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下薩克森

德国州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下萨克森
Remove ads

下薩克森州(德語:Niedersachsen [ˈniːdɐzaksn̩] 低地德語Neddersassen),位於德國西北部,與荷蘭接壤,面積達47600平方公里,僅次於巴伐利亞邦,是德國第二大聯邦州。人口800萬,列第四位,次於北萊茵-西法倫州、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州,邦首府是漢諾威

快速預覽 首府, 政府 ...
Remove ads

地理

地理位置

北海以及易北河中下游為下薩克森州的北部形成了天然屏障;在邦的東南部是哈茲山脈。占邦內總面積四分之三的東北部以及西部屬於北德低地地形,南部則屬於下薩克森山地。在下薩克森州東北部分佈着呂訥堡草原,這裏農業十分發達;西部有本特海姆、奧斯納布克埃姆斯蘭奧登堡、阿莫爾蘭、奧登堡-明斯特蘭以及位於海岸東菲士蘭地區。

水文與地形

除了少數例外,大多數下薩克森州境內的河流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匯入北海,這些大小河流可以劃歸到埃姆斯河威悉河易北河三個水系。埃姆斯河威悉河阿勒爾河以及易北河從南或東南部流經下薩克森州流向北或西北部。下薩克森州的自然湖泊眾多,其中最大的湖泊是施泰因胡德湖(Steinhuder Meer)、迪默湖(Dümmer)、茨維舍納恩湖(Zwischenahner Meer)和大海湖(das Große Meer)。

下薩克森州共有86座水庫。哈茲山區的「上哈茲王室水利工程」(das Oberharzer Wasserregal)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前工業化時代水利工程,它由人工建造的107個小型水庫、隧道和溝渠組成,主要服務於當地的採礦業,於2010年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下薩克森州最大的水庫是儲水量為4740萬立方米的奧克水庫(Okertalsperre),最老的水庫是靠近奧斯特羅德(Osterode)、1928-1931年間建設的佐瑟水庫(Sösetalsperre)。

下薩克森州大約82%的土地屬於山林地或農業用地。下薩克森州內最高的山是烏爾姆山(971 m),它屬於哈茲山脈——下薩克森州最高的山脈。

氣候

下薩克森州地處中歐的溫和氣候帶地區,即位於西歐海洋性氣候東歐大陸性氣候之間。這一地理過渡位置使得下薩克森州夏季和冬季溫差較大,並且降水較少而且不均勻。

下薩克森州的年平均氣溫在8 °C左右。

周邊的邦

下薩克森州與其它幾個德國邦相接:西南與北萊茵-西法倫邦(Nordrhein-Westfalen),南方與黑森邦(Hessen)和圖林根邦(Thüringen),東部與薩克森-安哈爾特邦(Sachsen-Anhalt),東北方與麥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邦(Mecklenburg-Vorpommern),北方與漢堡(Hamburg)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邦(Schleswig-Holstein)。下薩克森州境內還有自由漢莎聯盟城市不萊梅不萊梅港(Bremerhaven),此二者一起組成獨立的不萊梅州(Bremen)。因此,下薩克森州是德國擁有相鄰邦最多的聯邦州。

此外,下薩克森州西部與荷蘭接壤,並且部分地區位於北海海岸。

歷史

州名源由

薩克森的名字來源於日耳曼部落聯盟,稱為撒克遜人。在中世紀晚期之前,只有一個薩克森公國。「下薩克森」一詞是在13世紀後期所使用,以區分由韋爾夫家族統治的薩克森-維滕堡公國另兩塊領土:位於東南方的薩克森核心區域(今薩克森州);以及西南方的西發里亞(屬北萊茵-西發里亞邦)。

現代

二戰結束之後,現在下薩克森州所在區域的大部分面積屬於英佔區的管轄範圍。

為了在自己的佔領區內建設面積足夠大的,當時的英國佔領當局在1946年11月8日建立了以漢諾威作為邦首府的下薩克森州。

1946年12月9日第一屆聯邦州議會成立。然而並不是通過選舉產生,而是由英國佔領當局任命。1951年4月13日「下薩克森州臨時憲法」生效。

在戰後最初的幾年裏,最大的問題便是一大批來自原第三帝國東部的難民想要在這個地緣遼闊的邦找到棲身之地。下薩克森州正好位於東普魯士難民逃亡路線的西部目的地 ,並且擁有和德國蘇占區之間的最長邊境線。

冷戰期間,由於其緊鄰「鐵幕」的地理位置以及北德低地平原的戰略意義,下薩克森州 幾年以來一直都是北約的駐紮重地;除了英國以及下薩克森州本地的部隊之外,德國聯邦國防軍的陸軍部隊從20世紀50年代末也開始駐紮在此。

大眾汽車集團是下薩克森州的重要經濟支柱。它在1945年由英國軍政府接管,重新將生產民用汽車作為重點,在1949年遷入隸屬於西德的下薩克森州。很長時間以來,因其廣闊的土地面積和稀少的城市中心,下薩克森州屬於聯邦德國經濟結構較弱的地區。1960年共有20%的從業人員在農業領域工作,而在其他地區這一比例則為14%左右。

格哈特·施羅德——也是後來的聯邦德國總理——在1990年當選為下薩克森州州長。1993年6月1日新憲法生效,同時「下薩克森州臨時憲法」得以廢除。這首先保障了公民享有表決權和決策權,同時將環境保護定為國家的基本原則。

1998年格哈特·施羅德當選為德國總理,格哈特·格羅戈夫斯基代替他擔任下薩克森州州長。但由于格哈特·格羅戈夫斯基被指與故鄉賓士域的很多醜聞事件有聯繫,因此不得不在一年之後——1999年——讓位於西格瑪爾·加布里爾

從2003年直到2010年當選為德國聯邦總統之前,克里斯蒂安·武爾夫擔任下薩克森州州長。這位來自奧斯納布克的前州長和他的繼任者大衛·麥卡理斯特領導着一個由基民盟(CDU)主導,並和自由民主黨(FDP)共同組成的聯合政府

Remove ads

政治

州徽

Thumb
下薩克森州徽

下薩克森州州徽由一個半圓形盾牌和一匹奔騰而起的白色駿馬組成,這個州徽起源於韋爾夫貴族的族徽。

政黨格局

Thumb
位於漢諾威的萊訥宮(Leineschloss):下薩克森州議會的所在地。
Thumb
2013年以來州議會的席位分配

在2003年2月2日州議會大選之後,於2003年3月4日最近一次政府換屆。社會民主黨(SPD)在這次大選中遭受了嚴重挫折,失去了其在政府中的多數席位。這次大選的贏家是基民盟(CDU),它的首席候選人克里斯蒂安·武爾夫成為了基民盟(CDU)和自由民主黨(FDP)共同組成的聯合政府州長。

基民盟(CDU)儘管在2008年1月27日的議會選舉中失利,聯合政府仍然得以繼續。在這次選舉中,左派黨(die Linke)第一次在下薩克森州州議會中獲得席位,這也是左派黨 (die Linke)第一次在一個西德議會中獲得席位。

為了能夠參選第十任德國聯邦總統,伍爾夫在2010年6月30日辭去下薩克森州州長職務。大衛·麥卡理斯特於2010年7月1日當選為新任州長。

然而在2013年的最新一屆州議會選舉中,基民盟為保住盟友自民黨繼續獲得5%票數留在議會,不料反使得票大減,被社民黨和綠黨的聯盟以一席之差擊敗,社民黨重新執政。其州長候選人斯特凡·魏爾將取代基民盟候選人大衛·麥卡理斯特,擔任新州長。

歷任州長

1946–1955: 欣里希·威廉·科普夫 社會民主黨(SPD)
1955–1959: 海因里希·黑爾韋格 德國人黨(DP)
1959–1961: 欣里希·威廉·科普夫 社會民主黨(SPD)
1961–1970: 格奧爾格·迪德里希斯 社會民主黨(SPD)
1970–1976: 阿爾弗雷德·古布爾 社會民主黨(SPD)
1976–1990: 恩斯特·阿爾布雷希特 基民盟(CDU)
1990–1998: 格哈特·施羅德 社會民主黨(SPD)
1998–1999: 格哈特·格羅戈夫斯基 社會民主黨(SPD)
1999–2003: 西格瑪爾·加布里爾 社會民主黨(SPD)
2003–2010: 克里斯蒂安·武爾夫 基民盟(CDU)
2010–2013: 大衛·麥卡理斯特 基民盟(CDU)
2013– 斯特凡·魏爾 社會民主黨(SPD)
Remove ads

政治實力

下薩克森州在聯邦參議院中佔有六個席位,它同巴伐利亞邦巴登符騰堡邦以及北萊茵-西法倫邦佔有相同的席位,這也是聯邦州在參議院中佔有的最多席位。

聯邦議院中有69位議員代表下薩克森州市民,其中21位來自基民盟(CDU),19位來自社會民主黨(SPD),9位來自自由民主黨(FDP),7位來自綠黨(Bündnis 90/Die Grünen),6位來自左派黨 (die Linke)。

歐洲議會(Europäisches Parlament)中包括10名來自下薩克森州的議員:5名來自基民盟(CDU),2名來自社會民主黨(SPD),分別有1名來自自由民主黨(FDP)、綠黨(Bündnis 90/Die Grünen)和左派黨 (die Linke)。

國際交往

下薩克森州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省州保持了多層次的友好關係:

行政管理

行政區劃

Thumb
下薩克森州的地市

下薩克森州包括164個城市,54個市級鄉鎮,804個鄉鎮(其中735個屬於鄉鎮聯合體)以及25個無管理區域 ,它們共同構成了38個行政區縣和8個直屬州政府城市。

下薩克森州共有6座人口超過10萬的大城市,其中州府漢諾威的人口數(523.642人)遙遙領先於其它城市。剩餘的大城市分別為賓士域(248.502人)、奧登堡(160.907人)、奧斯納布克(156.897人)、禾夫斯堡(123.027人)和哥廷根(117.665人)。

中型城市包括:希爾德斯海姆(99.979人)、薩爾茨吉特(98.966人)、代爾門霍斯特(76.323人)、威廉港(75.995人)和呂訥堡(74.072人)。

城市人口排行

更多資訊 城市, 縣 ...

大都市圈

下薩克森州境內共分佈着三個大都市圈。「漢諾威-賓士域-哥廷根-禾夫斯堡大都市圈」完全在下薩克森州境內。漢堡大都市圈橫跨直轄市漢堡、下薩克森州、梅前邦石荷邦。不萊梅-奧登堡大都市圈則以不萊梅州的兩個城市——不萊梅不萊梅港為核心,輻射周邊的下薩克森城鎮。

經濟

下薩克森州的居民集中地以及經濟和基礎設施重點集中在漢諾威區域:漢諾威 - 策勒 - 賓士域 - 禾夫斯堡 - 希爾德斯海姆 - 薩爾茨吉特。與位於下薩克森州南部的哥廷根相結合,它們一起構成了都市區域漢諾威 - 賓士域 - 哥廷根 - 禾夫斯堡的心臟地帶。

國內生產總值

以購買力標準來看,下薩克森州的指數達到了101.4(歐盟27國:100,德國:115.2,2005)[2],由此可見下薩克森州稍高於歐盟平均水平,但卻顯著低於全德的平均值。2007年下薩克森州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2060億歐元,這是其經濟能力的充分體現。

工業

Thumb
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廠

下薩克森州的工業中心位於漢諾威 - 賓士域 - 禾夫斯堡這一區域,這裏分佈着許多汽車企業,其中最著名的要數位於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部及其主要位於漢諾威的大空間交通工具生產部。此外,派納和薩爾茨吉特的鋼鐵業也非常發達。賓士域也是一個重要的科學中心。不僅如此,在原材料如泥炭,砂石和鐵礦的開採和利用方面,下薩克森州在德國仍然處於領先地位。[3]

企業

Thumb
大陸輪胎漢諾威工廠

以價值創造力和銷售額為標準,2009年下薩克森州的公司排名依次為:大眾汽車公司禾夫斯堡)和大陸集團漢諾威)。第三位是途易股份公司(TUI AG),接下來依次為薩爾茨吉特公司(Salzgitter AG),Talanx保險集團。在第六位的是控股公司Georgsmarienhütte,TÜV NORD集團緊隨其後。

展覽會

Thumb
漢諾威CeBIT展的標誌

下薩克森州的另一個經濟亮點是德意志展覽股份公司(Deutsche Messe AG,簡稱DMAG)在漢諾威舉辦的一系列國際性展會:信息及通信技術博覽會(CeBIT)、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商用車展(IAA)、國際貿易展(INFA)、農業機械展(Agritechnica)和創意博覽會(IdeenExpo)。

結構促進

下薩克森州的經濟核心區域位於漢諾威漢諾威 - 賓士域 - 哥廷根 - 禾夫斯堡地區作為歐洲大都市區域進一步加強了漢諾威的經濟優勢。與此相反,特別是下薩克森州的東北部和西部的一些大面積以農業為主的區域,如埃姆斯蘭,奧登堡地區,易北河-威悉河三角地區,呂訥堡草原地區,威悉河中部地區和沿海部分地區,它們長久以來一直是結構薄弱地區 - 這些地區部分地與不萊梅邦不萊梅市不萊梅港直接接壤。但這其中的一個例外便是,奧登堡的明斯特蘭作為漢諾威經濟區之外的農業地區持續獲得了經濟增長。為了改善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形勢,開發了一些項目,它們包括:

農業

Thumb
羽衣甘藍俗稱綠菜

下薩克森州的農業狀況非常不同。在希爾德斯海姆低地(Hildesheimer Börde)以及哈茲山脈和中德運河之間的土地非常肥沃,特別適合種植糖用甜菜和穀物莊稼;在呂訥堡石楠草原的土地則比較貧乏,主要的種植品是土豆蘆筍,後者也是那裏的特產;在海岸附近的低濕地區域則是畜牧業比較發達。 除了穀物之外,在下薩克森州常見的種植物還有油菜籽糖用甜菜生菜(特別是圓生菜),捲心菜胡蘿蔔,以及在部分地區含沙豐富的土地生長的蘆筍。在下薩克森州特別出名的是「甘藍文化(Grünkohlkultur)」(在東南地區也可能是Braunkohl)。除了蔬菜種植和畜牧業之外,水果種植(尤其是在北方的老地區(Altes Land))也是該邦的一個重要經濟分支。

作為經濟要素的德軍

以提供工作崗位來看,下薩克森州境內的德國聯邦國防軍部隊在將來也會扮演重要的角色。擁有55000名士兵和部隊其他工作人員,下薩克森州可能即使在聯邦德國裁軍以後也是擁有軍隊工作人員最多的,儘管裁軍對於下薩克森州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位於呂訥堡石楠草原南部的貝爾根作為部隊演練場地佔地面積達284 km²,是歐洲最大的部隊演練場地。它由納粹德國國防軍始建於1935年,二戰結束之後由駐德英軍於1945年接管並進一步擴建。20世紀60年代以來,這一地區大多為聯邦國防軍北約的所屬部隊所用。

能源經濟

Thumb
威廉港的燃煤發電廠和煉油廠

在下薩克森州運營着兩個原子能發電站:位於林根的埃姆斯核電站以及位於格龍德的格龍德核電站。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傳統的煤炭發電站和天然氣發電站,例如:梅隆發電站(Kraftwerk Mehrum)、埃姆斯蘭天然氣發電站(Erdgaskraftwerk Emsland)和和緊鄰威廉港海灣的兩座燃煤發電站。

風能也在變得越來越重要,許多風能設備生產商都在下薩克森州設有生產車間,例如愛那康集團(Enercon)在奧利希(Aurich),埃姆登(Emden)和哈恆(Haren)的生產基地;巴德公司(Bard)在埃姆登(Emden)和庫克斯港(Cuxhaven)的生產基地;通用風能公司(GE Wind Energy)在薩爾茨卑根(Salzbergen)的生產基地等。值得注意的是,下薩克森州是全德最重要的風力發電基地。2010年底全德風力發電共27千兆瓦,其中有大約6.6千兆瓦來自下薩克森州。此外還有很多在建的風力發電站——在海岸或者陸地區域。

此外,下薩克森州還是德國天然氣儲量最多的聯邦州:德國95%的天然氣和40%的石油開採來自下薩克森州。[3]

旅遊業

Thumb
呂訥堡石楠草原

2013年,下薩克森州的旅客過夜總數為3990萬人次,僅次於巴伐利亞邦巴符邦北威邦。這裏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是北海海濱、呂鈉堡草原和東菲士蘭島嶼。

北海浴場

Thumb
庫克斯港的度假海灘

北海沿岸地區是旅遊業的發達地區,尤其是庫克斯蘭地區(Cuxland)和東非里西亞群島(Ostfriesischen Inseln)。其中的重點旅遊地點包括庫克斯港(在尤其是一些城區Duhnen,Döse以及Sahlenburg)以及位於易北河入口的鄉鎮聯合體烏爾斯特蘭(Land Wursten)和奧特恩多夫(Otterndorf)。其他重要的海濱浴場集中在布特亞德恩(Butjadingen),奧登堡菲士蘭縣(oldenburgisches Friesland)以及東菲士蘭海岸(ostfriesische Küste)。

堤內區

除此之外,其他的旅遊勝地包括哈茲山脈,城市如:漢諾威賓士域奧斯納布克呂訥堡策勒,汽車城禾夫斯堡,艾西斯菲爾德(Eichsfeld),威悉河山區(Weserbergland),萊內河山區(Leinebergland),呂訥堡石楠草原(Lüneburger Heide),萬德蘭地區(Wendland),施泰因胡德湖(Steinhuder Meer),埃姆斯蘭(Emsland),奧斯納布克蘭(Osnabrücker Land), 老城區(Altes Land),易北河山谷(das Elbetal) 以及其他河流如:阿勒爾河(Aller),萊納河(Leine),埃姆斯河(Ems),威悉河(Weser)等。

交通

Thumb
漢諾威火車站前廣場
Thumb
漢諾威-朗根哈根機場

地面交通

與人口分佈相對應,地面交通網集中在下薩克森州東南部的漢諾威(Hannover),賓士域(Braunschweig),希爾德斯海姆(Hildesheim),薩爾茨基特(Salzgitter)等城市。

分佈在下薩克森州境內的主要鐵路線包括:

  • 連接南德、哥廷根、漢諾威、漢堡的鐵路線
  • 連接魯爾區、漢諾威、賓士域、禾夫斯堡、柏林的鐵路線
  • 連接魯爾區、明斯特、奧斯納布克、不萊梅、漢堡的鐵路線
  • 連接漢諾威與不萊梅的鐵路線
  • 埃姆斯鐵路線

下薩克森州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是州府漢諾威的主火車站。

下薩克森州境內的高速公路包括東部的A2、A7/A27、A39和西部連接魯爾區、奧斯納布克、不萊梅與漢堡的A1漢薩線、連接魯爾區與埃姆登的A31以及連接阿姆斯特丹、奧斯納布克與漢諾威的A30/A2高速。

空中交通

下薩克森州周圍最重要的空中轉運站是漢諾威-朗根哈根機場(Flughafen Hannover-Langenhagen(HAJ))以及對外離下薩克森州最近的不萊梅機場(Flughafen Bremen(BRE)),漢堡機場(Flughafen Hamburg(HAM))以及明斯特/奧斯納布克機場(Flughafen Münster/Osnabrück(FMO))。

海上交通

Thumb
威廉港集裝箱深水港

下薩克森州的九個海港布雷克庫克斯港埃姆登利爾諾登哈姆奧登堡、巴本堡、施塔德威廉港共同構成了「下薩克森州港口群」(Seaports of Niedersachsen)。最重要的內河航道:中德運河(Mittellandkanal),威悉河(die Weser),易北河(die Elbe),埃姆斯河(die Ems)。

下薩克森州的威廉港是德國水深最深的集裝箱港。這座港口尤其適合在中國與歐洲之間航行的超大型集裝箱船掛靠。目前,丹麥馬士基航運瑞士的地中海航運提供威廉港與中國之間的集裝箱定期航線。

媒體

從1984年起,下薩克森州不僅有以行政收費資助的公共廣播電視台,還允許以廣告收入維持運營的私人廣播電視機構。

北德廣播公司(NDR)是下薩克森州的公共廣播電視機構,負責製作針對這個聯邦州的廣播和電視節目。NDR在州府漢諾威設有州立廣播電視台台址,並在許多地市設有地區演播室(賓士域、哥廷根、呂鈉堡、奧登堡和奧斯納布克)和記者站(林根、奧特爾恩多夫、埃森斯、費希塔、費爾登、哈梅林和威廉港)。

覆蓋整個聯邦州的私立廣播電台包括radio ffn,Antenne Niedersachsen和Radio 21。RTL北德頻道(RTL Nord)和Sat.1北德頻道每天播出針對下薩克森州和不萊梅州的地區性電視新聞雜誌。

在下薩克森州公開發行的日報約50份。發行量最大的日報為漢諾威的Hannoversche Allgemeine、賓士域的Braunschweiger Zeitung、奧斯納布克的Neue Osnabrücker Zeitung、奧登堡的Nordwest-Zeitung以及錫克的Kreiszeitung Syke。

科學

科研機構

Thumb
哥廷根大學的大禮堂
Thumb
奧登堡大學
Thumb
漢諾威大學

下薩克森州的科研機構如下:

大學

應用技術大學

  • 賓士域造型藝術學院(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Braunschweig)
  • 埃姆登-萊爾應用技術大學(Hochschule Emden/Leer)
  • 漢諾威醫學院(Medizinischen Hochschule Hannover)
  • 漢諾威獸醫學院(Tierärztlichen Hochschule Hannover)
  • 亞德應用技術大學(Jade-Hochschule)
  • 東西法倫應用技術大學(Ostfalia-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 奧斯納布克應用技術大學(Hochschule Osnabrück)

圖書館

Thumb
奧斯特公爵圖書館

因為館藏珍稀的古老文獻,一些國外的訪問學者也經常到訪下薩克森的3座州立圖書館:沃爾芬比特爾的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Herzog August Bibliothek in Wolfenbüttel)、漢諾威的萊布尼茨州立圖書館和奧登堡的州立圖書館。

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是聞名於世的中世紀和近代史研究中心。這裏保存的韋爾夫公爵「獅子亨利」手繪聖經原稿(福音書)在1174-1189年間完成,它屬於世界上目前最昂貴的書籍。

漢諾威的萊布尼茨圖書館珍藏着大約15000封萊布尼茨的親筆信件。這些信件2007年被列入了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漢諾威的技術信息圖書館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個技術和自然科學圖書館,同時也是德國三座中央專業圖書館之一。

人文

文化背景

從人文角度看,下薩克森州幅員遼闊,但也造成了較大的地域差距。與西法倫交界一帶,下薩克森與西法倫兩邊沒有明顯的人文風情上的區別。二戰後,大量從東歐波羅的海沿岸的前德國疆土被驅逐的難民在下薩克森州落腳定居,這也為這個聯邦州帶來了文化多樣性。

語言

下薩克森州的官方語言高地德語(Hochdeutsch),即標準德語。日常有人會說低地德語方言(Plattdeutsch、Niederdeutsch、Plattdütsch)。在德荷邊境的薩特蘭(Saterland)生活的少數民族可以說薩特菲士蘭語(Saterfriesisch),在上哈茲山區生活的人們能通「厄爾士山方言」(das Erzgebirgische)。

直到19世紀以前,高地德語還只是作為下薩克森州的書面語。從19世紀到20世紀高地德語開始代替當地的語言。在這之前,下薩克森州的語言主要以低地方言德語為主。

建築

在下薩克森州留下歷史印記的主要建築風格是文藝復興主義的一個分支——「威悉河文藝復興風格」(Weserrenaissance)。

此外,漢諾威著名的海恩豪森王宮花園是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典型代表。在奧斯納布克,人們可以找到很多古典主義和洛可可風格的建築物。這座城市的著名景點包括大教堂、西法倫和約的簽署地市政廳、許多石雕和木桁架建築。下薩克森州最大的巴洛克城堡——奧斯納布克城堡和最高的中世紀後哥德式建築——聖嘉芙蓮教堂也坐落在奧斯納布克。

巴特伊堡(Bad Iburg)的伊堡城堡和本篤會修道院在建築學和藝術史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造型藝術

Thumb
畫家村沃爾普斯韋德的Barkenhoff弗格勒博物館

19世紀以來,下薩克森州造就了多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藝術家,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畫家威廉•布施(Wilhelm Busch)。

1895年,藝術家海因利希・弗格勒(Heinrich Vogeler)在靠近不萊梅的沃爾普斯韋德(Worpswede)建立了「藝術家殖民地」。從那以後,這個地方出產了眾多德國印象主義和表現主義藝術家。在「藝術家村」居住過的藝術家有奧托・莫德索恩(Otto Modersohn)、保拉・莫德松-貝克爾(Paula Modersohn-Becker)、弗里茨・奧爾韋貝克(Fritz Overbeck)、萊納・瑪麗亞・李爾克(Rainer Maria Rilke),從而形成了著名的「沃爾普斯韋德畫派」。

除了沃爾普斯韋德,知名的藝術家也曾經集中地在德特林根(Dötlingen)和丹加斯特(Dangast)居住採風。出自下薩克森州的其他知名藝術家還有Kurt Schwitters、Felix Nussbaum、Kurt Sohns和Timm Ulrichs。

下薩克森州擁有兩所藝術學院:賓士域造型藝術學院和漢諾威音樂與戲劇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Hannover)。另外,奧特斯貝格應用技術大學(Fachhochschule Ottersberg)也設有一些與藝術相關的專業。

音樂

哥廷根亨德爾國際音樂節(Die Internationalen Händel-Festspiele Göttingen)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古典音樂節,希察克爾(Hitzacker)夏季音樂節則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室內音樂節。漢諾威是北德廣播交響樂團的駐地。

戲劇

漢諾威國立劇院、奧登堡國立劇院和賓士域國立劇院是三家由下薩克森州州政府資助的劇院。其他地方劇院包括策勒城堡劇院(das Schloßtheater Celle)、哥廷根德意志劇院(das Deutsche Theater in Göttingen)、位於希爾德斯海姆的下薩克森劇院(Theater für Niedersachsen)、呂鈉堡劇院(Theater Lüneburg)、奧斯納布克城市劇場(die Städtischen Bühnen in Osnabrück)、威廉港「北部下薩克森」州立劇場(Landesbühne Niedersachsen Nord in Wilhelmshaven)。

博物館

Thumb
賓士域烏爾里希公爵博物館

下薩克森州共有大約650家主題各異的博物館。起源於1754年的賓士域藝術和自然珍藏(Kunst- und Naturalienkabinett in Braunschweig)是下薩克森州最早的博物館,也是現在的烏爾里希公爵博物館(Herzog-Anton-Ulrich-Museum)與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前身。

下薩克森州共有6座州立博物館,它們分別是:位於賓士域的州立博物館、烏爾里希公爵博物館(Herzog-Anton-Ulrich-Museum)、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奧登堡的州立藝術文化歷史博物館、州立自然與人類博物館,以及位於漢諾威的下薩克森州立博物館。

文學

撰寫了小說《西線無戰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的作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是國際上知名度最高的下薩克森作家。他1898年出生在奧斯納布克,1929年完成了這部小說。其他在下薩克森出生和生活過的知名作家還有Rainer Maria Rilke、Arno Schmidt、Rolf Dieter Brinkmann和Walter Kempowski。

飲食

Thumb
東菲士蘭的茶文化

下薩克森州的主要菜系是北德菜系。不管在奧登堡、賓士域還是東菲士蘭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都很類似。冬天的傳統特色菜餚是羽衣甘藍(Grünkohl)。

不同於德國的其他地方,在東菲士蘭地區,人們習慣飲茶,茶文化盛行。

世界文化遺產

下薩克森州共有四處世界文化遺產

下薩克森的瓦登海是世界自然遺產。保存在下薩克森州立圖書館、由萊布尼茨親筆書寫的信件屬於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同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還有保存在哥廷根國立大學圖書館的古騰堡聖經。

運動

漢諾威96足球俱樂部是下薩克森州最大的體育俱樂部。

  • 足球
Thumb
漢諾威96足球俱樂部HDI競技場

參加德國足球甲級聯賽(1. Bundesliga)的下薩克森州俱樂部有:漢諾威96 (Hannover 96),禾夫斯堡足球俱樂部 (VfL Wolfsburg);賓士域足球俱樂部 (Eintracht Braunschweig)參加了德國足球乙級聯賽(2. Bundesliga);奧斯納布克體育鍛煉俱樂部 (VfL Osnabrück)參加了德國足球丙級聯賽(3. Liga,賽季2011/2012)。除此之外,在不萊梅附近還有雲達不萊梅體育俱樂部(SV Werder Bremen),在漢堡附近還有漢堡體育俱樂部 (Hamburger SV)以及聖保利足球俱樂部 (FC St. Pauli)受歡迎的。

  • 籃球

Artland Dragons(Quakenbrück),BG Göttingen,EWE Baskets Oldenburg以及New Yorker Phantoms Braunschweig代表下薩克森州參加了德國籃球甲級聯賽(1.Basketball-Bundesliga,2009/2010賽季)。

  • 手球

來自下薩克森州的兩個手球俱樂部參加了德國手球甲級聯賽(1. Handball-Bundesliga):TSV Hannover-Burgdorf和Eintracht Hildesheim。HSG Nordhorn-Lingen參加了德國手球乙級聯賽(2. Handball-Bundesliga,2011/2012賽季)。

  • 冰球

參加超級聯賽(「DEL」)的冰球隊有:Hannover Scorpions(2009/10賽季的德國冠軍)和Hannover Indians,自2007/08賽季以來,禾夫斯堡俱樂部Grizzly Adams也加入其中。

  • 水上運動

無論是在大海,河流還是在海岸邊,垂釣一類的水上運動總是很流行。天然的地理優勢使得庫克斯港(Cuxhaven)成為衝浪的傳統地帶。

漢諾威All Sports Team是德國頂尖的龍舟隊。自2000年成立以來,這支龍舟隊在德國和國際賽事上獲得了100多塊獎牌。它的訓練地點在漢諾威的馬斯湖

  • 馬術運動
Thumb
費爾登的馬匹拍賣大廳

下薩克森州也被稱為「駿馬之邦」(Pferdeland)。

著名的馬術運動中心主要有:阿勒爾河畔費爾登(Verden(Aller)),維希塔(Vechta),奧斯納布克蘭(Osnabrücker Land,這裏主要是指條頓堡林山哈根(Hagen a. T. W.)以及阿庫姆(Ankum)),奧登堡蘭(Oldenburger Land)以及策勒蘭(Celler Land)。

養殖漢諾威馬、奧登堡馬和其他血統的馬是不少下薩克森州人的業餘愛好和職業。

  • 其它運動項目
Thumb
野外扔球活動Boßeln

下薩克森州風景怡人,非常適合徒步旅行和自行車運動。哈茲山區適合冬季滑雪。一些傳統的運動項目仍然在東菲士蘭地區(Ostfriesland)、埃姆斯地區(Emsland)和阿默爾地區(Ammerland)流傳,例如在野外比賽扔球的Boßeln或Kloatscheeten。

宗教

截止2009年,在德福音教會英語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y約佔邦人口的49.7%,由五個聯邦教會英語Landeskirche組成:賓士域福音路德教會英語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in Brunswick漢諾威福音路德教會英語Evangelical-Lutheran Church of Hanover奧登堡福音路德教會英語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in Oldenburg、紹姆堡-利珀福音路德教會、福音歸正教會英語Evangelical Reformed Church in Bavaria and Northwestern Germany

天主教約佔州人口的17.5%,有三大主教區:奧斯納布魯克教區明斯特教區希爾德斯海姆教區

其餘32.8%的人口屬於無神論或其他信仰,伊斯蘭教屬於少數民族信仰。

公眾假日與民間活動

公眾假日

下薩克森州僅有德國統一的9個公眾假日:元旦聖週五(耶穌受難日)、復活節五一勞動節耶穌升天五旬節(聖靈降臨)、德國統一日以及聖誕節

民間活動

Thumb
馬斯湖節期間的漢諾威市政廳

每年8月在漢諾威舉辦的馬斯湖節(Maschseefest)為期3天,大約吸引200萬名遊客。漢諾威射擊節每年7月舉辦,為期10天,遊客數量大約為150萬人。另外,漢諾威的「春節」(Frühlingsfest Hannover)和「十月節」(Oktoberfest Hannover)也在射擊場上舉辦。

其他重要的民間節慶還有:

與不萊梅州的合作

下薩克森州與不萊梅州互利共生,不萊梅州的兩個城市不萊梅不萊梅港不僅被下薩克森州一分為二,同時也被下薩克森州包圍住。發源於德國中部的威悉河從面積廣袤的下薩克森州流淌而過,經過不萊梅,最終在不萊梅港匯入北海。在威悉河的水資源保護、河道改造、通航和經濟利用[4]等諸多方面,兩個聯邦州都需要進行緊密溝通,因此這條河流成為了聯繫着兩個聯邦州的天然紐帶。

不萊梅、不萊梅港與周邊下薩克森市鎮的交通網、居民區和工業園區相互聯通,因此這兩個聯邦州的合作尤為重要。為了就兩邦合作的倡議和實施進行更好的協商,兩個聯邦州的內閣成員每年舉行一次聯合內閣會議。同時,部長下屬的國務委員進行定期性磋商[5]。兩個聯邦州還專門啟動了「不萊梅-奧登堡大都市圈」[6]項目,以共同推動西北部的發展和合作。這些逐步建立起來的磋商機制有效避免了下薩克森州和不萊梅州之間的負面無序競爭。

過去幾年,兩個聯邦州共同實施的合作項目主要包括:

  • 共同運營和管理位於威廉港的集裝箱深水港JadeWeserPort(亞德港)[7]
  • 共同向聯邦政府的公路、鐵路和水路交通規劃(Bundesverkehrswegeplan)提交涉及兩邦的項目申請[8]
  • 覆蓋威悉河下游流域的不萊梅-下薩克森公交聯盟(VBN)[9]
  • 將不萊梅有軌電車延長至郊區的下薩克森市鎮
  • 連接不萊梅與周邊地區的地區輕軌(Regio-S-Bahn)
  • 風能產業發展和「能源轉型」創造政策環境
  • 管理機構改革的合作,例如兩邦共用一個「邦立社會法庭」(Landessozialgericht)體系
  • 通過成立nordmedia促進兩邦媒體藝術的發展[10]
  • 高校間的合作
  • 醫療設施的合作
  • 共同開發工業園區
  • 在大型零售商業區的開發上充分溝通[1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