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9戰鬥機(俄語: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19)是蘇聯米高揚-古列維奇飛機設計局於20世紀50年代研製的一種雙發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是蘇聯第二代噴氣式戰鬥機,20世紀60-70年代蘇聯國土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也是蘇聯第一種量產的超音速戰鬥機。北約代號農夫(Farmer)。中華人民共和國仿製的米格-19稱為殲-6。
性能特點
米格-19的機身蒙皮材質為鋁質,尾噴口附近使用少量鋼材。米格-19翼展19米,採用後掠翼設計,機翼前緣後掠角58°,在離翼尖約1/4處變為55°,兩翼上各有一具翼刀,高32厘米。該機機身可拆分為由進氣道和其後的管道組成的前部與機身後部,兩部分通過4個可快速拆卸的螺栓相連接。該設計使系統的維護與檢修更為容易。
米格-19採用機頭進氣設計,部分機型在進氣口上方有裝有雷達的錐形整流罩,或在進氣口內有整流錐。不同標準的米格-19使用不同的發動機,為莫斯科圖曼斯基設計局(今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科技聯合體)的RD系列。
早期的米格-19並未裝備雷達,一些截擊型米格-19裝備有PR系列雷達。
米格-19的固定武器是一門機首機炮與兩門機翼機炮,口徑從23毫米至30毫米不等(隨型號不同略有變化)。米格-19有四個各可掛一枚導彈或兩枚火箭彈的翼下掛架,可掛載R-3(北約稱AA-2「環礁」)空對空導彈,也可掛載S-5系列火箭彈。
米格-19具有極為出色的機動性,特別是在爬升率方面。米格-19爬升至10,000米高度只需66秒,爬升至15,000米高度也僅用3分30秒,而同時期的F-100「超級軍刀」戰鬥機爬升至10,500米高度需要將近4分鐘[1]。米格-19也有較出色的高空高速性能,其最大升限為17,500米,可在10,000米高度以1,451公里/小時的速度飛行。
早期米格-19的油箱直接安裝在兩部發動機下方,在飛行中發動機溫度不斷升高導致油箱爆炸。後來生產的米格-19在油箱和發動機間增加了隔熱金屬板。由於米格-19是一種超音速飛機,所以與米格-15和米格-17相比,對飛行員的要求更高,這也導致了米格-19裝備初期的一些飛行事故。而當米格-19機身後部的兩塊減速板打開時,會形成一個低壓區,使得氣流發生紊動而使飛機產生震顫,導致飛行事故。
米格-19的雙發動機給保養帶來了一定困難,同時不利於戰機快速啟動。標準的啟動程序是先點燃一部發動機再點燃另一部發動機,但發動機的啟動順序必須由風向決定,否則後一部發動機會因進氣量不足而無法啟動。後在一些前線機場,地勤人員選擇在打開燃油泵後向加力燃燒室中丟入一根燃燒棒的方式啟動戰機。[2]在亞熱帶地區這一啟動方法並不管用,在殲-6的使用中帶來了一定問題。[3]
基本信息
- 機組:一人
性能
- 推重比:0.86
武器
主要型號
- 米格-19:最初生產型米格-19,內部編號「型號25」,北約稱「農夫-A」。裝備兩門N-23機炮與一門N-37D機炮,還可掛載8枚S-5M空對空火箭或S-5K對地攻擊火箭。垂尾指示燈上裝備有Syrena2雷達警告天線和SRD-1「Konus」測距儀。
- 米格-19P:1955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稱「農夫-B」,在機鼻處裝備一具RP-1「綠寶石」雷達,具有發射R-3(北約稱AA-2「環礁」)導彈的能力。
- 米格-19PG:米格-19P改進型,裝備有「地平線-1」地面控制數據鏈。
- 米格-19S:米格-19P改進型,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稱「農夫-C」,是產量最多的一種米格-19。加裝一具「Svod」遠程導航接收機。使用全動水平尾翼,加裝了減震器,以防止在亞音速下的震顫。
- 米格-19R:偵查型米格-19S,機鼻處的機炮更換為照相機,採用升級後的RD-9BF-1發動機提供動力。
- 米格-19F:使用RD-9BF-1發動機提供動力的米格-19S。
- 米格-19SV:高空截擊型米格-19,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用於擊落北約的偵察氣球,1956年12月6日創下20,740米(68,045呎)的高度紀錄。
- 米格-19SVK:米格-19SV使用新式機翼的改型,升限較米格-19SV略有提升,未大規模生產。
- 米格-19SU(SM-50):用於攔截U-2的高空截擊型米格-19,裝備有液體燃料助推火箭,但因高空操作性能不佳,容易進入尾旋狀態,最終項目被取消。
- 米格-19PF:裝備了雷達的單座全天候截擊機,少量製造。
- 米格-19PM: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拆除了機炮,裝備4枚K-5M導彈(北約稱AA-1「鹼」)。
- 米格-19PML:米格-19PM改進型,裝備有「Lazur」地面控制數據鏈。
- 米格-19PU:裝備有液體燃料助推火箭,與米格-19SU相似。
- 米格-19PT:單座型米格-19,裝備4枚R-3導彈(北約稱AA-2「環礁」)
- 米格-19M:由米格-19與米格-19S改裝的靶機。
- SM-6:2架米格-19P改造的K-6導彈與「Almaz-3」雷達的測試平台。
- SM-12:米格-21原型機,共生產4架。
- SM-20:Kh-20巡航導彈(北約稱AS-3「袋鼠」)的測試平台。
- SM-30:裝備有PRD-22助推火箭的零距離起飛(ZEL)試驗機。
- SM-K:K-10巡航導彈(北約稱AS-2「鮭魚」)的測試平台。
裝備情況
- 阿富汗
- 1964年從阿富汗皇家空軍處繼承了36架米格-19
- 阿爾巴尼亞
- 1959年從蘇聯獲得了12架米格-19PM,20世紀70年代與中國交換為殲-6。還從中國以軍援方式獲得了另外70架殲-6。
- 孟加拉
- 24架巴基斯坦贈送的殲-6在孟加拉空軍中服役。
- 保加利亞
- 米格-19自1958年至1973年在保加利亞空軍中服役。
- 柬埔寨
- 1975年越南與紅色高棉發生邊境衝突後,中國於1977年援助了16架殲-6,但只有6架完成組裝,這些飛機後來作為戰利品被入侵柬埔寨的越南軍隊帶走。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仿製自米格-19的殲-6曾一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主力裝備,並被改裝為攻擊機(強-5)、教練機(殲教-6)與其它試驗機型。所有殲-6於2005年退役,強-5則於2017年之際,全數退出現役。有一些將殲-6改造為無人攻擊機或靶機的傳言。
- 古巴
- 捷克斯洛伐克
- 裝備米格-19S、米格-19P、米格-19PM並通過許可證生產S-105。
- 東德
- 埃及
- 米格-19在埃及軍隊中服役並參加了中東戰爭。1979年以1.67億美元價格從中國購入殲-6飛機44架、殲教-6飛機6架、渦噴-6發動機220台、渦噴-8發動機28台,
- 匈牙利
- 印度尼西亞
- 1961年印度尼西亞空軍獲得了一些米格-19S,這些戰機於1970年退役。
- 伊拉克
- 埃及贈送了40架殲-6。
- 伊朗
- 據稱由朝鮮贈送,1983年4月海運至伊朗。
- 莫桑比克
- 北韓
- 朝鮮能夠自行組裝米格-19,殲-6仍在朝鮮空軍中服役
- 巴基斯坦
-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空軍獲得了一些殲-6,這些殲-6進行了一些改裝使之能發射美軍提供的響尾蛇導彈與從法國購買的魔術導彈。2002年5月27日全部退役,但仍在一些機場保存。[4]
- 波蘭
- 22架米格-19P和14架米格-19PM,1957年開始服役,1974年全部退役。
- 羅馬尼亞
- 17架米格-19P和10架米格-19PM1958年(米格-19PM為1959年)至1972年間在羅馬尼亞空軍中服役。
- 索馬里
- 與埃塞俄比亞的戰爭後,索馬里曾用本國漁業資源與中國交換了一些殲-6,後該項目因該國政府被推翻而終止。
- 蘇丹
- 蘇丹空軍仍然使用中國出口的殲-6。
- 敘利亞
- 坦桑尼亞
- 12架殲-6
- 越南
- 越南空軍的米格-19參加了越南戰爭。
- 贊比亞
- 從中國購入12架殲-6並仍在使用。
戰史
作為蘇聯空軍與東德空軍的主力裝備,米格-19參加了大量對西方飛機的攔截行動。1957年秋季,一架米格-19的駕駛員報告稱發現了一架偵察機,事後發現這是一架U-2。在U-2後來執行的幾次任務中,米格-19多次起飛試圖攔截,但由於升限限制均未成功。在攔截中,米格-19採用了一種被稱為「倉卒向上射擊」的機動,即通過打開加力衝刺至本機升限(甚至略微超過),然後用機炮或火箭彈攻擊上方的U-2。這樣的危險動作導致許多米格-19進入尾旋狀態無法改出而墜毀。1960年擊落加里·鮑爾斯所駕駛的U-2的行動中,由於指揮混亂,一架米格-19P被己方的一枚S-75(北約稱SA-2)擊落,飛行員謝爾蓋·薩夫羅諾夫陣亡。1960年7月1日,一架米格-19擊落了一架RB-47H(編號S/N53-4281),但北約方面聲稱該機當時正位於北極圈內的公海上空,機上6名成員中4人死亡,2人被俘,1961年被釋放。1964年1月28日,一架誤入東德領空的T-39被米格-19擊落,機上3人死亡。
1969年,越南成立了第925殲擊機團,裝備米格-17與米格-19(大部分為中國提供的殲-6),該團團部設在安沛。到1969年4月,9名米格-19飛行員開始戰鬥值班。北越裝備的米格-19基本上是來自中國的殲-6,數目在最多時不超過54架[5] 。
相比高機動性的米格-17與速度更快的米格-21,北越空軍的飛行員並不喜歡米格-19。越南空軍的米格-19與參加線衛-1與線衛-2行動(又稱聖誕轟炸)的美軍飛機進行了空戰。越南軍方聲稱擊落了7架F-4[6] 。越南空軍的米格-19一直服役至20世紀80年代。
在與F-4的格鬥中,雖然無法發射導彈,但米格-19因為配備了機炮而略佔優勢。越南軍方宣稱的擊落記錄如下[6]:
時間 | 駕駛員 | 戰果 |
1972.5.8 | Nguyen Ngoc Tiep與Nguyen Hong Son | 2架F-4 |
1972.5.10 | Pham Hung Son與Nguyen Manh Tung | 2架F-4 |
1987.5.18 | ? | 1架F-4 |
1987.5.23 | Nguyen Hung Son與Pham Hung Son | 2架F-4 |
美軍只承認1972年5月10日損失的兩架F-4,其中Nguyen Manh Tung擊落的F-4駕駛員為Robert Lodge少校,武器管制員為Roger Locher少尉[7][8][9]。
據稱1962年埃及空軍的米格-19參加了也門內戰,承擔對地攻擊任務。1966年11月29日,2架埃及空軍的米格-19與數架以色列幻影III相遇,以色列宣稱擊落2架米格-19,自身無損傷。到1967年的六日戰爭時,埃及空軍已獲得80架米格-19,但半數在開戰之初的「焦點行動」中便於地面上被以色列空軍摧毀。
蘇聯並未補充埃及損失的飛機,但伊拉克與敘利亞向埃及空軍提供了一批米格-19,使到1968年其總數超過了80架。埃以消耗戰爭中,1969年5月19日,1架米格-19遭遇2架以色列空軍幻影III,擊落其中1架。[10]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中,埃及空軍剩下60架米格-19並用作前線支援飛機。
20世紀60年代早期,伊拉克獲得了一批米格-19,但隨後將其出售。其餘的飛機參加了對庫爾德人的鎮壓。1983年兩伊戰爭中雙方均有殲-6參戰(伊拉克的殲-6來自於埃及的援助)。
時間 | 機型 | 駕駛員 | 使用武器 | 戰果 | 所屬 |
1966.11.29 | 幻影IIIC J34 | M.Haber | R.530 瑪特拉 | 米格-19S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空軍 |
1966.11.29 | 幻影IIIC J34 | M.Haber | 30mm機炮 | 米格-19S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空軍 |
1967.6.5 | 幻影IIICJ | R.Ronen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5 | 幻影IIICJ | A.Lavoshin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5 | 幻影IIICJ | Arnor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5 | 幻影IIICJ | R.Ronen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5 | 幻影IIICJ | Y.Betzer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6 | 幻影IIICJ | O.Sagee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6 | 幻影IIICJ | O.Marom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7 | 幻影IIICJ | ? | 機動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7 | 幻影IIICJ | A.Amir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7 | 幻影IIICJ | Y.Richter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8 | 幻影IIICJ | M.Shmul | 30mm機炮 | 米格-19S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空軍 |
1967.6.8 | 幻影IIICJ | O.Marom | 30mm機炮 | 米格-19S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空軍 |
1967.6.9 | 幻影IIICJ | A.Amir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9 | 幻影IIICJ | Y.Agmon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 | 幻影IIICJ | A.Shalmon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6 | 幻影IIICJ | A.Shalmon | 30mm機炮 | 米格-19 | 埃及空軍 |
1967.10.12 | 幻影IIICJ | ? | ? | 米格-19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空軍 |
1967.10.12 | 幻影IIICJ | ? | ? | 米格-19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空軍 |
1967.10.12 | 幻影IIICJ | ? | ? | 米格-19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空軍 |
1967.10.12 | 幻影IIICJ | ? | ? | 米格-19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空軍 |
1969.5.19 | 幻影IIICJ | ? | 蜻蜓(Shafrir)-2 | 米格-19 | 埃及空軍(埃及方面宣稱為擊傷) |
坦桑尼亞的米格-19S參加了與烏干達的戰爭。1978年至1979年間蘇丹空軍的米格-19S與南部的分離主義分子作戰時至少擊落了一架對方飛機。索馬里的殲-6於20世紀80年代與本國叛軍和埃塞俄比亞進行了戰鬥。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