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獨尊儒術,全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指西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將儒家列為統治思想並壓制其他思想流派。這一術語首次出現於易白沙1916年發表的文章《孔子評議》。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不出現於中國古籍中,《漢書·武帝紀贊》僅僅表明「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學者易白沙在1916年2月15日《青年雜誌》第1卷第六號發表《孔子評議》,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孔子為傀儡,壟斷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第一次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指出這一政策正是帝王以孔子為傀儡奴役人民的手段。然而對於這一論述是否符合歷史,史學界仍存在爭議[1]。
在春秋戰國時,各國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方針,以法家為盛。各國紛紛啟用法家人物變法改革。漢朝建立後,原戰國各學派思想逐漸恢復,尤以儒家及道家兩派為盛。漢朝初期各君主,主要奉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尊重道家思想;惟七國之亂平定後,漢朝中央政府權威空前強大,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急切需要大一統的思想標準。到漢武帝時,日益需要完整及深厚的哲學思想來維護政權的權威。漢武帝即位後,權臣衛綰、田蚡和竇嬰等主張尊崇儒術、貶抑法家,同主張道家無為思想的竇太后展開政治鬥爭。建元二年(前139年),竇太后一度得勝。建元六年(前135年),竇太后去世,支持儒家的官員重新得勢。
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於元光元年(前134年)徵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長安策問,其中著名儒生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班固於《漢書·武帝紀》贊曰:「孝武之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藝。」《漢書》中漢武帝未置可否,不過武帝頗好方術[2],但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3]的情況有很大的改善,在全國的思想及仕進上慢慢開始採用儒家思想的觀點。此後,漢武帝大量任用儒生為官,同時張湯和杜周等人主張以《春秋》決獄,逐漸使通曉儒家經典成為為官為吏的必要條件之一,儒家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但是,漢武帝尊崇的儒術同孔子的思想出現了很大的區別,其中加入了天人感應的神學思想,該時期的儒術成為了以原儒家思想為主體,大量吸納其他諸子百家思想的一種新的思想體系。
漢宣帝執政時偏愛刑法治國,遭到大臣蓋寬饒的反對[4],而太子劉奭也十分相信儒家學說、同樣對宣帝喜歡任用文法吏利用刑名之學處治大臣不滿,結果劉奭遭宣帝訓斥:「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用德教、用周政乎?」[5]
易白沙在提出這一論述後,這一論述一度成為史學的公論。易白沙提出這一學說有着新文化運動追求民主、自由的歷史背景。但是從1970年代開始,不少史學家開始質疑這一論述,對於漢武帝是否實行過獨尊儒術、或者漢代學術是否獨尊儒術,受到了學界的廣泛質疑和批評;而對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學術性質,學界也眾說紛紜;就目前而言,學界的否定派佔據上風,否定漢武帝曾經實行過這一政策。[1]
有意見認為,中國歷代實行的只是外儒內法、儒表法裏。
2021年中國大陸新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部編版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表述更改為「罷黜百家,尊崇儒術」。[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