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維基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諾貝爾獎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分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每年頒獎一次,獎勵上述領域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人士,是世界公認的權威獎項[A][2]。諾貝爾在遺囑中將部分遺產用於創立諾貝爾獎,每位獲獎者將獲得金牌、獲獎證書和不菲的獎金,具體金額每年由諾貝爾基金會決定[3]。諾貝爾物理學家、化學獎和經濟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佈,卡羅琳學院諾貝爾大會頒發生理學或醫學獎,瑞典學院頒佈文學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和平獎[4]。
從1901年創立至今,共有919人(其中865名男子,54位女士)和24個組織至少一次獲得諾貝爾獎肯定[5],其中共有13位印度人(包括2位英屬印度公民,另外八人擁有該國血統或在印度居住)。1913年獲文學獎的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是印度乃至整個亞洲首位諾貝爾獎得主,特雷莎修女是僅有的女得主[6]。印度詩人、哲學家、民族主義者和整體瑜伽奠基人師利·奧羅賓多曾於1943年提名諾貝爾文學獎,1950年提名和平獎,但均未獲獎[7][8]。
1999年12月1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確認聖雄甘地先後五次獲和平獎提名,但均未得獎(1937至1939年,1947年,以及1948年1月他遇刺數天前)[9]。2006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秘書長蓋爾·倫德斯塔德(Geir Lundestad)稱這是「我們106年歷史上最大的遺漏」[10][11][12]。
以下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時是英屬印度公民
以下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時是印度共和國公民
以下諾貝爾獎得主生於印度,但獲獎時是他國公民。
以下諾貝爾獎得主生於英屬印度,或者獲獎時在印度居住但不是該國公民。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