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宗教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假名(梵語:prajñapti,巴利語:pabbatti),音譯為波羅攝提,或攝提,又意譯為假、假立、假安立、假施設、虛假、假名字、施設、施設假名、立名、言說,佛教術語,在般若經傳統中廣泛被使用。
梵語:prajñapti,字面原義為教說、說明、報導、訓示、約定、同意、預約、指派、協定等意思。它的字根來自jña,意為認識、認知。詞頭pra,意為在……之前。從字根上來說,梵語:prajñapti就是指進行認識與認知之前所需要的工具與過程。
最早在先上座部的《施設論》和赤銅鍱部的《人施設論》中使用,大眾部中的說假部,又名分別說部、施設部,就是以假名說為立宗來源。在部派佛教時期,有相待假、相續假與因成假三種。
佛教將世間法分為名、色二者,色是世間的物質,世間有情經五陰來識別色法[1],以世間語言為物質對象命名,就稱為梵語:prajñapti,也就是施設之意。人類意識以名法為思考對象(對境),但名法本身是虛假不實,所以稱為假法、假有。為了強調施設本身是虛假不實,所以漢地譯經,為它冠上假字,稱為假名、假施設。
大乘佛教中,般若經提出名假、受假、法假三者[2]。在各個譯本中,漢地譯師分別將其譯為「名假、受假、教授假」、「名假、受假、方便假」、「字法、合法、權法」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