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印度哲學觀念中的物質形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色(梵語:रूप,羅馬化:rūpa,巴利語:रूप,羅馬化:rūpa;泰語:รูป,羅馬化:rûup;標準藏語:གཟུགས,羅馬化:gzugs),又稱為色法,於五蘊中為色蘊(舊譯為色陰),指一切由極微構成的有形質礙(質是形體,礙是妨礙,意思是形體佔據空間,妨礙其他形體佔據同樣的空間)之法,是佛教、耆那教、印度教[1]等印度宗教的基本概念。在佛教中,有漏之五蘊也就是五取蘊中的色法,稱為色取蘊(舊譯為色受陰)。
五蘊(pañca khandha) 依據巴利聖典 |
|||||||||||||||||||||||||||||||||||||||||||
|
→ ← ← |
|
|||||||||||||||||||||||||||||||||||||||||
Source: MN 109 (Thanissaro, 2001) | ; 示意圖詳情 |
一切的物質現象,都屬於色法,就人而言,又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生理活動的所有現象,都屬於色法,並且可以用色法來分析。分析心理活動所有現象的法,則稱為名法。色法與名法,合稱為「名色」。
色,為變礙[2],佔有一定空間、互相障礙,且會轉易變壞者,稱之為色[3][4];以四大以及四大所造為身者,稱為色蘊,是有質礙、變礙諸法之聚集[5]。色蘊,包括「色」的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優劣、遠近等等[6]。
諸色法分為三種:一者,可見有對。二者,不可見有對。三者,不可見無對。可見有對色為眼根和色塵,不可見有對色為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不可見無對色是法處所攝色,少分法塵。
六根之眼根的對境,稱為「色境」或「色塵」(viṣaya),為六境(六塵)之一。在十二處謂「色處」(āyatana),在十八界謂「色界」(dhātu)。這裏的「色」僅指顏色、形狀等,能為眼根、眼識所取所緣之對境,為「可見有對色」。色境/十二處之色處/十八界之色界,其範圍比色蘊、色法要狹窄,因為色蘊、色法包含「五根、五塵和法處所攝色」,囊括了「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不可見無對色」。
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立十一種色法:五根、五塵、法處所攝色(梵語:dharmāyatanaparyāpannarūpa[7]、巴利語:dhammāyatanapariyāpannarūpa[8][9])[10];四大種攝於觸處中[11][12]。
南傳上座部阿毘達磨立二十八種色法,一類是地、水、火、風四大種[21];另一類則是二十四種四大種所造色[22]。
十八種完成色 | |
---|---|
(一)元素色 (大種) | 1.地界 |
2.水界 | |
3.火界 | |
4.風界 | |
(二)淨色 | 5.眼淨色 |
6.耳淨色 | |
7.鼻淨色 | |
8.舌淨色 | |
9.身淨色 | |
(三)境色 (* 地火風界之觸境色,攝於元素色[註 2]) |
10.顏色 |
11.聲音 | |
12.氣味 | |
13.味道 | |
(四)性根色 | 14.女根色 |
15.男根色 | |
(五)心色 | 16.心所依處 |
(六)命色 | 17.命根色 |
(七)食色 | 18.段食(營養) |
十種不完成色(anipphannarūpa) | |
(八)界限色 | 19.空界 |
(九)表色 | 20.身表 |
21.語表 | |
(十)變化色 (身表色、語表色,亦變化色) |
22.色輕快性 |
23.色柔軟性 | |
24.色適業性 | |
(十一)相色 | 25.色積集 |
26.色相續 | |
27.色老性 | |
28.色無常性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