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 (1947-1948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47年至1948年的冷戰是從1947年杜魯門主義到1948年盟國管制理事會喪失能力的冷戰時期。冷戰在美國-蘇聯-英國聯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勝利幾年後出現,並持續至1991年。冷戰發生在世界各地,但在歐洲以外的時間有部分不同。西方和蘇聯之間的衝突出現得更早。1945年至1946年,美國和英國強烈反對蘇聯對東歐和伊朗的控制權,而對蘇聯的反間諜活動使緊張局勢更加明顯。然而,歷史學家強調,美英和蘇聯之間的決定性決裂發生在1947年至1948年,涉及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盟國管制理事會在治理被佔領的德國合作破裂等問題。1947年,金融家兼總統顧問伯納德·巴魯克創造了「冷戰」一詞來描述三個二戰盟友之間日益冷淡的關係:美國、英國和蘇聯。[1]

快速預覽 冷戰 (1947年–1948年), 日期 ...
冷戰 (1947年–1948年)
冷戰的一部分
日期1947年-1948年
地點
參戰方
西方集團:
 美國
 英國
東方集團:
 蘇聯
關閉

這些年的世界領導人名單如下:克萊門特·艾德禮(英國);哈里·杜魯門(美國);樊尚·奧里奧爾(法國);約瑟夫·斯大林(蘇聯);蔣介石(中華民國)。

共產主義在歐洲的進一步擴張

Thumb
東方集團

蘇聯佔領的幾個沒有直接併入蘇聯的國家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如東德波蘭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一些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脫離蘇聯,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結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與蘇聯的關係變得緊張。[2]

東德地方選舉失利後,德國統一社會黨(「SED」)被迫合併,隨後在1946年的選舉中,政治對手受到壓迫。1946年波蘭人民公投,不到三分之一的波蘭人口投票贊成大規模的共產主義土地改革和工業國有化,隨後舉行了第二次投票操縱選舉以獲得預期結果。1947年波蘭議會選舉導致波蘭正式轉變為波蘭人民共和國[3][4][5]

最初,蘇聯領導的東方集團制度拒絕了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民主(在蘇聯術語中稱為「自由民主制」)和法治的制度特徵,這些制度壓制了國家的自由干預。他們在經濟上實行共產主義,大量的物資依賴蘇聯。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前三年,這些國家發生了大規模向西方的移民,但此後實施的限制阻止了大多數東西方移民,但有限的雙邊和其它協議除外。

圍堵的實施

1947年1月,凱南起草了一篇題為《蘇聯行為的根源》的文章。海軍部長詹姆斯·福里斯特爾允許該報告以筆名「X」發表在外交雜誌上,文章被稱為X論文。傳記作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因福里斯特爾在分發凱南的作品方面所做的工作而稱他為「圍堵教父」。「圍堵」一詞的使用源於所謂的「X條款」:「在這種情況下,很明顯,美國對蘇聯的任何政策的主要內容都必須是長期、耐心但堅定和警惕地遏制俄羅斯的擴張傾向。」[6][7][8][9]

德國政策重述

Thumb
1947年飢餓的冬天,數千人在西德抗議災難性的糧食狀況(1947年3月31日)。牌子上寫着:我們要煤,我們要麵包

蘇聯在戰爭中損失了大約2700萬人,決定摧毀德國發動另一場戰爭的能力,並在戰時會議上推動了這一行動。由此產生的摩根索計劃將使德國恢復到一個沒有重工業的國家。由於為避免德國大規模饑荒而增加的糧食進口成本,以及整個國家都有被共產主義奪走的危險,美國政府於1946年9月在國務卿詹姆斯·F·伯恩斯的演講《對德政策的重述》中放棄了摩根索計劃。[10]

1947年1月,杜魯門任命喬治·馬歇爾將軍為國務卿,並頒佈了馬歇爾計劃,該法令規定,一個有序和繁榮的歐洲需要「一個穩定和富有成效的德國」的經濟貢獻。該指令符合盧修斯·D·克萊將軍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對共產主義在德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看法,以及歐洲其他經濟體在沒有以前依賴的德國工業基礎的情況下無法復甦的看法。政府官員會見了蘇聯外交部長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等人,敦促德國實現經濟自給自足,包括詳細說明蘇聯已經拆除的工業廠房、貨物和基礎設施。經過六周的談判,莫洛托夫拒絕了這些要求,談判延期。馬歇爾在親自會見斯大林後尤其氣餒,斯大林對解決德國經濟問題不感興趣。美國得出結論,解決方案不能再等了。

希臘內戰和杜魯門主義

Thumb
希臘人民解放軍

東西方都認為希臘處於英國勢力範圍。斯大林尊重與溫斯頓·丘吉爾達成的「英蘇百分比協定」,不對希臘內戰進行干預,但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無視蘇聯的政策,在希臘內戰期間向希臘共產黨武裝力量希臘民主軍提供援助。英國向希臘軍隊提供援助,使希臘共產黨(沒有蘇聯的援助)處於不利地位。然而,到1947年,瀕臨破產的英國政府再也無法維持其大規模的海外援助。除了印巴分治和將巴勒斯坦委任統治權交還給聯合國外,英國還決定從希臘撤軍。

杜魯門獲悉,英國對希臘和土耳其的援助將在不到六周內結束,由於蘇聯不願從伊朗撤軍,美國已經對蘇聯的意圖充滿敵意和懷疑,因此決定採取進一步行動。由於國會牢牢掌握在共和黨手中,美國公眾中的孤立主義情緒強烈,杜魯門採取了意識形態的方法。在國會的一次會議上稱,「桶里的蘋果被一個腐爛的蘋果感染」的論點被用來說服他們支持希臘和土耳其的重要性,後來成為了「多米諾骨牌理論」。1947年3月12日上午,哈里·S·杜魯門總統出現在國會,要求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援助。杜魯門呼籲國會批准美國「支持抵抗少數民族或外部威脅企圖征服自由人民」,是「圍堵」政策,他闡述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的意識形態鬥爭。儘管它是基於對希臘和土耳其局勢的簡單分析,但它至少在越南戰爭之前一直是美國政策的唯一主導力量。

杜魯門的演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美國剛剛開始醞釀的反共情緒得到了極大的推動,沉默的國會以壓倒性票數批准了援助。美國不會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那樣退縮。1947年9月,蘇聯中央委員會秘書安德烈·日丹諾夫宣佈,「杜魯門主義……旨在使美國幫助所有積極反對民主的反動政權,具有赤裸裸的侵略性。」

從那時起,美國在「自由」、「民主」和「人權」的口號下,在全球任何地方積極反對共產主義。美國展示了其作為「自由世界」領導角色。與此同時,蘇聯展示了其「進步」和「反帝」陣營領導者的地位。

1947年危機、馬歇爾計劃和捷克斯洛伐克政變

馬歇爾與杜魯門主義相一致,在1947年5月危機事件中,美國以拒絕任何財政援助為威脅,向法國和意大利施壓,要求其清除政府中的共產黨。馬歇爾在1947年6月5日的一次演講中宣佈了一項美國向所有希望參與的歐洲國家提供援助的全面計劃,包括蘇聯及其衛星國,稱為馬歇爾計劃。由於擔心美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滲透,蘇聯最終禁止東方集團接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1948年蘇聯支持的捷克斯洛伐克政變,其殘暴程度比迄今為止任何事件都更震驚西方列強,並引發了一場短暫的戰爭恐慌,改變了美國國會少數反對馬歇爾計劃的立場。[11]

從關係惡化到公開的敵意

納粹與蘇聯的關係與歷史造假

1948年1月,美國國務院出版了一本名為《1939-1941年納粹與蘇聯關係:德國外交部檔案館的文件》,其中包含從納粹德國外交部取得的文件,揭示了蘇聯與納粹德國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的內容,包括分裂東歐的秘密協議,1939年《德蘇貿易協定》,以及關於蘇聯可能成為第四個軸心國的蘇德軸心談判,美蘇關係進一步惡化。

作為回應,一個月後蘇聯出版了《歷史造假者英語Falsifiers of History》,這是一本由斯大林編輯攻擊西方的書。這本書並沒有試圖直接反駁或處理《納粹與蘇聯關係》雜誌上發表的文件,而是專注於西方國家對二戰爆發的責任。它認為「西方列強」幫助納粹重新武裝和侵略,包括美國資本家為德國戰爭工業的發展提供資金,同時故意鼓勵德國向東擴張。這本書還聲稱,在條約實施期間,斯大林拒絕了希特拉分享世界分裂的提議,但沒有提到蘇德軸心談判。蘇聯出版的歷史研究、官方記錄、回憶錄和教科書都引用了這種對事件的描述,直到蘇聯解體

盟國管制理事會喪失能力和關係破裂

西方盟國(尤其是美國和英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惡化,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的合作也惡化了。1946年9月,在四個佔領區的工業用煤分配問題上出現了分歧,盟國管制理事會中的蘇聯代表撤回了對美國、英國和法國政府商定的計劃的支持。面對蘇聯的抗議,美國和英國推動不同地區之間加強經濟合作,1947年1月1日,英國和美國佔領的德國地區合併。在1947年和1948年初,他們開始準備貨幣改革,引入德國馬克,最終建立一個獨立國家西德。當蘇聯得知此事時,他們聲稱這些計劃違反了《波茨坦協定》,顯然西方國家對德國的佔領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控制委員會沒有進一步的目的。1948年3月20日,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元帥退出了理事會會議,直到20世紀70年代,蘇聯才再次派出代表,從而使盟國管制理事會喪失了能力,並放棄了同盟國的繼續存在。[12]

重要文件

冷戰誕生了無數文件。171份文件現保存在《冷戰百科全書》(2008)中。

  • 巴魯克計劃:1946年。美國向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UNAEC)提出的一項提案:擴大所有國家之間為和平目的交換基本科學信息的範圍;對原子能實施必要的控制,以確保其僅用於和平目的;從國家軍備中消除原子武器和所有其他可大規模毀滅性的主要武器;通過檢查和其他手段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保護遵守國免受違規和規避的危害。當蘇聯拒絕簽署時,美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核武器試驗、開發和部署計劃。
  • 長電報和「X論文」:正式名稱為「蘇聯行為的根源」。文件描述了1947年發表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成為美國冷戰政策的基礎。這篇文章是美國國務院絕密電報《X條款》的擴展,因提出圍堵政策而聞名。儘管這篇文章的署名是「X」,但真正的作者是喬治·凱南
  • NSC-68文件:1950年4月14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編寫和發佈的機密報告。該報告概述了美國當時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並從軍事、經濟、政治和心理角度對蘇聯和美國的能力進行了全面分析。NSC-68的主要論點是,蘇聯打算成為世界上唯一的主導力量。報告認為,蘇聯有一個系統的戰略,旨在將共產主義傳播到全世界,並建議美國政府採取圍堵政策,阻止蘇聯領導的共產主義勢力的進一步擴張。文件概述了從防禦政策到實行積極圍堵的外交政策轉變,並倡導積極的軍事準備。NSC 68塑造了未來20年冷戰中美國的行動,被稱為冷戰的「藍圖」。
  • 1946年9月6日,美國國務卿詹姆斯·F·伯恩斯斯圖加特發表題為「對德政策的重述」的演講。它也被稱為「希望的演講」,為美國未來的政策定下了基調,因為它否定了摩根索計劃的經濟政策,給德國人帶來了對未來的希望。西方國家最擔心的是貧困和飢餓會驅使德國人走向共產主義。這篇演講也被視為反對蘇聯的立場,因為它表明了美國在歐洲無限期維持軍事存在的堅定意圖。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