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人类语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來語,在語言分類上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主要使用於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汶萊的部分地區等,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汶萊4國具有國語或官方語言地位。
馬來語 | |
---|---|
Bahasa Melayu بهاس ملايو | |
母語國家和地區 | 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南部、菲律賓南部、印尼某些區域、科科斯(基林)群島、加拿大一部分 |
區域 | 東南亞 |
母語使用人數 | 2-3千萬 |
語系 | 南島語系
|
文字 | 拉丁字母(所有地區通用) 爪夷文(現時僅限汶萊,馬來西亞承認其書寫的使用,新加坡和印尼歷史上通用) |
官方地位 | |
作為官方語言 |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語) 新加坡(馬來語) 汶萊 印度尼西亞(印尼語) |
管理機構 | 國家語文出版局 教育和文化部 馬印汶語言理事會 印尼-馬來西亞語言委員會 |
語言代碼 | |
ISO 639-1 | ms |
ISO 639-2 | may (B) msa (T) |
ISO 639-3 | 分別為:msa – 馬來語(一般)zlm – 馬來語(其他未辨識的個別方言)zsm – 標準馬來語pmy – Papuan Malaybtj – Bacanese Malaybve – Berau Malaybvu – Bukit Malaycoa – Cocos Islands Malayjax – Jambi Malaymeo – Kedah Malaymqg – Kota Bangun Kutai Malayxmm – Manado Malaymax – North Moluccan Malaymfa – Pattani Malaymsi – Sabah Malayvkt – Tenggarong Kutai Malay |
在1945年以前,印尼蘇門達臘以外的很多地方也使用馬來語。但是在印尼獨立以後,該國所使用的馬來語被稱為印尼語,並以之為國語。
在馬來西亞,大概有1,300萬人是以馬來語為母語,約佔全國人口的55%。此外,在馬來西亞還有1,000萬人是以馬來語作為他們的第二語言。至於在其他國家,印尼的蘇門達臘也有1,000萬的馬來語使用人口,泰國有100萬,新加坡則有40萬人左右[1]。
根據大馬、印尼、汶萊共同達成的默契,馬來語是以廖內語(Bahasa Riau) 蘇門達臘廖內省的口音當作標準腔的。這是因為長久以來,現屬印尼的廖內省一直被視為馬來語的誕生地。
在馬來西亞,馬來語被稱為「Bahasa Melayu(馬來語言)」或「Bahasa Malaysia(馬來西亞語言)」。「馬來西亞語言」是馬來西亞政府在1967年的「國語法案(National Language Act)」中被使用的語彙。一直到1990年以前,「馬來西亞語言」比較常被用來指涉馬來語。但是在1990年以後,不論是官方人士或者是學院裏面的學者,卻都逐漸傾向於用「馬來語言」 --- 這是馬來語版的「馬來西亞聯邦憲法」中所使用的語彙 --- 來指涉馬來語。
印尼在宣佈獨立以後,也使用某種形式的馬來語當作其官方語言,但是卻將其稱之為「Bahasa Indonesia(印尼語言)」。至於在汶萊和新加坡,他們所使用的馬來語則是被簡單稱為「Malay(馬來語)」或者是「Bahasa Melayu(馬來語言)」。
基本上,所謂「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的區別,是基於政治上的原因,而非語言學上的考慮。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雖然有不少語彙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很多馬來方言彼此之間反而無法完全互相溝通。比如說,對很多馬來人而言,他們就很難理解吉蘭丹語(Kelantanese)的發音。此外,印尼的爪哇馬來語(Javanese Malay),則擁有很多特有的詞彙,即使熟悉馬來語的馬來人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彙的意思。
另外,根據閩南語讀音,馬來人以及馬來語(Melayu)也有譯作「巫來由」的[2],例如「巫統」就是「巫來由民族統一機構」的簡稱。
馬來語和印尼語之間的差別,可以模擬為英式英語(British English)和美式英語(American English)之間的差別。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溝通的,只是在書寫系統的拼音和語彙上有一些差異。造成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印尼語從爪哇語和荷蘭語借用了不少詞彙。比如說,馬來語的「郵局」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語的「郵局」則是「kantor pos」,這是借用荷蘭語中的「辦公室」(kantoor)而產生的詞彙。
在馬來人皈依伊斯蘭教前,曾用多種文字來書寫馬來語,最早使用的文字借自爪哇語,馬來語存世的最早記錄格度干武吉碑的石刻,就是用帕拉瓦文,一種借自爪哇語的文字寫成。另外,馬來語曾使用的文字包括仁崇字母、卡維文、拉讓文。
在20世紀以前,由於多數的馬來人都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他們是使用一種叫做「爪夷文」的改良式阿拉伯字母書寫系統來進行書寫的,現時只有汶萊仍然廣泛使用。在西方殖民者到來後,另外一種叫做「Rumi」的羅馬字母書寫系統,則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取代了「爪夷文」原本的地位。馬來西亞和印尼在書寫系統上的差別,其實正反映了當時統治兩地的不同殖民政府──英國殖民政府和荷屬東印度公司——在書寫系統上的差別。
在印尼語中,英文字「moon」中的母音,是遵循荷蘭語的習慣而寫成「oe」。在日本佔領印尼的時候,這個母音又被日本殖民政府改為「u」(因此,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卡諾的名字,也從Soekarno被改為Sukarno)。同樣,在1972年以前,英語「chin」中的子音,雖然在馬來語中是用「ch」來表示,但是在印尼語中,則遵循荷蘭語的習慣而書寫成「tj」。所以,「孫子」在馬來語中的寫法是「chuchu」,但是在印尼語中的寫法卻是「tjoetjoe」。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1972年才有所改變。由於印尼「Ejaan Yang Disempurnakan(精確拼音;Perfected Spelling)」的公佈,馬來語和印尼語中書寫系統的這些差異才有了縮小的跡象。比如說,在這之後,馬來語的「ch」和印尼語的「tj」,都一律改成「c」,因此「孫子」就變成了「cucu」。此外,印尼語也不再使用「dj」,而是使用馬來語中已經採用的「j」,因此,雅加達的拼法,就從「Djakarta」變成了「Jakarta」。原本在印尼語中被保留來發半母音的「j」(即英語「young」的第一個發音),也由馬來語中的「y」所取代。
雖然馬來語和印尼語在書寫系統上已經幾乎獲得了統一,然而由於某些歷史上的原因,這兩種語言的某些詞彙還是有差異。比如說,「錢」在馬來語寫作「wang」,但是在印尼語則寫作「uang」。
馬來語一共有26個輔音。共有16個濁輔音,10個清輔音。
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一帶的馬來人或印尼人與華福建人雜居,所以日用馬來語都摻雜了許多福建話詞彙:如kuih(福建話「粿」;意為「糕點」),cukong(主公,指資本家),kicap(福建話「豉汁」,指醬油),gue(福建話的「我」,雅加達方言指「我」),tionghoa(中華,指華人事物),除此之外中國除了廣泛稱為China外,也能稱為TiongKok(福建話發音),頭家也被稱為tauke或taukeh(老闆)等。
由於葡萄牙人在東南亞的第一個據點是馬六甲,所以許多漢語詞彙也透過馬來文詞彙進入葡萄牙語,繼而進入英語,如中國度量衡單位:
巴剎馬來語(馬來語:Bahasa Pasar)是流通於馬來西亞集貿市場(即所謂巴剎)的通用語(lingua franca),主要由馬來語構成,並混有少許漢語方言、英語、淡米爾語成分,偶有音變或省略。這是一種非正式口語,一般出現在日常對談或私人日記、短訊等場合,正式場合如演講、學校作業考試、新聞報道、政府公文幾乎不用。
例:
標準馬來語:Di manakah kamu menemui mereka?(你在哪裏看見他們?)
巴剎馬來語:Kat ne kau jumpa diorang?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