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非洲中部的河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剛果河(英語:Congo River,剛果語:Nzadi Kongo,林格拉語:Ebale Kongó,斯瓦希里語:Mto wa Kongo,法語:Fleuve Congo)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1](平均深度達200米),且還是非洲中西部最長的河流,全長4640公里(以謙比西河為源頭),名列全非洲第二位,僅次於尼羅河,是世界上第九長的河流。剛果河流域面積達401萬平方公里,若按流量計算,剛果河是僅次於亞馬遜河的世界第二大河,平均流量達每秒4萬立方米以上,歷史最大流量曾達每秒8.1萬立方米。[2]其幹流流經贊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和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均以剛果河為名。1971年至1997年期間,剛果民主共和國稱為扎伊爾,當地語言中意為「河流」,當時該國政府稱該河為扎伊爾河(Zaire River)。
剛果河的流域面積為4,014,500平方公里[3],僅次於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二位,比美國密西西比河大25%。[4]。其流域剛果雨林也是居於亞馬遜雨林之後世界第二大的熱帶雨林區域。剛果河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深處達230米。[5]剛果河的流量從23,000立方米每秒到75,000立方米每秒不等,平均約有41,000立方米每秒[3]。剛果河的流域包括赤道的南邊及北邊,剛果河中總有一部份區域的氣候是在雨季,因為剛果河的流量相對而言算是穩定[6]。
剛果河的源頭位於贊比亞境內東非大裂谷的高地山區,源頭稱謙比西河,經過姆韋魯湖後稱盧阿普拉河,向北與發源於坦噶尼喀湖及姆韋魯湖的盧阿拉巴河匯合後,過了基桑加尼附近的斯坦利瀑布後稱為剛果河,上遊河段全長約2200公里,後折向西流,進入中遊河段。
進入中游後,剛果河逐漸改向西南,接納多條支流,最後與烏班吉河合併,進入斯坦利湖。中遊河段主要位於剛果盆地中部,長度約1700公里,水流平穩,河面較寬,水量豐富,河中有沙洲和島嶼,沿岸多沼澤和湖泊,其中最大的湖泊是斯坦利湖,兩座大城市金沙薩和布拉柴維爾隔湖相對。金沙薩以下,剛果河進入下游。
下游剛果河相比中游和上游較短,在金沙薩和大西洋入海口之間,長度約360公里。剛果河下游是是海拔在300至500米剛果盆地中古內陸湖湖水在堅硬的結晶岩山地中切出的河道,落差達280米,水能資源極為集中,形成的著名的李文斯頓瀑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約100公里的峽谷,河面便窄至不到400米。最終經過馬塔迪和博馬,在姆安達小鎮邊入海。
剛果河的河口沒有一般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區域,只有較深的溺谷,河口之外範圍內形成了範圍很寬的洋面,是非洲大河中唯一利於航運發展的深水河口。
早在公元前後,班圖人即在剛果河下游聚居,逐漸發展成為中南部非洲的主要勢力,征服並排擠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下游地區出現剛果王國,控制了河口地區,剛果河因此得名。
1482年葡萄牙人迪奧戈·康首次到達剛果河入海口。在葡萄牙傳教士的努力下,剛果王國接受了天主教,定都於聖薩爾瓦多,逐漸成為葡萄牙的保護國。18世紀後,剛果王國崩潰。
同一時期,在剛果河流域,還存在許多小國,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隆達帝國、盧巴王國、庫巴王國等。在西方勢力的影響下,至18世紀,這些國家均已崩潰。
1816年,英國的一支探險隊沿着剛果河最遠上達基桑加尼。美國記者、英國人亨利·史丹利是第一個沿河走完全程的西方人,他在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資助下,於1879年到1884年對剛果河全流域進行考察,發現盧阿拉巴河並不是尼羅河的源頭。斯坦利並且以「國際非洲協會」之名義,同許多當地酋長簽署了保護協議,最終使得大部分剛果河流域成為利奧波德的私人采邑。
中部非洲各國很多貿易交流通過剛果河及其支流進行,包括銅、棕櫚油、糖、咖啡和棉花等。自金沙薩以上,幾乎整個剛果河均可通航,但無法直達河口,貨物須通過鐵路繞過三個主要瀑布到達河口,這極大地影響了剛果河的航運價值。另外由於李文斯頓瀑布過大的落差阻斷了剛果河上下游間的直接航運,過去非洲內陸生產的貨物都是以河運方式在利奧波德城集中後,再以人力挑運的方式,沿着剛果河岸運送到下游的馬塔迪,裝運上船繼續運送。1898年時,連結兩個城市的鐵路修築完成,使得剛果河上下游之間的運輸效率大幅提升。[7]
剛果河是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在雨季每秒約有5萬立方米的水流入大西洋,有很大的水力發電的潛力,早在半個世紀以前比利時殖民時期就計劃過修建水壩。因此有在剛果河及其支流已建造了許多水力發電廠。科學家估計全球的水力發電潛力中,剛果盆地佔了13%[8]。
剛果盆地已有四十個水力發電廠。
剛果河的下游可以建設三個巨型梯級水電站:皮奧卡水電站,大因加水電站,瑪塔迪水電站,分別利用80米、100米、80米的水頭,其理論水能為3200萬kW,4000萬kw,3200萬kW。其中最大的是在金沙薩西南200公里因加瀑布上的水電站。因加地區的剛果河在25km內落差達100m,是水能資源密度最高的河段,還有一條與剛果河平行的古河汊:科科洛河谷可以利用,不用建造攔河大壩就可以對河流進行分流、分期開發。著名的因加計劃要建造五個水壩,總發電量是34.5億度。[8]1970年代建設因加一號水電廠,裝機35萬kW。1980年代建了因加二號水電廠,裝機140萬kW。現在準備建因加3A(130萬kW)、因加3B(90萬kW)和因加3C(120萬kW),直到完全截斷剛果河幹流的大因加工程(4000萬kW)。
在2005年2月,南非國家電力公司Eskom宣佈要在剛果河下游的因加瀑布修建大因加水電站,將可能帶來4萬兆瓦裝機容量,為中國三峽工程發電量的兩倍,可滿足整個非洲的電力需求。[9]此項工程於2010年初被外界懷疑很可能流產。[10]。
剛果河的形成也造成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異域物種形成[13]。倭黑猩猩和短肢猴、德賴斯長尾猴、水獛、㺢㹢狓和剛果太陽鳥一樣,是剛果森林中的特有種[14][15]。
剛果河流域擁有僅次於亞馬遜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生物資源非常豐富。
在赤道附近的剛果河流域有着廣闊的常綠林,與稀樹草原帶相接。流域內的河流和湖泊中有各種魚類,沼澤內肺魚,雨林中的鳥類也有很多是非洲獨特的品種。[16]剛果河及其支流中生活的水生哺乳動物有河馬、水獺和海牛。[4]而雨林中還生活着當地特有的非洲森林象。
剛果河流域水生生物的物種多樣性非常高,有已知最高密度的特有種[5]。在剛果河已發現了將近700種魚,其中大部份都還沒有相關研究[17]。由於此處的生物多樣性及流域中的生態差異,一般會將剛果河流域劃分為四個生態區。在這些生態區中,李文斯頓瀑布有超過五十種魚,其中有八十種是特有種[11]。流域的西南邊(開賽河)有超過二百種魚,其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特有種[18]。此區域主要的魚包括鯉科(辛普森野鯪)、象鼻魚科(象鼻魚)、鮭脂鯉科(單帶矮非脂鯉)、倒立鯰科(squeaker catfishes)及慈鯛科(慈鯛)[19]。其中也有巨大且肉食性的白金猛魚。其中罕見的特有種慈鯛為無生物色素及無視力的遺眼亮麗鯛,一般認為居住在160公尺深的河底[11],以及和美洲和其他地區慈鯛較有關係的多齒異非鯽[20]。剛果河也有許多特有種的青蛙和蝸牛[19][21]。剛果河中已計劃建造數座水力發電廠,有可能帶來許多特有種生物的絕種[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