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夏,意思與中華相等,最初是指史前在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分佈的若干部落或政治共同體所組成的華夏人群,被後世視為漢文化及中華文明的起源之一[1]。根據《史記·五帝本紀》載,五帝中的首位是黃帝,後來的人稱黃帝為漢族的始祖。黃帝之後,最著名的有唐堯、虞舜、夏禹等人。禹是夏后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又稱夏禹、大禹。夏禹治水有功,繼位於舜當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為華人的第一個君主制世襲王朝(家天下之始),也就是夏朝。
夏朝在上古為中央大國[2],但「夏人」一般是指夏朝遺民[3]。而「華夏」僅為漢朝之前的代名詞[4]。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漢代之後,久而久之「華夏」便成了漢族的代稱[5][6]及中國的代稱。
目前中國可信文獻中,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書經·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偽孔傳》將其解釋為「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周朝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周朝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7]。
在先秦時代,華夏僅為周朝的代稱[8],同時凡遵周禮、守義之諸侯國人,也稱為華人、夏人,通稱為諸華、諸夏,不遵守周禮、不尊重周天子、非周天子「母弟甥舅」的諸侯國則被視為「蠻夷戎狄」[9][10],縱使是周王族的吳國,不守周禮[11]及稱王的舉動,一樣被視為「蠻夷戎狄」。
比如作為軒轅黃帝後裔的郯國,時而被視為「中國」[12],時而被視為「四夷」[13];同是軒轅黃帝后裔的莒國[14]、邾國[15],被魯國視為「蠻夷」,而同是周王族後裔的晉國被魯國視為「兄弟」[16]。
先秦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裔」作為四方,相對而言。與「四夷」、「四裔」對稱,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左傳》「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一語,華、夏同義反覆,華即是夏。 在漢族誕生之後,「華夏」便成為了漢族的代名詞[1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