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加泰羅尼亞語是對中世紀阿拉貢王權下加泰隆尼亞公國、華倫西亞王國、巴利阿里群島、撒丁島等地使用的羅曼語的統稱。這些地區的口音形成了一個向北到盧瓦爾河谷、向東到北意大利的方言連續體,今日一般稱為古奧克語。古加泰羅尼亞語可視作是古奧克語的一個方言群,或與古奧克語(或古普羅旺斯語)平級,為奧克-羅曼語支下的方言群。[2]
現代將加泰羅尼亞語和奧克語分開討論並不說明兩者在歷史上也是分離的。現代加泰羅尼亞語方言在19世紀仍被認為是奧克語下一種語言的方言,當時加泰羅尼亞語使用者自稱自己說「Lengua lemosina」,即用利穆贊方言作為奧克語的轉喻。
音系
據信古加泰羅尼亞語有複輔音/jl/並與/ʎ/在非詞首位置對立。前者來自拉丁語C'L、G'L、LE、LI ,寫作⟨yl⟩、⟨il⟩,而後者寫作⟨ll⟩。硬顎邊音在現代加泰羅尼亞語中無變化,但/jl/在大多數方言中都與/ʎ/合流。少數方言中/l/消失、與/j/合流。[5]
12世紀左右,詞首的/l/變為/ʎ/,但直到15世紀還寫作⟨l⟩。[6]:93
14世紀左右,部分方言中/v/開始與/b/合流,該過程被稱作betacism。[7]:196現在它們間的對立僅見於華倫西亞、巴利阿里群島和南塔拉戈納的部分口音。[8]
原始羅曼語/e/和/ɛ/發生了換位。首先,/e/央化為/ə/,接着/ɛ/高化為/e/。現代中部加泰羅尼亞語中,重讀的/ə/前移至/ɛ/,使得原始羅曼語的元音對立順時針轉了一圈。巴利阿里方言則仍保留着重讀的/ə/。
一般假設,在書面文學出現之前,所有加泰羅尼亞語方言都經歷過重音前元音的弱化。13世紀左右,重音前的/a/和/e/逐漸開始在東部方言的書寫中混淆,隨後擴張到所有非重讀的/a/和/e/,該過程大約到15世紀完成。[9][10]
重讀音節後位於詞尾的/e, o/消失。[3]據部分歷史學研究,[11]詞尾的鼻音曾統一為軟齶鼻音,在現代加泰羅尼亞語中徹底消失:[ˈpãŋ]→[ˈpã]→[ˈpa]。
正字法
目前的加泰羅尼亞語正字法主要基於中世紀時的語音實際,有些發音已經發生了音變。
- 重音符(如⟨´⟩、⟨`⟩)和分音符⟨¨⟩用得更少了。
- 波浪號⟨~⟩有時用在元音上,代替後跟的⟨m⟩或⟨n⟩。
- 間隔號⟨·⟩常用於表示省音和斷字,一般用在字母⟨l⟩上面。比如: 棒的 Excel·lent, 聰明的 Intel·ligent
- ⟨c⟩在⟨e⟩、⟨i⟩前、⟨ç}}和詞尾的⟨z}}(與/s/合流後也寫作⟨ç⟩、⟨s⟩,後來標準化為⟨ç⟩)表示/ts/,現代演化為/s/:古加泰羅尼亞語/ˈtsɛl/>現代cel/ˈsɛl/
- ⟨ch⟩、⟨ph⟩、⟨rh⟩和⟨th⟩表示/k/、/f/、/r/和/t/。中世紀文本常與⟨c⟩、⟨f⟩、⟨r⟩、⟨t⟩混淆
- ⟨ch⟩表示/tʃ/,特別是在華倫西亞方言中
- 詞尾的⟨ch⟩用於表示/k/,現代的⟨c⟩大約到20世紀初才出現;例如,現代amic曾寫作amich(「朋友」)。
- ⟨yl⟩、⟨il⟩用於表示/jl/。現代讀作/ʎ/或/j/,取決於方言。兩者現在都寫作⟨ll⟩:現代mirall寫作mirail或mirayl(「鏡子」),參拉丁語miraculus。
- 詞首的/l/在12世紀演化為/ʎ/,直到15世紀都寫作⟨l}}以與拉丁詞源維持一致。[6]:93現代寫作⟨ll}}:如現代llibre寫作libre(「書」),參拉丁語liber。
- ⟨h⟩常省略:現代haver曾寫作aver(「有」),參拉丁語habere。
- ⟨h⟩有時用於標記元音間隙:現代veí曾寫作vehi(「鄰居」)
- 詞尾清阻礙音一般按實際發音寫。現代則依拉丁詞源用濁音字母:現代fred曾寫作fret(「冷」),參拉丁語frigidus。
歷史
到9世紀,比利牛斯山脈兩側、塔拉科西班牙大主教管區的通俗拉丁語已經演化為加泰羅尼亞語。[12]:6–7自8世紀開始,加泰羅尼亞語開始從其故地向南、向西擴張,吸收了部分西班牙阿拉伯語的特色。[12]:6–7
這一現象隨着巴塞隆納伯國在988年從加洛林帝國中分離而越發顯著。[12]:6–7到9世紀,基督教統治者佔領了今日的北加泰羅尼亞(「老加泰羅尼亞」),11和12世紀期間其領地向北擴張到埃布羅河(「新加泰羅尼亞」)。[12]:6–7在13世紀,加泰羅尼亞人擴張到華倫西亞王國,經巴利阿里群島抵達撒丁島。[12]:6–7
據歷史學家海梅·維蘭紐瓦(Jaime Villanueva)(1756–1824),最早的加泰羅尼亞語句子可能是里波爾一份8世紀手稿,但原件已經亡佚了。現存的是10或11世紀初的所寫的滑稽筆記:Magister m[eu]s no vol que em miras novel(「我主人不想你看我,新手」)。[15]:55–93
在11世紀,以仿拉丁語寫就的數份封建文檔(主要為誓言和投訴)開始展現加泰羅尼亞語特徵,開始出現羅曼語的詞甚至整句。[16]:37–38其中有着獨特史學、語言學價值的是《龐斯一世訴狀》[17] (ca. 1050–1060),出現了許多羅曼語的整句。[16]:37–3811世紀末開始出現完全以加泰羅尼亞語寫成的文本,如《卡波埃領主Guitard Isarn的投訴》(ca. 1080–1095)或《皮爾·拉蒙伯爵和平與休戰誓言》(1098)。[16]:37–38加泰羅尼亞語和高盧-羅曼語支語言共享許多特徵,古加泰羅尼亞語在11至14世紀間自古奧克語中分化出來。[18]
中世紀晚期是加泰羅尼亞語的黃金時代,文化影響力達到極盛。[12]:6–7這可見於馬略卡博物學家拉蒙·柳利(1232–1315)的著作、加泰羅尼亞四史詩(13-14世紀)和華倫西亞詩派,在奧西亞斯·馬爾希(1397–1459)時代告終。[12]:6–7
到15世紀,華倫西亞成為了西地中海的社會文化中心之一,加泰羅尼亞語得以在地中海地區傳播。[12]:6–7皇室宣傳政治繁榮與語言穩定相關的觀念,催生了標準語的制定。[12]:6–7
祖亞諾·馬杜尼的出色的[12]:6–7騎士精神小說《騎士蒂朗》(1490)展現了中世紀價值觀向文藝復興的轉變,這也可以在Bernat Metge和Andreu Febrer的作品中觀察到。[12]:6–7這一時期加泰羅尼亞語是Costa Carreras所謂「中世紀歐洲的『大語言』」之一。[12]:6–7文藝復興與印刷機的發明和普及緊密相關,伊比利亞半島第一份可移動印刷機印刷的書誕生於1474年。[12]:6–7
另見
- 利穆贊方言
- 古奧克語
參考
書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