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两栖动物一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無尾目(學名:Anura)是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下的一個目,是兩棲綱僅存的滑體亞綱三個目中物種多樣性最多的一個。無尾目的成員通常統稱為蛙類,其中皮膚上遍佈疙瘩(隆起的毒液腺)的種類稱為蟾蜍。
無尾目動物通過卵生繁殖,卵通常產在水體中,不像羊膜動物(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可以完全脫離水體繁衍。卵孵化後的幼體是完全水生、用鰓呼吸、形態如同魚苗的蝌蚪,主要以碎屑為食,之後會變態長出四肢並尾部消失,最終成為四足動物形態、用肺/透過皮膚呼吸空氣的半水生/陸生成體。成體都是食肉動物,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
蛙類,俗稱水雞、田雞、石雞,台語俗稱四腳仔、四腳魚仔或水雞[1],大約有4800種。 主要包括兩類動物:青蛙和蟾蜍。這兩類動物沒有太嚴格的區別,有的一科中同時包括兩種。一般來說,蟾蜍多在陸地生活,因此皮膚多粗糙;蛙體形較苗條,多善於游泳。兩種體形相似,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癒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蛙類和蟾類很難絕對地區分開,有的科如盤舌蟾科就即包括蛙類也有蟾類。
青蛙泛指皮膚較光滑的蛙類,但在民間主要指蛙科和叉舌蛙科的種類;又稱田雞,是因為味道鮮美之故,口感近似雞肉。人類很早就知道食用青蛙,《漢書》說:「鄠杜之間水多蛙,魚人得不飢。」張華《博物志》說:「東南之人……食水產者,龜蚌螺蛤,以為珍味,不覺其腥。」唐末尉遲樞《南楚新聞》言:「百越人好食蝦蟆,凡有筵會,斯為上味。」當時吃青蛙還是南方人的習俗,韓愈在《答柳柳州食蝦蟆》詩說柳宗元「居然當鼎味,豈不辱釣罩」,責怪柳柳州不該把青蛙當美味。蘇東坡在《聞子由瘦》詩中寫道:「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
蟾蜍,俗稱「癩蝦蟆」,大部分蟾蜍耳後有毒腺,分泌毒性分泌物,可以製作中藥。
蟾蜍科的動物大約有250種,分佈在除了澳大利亞和馬達加斯加島等海島以外的全世界各地,目前澳大利亞也引入了蟾蜍。雖然大部分蟾類生活在陸地上,棲身地洞內,但也有必須生活在水中或樹上的蟾類。墨西哥的異舌蟾以螞蟻為食。
無尾目大約有5,070種,分為三個亞目:
2024年在Brachycephaloidea Günther, 1858總科下新命名兩個科:
蛙類最小的只有30毫米,只相當一個人的大拇指長,大的有300毫米(一尺多長),瞳孔都是橫向的,皮膚光滑,舌尖分兩叉,舌跟在口的前部,倒著長回口中,能突然翻出捕捉蟲子。有三個眼瞼,其中一個是透明的,在水中保護眼睛用,另外兩個上下眼瞼是普通的。頭兩側有兩個聲囊,可以產生共鳴,放大叫聲。體形小的品種叫聲頻率較高。
蛙類的繁殖方式基本和蟾蜍類相似,也是以昆蟲為食,但大型蛙類可以捕食小魚甚至小鼠。基本在夜間捕食。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生活在雨林潮濕環境的樹上的。卵產於水中,也有的樹蛙僅僅利用樹洞中或植物葉根部積累殘餘的水窪就能使卵經過蝌蚪階段。2003年在印度西部新發現一種「紫蛙(Nasikabatrachus sahyadrensis)」,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中,只有季風帶來雨水時才出洞生育。
第一眼看青蛙時可能會認為牠們缺乏防禦能力。其細小的身體、緩慢的動作、薄而缺乏如尖刺、利爪及牙齒的外型往往令人疏於防範。事實上牠們有豐富的防衛機制去保護牠們。首先不少物種都有良好的偽裝能力,其與附近環境十分接近的膚色令一動不動的牠們易於隱藏於環境之中。遇到危險時,其驚人的彈跳力令牠們迅速跳到水中,以避開獵食者的追捕[4]。
很多青蛙的表面都有輕度毒性的蟾毒素(bufotoxin),使牠們並不受獵食者的歡迎。而大部分蟾蜍則有較大的製毒腺體,稱作腮腺(parotoid gland),主要位於當中的兩側眼後的位置,或身體的其他部分。這些腺體能分泌不同的毒素或黏液,使牠們的皮膚變得滑溜而且並不可口。如果能產生即時的不快感覺,捕獵者多會終止牠們的捕獵行動而令牠們得以逃脫;如果效果需時甚久才有效果,也可減少捕獵者於下一次再度捕獵的機會[5]。而帶有劇毒的青蛙則多會披上鮮艷的顏色,以標示牠們並不適合作為食物,這種適應的的策略稱作警戒作用(Aposematism)。牠們身上的顏色多為鮮艷的紅色、橙色或黃色配以黑色。一些物種的警告色長在腹部上,如鈴蟾屬的物種。因此牠們在遇到攻擊時反而會將腹部朝上,並分泌毒液以趕退敵人。並有一些物種本身沒有毒性,如紅背異箭毒蛙,就會模擬在其地域中有毒的物種的膚色以嚇退獵食者[6]。
一些蛙類物種,例如箭毒蛙等的毒性特別強。南美洲的土著很久以前已懂得抽取這些箭毒蛙身上的毒液去製造飛鏢(Dart (missile))以作打獵之用[7],雖然只有少數物種適合此目的。此外,一些物種,紅背異箭毒蛙、卵齒蟾屬(Eleutherodactylus)的一個物種(Eleutherodactylus gaigei)及細趾蟾屬(Leptodactylus)的一個物種(Lithodytes lineatus)雖然本身沒有製造毒液,但牠們會透過模擬當區有毒的近親的膚色而達致保護自己的目的[8][9]。一些物種雖透過進食如螞蟻或節肢類動物等以吸收牠們的毒素[10],但亦有一些物種,如澳洲的科羅澳擬蟾則能夠自己合成這些有毒的生物鹼[11]。這些化合物,包括蛙毒素(batrachotoxin)及蟾毒素(bufotoxin)等,能令受體不適、產生幻覺、癲癇性痙攣(Epileptic seizure)、神經中毒及血管收縮。不少以蛙類為食的捕獵者已能適應高濃度的毒素,但其他物種,如人類則完全沒有抵抗力[12]。 一些蛙類則依靠虛張聲勢及小詭計去保護自己。像大蟾蜍獨有的站立姿態就是嘗試去嚇怕敵人。牠們會吸入空氣使身體脹大,並提高後半身及令頭部向下以製造一種雄偉的形態[13]。美國牛蛙受到威脅時會將頭部向前傾但合上眼睛。此姿態目的是要將帶毒的腮腺放置在最清晰的位置上,與此同時其他在背部上的腺體則開始滲出有毒的分泌物,並將身體最脆弱的部分加以覆蓋[4]。其他策略包括發出刺耳的聲音,並利用突如其來的巨響嚇走捕獵者。灰樹蛙能夠發出如爆破般的聲響,這聲響有時就能夠嚇退其天敵北短尾鼩鼱(Blarina brevicauda)[4]。蟾蜍類一般不甚受歡迎,但偶爾也會受到飢餓的蛇類如東部帶蛇(Thamnophis sirtalis)的垂涎。年幼的美國蟾蜍如遇到對其感興趣的蛇時,就會蹲下身體並且一動不動。這種不動聲息的自保方法往往令蛇失去了牠們的蹤影而成功自保。但如牠們被蛇的頭部感應到時,就會毫不猶豫地放棄蹲下的姿態而迅速跳走[14]。
蛙類分佈在除了加勒比海島嶼和太平洋島嶼以外的全世界。但目前在全世界迅速地減少,主要原因有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外來物種侵入、人類擴張而造成的棲息環境縮小等。
無尾目動物自古以來就在人類文化中佔有一定的地位,許多傳說和它們有關: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