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馬來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汶萊馬來語

汶萊馬來語(汶萊馬來語:Bahasa Melayu Brunei;爪夷文: بهاس ملايو بروني‎)是汶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也是砂拉越沙巴部分地區的通用語(如納閩林夢老越、實必丹等地)[2][3]。雖然標準馬來語被推廣為汶萊的官方國家語言,但汶萊馬來語在社會上佔主導地位,並且目前存在取代汶萊境內其他少數民族語言如杜順語英語Dusun language都東語英語Tutong language的趨勢[4][5],亦因此汶萊存在雙層語言的現象,其中汶萊馬來語常用於日常交流,與上述地方語言和各種馬來語克里奧爾語共存,而正式場合中則使用標準馬來語。汶萊馬來語與標準馬來語具顯著相似度,幾乎可以相互理解[6],與標準馬來語有大約 84% 同源[7]

快速預覽 汶萊馬來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 ...
汶萊馬來語
Brunei Malay
Bahasa Melayu Brunei
بهاس ملايو بروني
母語國家和地區 汶萊
 馬來西亞
族群汶萊馬來人卡達央人
母語使用人數
320,000 (2013–2019)e25
語系
方言
汶萊馬來方言 (main)
卡達央方言
文字拉丁字母
阿拉伯字母 (爪夷文)
諺文 (有限使用)
語言代碼
ISO 639-3kxd
Glottologbrun1242[1]
Thumb
  使用汶萊馬來語的地區
關閉

詞彙

參考文獻

閲讀書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