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上海老城廂是中國上海的歷史城區,是歷史上的市中心。老城廂大約周長7公里,總面積199.72公頃,歷史上曾有城牆環繞。老城廂曾是歷史上上海縣的縣治。隨着上海開埠、租界設立,老城廂成為了更大的近代上海市中心的一部分,但仍長期作為在上海的中國行政機構的所在。位於老城廂的特徵性區域有:位於老城廂中部的老城隍廟、附近的古典園林豫園、位於西南部的文廟等。
除了較小的兩段遺存外,上海城牆在1912年被拆除,原城牆與護城河改建為了寬闊的環形馬路,即中華路(南半部)和法華民國路(北半部)(1950年後改為「人民路」),此環形馬路至今仍標示着老城廂的地界。[1][2]
上海老城廂在古時原是黃浦江岸較小的聚居地。公元12至13世紀(宋代)由於上游航道淤塞,導致上游較大城鎮的碼頭和集市向下游轉移,因而得以開始發展。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升為華亭縣下轄的鎮,並開始駐兵。元代的至元十四年(1277年),上海鎮被指定為七座對海外通商的海關機構市舶司之一的駐地,華亭縣同時升為松江府。上海市舶司衙門後來成為上海縣署使用,上海城就在繁忙的市舶司衙門周圍發展起來。隨着海外貿易的重要性日益增長,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升為縣,上海城成為縣治。
明朝時,上海的主要河道進行了大改造,流經縣城、原來是吳淞江(蘇州河)支流的黃浦江成為主河道,吳淞江成為其支流。1553年為抵禦溯江而上的倭寇第一次修建了環城的城牆。此時的上海城已經成為較大的城鎮,城內與其他太湖流域城市一樣,河網密佈,街道大多臨河而建。[2]
康熙廿四年(1685年)在上海縣城設關稅司,即後來的江海關。1842年鴉片戰爭後期,上海縣城曾被英國佔領,同年的《南京條約》開闢上海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開埠,在以後數年中許多國家在上海獲得居住、通商和租界權。因此19世紀後半葉,上海的市區從上海縣城向北、西擴展,縣城成為市中心的一部分。上海居民將最先開發的英租界沿黃浦江繁華地段稱為「北市」,而縣城內的原有城區則稱為「南市」。由於兩處商業區的經濟結構分工不同,「北市」也泛指國際貿易,「南市」也泛指國內貿易。[3]1853年9月7日,上海縣城被小刀會佔領,上海道台吳健彰逃至英租界;爲了尋求租界武裝支援反攻縣城,而將租界貿易及海關管理權交予外國人。[4]
此後的上海縣城仍是上海縣的縣治,但上海縣的中國政府行政機構實際有效轄區只達縣城內以及城郊的其他華界地域,隨着租界及跨界築路地區的擴張,華界亦不斷縮小,到20世紀初只包括縣城、現為閔行區的西部郊區、以及東北部楊樹浦地區的碼頭和工廠區。(現在的浦東地區當時是分別的縣。)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上海縣城升為上海縣轄下的上海市,但隨後在軍閥爭奪和首都北京的政治紛爭中上海縣城的「市」級建制屢次被取消又重設。
相對迅速近代化的租界地區,南市在19世紀下半葉基本保留了原有的結構和環境,但到了20世紀初,老城廂已無法抗拒四周近代城市的融合力。地處英法租界的老北門街(今河南中路、河南南路北段)早已修成馬路,至20世紀初年城牆內的老北門內大街(今河南南路)修成連通的馬路,是老城廂最早的馬路。1912年,陳其美控制上海時期開始拆除城牆、填埋護城河,在其原址修築了中華路(南半)、法華民國路(法語:Boulevard des Deux Republiques)(北半)。城內的河網也開始消失,例如1913年城內主要河道之一的方浜被填修築廟前街等道路(現方浜中路),另一條主要河道肇嘉浜也在同一時期被填。城內的傳統民居開始受到改造,石庫門建築開始出現。[2]
1927年北伐軍控制上海後,為了在整個上海設立有效的中國政府行政機構,國民政府設立了上海特別市,並將特別市政府駐地從老城廂搬到徐家匯地區。1928年,原上海市(老城廂)降為上海特別市市轄區。1930年,上海縣成為與上海特別市平行的行政區,縣治移到閔行,至此老城廂作為上海市級政府駐地的歷史結束。
1928年起,老城廂劃為上海特別市轄下的滬南區。1937年,上海市大道政府將區名改為「南市區」。抗戰期間,老城廂是全面抗戰第一戰淞滬會戰中中日激烈爭奪的地區之一,老城廂南部(離中立租界較遠的地段)受到較大創傷。雖然老城廂作為華界從開戰後不久就被日軍控制,但在抗戰前期老城廂北端被法租界環繞部分設立了南市難民區,保護了相當數量的中國平民。
1945年抗戰結束,上海光復,國民政府將南市區分為邑廟區和蓬萊區。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又將兩區合併為南市區。(1961年至1993年之間,靠近老城廂的黃浦江兩岸的碼頭區也屬於南市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老城廂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包括1956年將河南南路向南延伸至老城廂南端,成為南北向貫穿老城廂的主要道路。老城廂內的公共設施得到改善,一些住宅私產被改建成了公共醫療、教育設施,但相當多的廟宇和其他歷史建築在文化大革命等運動中受到破壞。20世紀90年代起,老城廂經歷了大規模的改造。北部、東北部靠近城隍廟、豫園的地區改建成了針對遊客的大型商業區,以及一些多層市場。一些歷史建築得到修復,例如上海文廟、上海城隍廟等,但相當一部分住宅建築(包括歷史建築)被拆除,老城廂里開始出現摩天大樓。
上海城隍廟位於老城廂的中部,原為臨河(方浜)而建的金山神廟。明朝以前,上海沒有自己的城隍,在今永嘉路有松江府城隍行宮,明朝永樂年間老城廂內的金山神廟改建為上海城隍廟。城隍廟四周從廟會集市逐漸演變成了商業、飲食聚集地,在20世紀末經過大量重建後變成現在的大型商業區,主要為具有中國傳統建築細節特徵的現代多層商場(豫園商城),從城隍廟本身往西、北一直延伸到老城廂的北端。城隍廟商業區內的著名飲食店包括南翔饅頭店、綠波廊、寧波湯糰店、上海老飯店、松月樓等。商業區北端連接以小商品市場為主的商場區。
豫園位於老城廂中北部,城隍廟以北,是老城廂內僅有的完整修復的住宅園林。園林始建於明朝,但現在所見景觀許多是1949年以後重建的,部分(例如戲台)是從拆除的其他古蹟處搬來的。豫園的西、南方連接城隍廟附近的大型商業區。
上海文廟是上海市區唯一的孔廟,清代時也是上海縣學。現在部分主要建築為1914年重修,一些其他建築為1997-1999年重建。原在文廟前的舊書市場甚為有名,現在附近也聚集了一些工藝品和古玩商店。
2006年,上海市政府批准通過了《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根據規劃,老城廂全境被劃為「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大境路、方浜西路等34條道路被確立為風貌保護巷弄。[6]其中豫園、方浜中路-大境路、文廟、小桃園、喬家路、龍門村六個區片被劃為風貌區的核心保護範圍,其餘區域被劃為建設控制範圍。[7]
自2002年起,黃浦區政府對方浜中路-大境路片區(即露香園路片區)開展重建項目,委託上海城投集團開發。項目共分兩期實施,目前一期已完工。[8]在開發的過程中,亦有對拆除城牆及名人舊居的批評。[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