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俾格米人」這個名詞一般被認為帶有貶義,但由於現時未有一個較好的詞語來形容這班在非洲中部的人種[5]。Hewlett建議採用他們的自稱「森林的兒子」("Forest people"或"Forest forager")[5],而他們比較喜歡其他人以他們實際所屬於的種族的名稱,例如:阿卡族(Aka,又名姆邦加族/Mbenga)、巴卡族(Baka)、木布提族(Mbuti)和特瓦族(Twa)[6]。在中非洲,有時會用「阿卡」的眾數形式「巴雅卡」來表示當地的所有俾格米人。相同地,在剛果語裏亦有類似的名詞「巴姆邦加」。
在人類學中,俾格米人是指平均身高異常矮小的族群。 Pygmyism一詞用於描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不到 150 厘米(4 英尺 11 英寸)的人群的地方性身材矮小症表型(與人口中孤立病例中不成比例的侏儒症相反)。[7]
該術語主要與非洲俾格米人有關,他們是剛果盆地的狩獵採集者(包括Bambenga人、姆巴提人和 Batwa人)。[8]
「亞洲俾格米人」和「大洋洲俾格米人」這兩個詞曾被用來描述東南亞的尼格利陀人和身材矮小的澳洲人種。[9] 緬甸獨龍族是東亞表型「俾格米」人群的特例。
語源
「俾格米」這個名字源於希臘語,原來是古希臘的長度量度單位,大約是從手肘到手指關節的距離[10]。在荷馬的史詩裏亦有提及過這一種人種,並指他們在埃塞俄比亞居住。過往,研究普遍認為這兩種人並未有任何關連,純粹是19世紀時歐洲人借用了古希臘的名稱來形容這種當時新發現的人種。然而,在近年考古學家對黑色非洲人種的研究,顯示可能俾格米人的種種傳說是由當時遊走於非洲大陸的科伊桑人流傳到歐洲。
來源
俾格米人最早大約在晚石器時期出現,他們原是位於中非洲的熱帶雨林裏的居民,是一班狩獵採集者[6],後來被鄰近新移民的農耕者班圖人吸收或取代、驅逐,並學會使用他們的語言。因此,在非洲的俾格米人現時使用的語言都是中非洲當地的語言,包括有:中蘇丹語、Adamawa-Ubangian及班圖語。不過,這個看法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學方面的支持,而在遺傳學及語言學方面的研究亦未能提供毫不含糊的證明[11][12][13]。
熱帶雨林內非常低的紫外線水平[14]可能是俾格米人的矮小身材的成因,因為紫外線是令人體皮膚產生維生素D的必要元素,而維生素D亦會影響身體對鈣質的吸收,從而影響到骨骼的生長及保養[15]。
20世紀初的人類學研究認為俾格米人是一種嚴重簡化類型的民族,簡化(英語:Reduction)為人類學術語,意為進化過程導致一種類型的體格與身體測量數值比其祖先原型更小,並且在某些比例上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通常導致嬰兒化特徵)。俾格米人被認為就是簡化類型的極端例子。
分類
以下國家皆有非洲俾格米人在生活:盧旺達、布隆迪、烏干達、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蓬、剛果、安哥拉、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及贊比亞[6],主要集中在中非和西非。大多數的俾格米人都是狩獵收集者,主要依靠從生活環境中取得的食物。他們有時亦會跟鄰近的農夫交易,以取得耕種得來的食物,又或其他所需的物品[6]。
非洲俾格米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種族:
人類學家約瑟夫·伯塞爾將澳大利亞原住民分為三類:卡奔塔利亞灣人(Carpentarians)、墨累河人(Murrayians)、巴林湖人(英語:Barrineans)。其中巴林湖人得名於巴林湖(英語:Lake Barrine),他們身高比其他原住民矮。除了巴林湖一帶的原住民,塔斯馬尼亞原住民也被伯塞爾歸為巴林湖人。伯塞爾認為巴林湖人是最早定居於澳大利亞的矮黑人遺存,然而遺傳學研究表明他們和其他澳大利亞原住民同源,且與東南亞矮黑人關係較遠。[16]他們的身高雖然偏矮,但明顯比非洲俾格米人和亞洲尼格利陀人高,因此不算作俾格米人。[17]
種族屠殺指控
參考資料
參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