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統治家族首領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現有皇位覬覦者列表是一個理論上有權「宣稱」或「想要」擁有皇位的人物列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的皇位繼承者(或其皇室成員後代)儘管實際上並沒有正式宣稱或已放棄繼承權,但按照過去法律「理論上」依然被視為可能繼任者。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非洲
國家 | 覬覦者 | 自從 | 皇室 | 皇家徽章 | 依據 | 繼承性 | 廢除 | 文獻 |
---|---|---|---|---|---|---|---|---|
![]() |
Rose Paula Iribagiza [af 1] | 1977年5月1日 | Ntwero | ![]() |
姆瓦姆布扎四世國王 (1915–1966)的女兒。 | 世襲制 | 1966 | [1][2] |
![]() |
博卡薩二世 | 1996年11月3日 | 博卡薩 | ![]() |
博卡薩一世皇帝(1976–1979)的繼承者。[af 2] | 世襲制 | 1979 | [3] |
![]() |
福阿德二世 | 1953年6月18日[af 3] | 穆罕默德·阿里 | ![]() |
最後在位的國王 (1952–1953)。 | 世襲制 | 1953 | [4] |
![]() |
札拉·雅各布·阿姆哈·塞拉西 [af 4] | 1997年2月7日 | 所羅門[af 5] | ![]() |
海爾·塞拉西一世皇帝 (1930–1974)之孫。 | 世襲制[af 6] | 1975 | [5][6] |
吉爾馬·約翰尼斯·伊亞蘇 [af 7] | 1977年 | 伊亞蘇五世皇帝 (1913–1916)之孫。 [af 8] | ||||||
![]() |
Yves Ñzînga Mvêmb'a | 1962年10月 | Kilukeni[af 9] | ![]() |
Manikongo Afonso I (1509–1542)的後裔。 | 選舉及世襲制[af 10] | 1914 | [12][13] |
![]() |
穆罕默德·本·哈桑 | 1992年6月18日 | 塞努西 | ![]() |
Hasan ar-Rida 之子,伊德里斯一世國王(1916–1969)的繼承者。 | 世襲制 | 1969 | [14] |
伊德里斯·本·阿卜杜勒 | 1989年5月 | 伊德里斯一世國王(1916–1969)的親戚。 | [15] | |||||
![]() |
艾曼紐·布夏亞,尤西六世 | 2017年1月9日[af 11] | Ndahindurwa[af 12] | ![]() |
最後在位的國王吉利五世(1959–1961)的侄子。 | 世襲及選舉制[af 13] | 1962 | [18][20] |
![]() |
穆罕默德六世 | 2006年10月 | 阿爾·海珊 | ![]() |
Muhammad V an-Nasir 貝伊(1906–1922)之孫。 | 世襲制 | 1956 | [21] |
![]() |
賈姆希德·本·阿卜杜勒 | 1964年1月12日[af 14] | Al Bu Sa'id | ![]() |
最後在位蘇丹 (1963–1964). | 世襲制 | 1964 | [22] |
美洲
國家 | 覬覦者 | 自從 | 皇室 | 皇家徽章 | 主張 | 繼承性 | 廢除 | 文獻 |
---|---|---|---|---|---|---|---|---|
![]() |
貝特朗 | 2022年7月15日 | 奧爾良-布拉干薩[am 1] | ![]() |
佩德羅二世皇帝 (1831–1889)的後裔。 | 世襲制 | 1889 | [25][26] |
![]() |
馬克西米利安·馮·格岑-伊圖爾維德 | 1949年12月 | 哈布斯堡-伊圖爾維德[am 2] | ![]() |
阿古斯汀一世皇帝 (1822–1823)的後裔。 | 世襲制 | 1867 | [29] |
![]() |
諾頓·卡斯伯特·克拉倫斯 | 1977年 | 米斯基托家族 | ![]() |
羅伯·特亨利·克拉倫斯酋長 (1890–1894)的後裔。 | 世襲及選舉制[am 3] | 1894 | [30] |
![]() |
利桑德羅·門德斯 | 2002年 | Blu | Bribri族人的巫師,且為 Awak種姓的成員(宗教)。 | 母系制度 Blu 族(君主種性)的後裔現已滅絕。 | 1920 | [31][32] | |
![]() |
菲臘一世 | 1952年10月26日 | 奧雷利耶 | ![]() |
奧雷利耶-安托萬·德·圖龍的親屬,但非直系後裔。 | 世襲制 | 1862 |
亞洲
國家 | 覬覦者王號 | 自從 | 皇室 | 皇家徽章 | 主張 | 繼承性 | 廢除 | 文獻 |
---|---|---|---|---|---|---|---|---|
![]() |
Andrew Nikititch Shervashidze | 2008年7月17日 | Shervashidze | ![]() |
米哈伊爾親王 (1823–1864)的後裔。 | 世襲制 | 1864 | |
![]() (王國) |
艾哈邁德沙皇儲 | 2007年7月23日 | 巴拉克宰 | ![]() |
查希爾沙國王 (1933–1973)的繼承者。 [as 1] | 世襲制 | 1973 | [33] |
![]() |
都·披耶泰 | 1948年4月12日 | 貢榜[as 2] | ![]() |
錫袍國王(1878–1885)的後裔。 | 世襲制 | 1885 | [34] |
![]() |
其奧·納·占巴塞 | 1980年3月17日 | 占巴塞[as 3] | 文翁·納·占巴塞親王 (1945–1946)之子,最後在位親王。 | 世襲制 | 1946 | [35] | |
![]() |
大衛·巴格拉季昂 | 2008年1月16日 | 穆赫拉尼[as 4] | ![]() |
康斯坦丁二世國王 (1478–1505)的後裔。 | 世襲制 | 1801 | [36][37] |
努格扎爾·巴格拉季昂 | 1984年8月13日 | Gruzinsky[as 4] | ![]() |
吉奧爾基十二世國王 (1798–1800)的後裔。 | ||||
![]() |
Sao Oo Kya [as 6] | 撣族 | Sao Kya Seng 詔法(1947–1962)的親戚。 | 世襲制 | 1962 | [38] | ||
![]() (巴列維) |
禮薩二世 | 1980年7月27日 | 巴列維 | ![]() |
穆罕默德·禮薩沙王 (1941–1979)的繼承者。 [as 7] | 世襲制 | 1979 | [39] |
![]() (卡扎爾) |
穆罕默德·哈桑·米爾扎二世 | 1988年5月5日 | 卡扎爾 | ![]() |
穆罕默德·阿里沙王 (1907–1909)的後裔。 | 世襲制 | 1925 | [40] |
![]() |
拉阿德·本·賽義德 | 1970年10月18日 | 哈希姆[as 8] | ![]() |
費薩爾二世國王 (1939–1958)的親戚。 [as 9] | 世襲制 | 1958 | [42] |
![]() |
Remigius Kanagarajah | Aryacakravarti | Cekaracacekaran IX 國王 (1617–1619)的後裔。 | 世襲制 | 1619 | [43] | ||
![]() |
足利浩平 足利義弘 |
1983年11月2日 2003年 |
足利將軍家(國王) | ![]() |
旁系足利基氏後裔。 旁系足利義維後裔。 |
世襲制 | 1573 | |
![]() |
德川家廣 | 2023年1月29日 | 德川將軍家(大君) | ![]() |
水戶德川家初代當主德川賴房暨會津松平家當主松平容保的後裔。 | 世襲制 | 1867 | |
![]() |
卡洛八世 | 2008年3月20日 | 卡佩-波旁 | ![]() |
亨利二世國王的親戚 | 世襲制 | 1291 | [44] |
弗朗西斯二世 | 1996年7月8日 | 維特爾斯巴赫 | ![]() | |||||
查理斯三世 | 2022年9月8日 | 蒙巴頓-溫莎 | ![]() | |||||
![]() |
Mokanbabu Rajah | 2004年3月19日 | Nayak[as 10] | ![]() |
室利·維迦羅摩·羅闍辛伽國王 (1782–1798)的後裔。 | 世襲制 | 1815 | [45] |
![]() |
Sao Leng | 1997年9月14日 | Mangrāi | Sao Kya Seng 蘇巴(1947–1962)的親戚。 | 世襲制 | 1962 | [46][47] | |
![]() |
李錫[as 12] | 2005年7月16日[as 13] | 朝鮮王朝(全州李氏)[as 14] | ![]() |
韓高宗 (1863–1907)的後裔。 | 世襲制 | 1910 | [50] |
李源[as 15] | [51] | |||||||
![]() |
Soulivong Savang | 1997年9月19日[as 16] | 坤盧 | ![]() |
西薩旺·瓦達納國王 (1959–1975)的後裔。 | 世襲制 | 1975 | [52] |
![]() |
Muhammad Nooraddeen | 1969年5月27日 | Huraa | Hassan Nooraddeen II 蘇丹 (1935–1943)之子。 | 世襲制 | 1968 | [53] | |
![]() |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十世 | 1924年5月20日 | N/A | ![]() |
博克多格根轉生,最後在位可汗 (1911–1924)。 [as 17] | 政教合一 [as 18] | 1924 | [54] |
![]() |
Hso Hom | 1962年3月2日[as 19] | 撣族 | 最後在位詔法(1947–1962)。 | 世襲制 | 1962 | [55] | |
![]() |
哈倫·鄂圖曼·埃芬迪 | 2021年1月18日 | 鄂圖曼 | ![]() |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蘇丹 (1876–1909)的嫡系子孫。 [as 20] | 世襲制 | 1922 | [57] |
![]() |
尚衛 | 1996年8月30日 | 第二尚氏 | ![]() |
尚泰王 (1848–1879)後裔。 | 世襲制 | 1879 | [58] |
![]() |
傑森·布洛克 | 2017年5月27日 | 砂拉越 | ![]() |
維諾拉者 (1917–1946)的曾孫。 | 世襲制 | 1946 | [59] |
![]() |
Muedzul Lail Tan Kiram 蘇丹 | 1986年2月16日 | 克拉姆 | ![]() |
最後在位 Moh. Mahakuttah Kiram(1974-1986)蘇丹之子。[60] | 世襲制 | 1917 | [61] |
Yahcub Alimuddin V | 1967年1月3日 | Alimuddin [as 22] | Alimuddin III 蘇丹 (1876–1877)的後裔。 | [62] | ||||
Rodinood 賈馬魯爾·基拉姆三世 | 1997年2月21日 | 克拉姆 [as 22] | ![]() |
Jamalul Kiram II 蘇丹 (1883–1917)的後裔。 | ||||
![]() |
阮福保恩 | 2017年3月15日 | 阮朝 | ![]() |
保大皇帝 (1926–1945)之子。 | 世襲制 | 1949 | [63] |
![]() |
Hso Khan Pha | 1999年5月26日 | 撣族 | Sao Shwe Thaik 詔法(1927–1962)之子。 | 世襲制 | 1962 | [64] | |
![]() |
Al-Numan VIII El Chemor | 2008 | 伽珊尼德 | Jabala ibn al-Ayham的後裔 | 世襲制 | 638 |
尼泊爾國內的一眾自治王國被聯邦政府於2008年10月7日廢除。自從rajas Gopendra Bahadur Shah 和 Prakash Bikram Shah 在2003年去世以來,Salyan District, 尼泊爾和Jajarkot的王座便保持空位至今[66][67]。
國家 | 覬覦者王號 | 自從 | 皇室 | 皇家徽章 | 主張 | 繼承性 | 廢除 | 文獻 |
---|---|---|---|---|---|---|---|---|
![]() |
賈南德拉 | 2008年5月28日[as 23] | 沙阿 [as 24] | ![]() |
最後在位Maharajdhiraja (2001–2008)。 | 世襲制 | 2008 | [68] |
![]() |
賓諾德·比克拉姆 | 2008年10月7日 | 最後在位拉者(1989–2008)。 | 世襲制[as 25] | [69][70] | |||
![]() |
普拉喀什 | 2008年10月7日[as 26] | 最後在位拉者(2002–2008)。 | 世襲制[as 25] | [71] | |||
![]() |
Jigme Palbar | 2008年10月7日[as 27] | 比斯塔 [as 28] | ![]() |
最後在位拉者(1964–2008)。 | 世襲制[as 25] | [72] |
國家 | 覬覦者王號 | 自從 | 皇室 | 皇家徽章 | 主張 | 繼承性 | 廢除 | 文獻 |
---|---|---|---|---|---|---|---|---|
![]() |
薩利赫·伊本·阿爾-海珊 | 1967年9月17日[as 29] | Al Audhali | 最後在位蘇丹(1928–1967)。 | 世襲制 | 1967 | [73] | |
![]() |
Nasir ibn Aidrus | 1967年11月29日[as 30] | Al Awlaqi | ![]() |
最後在位蘇丹(1947–1967)。 | 世襲制 | [73] | |
![]() |
阿瓦德·伊本·薩利赫 | 1967年11月29日[as 31] | Al Awlaqi | 最後在位蘇丹(1935–1967)。 | 世襲制 | [73] | ||
![]() |
塔拉勒·本·薩利赫 | 2010年2月15日 | Al Habieli [as 8] | ![]() |
薩利赫·本·阿爾-海珊埃米爾(1935–1967)的繼承者。 | 世襲制 | [74] | |
![]() |
Shafaul ibn Ali Shaif | 1967年8月17日[as 32] | 阿爾-阿米里 | ![]() |
最後在位埃米爾(1954–1967)。 | 世襲制 | [73] | |
![]() |
納賽爾·本·阿卜杜勒 | 1967年11月29日[as 33] | 阿爾-法德合里 | ![]() |
最後在位蘇丹(1964–1967)。 | 世襲制 | [73] | |
![]() |
Faisal bin Surur | 1967年11月29日[as 34] | Al Haushabi | ![]() |
最後在位蘇丹(1955–1967)。 | 世襲制 | [73] | |
![]() |
海珊·伊本·阿里 | 1967年10月2日[as 35] | Al Kathiri | ![]() |
最後在位蘇丹(1949–1967)。 | 世襲制 | [73] | |
![]() |
Fadhl VI bin Ali | 1967年8月17日[as 36] | 阿爾-阿布達利 | ![]() |
最後在位蘇丹(1958–1967)。 | 世襲制 | [73] | |
![]() |
Abdullah ibn Ashur | 1967年10月16日[as 37] | Al Mahri | ![]() |
最後在位蘇丹(1966–1967)。 | 世襲制 | [73] | |
![]() |
迦利布二世 | 1967年9月17日[as 38] | Al Qu'aiti | ![]() |
最後在位蘇丹(1966–1967)。 | 世襲制 | [75] | |
![]() |
阿里·伊本·穆罕默德 | 1967年8月17日[as 40] | Al Wahidi | ![]() |
最後執政哈基姆(1967)。 | 世襲制 | [73] | |
![]() |
阿拉維·伊本·薩利赫 | 1967年11月29日[as 41] | 最後在位蘇丹(1955–1967)。 | 世襲制 | [73] | |||
![]() |
海珊·伊本·阿卜杜勒 | 1967年11月29日[as 42] | 最後在位蘇丹(直至1967年)。 | 世襲制 | [73] | |||
![]() |
Mahmud ibn Aidrus | 1967年8月28日[as 43] | Al Afifi [as 44] | ![]() |
最後在位蘇丹(1954–1967)。 | 世襲制 | [73] | |
![]() |
穆罕默德·伊本·薩利赫 | 1967年11月29日[as 45] | Harharah [as 44] | ![]() |
最後在位蘇丹(1948–1967)。 | 世襲制 | [73] | |
![]() |
阿基爾·本·穆罕默德 | 1996年8月6日 | 哈斯木 | ![]() |
穆罕默德·巴德爾國王的長子,最後的國王。 [as 46] | 世襲制 | 1962 | [77] |
國家 | 覬覦者王號 | 自從 | 皇室 | 皇家徽章 | 主張 | 註釋 | 廢除 | 文獻 |
---|---|---|---|---|---|---|---|---|
清邁王國 | Wongsak Na Chiangmai | 1989年 | Thipchak | ![]() |
Kaew Nawarat的孫子 | 世襲制 | 1939 | [78] |
歐洲
國家 | 覬覦者王號 | 自從 | 皇室 | 皇家徽章 | 主張 | 註釋 | 廢除 | 文獻 |
---|---|---|---|---|---|---|---|---|
![]() |
萊卡二世 | 2011年11月30日 | 索格 | ![]() |
最後一任國王的長孫。 | 同時為索格王朝領袖 | 實際上 1939 法律上 1944 |
[79] |
![]() |
卡爾二世及五世 | 2011年7月4日 | 哈布斯堡-洛林 | ![]() |
最後一任皇帝之孫。 | 同時為哈布斯堡、洛林及哈布斯堡-洛林王朝領袖 | 1918 | [80] |
洛倫茲一世 | 部分君主主義者認為卡爾二世的婚姻為貴賤通婚,並且卡爾之弟格奧爾格迎娶了路德宗的妻子。因此他們覺得洛倫茲一世為奧匈的皇位覬覦者。 | |||||||
![]() |
西美昂二世 | 1946年9月15日 | 薩克森-科堡-哥達 | ![]() |
末代沙皇 | 前任保加利亞總理 | 1946 | [81] |
![]() |
恩斯特-約翰 | 1982年2月28日 | 比隆 | ![]() |
最後一任公爵的後裔 | 比隆家族領袖 | 1795 | [82] |
![]() |
伊尼戈一世 | 1992年2月1日 | 符騰堡 | ![]() |
最後一任國王的後裔 | 2012年,伊尼戈一世被立陶宛君主主義者承認為立陶宛皇室的合法繼承人 | 1918 | [83][84] |
![]() |
菲臘·羅賓 | 2013年5月23日 | 黑森-卡塞爾 | ![]() |
最後一任國王的後裔 | 兩位推定繼承人的其中一位 | 1918 | [85] |
海因里希二世 | 兩位推定繼承人的其中一位 | |||||||
![]() (占士主義) |
弗朗西斯二世 | 1996年7月8日 | 維特爾斯巴赫 | ![]() |
查理一世的後裔 | 占士黨的唯一繼承人,並未婚 | 1688 | [83][84] |
![]() |
西蒙·黑斯廷斯 | 2012年6月30日 | 坎貝爾 | ![]() |
佐治·金雀花的後裔 | 有可能為英國真正的君主。 | 1485 | [83][84] |
卡羅琳·查爾德-維利耶 | 1998年8月9日 | 格倫威爾 | ![]() |
瑪麗·都鐸的後裔 | 1603 | [83][84] | ||
特蕾莎·費爾曼-格倫維爾 | 2012年9月30日 | 維利爾斯 | ![]() |
瑪麗·都鐸的後裔 | 1603 | [83][84] | ||
![]() (波旁派) |
路易二十 | 1989年1月30日 | 波旁-安茹 | ![]() |
最後一位正統派國王的親戚 | 實際上,所有費利佩五世的後裔是沒有法國皇位繼承權的 | 1830 | [86][87] |
查理十三世 | 2008年12月21日 | 波旁-南多夫 | ![]() |
不明,可能不是波旁王朝成員。偽路易十七的後裔。 | [88][87] | |||
巴爾達薩·拿破崙四世 | 1971年 | 波旁-博帕爾 | ![]() |
不明,可能不是波旁王朝成員。自稱為波旁公爵夏爾三世的後裔 | [89] | |||
![]() (奧爾良派) |
讓四世 | 2019年1月21日 | 奧爾良 | ![]() |
最後一任國王的後裔 | 奧爾良派及少數正統派所支持的皇位覬覦者 | 1848 | [90][91] |
![]() (波拿巴派) |
拿破崙七世 | 1997年5月3日 | 拿破崙-波拿巴 | ![]() |
拿破崙三世的親戚 | 被父親拿破崙六世略過,直接由其子繼承。 | 1870 | [92][93] |
拿破崙八世 | 由祖父遺囑親自指定的繼承人。 | |||||||
![]() |
瑪利亞一世 | 1992年4月21日 | 羅曼諾夫 | ![]() |
亞歷山大二世的後裔 | 三個覬覦者中的其中一個 | 1917 | [94][95] |
尼古拉三世 | 2013年6月1日 | ![]() |
亞歷山大二世的後裔 | 三個覬覦者中的其中一個 | [94][95] | |||
阿列克謝三世 | 2021年11月28日 | ![]() |
尼古拉一世的後裔 | 三個覬覦者中的其中一個 | [94][95] | |||
![]() |
腓特烈十世 | 2024年1月14日 | 格呂克斯堡 | ![]() |
最後一任國王的後代。 | 同時為丹麥國王 | 1944 | |
![]() |
保羅二世 | 2023年1月10日 | 格呂克斯堡 | ![]() |
康斯坦丁二世國王之子。 | 同時為丹麥王子 | 1973 | |
![]() |
格奧爾格·腓特烈一世 | 1994年9月25日 | 霍亨索倫 | ![]() |
威廉二世的後裔 | 同時具備英國皇位的第212順位繼承權。 | 1918 | [96] |
![]() |
亞歷山大二世 | 1970年11月3日 | 卡拉喬傑維奇 | ![]() |
彼得二世的獨子 | 1945年 |
國家 | 覬覦者王號 | 自從 | 皇室 | 皇家徽章 | 主張 | 繼承性 | 廢除 | 文獻 |
---|---|---|---|---|---|---|---|---|
![]() |
埃莫恩王子 | 2021年6月1日 | 薩伏依王朝 | ![]() |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玄孫 | 世襲制 | 1946 | [97][98] |
埃曼努埃萊·菲利伯托 | 2024年2月3日 | 翁貝托二世之孫 | ||||||
統一前 | ||||||||
![]() |
洛倫茲親王 | 1996年2月7日 | 埃斯特家族[eu 1] | ![]() |
Great-grandnephew of Franz Ferdinand, adopted heir of Duke Francis V (1846–1859). | 世襲制 | 1859 | [99] |
![]() |
卡洛斯 (帕爾馬) | 2010年8月18日 | 波旁-帕爾馬家族[eu 2] | ![]() |
Great-grandson of Duke Robert I (1854–1859). Also one of the contested heirs to the Carlist succession.[100] |
世襲制 | 1859 | [101][102] |
![]() |
Sigismondo | 1993年6月18日 |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 ![]() |
Great-great-grandson of Grand Duke Ferdinand IV (1859). | 世襲制 | 1859 | [103] |
![]() |
佩德羅 | 2015年10月5日 | 波旁-兩西西里王朝[eu 3] | ![]() |
Great-great-great-grandson of King Ferdinand II (1830–1859). | 世襲制 | 1861 | |
卡洛 | 2008年3月20日 | Great-great-grandson of King Ferdinand II (1830–1859). |
太平洋
國家 | 覬覦者王號 | 自從 | 皇室 | 皇家徽章 | 主張 | 註釋 | 廢除 | 文獻 |
---|---|---|---|---|---|---|---|---|
![]() |
Tem Tokataake[oc 1] | ![]() |
Tem Binoka (1878–1891)的後裔。 | 世襲制 | 1911 | [106][107] | ||
![]() |
羅斯五世 | 1978年9月1日[oc 3] | Clunies-Ross | ![]() |
最後在位國王 (1944–1978)。 | 世襲制 | 1978 | [109] |
![]() |
Valentino Riroroko Tuki | 2011年7月 | ![]() |
Atamu Tekena 國王 (1883–1889)的後裔。 | 世襲制 | 1888 | [111] | |
![]() |
艾碧該·卡拉卡瓦 | 1969年5月20日 | 卡拉卡瓦[oc 4] | ![]() |
大衛·卡拉卡瓦的後裔,利留卡拉尼女皇 (1891–1895)的繼承者。 | 世襲制 | 1895 | [113] |
昆汀·卡拉卡瓦 | 1997年7月29日 | [114] | ||||||
Noa Kalokuokamaile[oc 5] | 1988年9月19日 | 拉阿努伊[oc 6] | ![]() |
Kalokuokamaile 的後裔,卡美哈梅哈一世國王 (1795–1819)同父異母的兄弟。 | 世襲制 | [116] | ||
![]() |
利奧波德·波瑪爾[oc 7] | 波瑪爾 | ![]() |
波瑪爾四世女皇(1877–1880)的後裔。 | 世襲制 | 1880 | [119] | |
儒安維爾·波瑪爾[oc 8] | 2009年5月28日 | |||||||
Tauatomo Mairau[oc 9] | 2005年3月17日 | [120] |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