書院,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4年,鍾期光加入中國國民黨,任國民黨平江第九區黨部青年委員。1926年中學畢業後,到平江南鄉爽源鎮白馬廟小學教書,同時兼辦農民夜校,從事農民運動。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曾任區農民協會委員長。馬日事變後,參加湖南工農義勇軍平江第1支隊,曾任中共平江下東鄉特委秘書,參加組織「平江撲城」暴動[1]

1928年7月,平江起義後,鍾期光任中共平江縣委組織部長、縣蘇維埃政府秘書長,並曾兼任軍事部長,參與領導農民暴動。1930年7月調任紅五軍秘書長,參加進攻長沙的作戰。後任湘鄂贛總指揮部宣傳科科長、中共湘鄂贛省委秘書長、湘鄂邊中心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治委員等職,參加湘鄂贛蘇區歷次反圍剿戰爭。紅軍長征後,曾任紅16師政治部主任、湘鄂贛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省蘇維埃政府教育部部長,堅持湘鄂贛游擊戰爭[2]。與傅秋濤塗正坤鄧洪劉玉堂等人號稱湘鄂贛紅軍「五巨頭」[3]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鍾期光任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政治處主任。1938年4月,他任抗日先遣支隊政治部主任,協助粟裕率部深入敵後,參與指揮韋崗戰鬥[1]。隨後,他先後擔任新四軍第一支隊政治部副主任、江南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蘇北指揮部政治部主任。1941年4月,鍾期光任新四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後兼蘇中軍區政治部主任[4]。先後參加指揮車橋戰役、蘇中反清鄉和反掃蕩戰鬥。1945年2月,鍾期光率部南下,任蘇浙軍區政治部副主任[5]

他參與創建蘇南、蘇中和蘇浙皖抗日根據地的領導工作[1]。他堅持中共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強調這種領導主要是通過政治工作來落實與保證的。在軍隊實行「精兵簡政」中,他認為政工幹部人數可以減少,但師、旅和分區政治機關絕對不能取消。1943年他總結推廣「擁干愛兵」經驗,改善官兵關係,後來在全軍推廣。在此期間,他根據戰時政治工作的經驗總結發表了《論部隊中政治工作建設》等文章。在抗日戰爭期間,鍾期光先後撰寫並發表《對改進目前連隊政治工作的意見》、《在整訓中力求改善政治工作的領導方式問題》、《改造思想和改進我們的工作》、《論部隊中政治工作建設》、《關於戰時政治工作的幾個問題》、《本師的五年》等論文和文章[6]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國共內戰開始,1946年鍾期光擔任華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兼華中野戰軍政治部主任[7]。他對部隊進行深入的戰前動員,發出《開始打》的政治工作指示,協助粟裕譚震林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蘇中戰役勝利[1]蘇中戰役後,組織華中野戰軍政治部開展「功勞運動」,後被中央軍委正式命名為「立功運動」[8]。1947年1月,華中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合併,組成華東野戰軍,鍾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9]。他負責和參與領導前線政治工作,組織部署戰役動員、戰場鼓動、執行政策與紀律、戰後總結等工作。他主持推廣了華東野戰軍一縱隊《火線擴軍,隨補隨打》的經驗。1948年8月起草的《攻濟打援的政治工作指示》中,明確提出「隨俘、隨補、隨打」的擴軍方針。濟南戰役後期,鍾期光還負責對吳化文部的改編工作。淮海戰役中,他協助粟裕等人組織政治領導[6]

1949年2月,鍾期光任第三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後任華東軍區兼第三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10]渡江戰役後,鍾期光擔任上海市軍管會政工部的領導,為恢復和穩定上海的生產與生活秩序做了大量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組建華東軍事政治大學,鍾期光任副政委,後兼任黨委書記[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Thumb
1961年10月1日,傅鍾、鍾期光、張愛萍宋時輪李濤(左起)在天安門城樓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奉命協助劉伯承創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1951年起,他先後任軍事學院政治部主任兼幹部部長、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9月,鍾期光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9月,當選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957年9月,鍾期光任軍事學院政治委員[12]。1958年「反對教條主義」運動中,軍事學院被誣稱為「教條主義的大本營」。劉伯承、鍾期光等被追究政治責任。不久,鍾期光被免去政治委員職務,後又降職調離。

1960年12月,鍾期光任軍事科學院副政委,1961年1月兼任戰史研究部部長[1]。在葉劍英元帥領導下,貫徹軍委的科研方針;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他和其他院領導一起帶領全院開展以編寫解放軍軍令條例和戰史為中心的各項學術研究工作。期間,他主張並提出「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不是單純引用語錄」,「學習毛澤東思想要與創造相結合」,「不要光是馬、恩、列、斯怎麼說,毛澤東怎麼說,還要看你怎麼說!」。在學術研究領導方面,他強調戰史研究要尊重歷史事實。他主張研究幹部儘量減少行政兼職,保證六分之五的科研時間。他要求政治工作要鼓勵多出人才,多出成果[13]。1963年11月,兼任中共軍事科學院監察委員會書記。

文化大革命中,鍾期光遭受政治迫害,被長期監禁,身心受到嚴重摧殘。1972年,鍾期光因患腦血栓未及治療而致癱瘓[1]。1973年,被解除隔離審查。1977年,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顧問。1978年3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12月,中共中央對鍾期光受到的政治誣陷予以平反。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上當選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5年,鍾期光參與簽名,建議「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帶頭自動退出中顧委。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1年5月22日,鍾期光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14]。他被官方評價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軍傑出的政治工作、軍事教育和軍事理論研究領導者」[15]

著作

《論部隊中政治工作建設》、《對改進目前連隊政治工作的意見》、《在整訓中力求改善政治工作的領導方式問題》、《改造思想和改進我們的工作》、《論部隊中政治工作建設》、《關於戰時政治工作的幾個問題》等

  • 《鍾期光回憶錄》1995-10解放軍出版社

家庭

鍾期光的夫人凌奔(1920-1986)祖籍安徽當塗。凌奔原名黃明英,為清軍機大臣黃鉞後人。1938年9月參加新四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春與鍾期光結婚,時任新四軍第一師政治文化教員。1986年9月16日在北京病逝[16]。曾任南京軍區子弟小學宇花小學校長,桃李天下。文革期間,不顧個人安危,收留、庇護了大量戰友子女。因其成長於蕪湖,人稱「鳩茲俠女」[16]

鍾期光夫婦有四子四女,兒子:鍾德蘇、鍾德浙、鍾德魯、鍾德東;女兒:鍾德滬、鍾德寧、張小慶(生下後就送給未曾生育的戰友張崇文夫婦,文革期間,鍾期光被批鬥時張小慶主動認親)、鍾德南。[17]

孫女:鐘好好(即著名主持人、演員柯藍[18])、鍾以予;孫子:鍾以山、鍾以水。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