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विज्ञानVijñāna巴利語विञ्ञाणViññāṇa),佛教術語,指人的意識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別能力,為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之一。在早期佛經,經常與(Citta)、(Manas)混用,意義接近,但因為用法不同,實際的內涵又有所不同。其主要是用來作為指區別對象的認知能力。

更多資訊 十二因緣 ...
  十二因緣  
無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關閉

音義

在梵文,識(विज्ञानvijñāna)來自於動詞字根ज्ञा√jñā,意為知道、知識等),加上詞頭vi-(朝向、區別、分別),以及詞尾ana,形成這個單字。字面意思為區別、理解、聰明的動作,通常指辨別、理解後出現的認知作用。

其與ज्ञानjñāna)、了別vijñapti)、表示、令知(梵語:vijñāpayati,巴利語:viññāpeti)等,來自相同字根。

概論

雜阿含經》中,識與經常一同出現,被當成同義詞[1]。識的主要功能,在《雜阿含經》中,以「別知」作為識的外顯功能[2],在《增一阿含經》中為「識別是非、亦識諸味」[3]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中,以「」作為識的功能,最早見於《發智論[4],自《品類論》等始,定義諸識依諸根了別諸境界[5]

識是十二緣起之一,無明緣行、行緣識,緣識生名色[6],識與名色共俱[7]。識是五蘊中識蘊所攝[8],即為六六法[9]中的六識身[10],為十二處中的意處[11]十八界中的七心界[12]六識界[13]。識是無我的、無常的、[14]。識是六界聚中識界[15][16],識「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故列為四食之一[17]

中阿含經》記載了關於沙低比丘宣稱識神常住不變且不斷流轉一事的故事,沙低比丘所提出的這個説法被釋尊瞿曇嚴厲批駁,釋尊聲稱識藴是因而生的,故此不是獨立自存的,而且當父母交合時,香陰才會現起,之後入胎並成為胎神,從而形成普羅,這個過程不需要常住不變的識神參與[18]北傳佛教認為香陰是指中陰,它是亡者在投胎之前所擁有的中陰身南傳佛教則認為香陰是指被業力驅使去投胎的命暖,儘管這兩個宗教有着不同的觀點,不過它們都認為香陰不是指永恆不變的離藴我[19],也否認神識等於靈魂[20],原因是佛教認可無我論[21]

部派學說

說一切有部解讀《大因緣經》的「識入母胎」論述[22],認為識在入胎[23]時起「續生」作用[24]

迦多衍尼子引用了收錄在《法句經》中的「逆害於父母、王及二多聞」[25]和「第六意[26]為增上王[27][28]偈頌,僧伽提婆譯《八犍度論》中此「王」為「有漏心意識」[29],在玄奘譯《發智論》中此「王」為「有取識[30]。《雜阿含經》中的「城主」所喻「識取蘊」[31],在玄奘譯《發智論》中也是「有取識」[32]。《雜阿含經》記載的「後有因」[33]和「五種種子」[34]所喻「取蘊俱識」[35],在《俱舍論》中稱為有取識[36],《瑜伽師地論》記有以「止觀雙行」斷滅「有取識」[37]

分類

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者,合稱六識[38]。若單立意識,如稱為「意地」,則餘者稱五識[39]

六識是佛教各部派共同承認的學說,大乘佛教基本上也接受這個學說。其他學說大體上都是基於六識說進一步發展而成。

八識

瑜伽行唯識學派一部份論師立八識學說,在六識之上,加上末那識阿賴耶識,合稱八識。漢傳佛教中,法相宗承襲了這個學說。

漢傳佛教中,地論宗相州南道派,依《十地經論[40]和《楞伽經[41],立六識、阿陀那識阿賴耶識,為八識[42]

九識

瑜伽行唯識學派另一部份論師立九識學說,在六識之上,加上阿陀那識阿賴耶識阿摩羅識,合稱九識[43]漢傳佛教中,攝論宗[44]地論宗相州北道派[45]持九識學說。

十識

漢傳佛教文獻記載,有人在九識(六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阿摩羅識[46])之外,加入一切一心識,稱為十識[47]

十一識

無著攝大乘論》中提出十一識[48]

  • 身識,即眼界等五內界;身者識;受者識;
  • 彼所受識,又作應受識,即六外界;彼能受識,又作正受識,即六識界
  • 世識,數識,處識,又作器識;言說識;
  • 自他差別識,又作自他異識;
  • 善趣惡趣死生識。

十一識配比十八界,對身者、受者識的含義及其與意界的關係,世親無性論師各有解釋。對十一識的專門解釋可參見題為真諦所譯從《無相論》中節譯出的《顯識論》等[49]

理論爭議

一意識論與六識別體論

佛教各部派共同都有六識的學說[50]。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者,各自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為所依,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產生見、聞、嗅、味、觸、知之了別作用,稱為十二處十八界六六法。六識之間的關連,長期存在爭議。許多佛教部派認為,六識是不同的個體[51]

但是一意識論者認為,六識只是假名,唯有一意識,對外分別扮演五識功能。瑜伽師認為,五識皆不能自類相續必從意識無間而生[52]。瑜伽行派有人持類似見解[53]。《成實論》中,一心論者曾提出「五門一猴」的譬喻[54],漢傳文獻中還記載有主張「一猴六窗俱現」或「一猴遊逸六窗」[55],顯示了一意識論者的立場。

其主要爭議點,在於五識是否有離意識之外的獨立自體[56]

註釋與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