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國江蘇省揚州市的重點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江蘇省揚州中學,簡稱揚中、省揚中[4],是位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的一所高級中學,[3]前身為創辦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儀董學堂。[6]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重點中學。[7]2004年成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8]知名校友有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著名文學家朱自清等。[9]
江蘇省揚州中學 | |
---|---|
Yangzhou High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 |
地址 | 中國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淮海路18號[1] |
郵區編號 | 225009[1] |
原名 | 大清: 儀董學堂 兩淮中學堂 中華民國: 淮揚合一中學 江蘇省立第八中學 中華民國: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第四中山大學區立揚州大學 江蘇大學區立揚州中學 中央大學區立揚州中學 國立第二中學 蘇北公立揚州中學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本部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第二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 蘇皖邊區二分區區立揚州中學 蘇北揚州行政區區立揚州中學 蘇北揚州中學 |
類型 | 公立學校 |
隸屬 | 江蘇省教育廳 |
建校日期 | 1902年 |
創始人 | 程儀洛 (首任總辦) |
校長 | 薛義榮[2] |
黨委書記 | 陸建軍 |
教師人數 | 200名[3] |
年級 | 高一、高二、高三 |
學生人數 | 約2,200名[4] |
提供課程 | 全日制課程 |
學期 | 2學期制 |
修業制度 | 學年制 |
學科 | 綜合科 |
校園面積 | 約12萬平方米[3] |
建築面積 | 約6萬平方米[3] |
理念 | 進德修業,教書育人[3] |
校訓 | 正直向上,熱於求知[3] |
校慶日 | 10月21日[5] |
電話號碼 | +86 (0)514 87931778 (校長辦公室)[1] |
學校網址 | www |
江蘇省揚州中學的歷史始於清末的儀董學堂。1902年,程儀洛建議朝廷裁撤揚州梅花書院與安定書院經費之半用以創立儀董學堂,經批准後於1903年正月開學。其位於今江蘇省揚州市左衛街梅花書院,是揚州中學的前身,也是當時揚州的第一所官立中學。內設有儀董軒,為紀念西漢江都相董仲舒而建,學堂亦因此得名。總辦由兩淮鹽運使擔任(因辦校經費出自鹽務),首任總辦為程儀洛。當時在揚州還有尊古學堂、揚州府中學堂,其中尊古學堂後改辦為兩淮師範學堂[10]。儀董學堂的課程設置以四書五經為主,兼修歷史、輿地、數理及外語等;教材亦採用中西結合模式[11]。
1907年,時任兩淮鹽運使趙濱彥擬依照清廷於1904年頒佈的癸卯學制對儀董學堂進行改革,將其改為師範傳習所,然而遭到了學生的抵制[12]。迫於壓力,校方妥協,僅將儀董學堂略加整飭改為中學堂,定名兩淮中學堂[11] 。
民國元年(1912年),兩淮中學堂與揚州府中學堂合併為淮揚合一中學。次年,根據《江蘇教育行政五年計劃書》統一規定,改稱江蘇省立第八中學,校址位於羊巷。同時,兩淮師範也改稱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學校,校址位於大汪邊[6]。
五師與八中是當時揚州公立學校中的最高學府。五師最初只辦乙種講習科,任誠接任校長後,設置中師本科,增設界首鄉村師範分校,校址由缺口街梅花書院舊址遷至大汪邊。新校區教學設施很完備,僅次於東南大學[13],教師中有畫家呂鳳子、小說家李涵秋等。而八中起初實行「壬子癸丑學制」,招收高小畢業生,修業四年畢業。「壬戌學制」公佈後,實行新學制,修業年限改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李更生擔任校長後,改單軌為雙軌,分科授課,甲組偏重文科、乙組偏重理科,之後試行能力編級法,課堂測試後再分班;並將校址從羊巷遷至舊府署,學校聲譽大增,迅速成為江蘇最優秀學校之一[14]。在八中任教的老師有董伯度、朱自清、歷志雲、徐謨等[13]。兩校皆支持五四運動,並邀請名流到校演講。其中惲代英曾在五師和八中作報告,並介紹八中學生曹起溍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曹起溍發起成立中共揚州八中支部,並任支部書記,這也是揚州第一個中共支部[10]。
1927年,八中和五師改組合併,定名江蘇省立揚州中學。周厚樞擔任校長[15]。當時正值孫傳芳南下,學校合併籌辦工作無法進行,在孫軍在龍潭戰敗後,學校推遲到10月17日方正式開學。之後因實行大學區制,校名先後稱第四中山大學揚州中學、江蘇大學揚州中學、中央大學區立揚州中學,大學區制廢止時,恢復原名揚州中學[13]。全校分高中部、初中部和鄉村師範科,以五師原址大汪邊為高中部,八中原址舊府署為初中部,高郵界首原五師分校為鄉師科。高中部除設普通科和師範科外,又陸續添設土木工程科、機電工程科;與同濟大學合辦德文班,畢業後直升同濟。又創辦女子生活部,招收高小畢業年事稍長的女生,進行女子職業教育[16]。當時,揚州中學與江蘇省立的蘇州中學、上海中學和浙江省立的杭州高級中學,以教學業績卓著並稱為「江南四大名中」[17];且有着「北南開,南揚中」的美譽。當時吳征鎧、吳征鎰、朱亞傑、武衡等多名後來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都就讀於揚州中學[18]。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同年12月,揚州淪陷,揚州中學原校址為日軍所佔。在揚州淪陷的前一個月,揚中師生遵循上級命令停課疏散。1938年,校長周厚樞與部分師生進入四川,成立國立第二中學。部分師生赴上海公共租界建校,沿襲舊名江蘇省立揚州中學(習稱「滬校」)。歷史教師朱宗英與訓導主任紀子仙進入泰州,租借原美國教會學校明德中學的校舍,復校辦學,仍名江蘇省立揚州中學。留在揚州的師生改遷羊巷,建立蘇北公立揚州中學(習稱「蘇北公中」)。1939年,由於泰州遭日軍多次空襲,泰州分校一分為二,其一由朱宗英帶領輾轉於蘇北鄉間,成立江蘇省立揚州中學蘇北分校(習稱「蘇北分校」);另一部分由紀子仙帶領進入上海,成立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本部(習稱「泰校」)。而原先在上海的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更名為江蘇省立揚州中學第二院[10][19]。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佔租界,滬校與泰校被迫更名為「慈淑補習館」與「樹人補習社」,維持一學期後,於1942年宣佈停辦[10][20]。1943年,蘇北分校改稱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朱宗英任校長。抗戰勝利後,蘇北公立揚州中學併入江蘇省立揚州中學,先在羊巷複課,後遷回大汪邊原址[6][18][21]。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揚州中學進行整頓,並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組織。校名初稱蘇皖邊區二分區揚州中學、蘇北揚州行政區立揚州中學、蘇北揚州中學,於1953年定名為江蘇省揚州中學,並沿用至今[6]。1951年工商科劃出。翌年,職業專科劃出。1998年,揚州中學初中部停止招生。[22]2000年,揚州中學與民辦的揚州樹人學校組建揚州中學教育集團[23]。2002年,揚州中學建校100周年校慶,揚州市政府向揚州中學贈送「樹人寶鼎」,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揚州中學題字[24]。2006年,與富力地產集團聯合創辦江蘇省揚州中學西區校[25]。2012年,迎來了110周年校慶[5]。2013年,江蘇省揚州中學西校區停止招生[26]。
儀董學堂 1902-1906 | 尊古學堂 光緒年間由梅花書院改名 | ||||||||||||||||||||||||||||||||||||||||
兩淮中學堂 1906-1912 | 揚州府中學堂 1908-1912 | 兩淮師範學堂 1908-1912 | |||||||||||||||||||||||||||||||||||||||
淮揚合一中學 1912-1913 | 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學校 1912-1927 | ||||||||||||||||||||||||||||||||||||||||
江蘇省立第八中學 1913-1927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1927.6-1927.8 | |||||||||||||||||||||||||||||||||||||||||
第四中山大學區立揚州中學 1927.8-1928.2 | |||||||||||||||||||||||||||||||||||||||||
江蘇大學區立揚州中學 1928.2-1928.6 | |||||||||||||||||||||||||||||||||||||||||
中央大學區立揚州中學 1928.6-1929.9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1929.9-1937 | |||||||||||||||||||||||||||||||||||||||||
國立四川臨時中學 國立四川中學 國立第二中學 1938-1946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泰校) 1938-1939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滬校) 1938-1939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蘇北公立揚州中學 1940-1945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蘇北分校 1939-1943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本部 1939-1942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第二院 1939-1942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1943-1945 | 樹人補習社 1942 | 慈淑補習館 1942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1945-1949 | |||||||||||||||||||||||||||||||||||||||||
蘇皖邊區二分區區立揚州中學 1949.5-1951.1 | |||||||||||||||||||||||||||||||||||||||||
蘇北揚州行政區區立揚州中學 1951.1-1953.9 | |||||||||||||||||||||||||||||||||||||||||
蘇北揚州中學 1951.1-1953.9 | |||||||||||||||||||||||||||||||||||||||||
江蘇省揚州中學 1953- | |||||||||||||||||||||||||||||||||||||||||
學校名稱 | 職務 | 姓名 | 任期 |
---|---|---|---|
儀董學堂 | 總辦 | 程儀洛 | 1902 |
監督 | 屠寄 | 1902 | |
王鵬運 | 1902-1903 | ||
李慎儒 | 1904 | ||
宋子聯 | 1905-1906 | ||
兩淮中學堂 | 楊道隆 | 1906-1909 | |
張鶴第 | 1910 | ||
劉榮椿 | 1911-1912 | ||
揚州府中學堂 | 監督 | 任懋森 | 1908-1912 |
劉榮椿(兼) | 1911-1912 | ||
兩淮師範學堂 | 堂長 | 楊道隆(兼) | 1908-1909 |
葉惟善 | 1910-1912 | ||
淮揚合一中學校 | 校長 | 劉榮椿 | 1912-1913 |
江蘇省立第八學校 | 謝遐齡 | 1913-1917 | |
李荃 | 1917-1922 | ||
葉惟善 | 1922-1925 | ||
代理校長 | 孫多項 | 1925 | |
校長 | 鮑貴藻 | ||
代理校長 | 問榮生 | ||
校長 | 居懋第 | 1926-1927 | |
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學校 | 校長 | 姚明輝 | 1912 |
趙邦榮 | 1912-1913 | ||
代理校長 | 何鎮寅 | 1913 | |
校長 | 任誠 | 1913-1927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 校長 | 周厚樞 | 1927.6-1927.8 |
第四中山大學區立揚州中學 | 1927.8-1928.2 | ||
江蘇大學區立揚州中學 | 1928.2-1928.6 | ||
中央大學區立揚州中學 | 1928.6-1929.9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 1929.9-1937 | ||
國立第二中學 | 1938-1939 | ||
孫為霆 | 1939-1940 | ||
嚴立揚 | 1940-1946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泰校 | 代理校長 | 紀子仙 | 1938-1939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滬校 | 黃泰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本部 | 紀子仙 | 1939-1942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蘇北分校 | 主任 | 朱宗英 | 1939-1943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第二院 | 黃泰 | ||
樹人補習社 | 社長 | 王伯源 | 1942 |
慈淑補習館 | 負責人 | 鮑勤士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 校長 | 張同慶 | 1940-1941 |
陳國賓 | 1942-1944 | ||
蘇北公立揚州中學 | 楊德隅 | 1944-1945 | |
崔步武 | 1945 | ||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 朱宗英 | 1943-1947 | |
任和聲 | 1947-1949 | ||
蘇皖邊區二分區區立揚州中學 | 黃應韶 | 1949-1954 | |
蘇北揚州行政區區立揚州中學 | |||
蘇北揚州行政區區立揚州中學 | 黨支部書記 | 張允然 | 1950-1952 |
孫金恕 | 1952-1954 | ||
江蘇省揚州中學 | 王建白 | 1954-1956 | |
校革命委員會主任(下稱「校革委會主任」) | 張卓如 | 1956-1958,1955-1968 | |
黨支部書記、校革委會主任 | 侯文聘 | 1968-1970 | |
黨支部書記、校革委會主任、黨總支書記、校長 | 章心如 | 1970-1982 | |
江蘇省揚州中學 | 黨總支書記 | 許勇 | 1982-1984 |
校長 | 鄭萬鍾 | 1982-1985 | |
黨總支書記 | 李久翔 | 1984-1990 | |
校長 | 陸丕文 | 1985-1991 | |
黨總支書記 | 肖咸寧 | 1990-2001 | |
校長 | 1991-1994 | ||
黨總支書記 | 鎖敦信 | 2001-2004 | |
校長 | 沈怡文 | 1994-2004 | |
黨委書記 | 張發祥 | 2004-2014 | |
校長 | 董玉海 | 2004-2008 | |
校長 | 衛剛 | 2008-2014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嚴濟良 | 2014-2021 | |
黨委書記 | 陸建軍 | 2020年至今 | |
校長 | 薛義榮 | 2021年至今 |
校園面積10.67公頃,校舍建築面積6.49萬平方米,綠化面積5公頃[3] 。學校建有教學樓5幢,實驗樓1幢,辦公綜合樓1幢、學生宿舍2幢、食堂1幢,另有體育館1幢、標準跑道1個、籃球場8個、排球場6個、足球場1個[23]。
建於民國19年(1930年)的樹人堂是學校標誌性建築,落成時號稱「蘇北第一高樓」[30]。樹人堂坐西朝東,樓高五層,目前第一層為大禮堂,二層以上為校史陳列館,其中陳列館第三室為江澤民專題館[31]。1996年,樹人堂被揚州市政府定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被江蘇省政府定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
2018年9月,全校設有47個班級,其中高一17個班(含早培1班);[32]高二15個班;[33]高三15個班。[34]另外,設立國際班。[35]
學校現有教職工200人,其中教師139人,當中有高級教師63人(包括5名特級教師)和一級教師47人。[3]全校現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師的1人,特級教師、省市級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省市學科帶頭人等30多名。[3][36]
獲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重點中學,江蘇省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3][7]
揚州中學的校訓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來自於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思想,甫建校時,該校訓就鐫刻在樹人堂門前的楹聯上[37]。學校的辦學思想是「人格健全、學術健全、自治自動、體育兼重」,該理念是由朱自清為揚州中學(時稱江蘇省立第八中學)所作校歌中蘊含的精神理念提取升華的,也因此,揚州中學的作業冊被命名為「自治自動」[38]。
1920年,朱自清從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回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任教,並寫了一首校歌。這首歌傳達的精神也逐漸發展成為揚州中學的辦學思想。[39]
浩浩乎長江之濤,蜀岡之雲,佳氣蔚八中;人格健全,學術健全,相期自治與自動……
1927年,江蘇省立第八中學與江蘇省之第五師範學校合併,更名為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新的揚中校歌,由國文教師徐公美作詞、王宗虞譜曲。[39]
襟江帶海,從古數揚州;……剛好有二分明月,高涌海東頭!
——江蘇省立揚州中學校歌[40]
1992年誕生的揚州中學校歌,出自胡喬木之手,這首歌詞最初是他為揚州中學90周年校慶的題詞。他請作曲家傅庚辰作曲,進行再三修改後寄給揚州中學。[39][41]
課餘時間,學生們自由組建社團活動,其中有攝影社、心理社、文學社、記者站、書畫社、廣播台、模擬聯合國、電影社等組織。[42]學校還發動師生給學校新建成的幾處建築起名。[43]
學校曾有《新苗》和《家校通訊》兩本刊物。前者由語文教研組編印;後者由學生工作處、團委編印,於2005年12月發刊。[44]
在揚州中學百餘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走出了許多優秀人才,他們在海內外各界都有所成就。例如原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胡喬木、原聯合國副秘書長畢季龍、謝啟美等政界領袖,著名作家朱自清等人文學者,黃鳴龍、周志宏、李方訓、朱物華、柳大綱、武衡等四十餘位中科院院士,革命烈士江上青、曹起溍、陳素、駱何民、楊瑞年、吳曾祥、何方、劉毓璠、呂輝、潘琦、趙毅、符洪、金衛民等,國民黨高級將領葉秀峰等。[45]
1992年與2002年校慶時,揚州中學1943級校友、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江澤民兩次為揚州中學題詞。[6]2011年6月,揚州中學2010級3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牌命名為「吳大觀班」。吳大觀是揚州中學1937級校友、著名科學家,被稱為「航空航天發動機之父」[46]。2017年12月,1916級校友朱自清的嫡孫朱小濤回揚州中學追尋祖父足跡[4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